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29300000064

第64章 一记重锤,使他开始发奋

——温斯顿·L.S.丘吉尔

世界很复杂,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最复杂;事物的差异性很大,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差异性最大。有些孩子很特别,他们长大以后也处处与众不同。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中,似乎很难寻找出某种带规律性的可资借鉴的东西。例如英国的政治家、学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温斯顿·L.S.丘吉尔,就是一个一直让历史学家们伤透脑筋的人物。

丘吉尔儿童少年时期的“无法无天”恐怕难以用一般的淘气来形容;而他的父母开始的时候对他则几乎是完全撒手不管。这样一来,丘吉尔的成长是不是与家庭的教育影响无关呢?完全不是。丘吉尔的经历正说明家教是不可替代的。丘吉尔小时候由保姆无微不至地照料,他对保姆也有很深的感情。但保姆再好也跟家教不是一回事儿。丘吉尔的那些突出的毛病恰恰是没有家教的结果,这就正如中国人指斥某人“没有家教”一样;而丘吉尔后来的发愤成才,也正是父母给予他有力有效的教育和帮助的结果。所以当我们仔细地考察一番以后就会发现,丘吉尔之所以成为丘吉尔,同样离不开家庭及家庭社交环境对他的深刻影响和塑造。我们从丘吉尔身上可以得到另一种深刻的启迪。

温斯顿·L.S.丘吉尔1874年出生在英国的牛津郡。他的父亲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几家世袭公爵之一,他的母亲则是美国的所谓名门望族之女。丘吉尔似乎一开始就有点儿与众不同,他是一个早产儿,早两个月出世。

小丘吉尔长着棕黄的头发,翘起的圆头鼻子。依照英国当时的传统习惯,像丘吉尔这样的上层家庭,自己是不带孩子的,所以雇了一个保姆照看,与父母一起住在伦敦的住所里。丘吉尔小时候由于由保姆照看,很少能见到父母,所以一段时间里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而对保姆的感情越来越深,而且这种感情一直维持着。

上流社会矛盾复杂,人们之间钩心斗角,争权夺利。丘吉尔的母亲由于相貌美丽、天资聪明、性格活泼、富于魅力而受到嫉妒和诽谤;丘吉尔的父亲则由于介入哥哥的一场纠纷而与王子发生尖锐冲突。不久,丘吉尔一家不得不离开首都伦敦,搬到爱尔兰的都柏林任职和居住。

父母把两岁的丘吉尔带到了都柏林。但他们还是不管孩子,完全由保姆和家庭女教师照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般来说是不可替代的。丘吉尔的父母在一段时间里几乎完全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这也许是儿童少年时期乃至成年以后的丘吉尔有一些比较突出的毛病如脾气暴躁、固执任性等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无论是保姆还是家庭教师,他们都是“外人”,缺乏家长的某些必要的权威性,不易矫正孩子的某些缺陷。这种情况历来比较普遍,值得人们深思。

丘吉尔小时候不爱学习。但他记忆力很好,反应也很快,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记得相当快,领悟也很快。他不喜欢的东西根本就不想学。他在贵族子弟学校读书时,是班上的劣等生。后来他也承认自己在当时是个非常不好的学生。他特别讨厌数学,也一直与数学无缘。他不喜欢所谓经典语言,好长时间才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字母表,而且记得还不牢固。他喜欢英语,而且学得不错。

丘吉尔的儿童少年时期是在英国处在转折时期时度过的。1850年到1875年,是英国的所谓鼎盛时期,也就是所谓的维多利亚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工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但是丘吉尔出生以后,英国的地位开始急剧下降。19世纪的最后25年,也就是丘吉尔从出生到25岁、26岁的时期,年轻的工业国德国和美国迅速崛起。英国在工业上和贸易上的世纪垄断地位迅速被打破,开始成为历史。英国的内外矛盾都开始激化起来,英国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日益剧烈。

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政客。他采用种种手段谋得了保守党协会全国联盟主席的职位。1885年,保守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丘吉尔的父亲觊觎首相位置而不可得,但当上了财政大臣,成了全国第二号人物。不久,他在政治赌博中失败,被迫下台。

小丘吉尔在这段时期的生活经历相当复杂。他7岁时被送到阿科斯特贵族子弟预备学校读书。这是一所专门为上流社会子女办的学校,学费非常昂贵,并保持着高傲的贵族传统,小丘吉尔在这个学校感到很不自在。这个学校关心的是对孩子的管教,而不是教学。这时小丘吉尔已经开始表现出同一般孩子不可比的倔强性格。他不愿遵守学校那一套规章制度,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校方每周都要把孩子们集合在一起,把任性的孩子叫出来用鞭子抽打。小丘吉尔没少挨鞭子,每当这时他大为恼火。直到10多年后,他都对这个学校和鞭打过他的老师仍然怀恨在心。他18岁进军校后,还曾经专门来到阿科斯特,想找他的“仇人”算账。可是那时候那个学校已经关闭了。

阿科斯特贵族学校的体罚使小丘吉尔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根据家庭医生的建议,小丘吉尔被送到布赖顿的预备学校读书。这所学校的情况与阿科斯特大不相同,小丘吉尔不再受到体罚。但他对学校纪律的态度依然如故,非常固执任性。布赖顿学校的老师们后来回忆说,小丘吉尔是一个最执拗、最不守纪律的学生。在布赖顿学校,小丘吉尔学习了法律、历史,背会了许多古典诗歌,还学会了游泳,他尤其喜欢骑马。

小丘吉尔在布赖顿读了3年书,本应该转入贵族中学继续上学。按照当时的英国传统,上流社会的子女都在专门的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为他们进入大学深造打基础。小丘吉尔本来应该到伊顿的贵族学校去读书,但他没有去伊顿,而是到了哈罗。据说这是因为伊顿地势比较低,而哈罗位于高山,这对小丘吉尔虚弱的身体有利。此外,还因为小丘吉尔太淘气,在伊顿,他很难达到那里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而哈罗那里对学生的要求则不那么严格。

但小丘吉尔在哈罗从入学考试开始就碰到许多麻烦。学校规定考生必须用拉丁文写一篇作文,丘吉尔在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里只在考卷上写了一个字,用括号括起来,然后浓浓地涂上墨,再打几个墨点。然而,尽管丘吉尔的考试成绩这样差,他还是被录取了。

小丘吉尔在哈罗学校的学习成绩依然是最差的。他固执地坚持不愿学习拉丁文,虽然这是一门主课。他无法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因此失去了进大学读书的可能性。人们普遍认为,丘吉尔是最差的劣等生,认为他迟钝、低能。但这些看法是表面的、片面的。实际上,丘吉尔在学校之所以成绩低劣,只是因为他固执任性,不肯好好学习,而这正是他从小缺乏必要的良好的家教所造成的。保姆和家庭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强制力,不可能也没有条件矫正他的毛病,而只能任其发展。实际上,丘吉尔的智力很高,思维敏捷,并有着非凡的记忆能力。例如,有一次他背诵一本关于古罗马的书,竟一口气背诵了1200行而毫无差错,使老师和同学们都惊叹不已。他还能背出莎士比亚不少剧本里的大段台词。每当老师在课堂上转引《奥赛罗》或者《哈姆雷特》而出了差错时,丘吉尔总是不放过纠正老师错误的机会。

少年丘吉尔只肯学习自己乐意学习的课程,而对他不感兴趣的功课统统置之脑后。他甚至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求教,而对他不喜欢的老师则不予理睬。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自己订下的所有行为守则,丘吉尔几乎都不执行。这一切都表明了小丘吉尔缺乏起码的家教,而家教确实是不可替代的。有一次,校长警告丘吉尔说:“丘吉尔,我有很充分的理由对你表示不满。”丘吉尔竟针锋相对地回答校长说:“而我,先生,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对您表示不满。”

只有到了这种情况,丘吉尔的表现才开始引起父母的注意。丘吉尔的学习成绩不好,使父母深为苦恼和忧虑。但即使这个时候,他们对丘吉尔仍然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都认为儿子不够聪明,搞法律肯定不行。可是不搞法律又搞什么呢?不久,父母偶然发现小丘吉尔总喜欢同自己的小弟弟玩打仗的游戏。他有1400个锡兵,他总是别出心裁、花样翻新地指挥锡兵打仗。有一次,父亲问正在玩打仗游戏的儿子:“你将来想干什么?”小丘吉尔立即回答说:“当兵嘛,那还有说的!”于是父母下了决心,小丘吉尔在哈罗的最后几年被转到军事学校预备班里读书。丘吉尔的父母对他的这一认识和判断仍然是表面的、片面的。喜欢玩打仗游戏是一般男孩子相当普遍的爱好、兴趣和特点,并不能反映小丘吉尔的个性和特长。家长的决策不当,就会使孩子多走一些弯路。

由于小丘吉尔没有学好拉丁文,按规定还要学好一门外语。父母只好把小丘吉尔送到法国住了一个月,住在凡尔赛一家人家里。小丘吉尔虽然不愿意到法国去,但他在法国短时间的居留却有很好的收获,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这对他后来大有帮助。

小丘吉尔决意报考英国有名的桑赫斯特军校,但两次都名落孙山。于是父母又断然把他送进一所特殊的“学校”,这所“学校”由詹姆斯上尉主办,这所所谓的“学校”是帮助那些才疏学浅的人能够凑合考取军校而临阵磨枪的。后来丘吉尔回忆说:“听说只要不是十足的白痴,就准保能从那里考入军校。”詹姆斯上尉能准确地了解军校对考生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把那些问题的答案填鸭式地塞进学生的脑袋里。

詹姆斯上尉不大喜欢丘吉尔这个学生。他向丘吉尔的父亲抱怨说,丘吉尔“明显地想对自己的老师指手画脚”。但丘吉尔总是很自信,而且总是“勇气百倍”。有一次,他从桥上一下子跳到桥边的一棵枞树上,想沿着树枝滑到地面上,但没有成功,重重地跌到了地上,失去了知觉。严重的脑震荡使他3天不醒人事,3个月后才能起床行走,一年以后才恢复健康。

丘吉尔在养伤期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家的常客差不多都是一些政治活动家,他们的话题也自然都是一些政治问题。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使丘吉尔对政治发生了兴趣。他曾经去下议院听取辩论情况。这时,他模模糊糊地幻想过要从事政治活动。后来的实践表明,丘吉尔确实是一块搞政治的材料,但他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丘吉尔伤愈后,回到詹姆斯上尉的“学校”继续学习。课程结束后,他第三次报考桑赫斯特军校,但又一次落榜。直到18岁时,丘吉尔第四次报考才被录取。尽管詹姆斯上尉对丘吉尔费尽心机,但丘吉尔的知识仍然只够进骑兵学校,而不能进步兵学校。实际上,由于骑兵学校学费昂贵,很少有人上得起,报考的人不多,所以能否被录取基本上只取决于能否出得起学费。丘吉尔大体上属于这种情况。丘吉尔的父亲对此大为光火,他在给丘吉尔的信中,痛斥丘吉尔是无能之辈,将来对社会毫无用处。由于丘吉尔深爱自己的父亲,父亲的严词责备使他非常痛苦,促使他认真思考自己的问题。这也是丘吉尔转而发奋的原因之一。

丘吉尔在桑赫斯特军校活得很是惬意,因为在那里学习负担不重。但由于他受到父亲的责备,开始有所“醒悟”,认真读了不少军事著作。跑马场上的训练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因为他一直有骑马的爱好。他担心没有仗可打,无法一显身手,出人头地。他幻想自己指挥军队大获全胜,获得勋章,并当上最高统帅。

丘吉尔20岁时,父亲去世;接着,他依恋的保姆也去世了。这对丘吉尔更是极大的打击。他开始懂事了,学习和训练都比以前认真了。在桑赫斯特军校的结业考试中,他取得第20名,而骑术名列第一。她母亲经过种种周旋,使他成了陆军中尉。从此,母亲的活动和鼓励又成为促使丘吉尔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不久,丘吉尔去古巴,时间不长。他除了学会抽雪茄,无战功可言,但他竟被授予西班牙红十字勋章。这当然是有背景关系的,很可能又是他母亲活动的结果。由于丘吉尔比较爱读书,文笔不错,从古巴回到英国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他连续写了5篇报道,并且都在报纸上发表了。这当然仍然与母亲的活动能力有关系,但这竟成为丘吉尔写作生涯的开始。

丘吉尔22岁时,以记者的身份随军去印度。在孟买登陆时,丘吉尔受伤了,一只膀子脱臼,致使他终身不便。

在印度,英国是殖民者,在印度的英军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整天无所事事。丘吉尔这时开始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过于贫乏,悔恨当年虚度年华,荒废了学业。他说:“我什么也不知道,太可怜了,我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从此丘吉尔开始了新的人生,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如饥似渴地读书,阅读了大量哲学、历史、宗教、经济和文学等各方面的著作,积累了不少知识。由于他十分刻苦,记忆力又强,领悟也快,所以他把柏拉图、叔本华、达尔文等学者的著作读得很熟。丘吉尔因此对学习的愿望日益强烈。他曾经想进大学系统地学习,但进大学必须学过所谓经典语言和其他一些课程,而丘吉尔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他没有能实现进大学学习的愿望,终身引为遗憾。丘吉尔后来具备的丰富知识,都是靠自学得来的。丘吉尔从小对历史特别爱好,读历史学家麦考利和吉本的著作读得入迷,并且完全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丘吉尔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政治,也非常入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见解。丘吉尔的这些特长和爱好,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发现过,他的母亲也是到了很晚才有所察觉,并给予支持。

不久,丘吉尔在印度参加了一次所谓远征,他作战勇敢,意志顽强,并喜欢写作,不断发表报道,受到读者欢迎。他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大,写报道不解渴,又开始写书,而且笔头很快,两个月就写出了第一本书《一八九七年马拉坎德野战军的故事——边境之战插曲》,共300页,由他的母亲设法在伦敦出版。这些报道和这本书使丘吉尔得以跻身新闻界并且有了名气。这时候的丘吉尔才23岁。从此,丘吉尔养成了他自己所说的“写作习惯”,不写点儿东西就觉得技痒。不久,丘吉尔又写成了一部叫《萨伏罗拉》的小说,长达345页。小说虽然艺术价值不高,但这种情况足见丘吉尔具备比较高的写作才能。对于这一点,丘吉尔的父亲也从未发现过;母亲的发现也比较晚,但一经发现就给予支持。

接着,丘吉尔又随军去苏丹,紧接着又去了埃及。他着手撰写一部新的著作《河上的战争》。这部著作奠定了丘吉尔作为一个著名史学家的地位。这时他刚刚24岁。

接下来的一年,丘吉尔又以记者的身份随军去南非。在一次战斗中,他当了俘虏;后来侥幸逃脱,回到了英国。此后,丘吉尔又写了好几本书,进一步引起了公众和学术界的注意。

1901年,27岁的丘吉尔作为保守党人被选入议会,进入政界。3年以后,丘吉尔又加入自由党,再一次进入议会。此后他又加入保守党,并历任殖民部次官、贸易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军需大臣、陆军和空军大臣、殖民大臣、财政大臣等要职。

1929年工党执政后,丘吉尔退出政界,当了几年爱丁堡大学校长,同时致力于业余写作。

1940年,英国首相张伯伦由于推行绥靖政策不得人心而下台。这时,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时刻,丘吉尔临危受命,以65岁的高龄出任英国首相并兼任三军最高统帅。应该说,丘吉尔后来的巨大名声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的。他始终顽强坚定地参与领导了这次生死攸关的世界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反对法西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人类共同的使命,不应由于政治观点的差异而否定丘吉尔的这种杰出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丘吉尔所在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下台,工党执政。丘吉尔又以年逾七旬的高龄埋头于历史的研究和写作,一口气出版了六卷本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他的代表性著作。

1951年英国大选时,保守党再次获胜,77岁的丘吉尔第二次出任首相。1955年,81岁的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致力于历史学的研究和写作,并从第二年开始出版四卷本的著作《英国民族史》。

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以外,其他著名著作还有《世界危机》《早年生涯》《伦道夫·丘吉尔勋爵》《马尔巴罗传》等。

1953年,79岁高龄的丘吉尔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六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术界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既是一部历史性的文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性的历史文献,总之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丘吉尔在这部著作的序中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殷切期望,新的一代能够纠正以前的一些错误,从而根据人类的需要和光荣,控制住正在展开的可怕的未来前景。”

在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同一年,丘吉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1963年,美国国会破例授予丘吉尔“美国荣誉公民”称号。

1965年,丘吉尔去世,享年91岁。

同类推荐
  • 一辈子做对3件事:为人·处世·立志

    一辈子做对3件事:为人·处世·立志

    人生在世,做好三件事很重要,这就是:为人、处世和立志三件事。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调整做人和做事的方式,从而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人品、德行为主流。“有盛德者方成大业。”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确立我们的道德标准,作为伦理的指南,在生命的航船受到诱惑的狂风袭击的时候,就不致偏离航向。人的品格是在后天形成的。不经过一番努力,最好的那种品格是不会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经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约束、自我节制的训练。成功者总是约束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
  • 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格言

    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格言

    大自然是一朵易变的云,永远是一样的,而又从来不是一样。它将同一个思想铸成无数形式,正如一个诗人将一个寓意写成二十个寓言。而生活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都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色,并为自己的角色谱写着一个个华丽的乐章。看《关于自然和社会的格言》,让我们从名人的警句中领略自然的风光,从自然中品读人生的真理;同时还可从名人的格言里看社会中的万象,让我们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中体味出人生的真谛!
  • 20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20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办事是一种生存智慧,属于社交中的一个环节。仅仅把一件事做好,称不上会办事,能够通过办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会办事。办事,与我们常说的“做事”是有很大差异的。办事更强调一种综合素质的应用。它是人际交往、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艺术、应酬公关、做事效率、人形象等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的积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办事过程中涉及时机、分寸、变通及方圓之术的运用,这些都需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揣摩、体会和实践,从学和用两方面入手,用阅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办事效能,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 做雷锋式的好员工

    做雷锋式的好员工

    忠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能力,一种责任,一种精神。只要拥有一颗忠诚的心,相信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全面发展的舞台,就像雷锋一样,忠于党,忠于自己的团队。对于一名职场人来说,忠诚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对拓展事业负责、对拓展业务负责,意味着与团队同舟共济。
  • 30几岁决定男人成功

    30几岁决定男人成功

    本书为励志类图书。编者以个人“男人如何成功”主题的认识为依据,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料,并辅以一些个人的观点,从性格、仪态、工作方面等多方面展现了一名男性应该如何走向事业的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无限的cosplay

    无限的cosplay

    世界是舞台,众生是戏偶,诸神提着偶线,按着剧本,玩弄着苍生造化。主神:“宙斯是我,盖娅是我,雅典娜是我,阿波罗还是我!耶稣是我,撒旦是我,哥白尼是我,爱因斯坦也是我!释迦是我,魔罗是我,李伯阳是我,穆罕默德还是我!昊天是我,黄帝是我,崇祯也是我,皇太极.............哈哈,他还是我!我无处不在,却无人知道我在,可悲的凡人,你们以为你们创造了神话,创造了历史,其实,却不过是我在玩角色扮演游戏时,不小心推动了世界进步而已。”楚尊:“.....................”楚怜:“.....................”
  • 替罪丫鬟

    替罪丫鬟

    一宗杀人案件,小小丫鬟替罪入狱,是谁把罪嫁祸于无足轻重的她?岂料这仅是权力阴谋的开篇,无辜受牵连的她被迫周旋于波谲云诡之中……一个是温煦如风的将军之子,一个是骁勇善战的山寨大王,谁才是她应守候一生之人?
  • 三怪三才

    三怪三才

    奇异大陆,暗流涌动,平凡之人如何推翻皇权?是三怪,也是三才。中陆,冰原,火地,各有乾坤。空白之地,无主之人,寰宇之书.....这片大陆又藏着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无良娘亲霸气儿

    无良娘亲霸气儿

    娘亲很无良,霸气的小孩。重生到古代,一改懦弱小姐的气质。五年之后,与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山谷当中相依为命,前世的雇佣兵,要把自己的儿子训练武艺高强!貌美的娘亲,招来很多狂蜂浪蝶,身为她的亲儿子,当然要帮她赶走,小孩很霸气,色叔叔都要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宅女闯江湖:逍遥王爷调皮妃

    宅女闯江湖:逍遥王爷调皮妃

    她是21世纪新生代宅女一族,莫名其妙地穿越之后竟变成了身材窈窕的美女,虽然脸上有块胎记。咦?这个老婆婆是谁?不仅帮她医好了面容还要收她为徒?收就收吧,看她鹤发童颜的说不定驻颜有术!跟着学了一身医毒之术,听说江湖挺不错的!那就去玩玩呗!
  • 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这是一套民国大师经典书系,收录数十位风格各异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民国大师们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成就,令人敬仰,引人好奇读者能从这套书中看到民国精英们的生活,领略民国时期的独特韵味。
  • 悍匪的巅峰

    悍匪的巅峰

    胡匪,现代社会都市中一个东北老土匪的后代。家里有个大智若妖的老太爷,经常被他评价老而不死是为贼也!还有个手握千门主将牌位的老仆人,掌握世间千门八将,精通各路奇淫技巧!在被这两位古董级的妖孽人物教导了二十年之后,他的武力值和智力值都堪称极其的拉风。当时老瞎子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老胡家天生就有当土匪的命格。外界人尊称半仙之才,天也要妒,他说的话还从来没有没应验过。
  • 清昕如斯

    清昕如斯

    沐昕妍,将军府大夫人从门外捡来的孩子,在将军府饱受欺凌,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建立势力冷血无情但当她遇到他她的冷血无情还会在吗?
  • 腹黑伯爵:久久公主请嫁到

    腹黑伯爵:久久公主请嫁到

    第一次遇见,她装逼被识破!“额呵呵……今天的天气好好哦!哇!看那里,UFO!”千慕冰试着装逼道。萧沐哲:“……”还可以幼稚么?“真的啊!那里有UFO!”千慕冰又开始装逼。“你那是什么眼睛?可以看到UFO!?”萧沐哲挑眉,这么幼稚的东西,还拿出来说。第二次,他骂她是飞机场!“第一,这位同学,明明是你低着头走路,自己撞到了我。第二,跟踪狂?同学,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草?木头?第三,你那里还没发育吧?!飞机场谁会劫?同学,你未免也太自恋了吧!?”萧沐哲说第三点的时候,眼睛还嫌弃般的瞟了瞟千慕冰的胸部。……他们同居的时候,她发现她已经爱上了他……[诗沫QQ:2784058527诗沫微博:云起-席沐沫]
  • 剔骨匠

    剔骨匠

    人有皮,鬼有相。冤魂邪祟匿于骨,驱邪改命剔骨匠。怨骨,媚骨,痴骨,反骨,懒骨,恶骨…………欲登帝位者求帝骨,欲成大事者求运骨,欲招桃花者求媚骨。从小能看见鬼怪异物并做出奇怪举动的楚辞被自己亲生父母所畏惧,一直被囚禁在自家地下室里不见天日。直到那一日死人复活,日月翻天……它对楚辞说:你想要自由吗?无论什么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