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4100000014

第14章 寻本溯源(2)

以上的考证,只到第4世纪为止。4世纪以上,我们就在迷雾里了。从不若蜜多罗和达摩多罗,一跳就到僧伽罗刹。《出三藏记》十引失名作者的《僧伽罗刹经》序云:

僧伽罗刹者,须赖国人也,佛去世后七百年生此国;出家学道,游教诸邦;至犍陀,越土甄陀,罽宾王师焉。高明绝世,多所述作。此土《修行经》《大道地经》,其所集也。又著此经。……此序作于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元明《藏本》皆说是道安作的。其时道安未死,序中所说史实当有所本。佛去世在前5世纪之初,则僧伽罗刹是纪元后第2世纪至3世纪的人。但罗刹的《道地经》,在2世纪下半,已由安世高摘要译出,故罗刹的年代至晚当在第2世纪的前半,或至2世纪中叶尚生存,而其书已到中国;正如后来佛大先尚生存,其书也已到中国了。

旧来传说往往把释迦的年代提早二三百年。故凡用“佛灭度后若干年”计算的年代,都只是存一个大概而已,都不能作为正确的计算。僧祐记萨婆多部的师资,罗刹在第二十九。他又引齐公寺的本子,罗刹(众护)在第二十六。僧伽罗刹行化于罽宾即kashmir,亦译罽贰,在当时为萨婆多部的中心。大概僧伽罗刹是“有部”的大师。僧伽罗刹虽在“有部”,却是一个折中派的学者。他的《僧伽罗刹集经》便是采集各家造成的。他的《修行道地经》也是采集各家的书造成的。《高僧传》一,《安世高传》说:

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道地经》。

《修行道地经序》云:

众护“总众经之大较,建易进入径路。”

《修行道地经》第二品有偈云:从若干经采明要,立不老死甘露言。我们在上文说过,“瑜伽遮罗”(禅法)本是印度各宗派所同有,本不是佛教所独创。佛教各宗派之中,也各有他们的“修行道地”。僧伽罗刹采取各经的《禅法要义》,编为二十七章,其书明显扼要,故成为禅学的名著,不但风行西域,且能风行中国。

不但罗刹的《道地经》采集各家的,庐山所出的《禅经》也就是几家合成的。鸠摩罗什在关中译的《禅经》也是采集诸家合成一书的。僧叡序罗什所译《禅经》云:

……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蜜,僧伽罗刹、沤波崛、僧伽斯那、勒(胁)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刹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菩萨习禅法中,后更依《持世经》,益《十二因缘》一卷。《要解》一卷,别时撰出。……(《出三藏记九》)罗什采自罗刹最多,而罗刹本书自说“从若干经采明要”。这可见这些书的折中性质了。僧叡所记的《禅法》作者,与庐山《禅经》序首所记稍有不同。

优婆崛是佛去世百年后的人,其年代当纪元前4世纪。《阿育王传》说他与阿育王同时。阿育王的年代,经近世学者考定,他即位约当纪元前273年,死时约当前232年。优婆崛似乎在他之前。

慧远序《禅经》云:

……如来泥洹未久,阿难传其共行弟子末田地,末田地传舍那婆斯。此三应真咸乘至愿,冥契于昔。……其后有优波崛弱而超悟,智绝世表,才高应寡,触理从简。八万法藏,所存惟要,五部之分始自于此。……自兹已来,感于事变,怀其旧典者,五部之学并有其人,咸健大法将颓,理深其慨,遂各述赞《禅经》,以隆盛业。……慧观序中与此略同,也说五部之分起于优婆崛。僧祐记萨婆多部《十诵律》六十一卷的缘起云:

……昔大迦叶具持法藏,次传阿难,至于第五师优波崛,本有八十诵。优波崛以后世钝根不能具受故,删为十诵。……自兹以下,师资相传五十余人。……(出三藏记三)五部即(1)萨婆多部(Sarvātivāda),律为《十诵律》。

(2)昙无德部(Dharrmagupta),律名《四分律》。

(3)弥沙塞部(Mahisāsaka),律名《五分律》。

(4)迦叶毗部(kāsyapiya),律与《五分律》同。

(5)婆粗富罗部(Vatsiputriya),即犊子部,其律即《摩诃僧祗律》。优婆崛虽是《十诵律》的创始人,他又是一个大禅师。诸书说他“坐禅第一”;又记他感化淫女婆须达,用的理论即是后世所谓“不净观”。

《付法藏传》三记他少时,商那和修教他“系念”之法,若起恶心,当下黑石,设生善念,下白石子。……渐渐修习,白黑正等。至满七日,心转纯净,黑石都尽,惟有白者。

这也是禅法的方便法门。婆须蜜,亦作筏苏蜜咀罗(Vasumitra),译言世友,或作天友。据《俱舍光论》,他是佛死后300年时人,著有《众事分阿毗昙》。又《异部宗轮论》的作者也名世友,《宗轮论述记》称他是佛灭度后400许年时人,大概另是一人。《出三藏记集》十收有《婆须蜜集序》,却说婆须蜜是佛的及门弟子,佛死后他教化周妒国,槃奈国。此说似不可信。婆须蜜是很通行的印度名字,而萨婆部大师世友大概是纪元前二、三世纪的人。

胁比丘,梵言波奢(Parsva),他晚年出家,刻意苦修,胁不至席,故有此名。

据鸠摩罗什译出的《马鸣菩萨传》(《藏》九),胁比丘是马鸣之师;僧祐所记萨婆多部两种传授表,也都说马鸣直承胁比丘。《付法藏传》则说胁比丘传富那奢,富那奢传马鸣。

马鸣是佛灭度后500年时人,当西历第1世纪。他先是外道沙门,后归佛教。他有文学天才,为大乘佛教的大诗人。

一、神会与慧能

神会,襄阳人,姓高氏(《圭传》作姓万,又作姓嵩,皆字之误。各书皆作高)。《宋高僧传》说他:

年方幼学,厥性惇明。从师传授五经,克通幽赜,次寻庄老,灵府廓然。览《后汉书》,知浮图之说,由是于释教留神,乃无仕进之意。辞亲,投本府国昌寺颢元法师下出家。其讽诵群经,易同反掌。全大律仪,匪贪讲贯。闻岭表曹侯溪慧能禅师盛扬法道,学者骏奔,乃效善财南方参问。裂裳裹足,以千里为跬步之间耳。……居曹溪数载,后遍寻名迹。

《宋僧传》所据,似是碑版文字,其言最近情理。王维受神会之记,作慧能碑文,末段云:

弟子曰神会,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

《圭传》与《灯录》都说神会初见慧能时,年十四,则不得为“中年”。慧能死于先天二年(713年),年七十六。《宋僧传》说神会死于上元元年(760年),年九十三岁。据此,慧能死时,神会年已四十六岁,正是所谓“遇师于晚景,闻道于中年”。《圭传》说神会死于乾元元年(758年),年七十五,则慧能死时他只有三十岁;《灯录》说他死于上元元年(760年),年七十五,则慧能死时他只有二十八岁,都不能说是“中年”。以此推之,《宋僧传》似最可信,王维碑文作于神会生时,最可以为证。

《圭传》又说神会先事北宗神秀三年,神秀被召入京(在700年),他才南游,依曹溪慧能,其时年十四。宗密又于慧能略传下说:

有襄阳神会,年十四,往谒。因答“无住(本作位,依《灯录》改)为本,见即是主”(主字本作性,依《灯录》改),杖(本作校,《略抄》作杖,《随解》云,以杖试为正)。试诸难,夜唤审问,两心既契,师资道合。

神会北游,广其闻见,于西京受戒。景龙年中(707-709年),却归曹溪。大师知其纯熟,遂默授密语。缘达摩悬记,六代后命如悬丝,遂不将法衣出山。(《圆觉大疏抄》卷三下)宗密在《禅门师资承袭图》里引《祖宗传记》云:

年十四来谒和尚。和尚问:“知识远来大艰辛,将本来否?”答,“将来”。“若有本,即合识主。”答,“神会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大师云,“遮沙弥争敢取次语!”便以杖乱打。师于杖下思维,二大善知识,历劫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传灯录》全采此文,几乎不改一字,宗密自言是根据于《祖宗传记》,可见此种传说起于宗密之前。宗密死于会昌五年(841年),几近9世纪中叶了。其时神会久已立为第七祖,此项传说之起来,当在8世纪下期至9世纪之间。《宋僧传》多采碑传,便无此说,故知其起于神会死后,是碑记所不载的神话。

大概神会见慧能时,已是中年的人,不久慧能便死了。敦煌本《坛经》说:先天二年,慧能将死,与众僧告别。

法海等众僧闻已,涕泪悲泣,唯有神会不动,亦不悲泣。六祖言:“神会小僧,却得善等(明藏本作”善不善等“),毁誉不动。余者不得。……”

最可注意的是慧能临终时的预言--所谓“悬记”:

上座法海向前言:“大师,大师去后,衣法当付何人?”大师言:“法即付了,汝不须问。善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撩乱,惑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转。……”

此一段今本皆无,仅见于敦煌写本《坛经》,此是《坛经》最古之本,其书成于神会或神会一派之手笔,故此一段暗指神会在开元、天宝之间“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竖立宗旨”的一段故事。

更可注意的是明藏本的《坛经》(《缩刷藏经》本)也有一段慧能临终的悬记,与此绝不相同,其文云: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这37个字,后来诸本也都没有。明藏本《坛经》的原本出于契嵩的改本。契嵩自称得着“曹溪古本”,其实他的底本有两种,一是古本《坛经》,与敦煌本相同;一是《曹溪大师别传》,有日本传本。依我的考证,《曹溪大师别传》作于建中二年(781年),正当慧能死后68年,故作者捏造这段悬记。契嵩当11世纪中叶,已不明了神会当日“竖立宗旨”的故事了,故改用了这一段70年后的悬记(参看我的《跋曹溪大师别传》)。

二十余年后建立宗旨的预言是神会一派造出来的,此说有宗密为证。宗密在《禅门师资承袭图》里说:

传末又云:和尚(慧能)将入涅槃,默受密语于神会,语云:“从上已来,相承准的,只付一人。内传法印,以印自心,外传袈裟,标定宗旨。然我为此衣,几失身命。达摩大师悬记云:至六代之后,命如悬丝。即汝是也。是以此衣宜留镇山。汝机缘在北,即须过岭。二十年外,当弘此法,广度众生。”

这是一证。宗密又引此传云:

和尚临终,门人行滔、超俗、法海等问和尚法何所付。和尚云,“所付嘱者,二十年外,于北地弘扬。”又问谁人。答云,“若欲知者,大庾岭上,以网取之。”(原注:相传云,岭上者,高也。荷泽姓高,故密示耳。)这是二证。

凡此皆可证《坛经》是出于神会或神会一派的手笔。敦煌写本《坛经》留此一段二十年悬记,使我们因此可以考知《坛经》的来历,真是中国佛教史的绝重要史料。关于《坛经》问题,后文有详论。

二、滑台大云寺定宗旨

《宋僧传》说神会

居曹溪数载,后遍寻名迹。开元八年(720年),敕配住南阳龙兴寺。续于洛阳大行禅法,声彩发挥。

开元八年,神会已五十三岁,始住南阳龙兴寺。《神会语录》第一卷中记南阳太守王粥(弼?)及内乡县令张万顷问法的事,又记神会“问人口债”到南阳,见侍御史王维,王维称,“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这都可见神会曾在南阳;因为他久住南阳,故有债可讨。

《圭传》说:

又因南阳答王赵公三车仪,名渐闻于名贤。

王赵公即王琚,是玄宗为太子时同谋除太平公主一党的大功臣,封赵国公。开元、天宝之间,他做过15州的刺史,两郡的太守。15州之中有邓州,他见神会当是他做邓州刺史的时代,约在开元晚年(他死在天宝五年)。三车问答全文见《神会语录》第一卷。

据《南宗定是非论》(《神会语录》第二卷)神会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十五日在滑台大云寺设无遮大会,建立南宗宗旨,并且攻击当日最有势力的神秀门下普寂大师。这正是慧能死后的二十一年。《圭传》说:

能大师灭后二十年中,曹溪顿旨沉废于荆吴,嵩岳渐门炽盛于秦洛。普寂禅师,秀弟子也,谬称七祖,二京法主,三帝门(?国)师,朝臣归崇,敕使监卫。雄雄若是,谁敢当冲?岭南宗途,甘从毁灭。

此时确是神秀一派最得意之时。神秀死于神龙二年(706年),张说作《大通禅师碑》,称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三帝谓则天帝、中宗、睿宗)。神秀死后,他的两个大弟子普寂和义福继续受朝廷和民众的热烈的尊崇。义福死于开元二十四年,谥为大智禅师;普寂死于二十七年,谥为大照禅师。神秀死后,中宗为他在嵩山岳寺起塔,此寺遂成为此宗的大本营,故宗密说“嵩岳渐门炽盛于秦洛”。

张说作神秀的碑,始详述此宗的传法世系如下:

自菩提达摩天竺东来,以法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继明重迹,相承五光。

达摩菩萨传法子可,可付于璨,璨受于信,信恣于忍,忍遗于秀,秀钟于今和尚寂。(《全唐文》263)这就是宗密所记普寂“谬称七祖”的事。

同类推荐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思想与伦理(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中华国学经典(易经)

    中华国学经典(易经)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热门推荐
  • 纪灭

    纪灭

    简介:修真世界大举入侵地球
  • 南洋风云录

    南洋风云录

    南华国是李沐,原籍为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白沙乡东岭村(今广东雷州人)。出生于南明永历九年农历五月初八(1655年6月11日),在他年幼的时候,中国南方各地南明势力相继被满清消灭。1671年,17岁的李沐因不肯屈从清朝统治,于是背井离乡,移居桑坦,不久就得到桑坦国王的宠信,被委任管理该国的商贾事务。
  • 梦在这里开始

    梦在这里开始

    一个从小受过专业的职业赏金猎人,在一次任务中,为了接近一名高中女学生,而动了真心。但是,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 恶魔三公主的复仇之TFBOYS

    恶魔三公主的复仇之TFBOYS

    女主在一次又一次的被人误会,被最好闺密陷害而死,奇迹般的重生了,在经历了艰苦的训练中结识了俩位和自己一样的朋友...她们最后有木有复仇成功?
  • 冷魅邪帝霸宠妻

    冷魅邪帝霸宠妻

    当腹黑狂傲的她穿越到懦弱无能的她身上,盛世传奇开启!我不知什么叫年少轻狂,只知道胜者为王!欺我者,灭族!你是尊贵无比的皇室又如何?在死亡的压迫下不得乖乖低头?害我者,生不如死!心狠手辣,岂有女子的端庄淑德?哼!不好意思,本姑娘偏偏就喜欢撕破端庄淑德的白莲花的美人皮!且看我与君执手笑看天下,至死不渝!
  • 鬼来人往

    鬼来人往

    一位21世纪的热血少年,带着21世纪的独特思维,来到了这个人和鬼共生的世界。从此踏上渡鬼师之路,且看他如何登上人生巅峰,生死兄弟、红颜知己、共同渡鬼称雄。看《鬼来人往》,享受阅读盛宴。
  • 校草太妖孽,校花要hold住!

    校草太妖孽,校花要hold住!

    微风轻轻吹着脸庞,在操场边的绿荫小道上,一男一女坐在石椅上约会,周围都有着无数男生女生,心里是羡慕嫉妒,但却不敢恨。她是学院的校花,他也是学院的校草;她与他,都有着无数人追求;她次次公然无视他,挑衅他,与他作对,让他心感不服,最终走向爱情的道路...
  • 奇思妙想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奇思妙想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上古世纪之隐者

    上古世纪之隐者

    在那场大灾变之后,精灵族国王之死深深印刻在精灵一族的记忆深处,他们脱离了最初的联盟,成为高傲而冷漠的隐者。然而,一个新生儿的诞生,使他们现有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一部新的史诗正在酝酿!
  • 九龙天辰诀

    九龙天辰诀

    一剑舞苍穹——遥破天辰宫一世轻歌狂——力挽众苍生《九龙天辰诀》——万物之最九龙屠——世间至尊看我笑霸六道,迁定三界,独上至尊,游龙天下——醉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