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8700000005

第5章 丰盈心态面对焦躁的世界(2)

留学还是不留学

不断加速的全球化步伐意味着,那些具有更多国际教育背景、海外工作经验和全球眼光的人,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我支持在中国出生并接受本土教育的孩子以后去国外留学,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同样,我也鼓励自己的孩子们(他们在美国出生并接受了一定的教育)在中国公立学校读书,拓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丰富文化经历。

我认为何时去海外留学取决于孩子对家庭的认同程度。孩子是否同家人相处了足够长的时间,从而得以拥有和巩固整个家庭认同的、世代传递相守的价值观,并形成了宝贵的品格?对家庭认同感的形成取决于家人是否有足够多的共同经历,那些经历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正面的经历会加强孩子的认同感,满足他对归属感的需求;负面的经历会造成孩子对家的疏离感,使孩子到别处去寻找归属感,而一旦他找到了便不再回头。人在早期经历中形成的东西往往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而长大后所形成的认同感却很容易放弃或更改。同样的道理也可用在决定孩子是否要去留学的问题上:孩子何时去留学比较合适?是独自前往还是举家相随?

在孩子留学的种种问题里,最核心的是:你想让孩子归属于哪个国家?并且,你所心仪的国家是否会接纳你的孩子?

在未来,父母和明星级的老师将作为知识大厦的守护者。正如博物馆的馆长需要从大量的艺术品中精心挑选,分门别类地将艺术品展现给观众。馆长会把最引人入胜的作品置于展厅的门口,让初次参观、对展品一无所知的观众被吸引或打动,愿意走进里面看个究竟。

学子依靠优秀的导师引导其进入研究领域,因此更富有魅力的学科专家能够吸引到最顶尖的学生。例如,在MIT,每当修完头一年的公共课后学生们便要选择专业。为了吸引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每个系都会派最好或最著名的教师去教第一年的公共课。因为要想吸引顶尖的学生,他们必须派出最好的教师。当年对我们参加医科预科课的学生来说,头一年的生物课便由诺贝尔奖得主讲授,真是令人激动不已。然而,这位教授的课却讲得非常枯燥,许多学生极为失望,开始逃课并通过自学来完成课程。一些同学选修了材料科学的课程以获得足够的科学学分,结果他们选择了材料科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因为教那门课的教授极富魅力。近年来,MIT的材料科学专业取得了许多突破,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许多天才学生被那位教师带进了该领域。

知识的日益商品化,使得师生关系对一个人的成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谓导师可以是父母、教师、老板或者师兄师姐。一个导师越富于智慧和经验,他就越能梳理知识,引导自己的弟子获得和吸收适当的知识,他的学生会比同龄人更有竞争优势,因为那些孩子正被按部就班地教育成一个个“白领工人”。在教育领域中寻找好的导师应该成为很多学生的重要目标。

在《盖茨是这样培养的》一书中,老比尔·盖茨谈到在小盖茨读高中时,他曾就未来发展问题给过儿子建议,但两人产生了分歧。老盖茨并没有强迫儿子接受他的观点,而是拜托一位小盖茨非常尊敬的朋友去跟小盖茨进行交谈。一番长谈后,那位朋友成功地使小盖茨更清晰地认识了此事。最后,小盖茨心悦诚服地采纳了老盖茨提出的建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借助旁人的力量,反而能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对于那些有意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家长,提前帮孩子找到亦师亦友的导师非常重要。这样,当孩子到达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时,不会感到孤苦无援。这位导师可以是亲友、老师、邻居,或者是宗教团体的社区志愿者。当我先生刚到美国时,他们学校的一位女志愿者每个礼拜都固定辅导他和他妹妹学习英语。这位女士最后也成了我们家的挚友和孩子们的导师。每次我们回美国时,都不忘去拜访这位女士,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而每个圣诞节,我们都能收到她亲笔写的贺卡,以及她近期的全家福,在全家福里有她的丈夫、五个孩子、很多的孙子和重孙子。对于那些要出国留学的孩子来说,父母即使不能常伴左右,也该提前做些准备,为孩子在异国他乡铺好一些人际关系,让孩子能有途径多认识些人,或者加入有志愿者或咨询师的社区中心。

这也是为什么对那些预备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我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让他们去国际学生办公室,表达其想要寻求接待家庭(host family)的意愿。大部分学校都有一个长长的名单,这些接待家庭都非常乐意充当那些背井离乡的国际生的“异乡父母”。每逢佳节倍思亲,生活在接待家庭的国际生比起独在异乡孤军奋战的孩子有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优势:在那些又长又孤单的美国假期里,他们拥有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度假地,并能时刻体验正宗的美国生活方式、美国传统以及文化。接待家庭亦是智慧之源,土生土长的他们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远超那些初来乍到的留学生。

要是父母知道孩子要去哪里就读了,开学以前不妨先去拜访一下这个城市,看是否能够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而找到一些当地的热心居民,愿意用志愿者方式来接待与照顾你的孩子。要是没有,可以经过不同的社区中心进行寻找(比如YMCA,community center,或者是教会、庙室这样的宗教聚会点)。

中国大学的挑战

在学生对大学的选择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我在中国观察到了以下趋势:

①高考作为一种平等的象征会依旧保留,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由于有了其他教育选择(包括海外留学),因此可以逐渐远离高考。这种变化正在发生,速度也在加快。

②中国的大学面临着抉择:是变革还是消亡。中国台湾的教育机构预测,在未来10年内,台湾将有1/3的大学由于入学人数太少而面临关闭。当一所大学毫无特别之处时,它将面临消亡的命运,因为它无法激发人们的归属感或集体认同。毫无特色意味着毫无希望。

③尽管看起来形势严峻,但竞争却有利于中国大学的发展,因为生存危机将促使大学采取更为迅速而有效的改革,改变目前由于垄断而形成的故步自封的局面。

大学的发展趋势是,学校对学生吸引力的大小变得越来越与学校的分数及排名无关了。美国的大学已经历了这一转变。如今,美国大学的申请与录取更多的是基于彼此一致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而不再看重分数和排名。中国的大学需要发展自己独特的优势,这决定了在未来全新的高等教育经济中,学校能否继续生存并繁荣发展。大学需要吸引并留住在教学和指导学生方面有天赋和激情的明星教师,而不能只是忙于做科研、成立公司或者增加学费收入。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我们也许会惊讶地发现,在一所中国学校里,某些最具天赋和激情的教师并不是中国人。

企业也需要帮助大学的教育者去筛选和传授知识,帮助教育者确定大学生最应该学习什么东西。

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大学需要自问:我们传授的知识是否对学生有用?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能让学生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年轻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他们渴望自己的生活是有激情的,希望他们有力量改变世界。年轻人充满热情,愿意为了理想而做出牺牲,所以多数的革命都是由年轻人所驱动。

中国的大学正在迎接挑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求学海外。如果长此以往,也许未来中国的思想精英除了外表是中国人外,内心却是美国人、英国人或是新加坡人……

1.6 留学英语国家就可以学好英语吗

30年前,我的先生林为千去了美国的明尼苏达州求学,那时他是所在学校唯一的华人学生。为千周围的人都很友善,有位邻居甚至自愿每周抽空免费教他英语。为千从此爱上了英语和美国文化。他在之后的两年内,把自己的母语和文化抛在了脑后,欣然接受了新语言和新文化。结果,英语逐渐成了他与人交流的第一语言。

几乎与此同时,我来到了加拿大。我和家里的两个妹妹是学校里仅有的华人。学校里的孩子经常辱骂我们,嘲笑我们的口音。我们不愿被别人取笑,因此,在之后的两年内,我们努力学习英语,进步相当快,到最后三个人都能说一口不带口音的地道英语。周围的人对我们掌握英语的速度很吃惊。

数年之后,很多中国人涌入了北美。许多移民得知我们的成功经历及被MIT录取之后,便刻意搬进我们的学区,盼望他们的孩子也能像我们一样成功。如今,在温哥华我的母校里,超过九成的学生以汉语为母语。许多华人学生即使在学校学了五六年,还是几乎不会说英语。记得我母亲的邻居阿姨们,经常摇头抱怨她们的孩子学的是“哑巴英语”,他们要么对英语没什么兴趣,要么觉得英语艰深难懂。她们想知道为何我的英语学得又快又好,而她们的孩子却无法做到。为千也被问过类似的问题。

其实,英语学得好不好,与智力或能力无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个人“沉浸”的程度,即是否让自己完全处在英语的环境中。而这正是一个人学习新语言时应考虑的首要因素。

多年之后,我们夫妻俩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了北京。因为我们以往在家都用英语交流,所以孩子们几乎没有汉语基础。我们仔细研究了北京所有国际学校的语文教学大纲,从中选择了最好的一所,让孩子们入校学习。我们想,这样的学校一定能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汉语教育。此时,我的大儿子正好与留学加拿大时的我年龄相仿,他入学后的头一个月里,我们沮丧地发现,儿子所在的汉语初级班里,许多同学已经在该班学习了六年多的时间,然而他们的汉语水平仍然很有限,即使说“我家有五口人”“我要买汉堡包”这样的句子都稍显困难。我们也结识了一些邻居。这些邻居的孩子虽然生在北京,却只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词句。根据我和先生以前学习新语言的经验,我们决定让孩子们离开国际学校,进入北京的当地中学就读,让他们完全进入纯中文的环境中。我们的决定遭到了不少外国朋友的反对,他们认为当地中学的教育氛围太紧张了。然而,两年之后,当朋友们得知我们的孩子已能熟练地读说汉语时,都很吃惊。这就是“沉浸式”语言教育的结果。

孩子对新语言的“沉浸”究竟到何种程度学习效率才能达到最高,我无法给出具体的指标。不过我能确信的是,假如孩子来到新的语言环境,可是就读学校里绝大多数同学都与他说着相同的母语,而孩子只与这些同学成为朋友,那么他就没有沉浸于新语言环境里的机会了。

我的二儿子凯恩在当地纯汉语环境的学校学习六年之后,我们又让他重新进入国际学校就读。虽然缺失了六年的纯英语教学环境,但凯恩迅速赶上并超越了同学们的英语成绩。可同年级有些同样从当地汉语环境学校转来的学生,在学习英语上面却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因为凯恩知道,为了使自己重新适应英语教学,他就必须疏远本地的中国朋友,结识新的以英语为母语的朋友,抓住一切可运用英语的机会。而那些从当地学校转来的中国同学虽然面临着新环境和新语言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他们仍旧待在原来的朋友圈子里,只用汉语交流。这些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几乎不使用英语,彼此之间也是用同样水平的英语相互帮助完成作业。因此,即使是待在说英语、用英语的环境里,他们仍像是被一个无形的“汉语泡泡”笼罩着,与周围的英语氛围隔绝。倘若这些同学在之后的学习生活里,依旧待在以汉语为主的社交圈子中,不做改变,那他们在三年后毕业时,英语水平能取得多大进步,就令人担心了。

影响语言学习的第二个因素就是运用的情况。我上学的时候,学习了四年的法语和西班牙语,两年的德语和拉丁语。由于我记性好,所以这些课程我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如今,这些外语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因为在之后的生活里我没有机会运用它们。

在儿子就读的当地学校里,有些英语考分很高的学生,他们有时会给同学们分享学习英语的秘诀。而这些取得高分的秘诀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刻苦学习、记忆方法、学习习惯、正确的心态等。这些秘诀可能对英语考高分有利。但是我敢说,假如那些学生没有机会运用这些英语知识,那么几年之后,他们就记不住什么了。正因如此,我才坚决反对凯安单独背记单词。在凯安就读北京当地一所学校的双语部时,我鼓励他多阅读英语故事,因为我希望他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凯安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上下文内容记住新单词时,才是真正掌握了该单词并能学以致用。缺乏语境的单词记忆无法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当凯文和凯恩开始阅读诸如《神奇树屋》之类的探险小说时,他俩的英语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小说里的故事引人入胜,吸引他们专心阅读。这个办法不仅增进了孩子对英语的兴趣,而且也提升了他们的英语能力。

语言是跟人的关系走的。要是我跟甲讲英语,和乙讲汉语,和丙讲法语,那么我以后一定会使用这些语言跟他们沟通,因为语言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工具。影响语言学习的第三点要素就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所以,学习语言一定要在人际交流中进行。尽管汉语是凯安的第一语言,可他总愿与我用英语交流,即便有时觉得用英语表达会有困难也依然如此。

大学毕业后的夏天,我去了伊斯坦布尔,结识了一群伊朗朋友。整个夏天,我都和这些朋友待在一起。在与他们共处的两个月时间里,我学着说他们的母语——波斯语。过了好些年,我在加拿大偶遇了其中一位朋友。令我惊异的是,我仍然能够用波斯语与他交流。我学习波斯语的时间很短,而且已经多年未用,我却依然能记住那些词句。而之前学习的法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拉丁语,我之所以没能真正掌握,是因为没有相应的语境来运用这些语言。就如爱上中国姑娘的外国小伙,你会发现他汉语的进步几乎是飞速的。

以上是三个我认为会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沉浸的程度、使用的机会、交流的语境。所以,为孩子选择留学的环境至关重要。无论你是和孩子一同移民,还是打发他们独自留学,做父母的都需要事先了解孩子即将投入的生活、学习环境、朋友圈,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以及孩子追寻兴趣点所要用到的语言。下面是一些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你会如何选择呢?

a.让孩子暑假去美国,与说汉语的表兄弟姐妹同住,借以学习英语,还是让他寄宿在本地说英语的家庭中学习英语?

b.移居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某个城市时,会看到很多华人的城区,其中华人的餐馆、商店和超市比比皆是。在那里,你几乎不需要做什么调整就可融入当地社会,因为周围的环境与国内没什么差别。这些城市里面也有另一些城区,在那里绝大多数都是不懂汉语的居民,在那里也很难买到你惯常烹饪所需的食物,而且遇到难题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解决的。你会选择哪种城区居住呢?

c.为孩子选择留学的学校时,一类学区是中国学生占大多数的学区,在那里,孩子不需要学太多的英语就可以活得很自在;另一类是一般的公立学校,在那里,中国人或亚洲人都为数甚少。

学英语,并不只是记住英语词句、明白其中的含义这么简单的事,英语学习还要了解英语文化、人际关系、地区差异性等。在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里需要经常运用英语,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学好英语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

1.7 做最坏的打算去留学

无论在什么年龄出国留学,学生都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大多数留学中介公司或者留学讲座都会把在国外的求学过程描述得精彩非凡,却略过适应过程的艰难。这对于那些正准备融入一个全新的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误导。当出国留学的好处已经显而易见时,我们更不该绕开留学可能带来的困扰,学生们才不至于在经历过所有的麻烦和挫折后,再回过头来质问父母当时为什么不做更充分的准备。

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时,我便从中国台湾远渡到加拿大,开始了我艰难的异国生活,在那段适应期里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分享这些经历希望能给准备留学的学生朋友们一些参考。

文化冲击

在中国台湾时,我和外界接触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准备功课。来到加拿大后,我惊讶地发现我一下拥有很多空余时间。最初,我对这种作业少得可怜的状态很是欣喜,新环境里所碰见的趣事也让我很兴奋。但是没过多久,我就打心眼里觉得我来错了地方。大家交流的方式不同,玩的游戏不同,就连看的电视节目都不同。我容易害羞,本就不懂得主动挑起话题,而这个时候,我发现连话题都找不到了!

思乡病

归属感的缺失,让我开始想家,想念一切我熟悉的事物。我忘却了记忆中所有的不快,出现在脑海的全是那些关于家乡的美好回忆,新世界中的新事物却让我感觉麻木。

陌生的语言环境

在中国我可以理解每个人说的话,并不假思索地回答。当我身在加拿大,语言却成为了挑战,让我常常有种挫败感,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几年后,当我熟练掌握了他们的语言,我还是听不懂他们的笑话,哪怕我理解了字面意思,却还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幽默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假如被排挤是可悲的话,那因为笑话而无法融入别人的世界是更大的悲剧。

沟通方式的不同

在家乡的班级里,每一位同班同学都是朋友。然而,在加拿大,友谊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教室外的联系。在我转入的学校里,固定的友谊圈已经形成,班上的女孩子们通过共享“内部笑话”和用特定的方式聊天,将新来的人排除在外。并且,传统的中国人总是习惯回避有可能存在的冲突,因此我很少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习惯与他人对抗,也不习惯太过直接的沟通方式,同时尽力对事不对人。然而在加拿大,老师期待我们能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种族歧视

初到多伦多时,每天都会有一个男孩在学校大门口“欢迎”我,他嘲笑我的衣服、我的口音、我的书包。每次我经过走廊的时候,他和朋友们会叫我“中国妞”之类的带有种族歧视的绰号。然而,我最深刻的记忆是一节科学课,那年我作为一个新移民在加拿大上六年级。课堂上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装有酵母和糖的瓶子。当她把水放进瓶子里,用一个气球盖住顶部后,里面开始充气。我之前在家乡的学校已经做过这个实验,所以当老师问起里面是什么气体的时候,我马上举起了手。然而站起来之后,我才发现我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达二氧化碳,所以我的答案是“空气”。老师不但没有对羞涩的我开口参与回答问题给予奖励,还叫了一个智力有障碍的女孩子来回答问题,当然那个女孩子也没答对。于是,老师把我们叫到教室前,然后告诉整个班级,不要像这两个人一样,给出一些愚蠢的答案。整个教室的学生都笑了。在他们的脑海中,“移民”和“智障”永远生动地联系在一起。那一片笑声夺走了我的勇气,取而代之的是羞辱填满了我的内心。在此后的高中岁月里,我再也没有举起手来回答问题。选择工科的专业可能也是在潜意识中为了避免开口说话。我用了很多年才走出了那个阴影。讽刺的是,我现在经常在一大群人面前讲话,而且很享受这种感觉。

为了排解身处异乡所带来的孤独,很多独在异乡的孩子开始屈服于帮派、毒品,或沉迷于性体验。那些在异乡的孩子渴望找到归属感,而这些物品能给他们带来暂时的满足体验。但满足之后,却是更为无尽的困惑和空虚。因此,父母或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们,如果想要找到真正被接纳、被认可的归属感,应当考虑加入一些友善的、有共同利益基础的团体,从中获取帮助。同样,学生们也需要意识到,没有经过自我审视而过早陷入男女关系中,最终只能导致两人陷入困惑不清的纠缠。你希望能从伴侣身上找到认同、自我价值甚至是前进的方向,但两个迷茫的人最终只能得到困惑和失落。

对于来到异国他乡的学生来说,所有的挑战首先来源于所迁移到的城市或地区。有些地区可能已经拥有了很多中国人,看似可以减轻适应的难度,但问题是,这将使你更难掌握英语,融入主流文化;有些地区只有少量中国人,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初期的适应过程中,自我调适将会异常艰辛。

对于如何让初到异国他乡的适应过程变得容易些,我对准备留学的学生们有一些建议:

交一个朋友

要想找到好朋友,首先你自己要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好朋友。你可以列一个清单,看看自己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又是什么让别人不愿意接近你。你最爱的食物是什么?你的兴趣是什么,电影、音乐、读书,还是玩游戏?……做好介绍自己的准备。如果你是个有趣的人,要学会与别人分享这种有趣,这会让别人比较容易冲破文化或语言的障碍去了解你。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闷,就去找一些别致的东西,比如说关于你的家庭、你的城市、你的国家、你的文化,这些可以让你变得与众不同,可以让一个对中国知之不多的人觉得你十分有趣。离开中国前,记得要带一些有意思的手工艺品和一些关于你的家乡的资料,你能与别人分享的东西越多,你就会变得越有意思。这将使你能更容易得到一份新的友谊。

参加一个活动

最快融入集体的方法就是和别人一起做一些事情。你们可以在一起讨论策划,再齐心协力将其付诸行动,事后你们还可以交流感受。最后,如果你们都喜欢这次活动,它就会成为你建立新朋友圈子的基石。

帮助别人

给别人服务会让自己最好的一面显露,比起那些只是一起找乐子的人,它能更深地加强每个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情感。

参加一个有活动的团体

每个地区都会有充满活力的社团,让年轻人有地方可以见面聚会。在你家的附近找到一个这样的中心,你可以参加课程、工作坊、讲座,不要拒绝参加邻里之间的互动联系。

保持联系

不要忽略你在国内的老朋友,不要让新朋友取代他们。朋友就像酒,越久越香醇,让他们知道你在异国的新际遇,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与他们保持联系吧。

不要妥协

当你面对一个你觉得值得斟酌的状况时,不要因为想讨好朋友而去妥协。好朋友会尊重你,不会勉强你去放弃自己的原则。如果他们要你妥协,他们就不是你的好朋友,别浪费时间跟他们在一起。

相信自己

不用怀疑,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是值得被珍爱的。不要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而将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到头来你不会产生被接纳感,反而会变得郁郁寡欢。找一些懂得欣赏你的朋友,而不是让你去服从他们的标准。

不要放弃

任何时候,当你感到气馁时,想想蝴蝶的故事。查尔斯·科文(Charles Cowan)女士说她曾看见过一只蝴蝶在艰难地挣扎,想从蛹中出来。她对这只蝴蝶产生了同情,于是她把那个小洞剪开想减轻蝴蝶的痛苦。但令她惊讶的是,蝴蝶死了!没有经历过艰难的破蛹过程,这只蝴蝶便无法拥有振翅飞翔的力量。同样,生命中的艰难困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坚强。我的孩子常用这句话来自勉:“没能杀死你的东西,会让你变得更强。”困难能无限丰盈人的内在力量,让你拥有最终破茧成蝶的璀璨。

出国留学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但绝对会让你收获颇丰。如果你已经决定扬帆远航,记得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能更好地体味沿途的惊喜还有快乐,特别是这一路上你对自己的发现。

同类推荐
  •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
  • 为什么缺少天才

    为什么缺少天才

    什么是天才?天才的智商有多高?天才的情商有多高?本书告诉你智商、情商和天才的关系!书中具体包括了:天才的概念、优生优育与天才的关系、教育与天才的关系、天才的成长环境、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成为天才的条件等内容。
  •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孩子成长的学习细节

    本书从学习的细节入手,分析透彻,事例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建议。另外,这本书不仅针对家长,同时也针对学校的老师,他们都是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认识并把握这些细节,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
  • 和孩子分清界限

    和孩子分清界限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为父母如何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怎样和孩子分清界限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意见。一旦您掌握了书中提供的原则和方法,并且灵活地运用于亲子关系,您就会感受到原来爱孩子是这样轻松。
  •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本书从儿童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剖析了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探讨了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旨在如何形成家长适当的教育观念,如何为儿童创设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儿童所需的性格,帮助家长朋友们培养出平和而又理性、聪明而又智慧、善良而又独立、坚韧而又灵活、自信而又合群、明辨是非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热门推荐
  •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是一本军事图书,描写的是古今中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案例。《决战——毕其功于一役》向读者展示的是中外战争史上一次次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葛底斯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等。是一本集战役、战略于一体,充满血与泪的战争典籍。通过翔实的历史史实、史料的记载,将读者带入硝烟弥漫、战火纷纷的场景,同时也彰显了古今中外的兵将充满智慧的计谋与策略。《决战——毕其功于一役》旨通过将科学的体例、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新颖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空间,并向人们传达战争的弊端以及和平的重要。
  • 天地有剑

    天地有剑

    天地有剑,生死有命。他能够想到的的是,长安有雪的那一年,皇城一夜之间多出来一座祭坛,国师站在祭坛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身有万丈光芒……直冲天际……长安从此再也没有下过雪。百年后,望城少年,带着满腔热血,踏上了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道路……
  • 林灵素传

    林灵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是王又何妨

    不是王又何妨

    这是一个奇特的世界~这里是有着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一样环境的世界~这里是有着拥有古代城池和现代设施两者相融的世界~这是不分国家,不问地界,每个地方都以城池为主~这里有着和地球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环境,一样的地方~而我们的主角就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且看他如何在这个世界成为一代强者~
  • 红警帝国之崛起

    红警帝国之崛起

    枪械基地:“手握钢枪,保卫基地,征服使命”。枪械基地之不可遗弃的铁血战士。能源基地:“无数顶尖的科技大兵,将会在我这里诞生。实力就代表着动力”。……装甲基地:“……”。
  • 爱是一碗寂寞的汤

    爱是一碗寂寞的汤

    童欢最爱煲汤,习惯从滚烫的汤头里汲取温暖,习惯流浪在那些坐怀不乱的男人中间挑衅他们忠贞的爱情。安晓竺是唯一能从童欢的汤头里读懂疼痛的人,而现在她有了自己的爱人项东,甚至难有时间浅尝童欢的汤……失去会比占有更孤单吗?童欢无法开口挽留安晓竺,也无法阻止不再甘做她的影子的项南去追求安晓竺。就连项东也再不能心安理得地也安晓竺彼此依偎,因为十多年前的秘密摧毁了项南的童年。如果安晓竺这剂爱情灵药只能救赎一个人,他该退让吗?爱情啊,让故事里的每个人都眩晕着,可手上青春还剩多少?是否足够抓住幸福的尾巴,不再眩晕……
  • 极品村长

    极品村长

    他想赚钱,他想带着村民一起赚钱。他想建别墅,他想带着村民一起建别墅。他想买车子,他想带着村民一起买车子。当然他更希望村里有养老院,村里有医院,村里有学校……。其实我是个理想主义,希望家乡家家都有别墅,家家都有车子,家家都有存款。但知道很不现实,所以想借本书来实现。----------------------------喜欢本书的可以收藏一下,另外推荐一下.村群:30784195
  • 命定阴婚,阎王老公太强横

    命定阴婚,阎王老公太强横

    午夜灵异栏目主持人阎灵心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身边真的会发生灵异事件!首先身为单身的她被一个突然出现的小孩叫妈妈?这不科学!然而更加不科学的事还有,她竟然是传说中生死簿中生簿的持有者,更是万年难得的渡灵师体质!为了不因渡灵师体质而成为魑魅魍魉的盘中餐,阎灵心只能加入妖妖灵事件簿成为执法者,跟某个臭屁又自恋的小阎王组成搭档一起找回灵界散落在人界的宝物。然而坑爹的是,她辛辛苦苦努力奋斗想让自己逃脱成为鬼的盘中餐的命运,但是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她还是被一只阎王给“吃干抹净”了……
  • 吕布定三国

    吕布定三国

    三国乱世之所以延绵近百年是因为出现了三位雄主,一位雄主是百姓的福音,三个却是灾难,一个喜爱兵法的少年因为冲动杀人后忐忑的触电而亡,却附身在即将面对刘备三基友的吕布身上,谁敢说我有勇无谋?马超,输了投降赢了放你离开好吗?诸葛亮七擒孟获,我只要百万军中将其生擒,不信你不怕,曹操,你喜欢劫粮草我就大军押送,打仗不是靠人多的。
  • 小五义

    小五义

    《小五义》的全称为《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共一百二十四回。书中以襄阳王赵珏因抱恨前仇,招兵买马,阴谋造反,天子旨准钦差颜按院大人奉旨查办为主线,主要讲了各路英豪纷纷效忠为民,弘扬正义的事迹。其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侠义豪情种种,皆在其中。另外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跃然纸上,让人对豪强劣绅憎恨的同时,也对英雄豪杰的行为肃然起敬。此书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