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48700000008

第8章 丰盈心态成就孩子最棒的4Q(1)

2.1 IQ智商

2.1.1 智商与智慧商

关于高考,常听说这样的故事:两个高中朋友,因为高考成绩相差几分,一个落榜留在老家农村继续务农,另一个幸运地考取大学,毕业后留在都市成为写字楼里的白领。两人一生的命运永远被那几分改变了。

很多国内的父母和学生也会带着对分数的绝对认定来申请美国大学,他们相信成绩和分数代表一切。但是,每年却有很多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点数)全A和SAT考满分的申请者被拒在名校门外,然后很多人会惊讶地追问:“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孩子会被拒绝,到底什么样的天才学生才能被这些学校录取啊?”

如果申请者只有很好的成绩和分数,但没有其他特点,会被一些大学录取,但是要进入美国一流大学的话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美国名校的录取标准只是把成绩和分数作为门槛,而不是对“优秀”的定义。申请者的考试分数过了学校设置的门槛以后,招生办就会去寻找他的其他亮点。如果分数远超过门槛,但其他亮点不够的话,还是会输给别的分数虽然低却过了门槛、有更多闪亮的特点的申请者,因为他们更吸引招生办的注意力。

因为国内的考试制度,很多父母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把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锁定在分数上面。我们需要重新为“优秀”定义,“优秀”包括一个人的全部,而不只是一个数字。

除了负责考试分数和背资料的左脑以外,孩子身、心、灵的每一部分都需要平衡发展。

我家老大凯文是一个典型的“健忘者”。有个故事里说曾有一位有名的科学家,因为太认真做实验而忘记参加自己的婚礼,我们觉得凯文长大后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凯文小学二年级时,学校举办了一次全社区范围的“发明竞赛”,要在每个年级选出杰出的发明。凯文很兴奋,他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发明个什么东西帮助他减少“健忘”带来的痛苦。他设计和制作了几种提醒模式,发给不同的同学试用,然后根据他们的反应再做修改,最后设计出他认为比较完善的一个“个人提醒系统”。在我们做父母的看来,他努力的样子很可爱,但他的小发明也实在简单得可笑,至于获奖,我们没有抱任何期望。然而,凯文居然获得了二等奖。我们非常惊讶,甚至不大相信地问他:在发明展览会中我们看到了好几个很复杂的发明设计,为什么这些复杂的没有被选上,但是你的却被选上了呢?凯文认为原因是我和他爸爸不是博士,没有帮他……看来裁判们也能够看到谁的发明有父母的帮助,谁的没有。很多孩子参与竞赛时,父母会提供各种帮助,因此一个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发明出来的东西就显得难能可贵。

望子成龙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忘记或忽略一个基本原则:让孩子在每个生命阶段做适合他年龄的事,因为那个年龄阶段过了就再不会回来。以后即使想要弥补也跟当时的情况不同了,会费劲很多。

那些在竞赛中交出复杂发明的二年级学生,他们的父母以自己的能力代替孩子(表面上看是善意的帮助),让他们不用付出努力和汗水就获得荣誉,从而剥夺了孩子在竞赛中的成长和体验。孩子在发明过程中所锻炼的独立思考能力、抗挫折能力、创造力和自我掌握感,这些无形的品质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奖杯很快就会被人遗忘。

老二凯恩在小学二年级时,老师在家长会的时候建议我们让他跳级。凯恩的思维反应比较快,很容易感到无聊,因为他的大脑需要不断受到新刺激。课堂上,其他同学还在答题,他一早就写完然后无聊得开始捣乱。但我和先生很清楚,他在智商发育比较迅速的同时,情商发育比较慢,常常不知如何表达他的情绪,导致他容易生气和焦虑。我们在大学时代都认识跳级的神童同学,大家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找他们帮忙,因为他们超级聪明,很会做题。然而因为情绪表达不成熟,他们在大学无法顺畅地和同级朋友交往,幼稚的处事方式也经常闹出笑话。虽然学业上很成功,但因为跳级而缺失其他人生经历,使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比较低,容易产生焦虑。对于这样的神童,我们是持同情态度的——他们的人生本来可以更丰富和从容的。

所以在凯恩成长的过程中,虽然老师不止一次提出让他跳级,但是我们坚持让他和同龄伙伴一起“慢慢”成长,拥有正常的童年。我们运用各种迷宫、猜谜、数学游戏等满足凯恩大脑的需要,同时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自然的速度发育身、心、灵。因此在凯恩成长的过程中,他没有被贴上“高智商”的标签,我们也不允许他去测智商,让他自己或别人对他有不实际和无用的期待。如今凯恩已经是高中生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男孩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拥有一群忠心的朋友。他常常告诉我,在他所在的国际学校,他显得比较优秀是因为他身边的天才太懒惰了。那些同学说自己智商很高,属于天才级别,但是却不愿意努力运用他们的天才来学习和成长,白白浪费了天赋。幸运的是,在凯恩的成长期间,没有人说他是天才,他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用汗水浇灌的成果对自己才有意义。

孩子的智商来自父母本身的基因遗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让孩子能在他的各个年龄阶段经历他所应当经历的,需要父母的智慧,是父母可以通过努力做到的。这种能力我称之为父母的WQ(Wisdom Quotient),也就是智慧商。帮助孩子丰富而平安地去完成他人生的马拉松,父母要关注的不是智商IQ,而是智慧商WQ。

2.1.2 保护孩子被蚕食的睡眠

美国科普作家波·布伦森和阿什利·梅里曼在《让人震撼的育儿术》(Nurture Shock)一书中,列举了睡眠专家的一些关于剥夺睡眠对儿童智商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一组针对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相差一个小时,将导致孩子在发育和认知的成熟度上相差两年。

将学前儿童的周末午休时间减至一小时,将导致孩子在智力测试中的平均得分降低7%,等同于铅暴露带来的危害。另一个相似的实验里,用单词来测试也显示出,睡眠时间减少后,得分也相应减少。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所高中进行的实验研究,有超过7000名学生参加;在美国罗德岛州一所高中进行的另一组实验有超过3000名学生参加。两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一致:成绩得A的学生平均比得B的学生多出15分钟睡眠时间,而得B的学生比得C的学生又多15分钟睡眠时间。

通过使用磁共振成像扫描人脑,神经科学家认为,过于劳累的人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脉冲,很容易因为眼前的消遣而转移注意力,从而不能全神贯注于难度较大的长期目标,也容易出错。

大脑在晚间能较多进入慢波睡眠,也就是无梦的深度睡眠状态,而人的记忆需要在睡眠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换句话说,学得越多,大脑需要越多时间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长期记忆。

儿童的慢波睡眠长度大约是成人的40%。高质量的睡眠是儿童高效吸收记忆性知识的保证,如识记单词、乘法表以及其他知识等。

睡眠的减少会影响大脑内部的积极情感相关区,使负面情绪感应区变得敏锐。一个针对睡眠时间减少对大学生单词记忆影响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能背下81%与负面情绪有关的词汇,如“癌症”等,但像“阳光”“篮子”这样的积极情绪词汇或中性词汇只能记下31%。

一个针对青春期孩子生物钟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褪黑激素释放完毕所需时间比成年人所需时间大概多出90分钟,而睡眠周期也在同时结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学校大部分在早上7点25分至8点30分之间上课。推迟上课90分钟持续一段时间后,在1600名实验者中,成绩排名前10%学生的SAT成绩由原来的683~605分升至739~761分。除此之外,这些学生相比之前,学习动机更明确,沮丧的感受也相应减少。另有一个在美国肯塔基州莱星顿市开展的类似研究表明,更改时间后青少年交通事故减少了25%。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科学研究表明看电视时间的长短与肥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很多证据都表明睡眠的缺少与儿童肥胖存在一定关系。睡眠会使胃促生长素保持在低水平,这一激素会影响我们对饥饿的感知。与此同时,睡眠还能使皮质醇维持一个高水平,皮质醇的功能是抑制身体对更多食物的需求。大量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太短的学生在学业上的表现不如那些睡眠充足的学生。缺乏睡眠导致学生没有足够能量锻炼,而倾向于久坐。

无论是对日本一年级生、加拿大幼儿园男孩,或是对澳大利亚年轻男孩子进行的研究都表明,每天睡眠时间低于8小时的孩子肥胖的概率是那些平均睡眠时间为10小时的孩子的3倍。一份来自休斯敦公立中学的研究表明,每天少睡一小时,肥胖的概率增加80%。

相关研究还有很多。即使这些研究并不是在中国校园中开展的,但结果同样发人深省。目前,中国青少年睡眠状况要严峻得多。

朱幕菊女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她在2011年12月11日北京钓鱼台举行的教育论坛上做了报告《调整教育政策,扭转不良竞争,政府可以大有作为》,报告里提到:

2009年,教育部为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基础数据库,经抽样,在全国选取了140个样本县(市、区),对4.5万名三年级学生和5.2万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部分学科的学业测试与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教师和校长的观念、工作等。下面的一组数据集中反映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以追求升学率为导向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学生睡眠时间:三年级样本中,全国31%的学生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中部地区学校这一比例均达35%;八年级样本中,全国有77%的学生睡眠时间等于或少于8小时,中部地区学校这一比例高达82%,好学校这一比例高达82%。

胡平平,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在同一个教育论坛上的报告《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孩子们过重的课业负担》里提到:

2008~2010年全国多个领域专家的团队在三年中分年度共计对17个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了大样本的科学抽样调查,下面以2010年对天津、辽宁、浙江、安徽、湖南、海南、四川和云南8省(直辖市)79个县1409所中小学的四、八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为例进行剖析。

学校周课时数超标现象严重,而体育、艺术类课程开设不足。

体育课时数严重不足(按规定每周应为3节),四年级不足率达到了56.5%,八年级更是达到了76%。有8.8%的小学四年级不开科学课,8.3%的中学八年级不开艺术课。

中国肥胖儿童的人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在20年前,糖尿病还是一种不常见的疾病,但今天,中国的糖尿病儿童数量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即使我们的孩子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拥有的才艺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却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不快乐。他们的书包一年比一年重,所以大街上小学生拖着拉杆手包越来越常见,装着越来越厚重的课本。

看了这么多跟睡眠有关的数据以及睡眠对孩子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在一些情况下,睡眠的缺乏会影响孩子大脑的成长,对他们的情感发展和身体健康都有不利影响。这给我们为人父母者敲响了警钟——学校老师面对升学率背负着沉重压力,作为父母必须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如果改变不了学校和老师,那么我们家长能否坚定一些,保证孩子们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包括规律的起床、睡觉时间,以及吃饭、做作业、活动时间。

②不停自问:最糟糕的情况会是怎么样呢?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样一来,我们收获的只有惊喜。

③总体而言,男孩子的发展稍慢于女孩子。我家两个大人三个儿子,没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就出类拔萃。别担心,在小学阶段,孩子输得起。实际上,在任何阶段,我们都输得起。

④我见过很多小学阶段不怎么优秀,甚至要留级,但最终却后来居上的男孩子。我经常跟大家分享凯文的经历,凯文比MIT的同班同学大将近一岁,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话又说回来,即使别人会在乎,又能怎么样呢?

⑤为你的孩子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大学申请计划,并跟你孩子的老师沟通,因为老师都希望学生投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在学业上。接着为孩子制定一些学校缺失的教育内容,通过家庭教育补充给孩子。这些内容包括:懂得如何使用时间、如何放松;懂得与亲朋好友相处,享受户外活动;学会餐桌礼仪、交流技巧;乐于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并发展艺术爱好;有意识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乐于做家务、助人为乐,为家庭成员制定挑战目标;能从失败和探险中学习,等等。这些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做到的。

⑥既然现在获得大学文凭的终极目标是得到一份好工作,那么在孩子读书时多为孩子留心工作和实习机会,使其获得工作经验,即使没有工资也没什么关系。事实表明,很多的实习生在大学毕业后成功留在了所实习的公司。一旦你的孩子较早获得工作经验,那么,在工作中习得了各种好习惯的他很快便能如鱼得水地投入工作中。或者,也说不定他就是明日的比尔·盖茨或史蒂夫·乔布斯。

2.1.3 正确答案不是唯一——批判性思维

有一个发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真实故事。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为学生们做一个物理学讲座。演讲结束后,一位学生举手问爱因斯坦,问他是否知道千米和米的换算单位。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爱因斯坦神色自若地回答:“不知道。”这位学生满脸讶异,不敢相信这位创立了相对论的大科学家竟然连这么简单的换算都不清楚。爱因斯坦不以为然地说道:“年轻人,我的大脑是用来探索宇宙的浩瀚与神秘的,我不会用它去储存人人随手便能从百科全书上找到答案的零碎知识。”

网络的出现,使知识变得唾手可得,只需要在搜索页面轻轻键入几个字符,再按一下回车键,各种信息便铺天盖地袭来。知识更迭更为迅速,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获取与死记硬背。走过最初的工业时代,经历过信息时代,现在该做好迎接创新时代的准备了!创新时代的领袖将不再属于那些能更快识记知识、存储知识的人,而是那些求知若渴,有终身学习习惯,懂得如何学、何时学、何处学,懂得如何处理新知的人。要成为后者,仅仅依靠从学校习得的“求同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诚然,求同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考试要求的正确答案,但永远不能让我们独辟蹊径地解决新问题。如今,我们的孩子需要学着以发散的、触类旁通的、有条不紊的批判性思维去解决那些未来世界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凯文要读高中时,我们全家做了一个决定,让他从北京当地学校转学去国际学校。因为在当地高中,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做题,为高考做准备,而国际学校的学生能够相对自由一些。我和先生认为,在高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学法不再适用(当然,这要基于在小学和初中时期,孩子已经打下了牢固的学习基础),因为在孩子们成年前,有必要培养出他们更高层次的思维习惯。成年后,大脑发育变缓,思维习惯已经形成定势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一旦思维习惯形成定势,我们就无法做出改变。但改变一个坏习惯比形成一个新的好习惯,花费的精力要多得多。

学校课堂难以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但是,批判性思维又渗透于每一个教室、每一门学科,无论是数学、英语、历史,或是文学、心理学,还是经济学。在中国,一些有远见的学校开始致力于引导孩子习得批判性思维技能,但更多的中国学校仍在忙于给学生设置题山文海,它们被高考指挥棒弄得晕头转向,实在空不出时间也分配不出精力来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养成批判性思维,建立起好的思维习惯。

所谓创新,便是“聚点为面”。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独辟蹊径的思维,找出看似没有联系的零星信息中的关联点,得出新方法,解决老问题。要做到“聚点为面”,需要善于多角度思考,而这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

一谈及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两者的最大差异就体现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上,拿这两个词汇当作标语警句来批判中国的教育体系。但我认为我们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思考学校的功能是什么,学校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玛德琳·莱文在她的著作《教好你的孩子》中便有提及:

除了教授知识和帮助孩子应付考试,学校还应具备其他一些功能。如充当培养劳动力的恒温箱,为学生参与民主活动提供沃土,做文化和思潮的发动机。当然最基本的愿景是希望学校能成为培养孩子学习技巧、兴趣、美德,并增强自我认同感的最佳阵地。简单概括来说,教育系统应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但事实上,教育只简单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人力。譬如,20世纪50年代,学校培养了一批正襟危坐、死记硬背知识、从不违背老师指令的人,并得到了社会的热捧。不同的教育体系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那些毕业于着重灌输服从思想学校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往往更忠于公司,但普遍缺乏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这种教育体系再也不适用于如今这个全球知识经济急速发展的时代,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适应力、有见解等,远远比只知道正确答案要重要得多。因为在当代,正确答案并非唯一。

中国教育的长处是培养孩子的知识记忆能力以及答题能力。这两种能力对于各种教育体系来说都相当重要。但除此之外,我们更需要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并能快速适应各种挑战的能力。这样一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达到这种培养目的,我们首先要透彻地了解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到底是什么,如此我们才能取长补短,结合中国和西方教育的精华,将之运用在对孩子的教育上。

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爱德华·格拉泽在1941年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何为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应具有三个功能特性:

①具有以深思的方法对成人的经验范围内发生的难题和问题进行思考的态度。

②逻辑 调查和推理方面的知识。

③运用这些方法的某种技能。

批判性思维要求个体能持续不断去检验相关的知识、证据和信念,并从中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①确定自己的信念和问题;

②收集所有相关信息;

③确定相关的潜在前提和假设,包括那些未阐明的或是被忽视的;

④准确澄清、解释并评估数据和论据;

⑤判断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⑥得出适当的结论与概括;

⑦找机会检验上述结论与概括;

⑧提出支持的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⑨根据前面的过程,调整或重建自己对特定问题的结论。

卓越批判性思维全美委员会对于批判性思维给出的定义如下:

批判性思维是指思维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有形或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并使科学根据与日常常识相一致。批判性思维者会多角度收集材料:口头或书面表达、想法、观察、经验及推理。批判性思维以智力上的标准为基础,这些智力标准不仅包括素材分类,也包括清晰、可靠、精确、准确、中肯、深度、宽度、逻辑、重要性以及公平等要素。[发表于1987年夏季第八届“批判性思维和教育改革”年度国际会议,http://www.criticalthinking.org/pages/defining-critical-thinking/766。]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认为很多年轻人对“批判性思维”有所误解。因为批判性思维中包含“批判”二字,而我又提倡批判性思维,所以有的年轻人便用一种“批判”的方式向我提问,以为一旦问出一个与“批判”带些关系的问题,就能证明自己是个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然而实际上,大部分原本要向我咨询解决方法的问题,更像是在批评我的为人,怀疑我性格的完整性,而不是质疑我的假设或者某个特定的问题。当第一次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很是吃惊,但还是坚持用合乎逻辑 的方式见招拆招。但是这些“逻辑 拆招”使得提问者多多少少变得有些情绪化,或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呢?也许处处带有竞争性质的教育使人误以为,成功的学习就是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

有的年轻人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提出一些自以为展示了自身“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而实际上却令他人感觉遭到了人身攻击,同时暴露了自己的无知,白白浪费一个明确认知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好机会。还有一个误解:很多学生以为,在面对面试官时,必须显得像个考官,用提问的方式让面试官了解他们的智慧,同时展现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非但没有展示出智慧,倒是会让面试官看到他们的无知与粗俗。其实,有的学生这么做违背了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基本原则:睁大双眼,放开心态,避免失去客观性。

莱斯库姆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也许能为我们拨开迷雾:

在哲学的框架下,根据批判性社会学理论,人们普遍理解批判性思维与有担当的社会责任有关,包括民主参与度,开放的心态,能承受各种不同的声音并做出相应的修改,且愿意促使他人进步。[Raiskums,B.W.,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Criticality in Adult Education(2008)]

“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是中心词。关键在于,它并不意味着“反对”或“负面”。事实上,在需要多人通力合作解决复杂问题时,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更加明显。因为问题越复杂,解决起来就越需要多种观点,确定和挑战所有的假设,找出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偏见,收集各种数据,提出最佳解决方案。没有互相信任和对于新思路的开放性,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是走不长远的。

对于批判性思维需要怎样的心态,美国教育部是如此定义的:

积极的思维习惯能塑造个体倾向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这需要有追随真理的勇气,有远见,有开放的心态,对解决问题有系统的办法,有好奇心、公正、成熟的判断力,有推理的自信。[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College Student Learning:Identification of the Skills to be Taught,Learned,and Assessed,NCES 94~286,US Dept of Education,Addison Greenwod(Ed),Sal Carrallo(PI).另请参阅: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ERIC Document No.ED 315~423]

批判性思维的发挥过程建立在苏格拉底启发式提问法的基础上,启发式提问是由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的科学提问法。该方法与其他随意问问题的方式不同,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系统性的问题达到自己的特定目的,其中包括:

①教学

②揭露问题

③揭露假设

④区分已知和未知

⑤以特定的方式追寻某件事的真相

⑥分析问题

⑦主导或指挥一场讨论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提问法在我家的对话中经常使用,尤其是饭桌讨论时间。我们的问题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这样呢?

②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③你得到这个结论的基础是什么?有什么可以支撑该结论的证据吗?

④那些不支持你说法的人持什么观点?

⑤如果有了结论,那么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

⑥为什么这个问题跟我们的讨论有关?

⑦有没有另外一种看待这个问题的方式?

在批判性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启发式提问法能很好地推动讨论的进行。提问者需要根据以下两种假设提出问题:

①我有可能会出错,所以我需要掌握更多信息。

②我手上有一些相关信息,也许可以帮助你理顺思维,看问题更为透彻。

任何事情都是对事不对人。

在应用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或与他人就某个话题进行辩论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偏见。最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陈述所有的事实和证据,保证不遗漏任何重要因素。最后,要认识到自身的动机,保证足够的冷静,避免因情感纠葛而丧失观点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因此,当讨论激化时,有必要叫“暂停”,冷却大家发热的头脑,给彼此多一些理性冷静的思考空间。

当一组人一起实践批判性思维时,好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沟通技巧能自然而然得到长进。因为你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问题和答案,展示证据,质疑自己的偏见和假设,这使得你必须逻辑 缜密,能清晰地让他人理解你的观点。

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次数越多,在整个思维过程中你就越能控制好情绪,而不是让个人偏见影响你的讨论。然而,个人的偏见无论再怎么小心避免也难以根除。深入了解自身与他人的不同见解能帮助你更好地认清事情的本质,使你的想法不被个人偏见、个人动机和情感所影响。虽然事实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表达方式却是可以被改变的。

越少运用批判性思维,就越容易受到暴民心理的影响。试想一下,当大众都慌慌张张地跑向一个方向时,你会出于本能地跟着他们一起行动,还是首先思考现状,然后搜集信息、评估信息,再做出明智的决定,是否需要跟着人群走。在这个世界上,太多人只会盲目跟从,他们受内心的紧张感和焦虑感驱使,生怕落后于人,但也许最后才发现,前方是悬崖。

多运用一些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你和家人避免盲目跟从社会潮流。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你可以先参考一下家人的价值观和家人对未来的展望。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符合你价值观的理性决策,而不是毫无头绪地率性而为。毕竟,个人感受有时候也具有欺骗性。

有兴趣更深入地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家长可以参考《批判性思维:带你走出思维的误区》这本书。

2.1.4 在家训练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

因为国内的教育系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更注重聚敛性思维的考试技巧上,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难以期望学校去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填补这个缺失,那么,我们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极有可能被僵化。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以及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当他们发问时,需要引导他们远离那些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训练他们能够逐渐问出有质量和有深度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演讲结束的交流环节,大部分演讲者对发问者表示赞许时,会首先肯定他们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和先生在家也经常这么称赞提问方。一旦养成勤于发问的习惯,孩子的自信就能得到巩固,在未来的生活中才能问出更多好问题。

苏格拉底式提问法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教学方法,是他发现直接给出答案使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处理信息,而回答一个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则会引导孩子独立地花时间去全面思考,最后自己得到答案。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拉进来参与得出结论,大脑需要创建新的神经元连接并且深化原有的神经元连接。当孩子最终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便能“内化”这份感悟,使知识变成自己的“洞察”。

两年前,小儿子凯安对那些飞进屋子、破坏家庭聚会的蚊子深恶痛绝。他问我为什么上帝会造出这种毫无正面存在意义的生物。当时正沉浸于大富翁游戏的我们没有精力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我们没有简单地跳过不提,而是将其记在我们的思考“停车区”,就是将所有目前没有机会讨论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等到之后有时间了再统一解答。之后,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任务被分派给了凯安和我,从而引发了我们俩之间的一轮讨论。

首先,我们质疑了“蚊子没有正面作用”这一假设,于是先着手寻找能支持或是明确反对该说法的资料。经过一番查询之后,我们发现,蚊子对于植物的授粉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它们在食物链上是其他昆虫和青蛙的食物,蚊子的灭绝会破坏食物链,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这两项数据首先推翻了“蚊子没有正面作用”这一假设。

让人惊讶的是,调查还揭开了我们之前并不知晓的事实。比如说,之前我们以为世界上就存在一种蚊子,但其实世界上蚊子的种类超过了3500种,而会叮人的蚊子只占其中一小部分,且这些都是雌蚊子。

我们之前还假设蚊子之所以叮人是因为它们将人血当成食物,这一认知也在调查中被推翻。原来蚊子叮人是因为它们需要血液中的蛋白质分子进行产卵,而最佳血液并不是来自人类,而是老鼠或水牛。然而,城市中人类的数目远远超过老鼠与水牛,所以它们选择叮人类。

蚊子叮人之后,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痒,是因为蚊子在吸血时唾液会混在血液里,阻止血液凝结,这样一来,蚊子便能吸取足够它们产卵使用的血液。之后人体肌肤的免疫系统启动,保护我们免受这些外来物的入侵,从而产生了痒的感觉。这也就推翻了之前“蚊子的叮咬只会带来负面作用”的认知。

在整个查证分析的过程中,凯安一直都兴致盎然。虽然他提出的“蚊子无用论”被推翻了,但在求证过程中,他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为什么其他的昆虫没有这个能力?为什么雌蚊子非要选择这种方式产卵?为什么蚊子不叮咬其他生物呢?这些问题又引导他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总之,关于最初的问题,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蚊子并不是一无是处。于是我们决定想一个万全之策将蚊子赶出我们家,妥善处理那些飞进家门但并非一无是处的家伙。

这次调查之后的夏天,凯安与我找中医进行了一次拔罐治疗。因为凯安身上有湿气,拔罐后他的皮肤上出现了黑色的瘀血。凯安记起来,他的研究并没有涉及蚊子吸食人血后遗留在人体身上的唾液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反应。他很好奇能否在被叮之后马上把蚊子的唾液吸出来,这样是否能够及时避免蚊子唾液与人体产生反应,不再让人产生痛痒的感觉。他向医生讨教了自己的想法,医生回答说,虽然他没有试过,但是他认为这个方法很可能会奏效。于是我们向医生购买了一套拔罐用具来实践凯安的想法——拔出蚊子唾液。医生卖给了我们一副小型拔罐器,并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使用。回家后我们就开始实验。令人兴奋的是,这个办法真的见效!

凯安用拔罐的方法来制止蚊子的叮咬带来的痛痒感,整个过程他切实遵循了科学的实验方法:首先提出一个假设,随后制定步骤来检验这个假设,而最终的实验证实了他假设的可行性。这个结果让我们很兴奋,因为从假设到求证的这个过程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虽然这只是一个个例,而且不能证实对每一个人都有用,但我相信在生活中了解和学会应用这种思维方式会让我们一生受益。

一个小小的蚊子叮咬问题引导着全家走上了科学探究之路,并找到了一种解决这种恼人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果我在一开始只是制止孩子的抱怨,简单地递给他一瓶清凉油,将他的问题视为对蚊子叮咬的抱怨而已(虽然一开始我确实认为他是在抱怨),那就不会有之后一系列的学习和调查了。其实有很多这样的抱怨被我不以为然地忽视了,只因为我和他爸爸没有那么多时间亲自引领孩子们利用这些可学习的机会。说到这里,也许有的父母会有疑问:这样的学习对于提高凯安的学习成绩有帮助吗?这能体现在他的大学申请表格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这么做对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细微观察生活的能力绝对有所裨益。至少现在,我们找到了一种解决蚊子叮痒的科学方法。

以下是父母与孩子聊天时,我觉得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在他提出问题时,多跟他善意地唱反调。我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别人跟他们“唱反调”,因为这能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理清逻辑,变得条理清晰,并使之反思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想。二儿子凯恩在当地学校读书时,曾多次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在学校学到的许多东西都跟他之前所学的完全不同。面对前后教育的种种冲突,凯恩学会了以尊重为基础,综合比较种种观点、假设、证据,多角度出发,最后得出足以使自己信服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区分事实与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如今,当他听到一些“宣称”时,他能自然而然地结合相关信息进行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在经过多方辩论、调查、检验后,我们得出的认知才更能站得住脚。真金不怕火炼,但锤炼必不可缺。正因为如此,凯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立于老师和父母的价值观和信念。在家庭交流时,双方都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一一阐述。这样的谈话对于培养家庭价值观裨益良多,并能让家庭成员彼此尊重。

②如果你的孩子有一个新想法或者假设时,试着让他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想想这个主意不成立的几种可能。如果不能运用,如何才能达到原始目的?科学方法的存在意义是为了证明事情是错误的,而不是证明其是正确的。如果你尝试了所有的实验方法都没能证明你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很有可能你的假设是站得住脚的。这种类型的练习与发散性思维有关,又叫作“头脑风暴”,这样孩子就不会在一开始就低头认错,乖乖认输,而错失深入下去的机会。

③开始于小想法,着眼于大主题。当孩子还小时,千万别妄想让他一口气吃出一个大胖子,比如跟他探讨一些他压根就理解不了的主题,和他讨论一些他们根本掌控不了的话题。放心,他们自有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我记得儿子们曾经问过如下问题:蠕虫会打哈欠吗?眼镜蛇张开翅膀时会不会比我的手掌大呢?鱼是如何睡觉的?这些问题实在超出了我的解答能力,他们是在大约5岁的时候用这样的问题难住我的。

④在开始回答孩子的问题之前,在搜索相关问题的答案之前,鼓励孩子首先提出一个自认为合理的答案,这是培养他用科学的方法探讨问题的基础步骤。

⑤除了通过鼓励孩子发问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我们还可以指导他们问一些有思想深度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原则就是:没有问题是愚蠢到不能问的。其次,那些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应付的问题要比那些非黑即白的问题好上千万倍。当我们问这些具有“引导意义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尝试将孩子的思维引至一个特定的方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检验潜在的假设和前提,对于引导性问题来说必不可少,因为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就是构造牢固的前提和假设。如果这两者都是错误的,那么之后所有的询问和思考都是空中楼阁。比如说:你为什么认为鱼需要睡觉呢?这是为了引出“鱼是如何睡觉”背后的一系列问题。你认为鱼是如何睡觉的?这个问题会引导他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研究找寻答案。如果最后他的假设被证明是对的,那么他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也许会衍生一些他自己也想不到的问题。

⑥培养孩子独立做决定的能力,并教育孩子在做决定之前三思而后行。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这不但能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品格力量和个人信念。懂得如何做出明确决策,不但对孩子的未来有重大影响,还能最终决定孩子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影响力。比如说,孩子也许会问你:“今晚做作业之前,我能不能先玩一会儿电脑?”如果对于电脑的使用,你并没有制定任何制度,那这就是一个跟孩子制定规矩的好机会。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如此,你才能保证孩子懂得应保质保量完成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你可以从这样的问题开始:“你一天大概要完成多少作业?”接着,与孩子一起估算并统计出完成作业、吃饭、冲凉、读故事、洗漱,以及预计其他不确定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与孩子坐下来过一遍晚上的日程表,计算需要用的时间长短,从上床时间开始往前倒着推算。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让孩子自己决定哪些活动是没任何商量余地的、哪些是可以灵活分配的(作为父母,你当然需要说清楚你认为不可变更的事项以及理由,理需服众)。接着,写下所有的必需事项,以及时间的具体分配。这个批判性思维过程的历练可远比一个简单的“否”来得有意义,因为这样一来,就将孩子推到了主导地位,整个过程他都在不断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父母者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用合适的问题引导孩子找到最佳答案。

在家帮助孩子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技巧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①对比两个图片,看看有哪些个地方不一样。

②猜猜我在想什么:一个人想到家里的一个物品。大家轮流向他提问,他只能用“是”或“不是”来回答,直到有人猜中这个物品,这样轮流进行。问题通常是物品的大小、位置、材料等。在车里、排队、无聊的时候,这都是既消磨时间又很有意义的活动。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征求孩子意见的好习惯:请他给出意见和选择的理由,让他分享他当天在学校与好朋友发生的事,还有他觉得为什么他的同学会这么做。在此过程中,去质疑他的假设和前提。我们家经常对彼此说的一句话是:“不要假设,因为假设总是给你我之间制造状况。”

针对一年级以上的孩子

①尝试让孩子与家里的亲朋好友进行一场辩论赛,你可以在辩论中采取与平常相反的立场,这样能更好地锻炼他的思维能力。

②一旦孩子提出问题,帮助孩子辨认、质疑并挑战那些未知的假设和前提,直到这成为一种习惯。与其用那些令人沮丧的随便捏造的答案,或是简单粗暴的“不知道”来应付孩子,不如跟孩子一起去找寻答案。如果你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回答问题,那么创造一个“停车区”,将那些没有搞清楚的问题收集起来,等到将来时间宽裕了再继续探讨。

③请你孩子的朋友到家中玩集体游戏,当孩子们齐心合力解决问题时,是训练孩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绝好时机。

④与孩子一起下棋或打牌,玩一些能刺激批判性思维提高的游戏,如数独、迷宫,或者解数学难题、猜谜语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针对三、四年级以上的孩子

①教孩子使用一些管理工具,如清单、表格、图形和图表,将复杂的事情分化成小单元的可消化的任务块,寻找和建立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②在争论中确定前提的稳固和万无一失。前提是已知或假定事实的基础依据。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思考那些潜在的前提,并将这些稳固可信的前提转化为稳固可信的答案的依据。比如,我们说:“抢救了这位女孩的医生是她的家长,但是她并没有叫医生爸爸。”这句话存在两个前提,一个是家长是医生,第二是医生并不是女孩的爸爸。很多人一听到这样的说法,第一反应就是那位医生是男的,当我们去质疑前提,便可以得出可信的结论:那位医生是女孩的妈妈。这里还有更多类似的例子:

a.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出去猎兔子。他们一共猎到了三只兔子,但他们每个人都带了一个兔子回家吃晚饭。这可能吗?

b.一个年轻女人扔了几枚硬币在一个乞丐的碗里。这个女人是乞丐的妹妹,但乞丐不是她的兄弟。这两人有什么关系呢?

c.每分钟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晚上5点,你把一个变形虫放在盒子里。下午6点盒子里满是变形虫。那么一开始盒子是半满的吗?

d.猫落在一个20米深的井内,假设每一天它往上爬5米,但是每个晚上它要滑下4米。那么它爬到井口需要多长时间?

e.一排有六个玻璃杯,前三个装满了酒,后三个是空的。只通过移动一个杯子,让满杯与空杯交替排列,该如何移动?

f.三个女人把自己的伞放在门前,在出门后其中两位妇女正确拿走伞的概率是多大?

③与孩子一起讨论报纸和杂志上的文章,问问他的意见以及他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然后问问他,别人可能持何种意见,以及为什么会得出那样的结论,看看他能否找到一些偏见以及支持这种观点的事实。

④博物馆是一个保存了城市文化的美好去处。计划好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去特定的博物馆探宝吧。多花点时间在每个展区细细品味,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法引导孩子学习。

比如,北京的国家科技馆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展览,每个展览都包含了很多的科学理念。如果我们用说教的方法把枯燥的知识展现在孩子面前,而没有把知识简单化并融入生活应用当中,孩子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我们能够用提问的方式,并提供动手机会让孩子体会展览中所蕴藏的科学理论,让孩子经过动手操作而跟理论发生亲密的关系,孩子不但会兴趣浓厚,甚至会因为一个展览而发散了自己的思维并产生新的兴趣,主动去寻找更多受启发而萌生的问题。

有一次,国家科技馆有一个和桥梁有关的展览。我曾经在国内学校担任志愿者,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辅导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在课外班参与建桥比赛,我深知这个展览主题能引起孩子们非同一般的兴趣。这个展览提及了各种不同的桥梁,还有一些真实的桥梁影像资料(比如旧金山的金门桥)和它的相关知识(何时建立、地点、高度等),但是却没有更深一步地分析和解释为什么有这几种不同的桥梁,以及各种桥梁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另外,这个展览还让参观者通过观察桥一侧如同彩虹一般的五彩线条,让人们了解到主要着力于桥梁中央的压力是如何被有效分散于桥梁各个部位,桥梁各部分是如何承重的。我们虽然能看到板桥、拱桥和吊桥,了解不同桥类的名称,但是却依然不了解为什么这些桥梁会被设置成不同的结构,用处在哪里,各种桥梁的优缺点在哪里。我在科技馆问了凯安如下一些引导性问题:

①每一座桥都有功能。你能够观察到几种功能?(训练发散性思维,没有对与错,越多越好)

②每一座桥都需要承担重量,重量可能来自什么东西或什么地方?(训练发散性思维,顺便让孩子用他的想象力来编一个故事来制造压力给这座桥,比如海啸、大雨、洪水、闪电等)

③重量会给桥梁有的部分施加压力,给有的部分带来拉力。要是我们在桥的中间往下压,拱桥的哪些部分承受压力,哪些部分承受拉力?板桥和吊桥的情况呢?

④什么样的材料适合承受压力或拉力?什么材料不适合,为什么?(训练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⑤材料的形状跟它所能承受的压力大小有关吗,为什么?(可以拿周围的一些材料来做实验)

⑥什么样的形状比较适合承受压力或拉力?(训练批判性思维和搜索能力)

⑦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建造板桥、拱桥或吊桥?为什么工程师会选择在金门建造一个吊桥而不是另外两种桥?

⑧在建造一座桥的时候,你会受到什么样的限制?比如时间、材料、金钱,以及两岸的距离、所处地点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训练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⑨什么样的桥比较适合室内?什么样的桥适合室外?室内外会有什么不同的因素影响你的设计?(训练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⑩假设我们有两个岸(用四块砖头垒成的),你会建造什么样的桥?为什么?

从以上这些问题延伸到动手实验:回家用一次性筷子、胶水、吸管(也可以把纸卷起来代替吸管)和胶带,来建造不同的桥梁,测试哪一种桥梁能够承受最大的重量,然后改造最基本的设计,让桥梁能够更坚固,更经得起风吹雨打,更美观。

同类推荐
  • 初中三年,男孩如何管教

    初中三年,男孩如何管教

    升入初中后的男孩们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会对生理、心理、学习、理想、人际交往等问题开始产生困惑,成年男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步觉醒,对家庭、学校、社会的事务产生自身的看法、思维异常活跃、质疑家长权威,如果不加强教育和引导,后果就是学习退步、脾气喜怒无常、做出过激行为、与老师、家长对立甚至接受不良诱惑而滑向犯罪的边缘。
  • 新手豆妈的101件NG尴尬事

    新手豆妈的101件NG尴尬事

    本书以准妈妈的视角,写了妈妈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专家建议,让读者在轻松一笑之余还能从中学到一些道理,让育儿变得更加的简单快乐。
  •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

    孩子学安全的第一本书

    每个生命在童年时代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像雨后阳光下的幼苗一样成长迅速却远未完善,他们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什么都不怕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像一块白板一样可塑性强却知识匮乏……那么,面对着集众多“矛盾”于一体的孩子们,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会不知所措呢?孩子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贪玩爱闹出了危险怎么办?不懂得保护自己怎么办……虽然担心不无必要,但是,如果我们能及时地教给孩子一些安全知识,那么他们的童年生活就不会危险重重,他们天使一般的心灵也不会荫翳重重。或许有的家长会说,整体环境是好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安全的,那些发生危险的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
  • 孕产期同步营养全书

    孕产期同步营养全书

    《孕产期同步营养全书》共分四部分,介绍从孕前到产后,孕妈妈该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从而保证身体营养的摄入,同时介绍一些孕产期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并提供解决方法,介绍了20种明星营养素。
  •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热门推荐
  • 真神劫焰

    真神劫焰

    大雨。斗笠。蓑衣。长短刀。烈火盛燃。//两大遗迹穿越时空降临现世,天辉夜魇圣者邪魔各显神通。而他拔刀烈火,却要与世间为敌。
  • 倾城恋:雨喜尚

    倾城恋:雨喜尚

    一次偶然机会,让男主穿到了现代,又偶遇女主,这让他们渐渐对彼此产升了感情,渐渐的,爱的越来越深,但命运却并不想善待他们,迫于无奈。尚霆使用熙雨的传家宝,异时空戒指,打开了穿越之门,使尚霆回到了古代,熙雨知道后,以为尚霆抛弃了她,便命令四大长老强行打开穿越之门,到了那后,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希望命运善待他们。。
  • TFBOYS浪漫青春

    TFBOYS浪漫青春

    你说过,你是我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一个人,我不会离你而去,永远在一起……你可以依赖我,不要逞强,我会永远守护在你的身边,永远保护你……爱上你是因为有缘,分开是因为无分,和好是因为爱得太深。Iloveyou.
  • 萌萌娘亲太厉害

    萌萌娘亲太厉害

    天和大陆,这是一个崇尚灵力的国度,将军府废柴三小姐因没有灵力,外加娘亲早逝,经常饱受庶姐及下人的折磨,半夜还被扔到了乱葬岗,待他醒来之际,发现自己身负灵力,坑姐的事来了,发现自己怀孕了,,,
  • 洪荒之人族大圣

    洪荒之人族大圣

    洪荒初期,万族林立。弱小的人族生活在强敌林立的洪荒世界,如何自强。一块石,可以领悟大道。一棵木,可以造化万物。这是一个神异的时代,这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是洪荒!
  • 最强念力

    最强念力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边,男儿该当如此潇洒!脱剑膝前横,笑指江山醉,无边星空谁是最强?当念力对上科技,当单人遇上超级舰队,星空中,又将洒下怎样的豪情?闪耀星空的最强念力,将带您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 赌王江流儿

    赌王江流儿

    天生一手好牌,却被他打得稀烂。豪赌人生,绝地逢生。
  • 魔妃倾城:覆天下

    魔妃倾城:覆天下

    穿越归来,她会拼尽一切力量,守护她的挚爱!站在最高巅峰,睥睨天下!涅槃重生!——无论你在何处,我都会拼劲一切守护,誓死娇宠!
  • 左手管理右手领导

    左手管理右手领导

    结合了中西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方式、方法及思想,从识人用人、领导魅力、团队建设、绩效评估、沟通技巧、激励下属、冲突管理、管理决策、员工培训等十大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地引用和阐释了大量经典案例,讲述了在不同背景下高效管理及提高领导效能的观点、方法和经验。
  • 程序猿神

    程序猿神

    我知道,如果我告诉你,我们都已经被这个虚拟网络囚禁了一千多万年,你一定会很不爽,不愿意接受。但事实就是这样的。你认为的现实,只是虚幻梦境。动物园里被关在铁笼里的,其实是人类自己。千万年前与火云飞猿的那场地球争夺战中,我们已经失败,已经被作为能源材料圈养起来。他们使用了虚拟世界,一代又一代被圈养的新人类沉迷其中,浑然不觉。只有一些保持清醒的上古修士还在坚持斗争。少年背起长剑,去寻找传说中的五行本源力,唯有汇聚五行本源力,元神才能堪破这个迷神网络。他已冲在前面,决战就要开始,胜败在此一举。觉醒吧!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