登陆注册
19312300000007

第7章 我的阴山黄河(2)

黄鼠住在高的地方,渠背、荒滩,只要长芨的地方它们都能住。黄鼠挖很深的洞,在洞里下崽崽。洞是拐来拐去的,还不止一个洞口,人们想挖出黄鼠来,但是不知道它在哪个洞口里,也就不挖了。它的崽崽在里面,甚东西也害不了。它只在滩里面,不去人家里,也不进场面。听见有声音,黄鼠就会把身子立起来,看见有人走到跟前,它就钻进洞里去了。黄鼠比兔子聪明,兔子也在草密的地方垫个窝,下小崽崽。但是兔子的窝不安全,野兔随便刨个坑坑,垫点绒草就是个窝了。它和家兔不一样,家养的兔子也会挖很深的洞,在里面下小崽崽。不过野兔跑起来可快了,就是训练好的狗子,也很少有能断住的。

兔子、黄鼠、野鸡,都可怕老鹰了,那时候老鹰也多。有一种老鹰,身上是黑的,人们叫它“饿捞”,就爱抓小鸡儿子。落窝鸡领着鸡儿子在外头,刚刚还看见饿捞飞得可远了,人紧赶着往鸡跟前跑,就一会会的工夫,饿捞还是把鸡儿子抓走了。还有一种老鹰,人们叫它白头鹰,它的力气大,不光抓鸡儿子,大鸡、黄鼠、兔子都要抓。

好多鸟都喜欢躲在芨和其他野草丛里,人在这边干活,鸟就在那边叫,人们喜欢这些鸟,就把人拿这些鸟来做比喻:女的胆子大什么也不怕的,人们就说:“那是大吼大叫的百灵子,不是旮里圪的毛虫子。”村里有人搬到城里了,或者是找上好工作离开了,人们就说:“山红雀雀都飞了,就丢下些灰大头了。鸽鸬鸬灰,还有两条红腿腿;牛鹁鸪鸪灰,头上还顶的个灰圪堆。咱们灰拜灰,还有两条红腿腿。”意思是说,进城是工作了,农村种地也是工作了,甚时也不能没有种地的。大家各活各的,各乐各的。就像鸟多会儿也是在人看见的地方飞,虫子多会儿也是躲在旮里圪里的,大家各过各的,谁也不比谁差。

掏野菜

苦菜、甜苣、蒲公英、车前前和艾,这些野菜都能吃。人们喜欢吃的是苦菜和甜苣。这两种草是宿根野生植物,掏了还会长出来,越掏长得越肥壮。苦菜、甜苣喜欢沙沙地,耐旱,怕水多,常在水里泡就沤死了。以前我们田里种稻子,稻子地里水多,苦菜就长不旺。

春天的时候,最早发芽的是碱草、芦苇和苦菜。苦菜刚长出绿叶来,人们就掏着吃。苦菜就要吃嫩,越嫩越好吃,这个时候它的味道不太苦又新鲜。苦菜长不大,发芽早,开花也早,一开花,苦菜的叶子就少了,也不好吃了。甜苣发芽迟,开花也迟,叶片铺开,能有盘子那么大。甜苣叶子是双层的,味道没有苦菜苦。蒲公英、车前前和艾是药材,以前人们没菜吃的时候,掏上煮一煮,凉调着吃。这些草可以夏天掏回来晒干存起来,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吃。还有一种蚊蚊草,长得跟芨差不多,但是顶多能长一尺高,也是掏回来晒干存起来,有时候老人尿憋得难受又尿不出来,就把车前籽和蚊蚊草熬着喝。

掏艾是老传统了,不知流传多少年了。人们过端午节,就要掏回艾来掖在门头上、窗户上,干了以后存起来,艾灸时用。艾灸就要用端午节掏的艾,平时的艾不顶用。现在艾灸都用药店里的艾了,可端午节人们还是掏回艾来掖在门上、窗户上,人们老觉着端午节掏点艾回来好,再说传统的东西舍不得丢哇。

苦菜,现在人们吃是吃稀罕、吃味道了,为了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才吃苦菜了。以前人们是把它当菜和当饭吃,遭了年馑,苦菜能救命。苦菜生吃是嫌苦了,河套人爱吃酸饭,拿酸米汤沤苦菜就着饭吃。要是没有粮食的时候,就拿米面和着苦菜熬糊糊喝。苦菜生吃营养更好,给猪喂生苦菜,猪爱吃,又吃得肥。鸡鸭也爱吃苦菜,鸡光喂玉米面不好好吃,把苦菜切碎拌玉米面,鸡就可爱吃了。记得小时候,地里有可小可小的红牛牛,大人们说不要弄死它,那是种苦菜牛牛,好叫它种苦菜哇。

过去人们常说:“高粱面熬糊糊,伤心又可怜。掏甜苣剜苦菜,也是度光景。”现在人们吃苦菜,吃高粱面、玉米面,那是为了有营养,我们小时候吃苦菜那是为了活命。

母亲常和我们说起掏苦菜吃的事。那会儿,家里没吃的,就掏苦菜吃。我姐那时年纪小,又生了病,我母亲把苦菜掏回来,腌成酸菜,拿去伙房和人家换米饭给我姐吃。伙房的大师傅看见我姐可怜,就同意给换点米饭。我母亲拿一钵钵苦菜换回了一碗米饭。我母亲说,要不是苦菜,他们早就饿死了。

1960年,粮食不够吃,我们一家人又是喝苦菜糊糊活命了。我母亲给队里干活,我姐出嫁了,弟弟妹妹还小,没人掏苦菜就是我掏了。那时候种稻子,田里的苦菜少,掏一点,全家不够吃,就得担一担箩头,去很远的地方掏。我每天都要去掏苦菜,要是掏不上,一家人就得饿着。两箩头苦菜看着多,等煮熟了其实也没有多少。我觉得就我们家苦菜吃得多了,别人家好像都很少吃。原来是我们家跟别人家性格不一样,我们家人不偷也不拿集体的东西。那会儿人们说:“六○年瓜菜代,谁不偷人谁带害。”“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苦了老实巴交的。”

黄河

暖和的冬天,黄河结不了冻。2014年1月19日,大儿子永强去磴口,沿着黄河走,看见大寒节气了黄河还在淌水,他拿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回来和我说:“今年真是奇怪了!”

这可真是头一回听说黄河冬天不结冻。老辈人说:“河张口,饿死狗。”意思是说,冬天黄河不结冻不好,来年要遭年馑。过去天冷,“霜降阴不开,立冬封死海。小雪流凌,大雪冰冻”。冬天人们杀了猪,在院子里挖个大坑,把猪肉放进去用泥抹住,再往泥上浇水,水一下就能冻成厚冰块,就不怕贼偷了。过年的时候,要拿?头刨才能刨开,里面的肉也新鲜。那时候,冬天黄河结的冰可厚了,上面能走车。时间过得真快,没觉得甚,几十年就已经过去了。人也变,天也变,天气变得快成南方了。

记得我小时候去外婆家,她家住在河西,那是我第一次过黄河。1958年冬天,外婆病了,父亲带着我去眊她。头天从家里出发,走了二十来里路到了火车站,半夜坐上火车到公庙下车,一直在车站等到天亮。结果到了黄河边一看,一眼望不到边的冰滩。听说黄河夏天有人用木船渡人,冬天扳船的会拿土在冰面上撒个道让人走,不然的话,不认路的人会滑进亮子里。

我和父亲找不着路,正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说他家也在河那边,让我们跟着他走。这个年轻人常走冰滩,走起来就像滑冰一样,可快了,我和父亲只能挪着走,等挪到河边,太阳也落了。直到天黑,才到了外婆家,我的手冻得快要掉下来了。舅妈给我倒水喝,我连碗也端不住。第二年秋天,外婆走了,我再也没去过舅舅家。舅舅常跟表弟表妹们叨啦说,你二表姐过黄河冻怕了,再也不敢来了。

以前黄河结冰,河边可多亮子不结冻,人们说,那是鱼聚在一起喷出来的热气把冻化开了。夏天的时候,我们在村里浇地,渠里能流下小鱼来。浇完地,人们把水放到水圪洞里去,有人就去水圪洞里捞鱼。60年代的时候,稻子地里的小鱼真多了,没人捞,现在一条也没有了,不知那鱼去哪儿了。好多年吃不到黄河鱼了,如今春天开河的时候,卖鱼的老是吼“开河鱼,开河鱼”,可现在黄河里哪有那么多的鱼了!

我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黄河原来在北山畔,后来移到了南边。清朝皇帝康熙当年私访,走到大阴山下的北山畔,光看见那儿有荒滩,没有人家,也没有庄稼。康熙说:“黄河年年发大水,滩里种不起庄稼,这么多荒地真是可惜了。要是把黄河移到南边,不就能种庄稼了吗?”结果一夜之间,黄河就从北山畔移到南边去了。河套地区以前到处都有套子、海子和大水圪洞,人们说这些都是黄河南移时留下的,“河套”也就这么得名了。

还传说,康熙在北山畔走了一路,没有人家,全是荒滩,没吃没喝饿得他不行了,突然碰到一个老奶奶。康熙问她要点吃的,老奶奶什么也没有,就给了他一块糠窝窝。他觉得这糠窝窝真是好吃,回去后就让御厨给他蒸。结果御厨蒸的糠窝窝他怎么吃都不好吃,就把御厨杀了。一共杀了二十来个御厨,蒸出来的糠窝窝还是不好吃。康熙觉得奇怪了,就派人去问老奶奶。老奶奶说:“那是你饿的时候才觉得好吃。要是饱了,肉也咸;要是饿了,糠也甜。”康熙听了以后,就再也不杀御厨了。这个传说在河套地区就这么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现在人们还常说这句老话:“饱了肉也咸,饿了糠也甜。”

河套南靠黄河,北靠阴山,是个米粮仓。“八百里河套流洪水,哪儿流过哪儿肥。抓起把红泥仔细眊,好就好在黄河水水浇。”很早以前,河套的滩里长的是红柳和芨,地里长的是小麦和谷米。人们常说“河套烧红柳、吃白面”,意思是说,河套的生活比别的地方好。后来,就有好多山西、陕西和河北人来河套开荒种地,“走西口”说的就是这些人的故事。不管哪儿的人,来了河套就不想走了,人们就说:“河套河套,来了就套住了。”河套是个让穷人能活的地方,有了黄河就不怕干,不怕旱,年年有收成。河套地区就没听说有人饿死的,1960年人们饿肚子,那是因为打下的粮食都粜给国家了。那几年,人们喝糊糊,也没有人饿死。外地人来讨吃要饭,年轻女的就嫁在河套不走了。一直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还有乌盟的闺女、四川的闺女、甘肃的闺女来河套找对象,说是河套有黄河不怕遭年馑。

多少年了,黄河养育着河套的百姓,河套的百姓靠着黄河过着好日子。

同类推荐
  • 1945

    1945

    本书以电影《海角七号》的电影插曲《1945》为题,以友情、爱情、城市、生活为基调,巧借经典歌曲,宣泄其内心情感,文笔异乎细腻成熟,对世界、感情的认知明显超过作者年龄段,其对文字驾驭能力是同龄人很难达到的。
  • 爱上红楼梦

    爱上红楼梦

    作者用易懂的白话文形式重新诠释了《红楼梦》,以她自己说故事方式重造红楼,内容浅显易懂,适合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故事的读者的。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我想知道究竟有多远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路上”的故事。住在山里的小说家,忽然萌发了徒步走回城市的念头。路远,刮风,下雨,体力不支,都挡不住唐吉诃德式的热情。他艰难地走完上百公里的路,愉快地思索关于信念、信条、执着、坚守、拒绝的问题。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热门推荐
  • 华夏霸全球

    华夏霸全球

    他,一个苦命的孩子,但是,他也有自己愿望,其中一个就是脚踏长城。当面对长城时,那心情,激动,眼中充满泪花。然而,刚激动的心情被一句日语给破灭了。他觉得。长城象征这华夏荣耀,不该让倭寇踏足。发生争执,命运从此改变。。。。
  • 阅命

    阅命

    生与死轮回不止,偶遇的一次我活了下来,真正的明白了所谓的世界。穿梭于位面之间,有了如今的我。
  • 寂寞水瓶

    寂寞水瓶

    我把我,今生以及所能控制的今生以外的所有能量和情感,无一保留的化作对你的爱,全部倾注到我所能接触到你的年华里,即使消亡后,也让这爱情弥漫于空气中,大地上,永不散落......他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办事却心狠手辣、步步为营;他虽然在她身边时对她宠爱有加、无微不至,却在这个温情脉脉的面纱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双重人格,一个丑陋不堪的商界规则。。。本书向您叙述一段曲折离奇、斗智斗勇,是婚姻又不止婚姻的,真实的人生历程。。。
  • 纨绔少爷的农场

    纨绔少爷的农场

    他人笑我太败家,我笑他人看不穿~当敌人在面对苏明宇的时候,他总是展现出一个狠辣的形象,当亲友在面对苏明宇的时候,他总是展现出一个温和的形象。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第一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文字和深挚的情感,引起全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掀起平反冤假错案的一个高峰。35年过去,在父亲陶铸逝世近半个世纪,母亲曾志也已离世多年后,陶斯亮重拾情思,追忆双亲,带读者走进陶铸一家的亲情世界。
  • 神秘鬼夫天上来:老公悠着点

    神秘鬼夫天上来:老公悠着点

    推荐新文《蜜爱百分百:复制娇妻,吻上瘾》余欢欢自认没做过什么上天害理的事,却在结婚前夕撞破未婚夫和自家姐妹在新房纠缠。“欢欢!你不要问了。你这些年为我花的钱,我会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还给你的。”谁要你的分期付款?失恋就她认,想死地府都不收。还被一只不知道身份的男鬼附身。借着她的身体呼风唤雨。我说,你吃吃喝喝就可以了。别动手动脚啊!本文书友群:563386520
  • 圆神

    圆神

    阿飞武功平平,因为根骨不佳,注定一辈子都要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他安安分分地做好“看大门”的本职工作,谁知道......为了回扣,他被两个修仙界的小兵争来抢去。非说他不属于凡人界,行,那他去修真界还不行。好不容易在修真界混出点名堂了,结果那位大侠又说:你不属于这一界。于是决定转战仙界......你不属于这一界。靠,那他到底是那界的?修仙要修,恋爱要谈,发财要发,穿越也不能少,看小气的他,如何在三界折腾!结局,完全出人意料之外!猜到结局你就是神!十八章以后会很好看哦!
  • 大壮志

    大壮志

    看似和谐安稳的伏念大陆,其实充满波涛诡谲的计谋,从天而降的孤儿少年“大壮”,在因缘际会的推动下踏上武学之路,揭开一个个真相的同时也收获了亲情和友情。
  • 浴血战苍穹

    浴血战苍穹

    他是人类与火灵之子,却被送入了封印之地!他七年征战,换来的却是红颜已逝!为了挚爱之人,为了那未知的父母,为了不甘的命运,他踏上了征途,走上了成神之路!-----------------------------------------新人一个,新书一本,绝对热血,绝对好看,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