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店长和经理闹矛盾员工应该怎么办
采访对象:小白 房地产专业 18岁到房地产中介公司实习两个月后自动离职
采访手记:坐在我面前的大男孩,满面红光,白白胖胖的,体重足足有200斤。作为第一届房地产专业毕业的学生,他本身没有大毛病,就是太胖。在当今这个时代,找工作的时候,太胖、太矮,都成了缺点,据说有些热门岗位紧俏到“有扁平足的学生不要”这样苛刻的程度。推荐就业的老师为此很发愁。
这时,一则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招聘启事吸引了老师的注意力,该公司入门条件不高,但是没有保底工资,没有饭补、车补,所有开销都要自己承担,学生们仍然选择了该公司。他们都表示与家长商量过了,要锻炼锻炼,不是说做销售最锻炼人吗?
虽然几个学生顺利上岗了,但我们仍很担心他们是不是能坚持,所以经常给他们发个信息问一问,部分学生表示“还可以”。
可就在一个星期前,他们都辞职了。
晚上我联系上其中的一个学生小白,我对他说:“如果你有难处,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可以来找我们。”
今天早晨,随着一声“报告”,小白推开了我办公室的门。
他说:“老板和经理不和,搞得我们没法干工作。”
我们的店在一个饭店里面,我在的那两个月时间里,没有一个顾客主动上门,我们的店长与经理闹矛盾,经理是分片的经理,是管店长的。可是两个人矛盾公开化了,我们的工作特别不好做,因为店长和经理的意见经常是相反的,所以店里很多人都离开了。
我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上网查找房源,再带买主去看房。原来买房人的名单登记在本子上,大家都可以去查,后来有了电话咨询员,名单都在她们手里,她们让谁去谁就去,如果关系不好她们可能一个都不派给你。
不管入职时间多长,只要完成了一单32万以上的业务,就可以拿到800元的保底工资。正规大公司的提成都不多,我们有固定的代理费,每个业务员再从代理费中提成,大多数人完成一单生意都比较难,但是也有做得好的,有的店长年薪有100万,业务员最高的每年有30万。
有一段时间带买主去看房,总是去通县,时间得听客户安排,如果是下午1点多还行,可是客户一般都要等到3点多钟,看完房后回到城里就晚上7点多了。以前我对北京交通不熟悉,跑了两个月,基本上都清楚了。有一次生意谈得差不多了,120万的房子,双方都看好了,可是买主的妈妈嫌房子贵,说最多100万,最终生意没谈成;还有一次,一个90多万的房子,也说到了最后阶段,买主家里80多岁的老太太,爬上4楼后,据说第二天就高血压了。老太太说前一阵自己从美国飞回来血压都没变高,所以对房子不满意,最后没有谈成生意。生意没谈成,可是我的鞋子却走坏了3双,因为路不熟,经常坐过站或不到站,来来回回一走,鞋子就走坏了。
不过两个月来还是有收获的,我比以前更能说了,也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了。就像我们店长说的,你要学会“忽悠”别人,在他最冲动的时候买下房子,基本就成功了。可是,现在的消费者也非常理智,冲动型的毕竟还是少数,尤其面对的是大额的消费,毕竟好几十万不是一个小数。
如果今后还做这一行的话,一定要选一个好的店址,比如双井店,靠租房就可以保底了,那边房租一个月八千,我们挣的中介费是一个月的房租钱;再有,就是要去第一事业部,那里都是能人,在那样的环境里,能学到不少东西,再说,要是你真没有能耐也干不下去,两个星期卖不出去房子,公司就不会给你派单了。
我也准备调整一段时间,如果学校再推荐的话,我在四月份能上班就好了。至于做什么?我自己也没有打算好,看有什么工作就先做什么吧。
小白说他离开的原因是店长和经理之间不和造成工作困难,但从小白的话中笔者能明显感觉出还有一个他不便说出来的原因,即工作辛苦不好干。
我们姑且按照他所说的理由来分析,任何人在工作中遇到店长和经理不和都会感觉很棘手。面对该状况,我们把员工的不同表现进行归类分析,不同员工的表现如下所示。
小平有些胆怯,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愿意上班了。
张先生很仗义,由于一向和店长关系很好,挑头支持店长,跟经理对着干。
李小姐能够理解经理的改革思路,不计自己的得失决定支持经理。她以旁观者的清醒预见到争权的后果,坦白地说出自己的顾虑。
林先生的做法是从自己的局部利益出发拉关系、结帮派。
下面来分析这些人的做法,或许对你有些借鉴意义。
小平不卷入矛盾不等于没有矛盾,他像一只缩头乌龟一样躲起来,也许躲得了一时,却躲不过一世,最终对事业发展不利。要学会用成熟、理性的方法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你在公司的“权力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张先生今天跟经理过不去,明天是否和店长也过不去?张先生的做法只能使矛盾更加激化,不可取。
李小姐从大局的高度看待所遇到的问题,属于“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的员工,这样的员工能与企业共患难,会受到上司的青睐。
林先生耍小聪明,破坏公司的团结,对公司形成威胁,不会有好的结果。
百家争鸣:
1.通过文中的描述,分析小白离开中介公司的原因。
2.对于文中不同员工对待领导不和时的表现,说一说你的看法。
3.除了文中提到的方法,在这一问题上你还有什么高见?
64.“他们都不听我的”怎么办
采访对象:小雷 06届计算机专业 在某IT公司做销售
采访手记:电话中的小雷语调无奈而忧郁,他在学校就是学生会干部,品学兼优,实习期结束后顺利地留在了实习单位。与大多数实习生一样,他也经历了初涉职场的种种不如意,最终在工作中站稳脚根。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刚满20岁他就升职了,目前正在经历着因为工作出色而带来的“痛苦”。
我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一个月前我还只是一名销售员,就在上个月,老板提拔我为销售主管,我在庆幸的同时,遇到的问题也有一箩筐。原来的好兄弟有的因我升迁落寞地选择离开,有的不把我的话当回事,有的渐渐疏远我,等等。唉,这销售主管不好当啊!
我是在公司刚成立时进来的,之前从没做过销售,可我认为在这里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下决心踏踏实实地工作。我常常虚心请教做过多年的销售员,他们也很乐意教我,还传授给我很多销售技巧,我学得快,工作很积极卖力。同事还常常调侃我说:“此树非朽木,可栽之。”在公司的每月精英销售员排名榜上,我一直都处在首位。我也一直保持低调和谦虚的态度,和同事们相处得很愉快,工作之余,还常常聚在一起聊天。
上个月在一次公司人员调职会上,老板提拔我为销售部的主管,开始大家对于我的升迁还表示祝贺,并没有什么异议。可接下去问题却越来越多,我安排下去的工作,他们常常应付了事,还要我自己做收尾工作。有一个老同事小陈公然在我面前用公司电脑上网打牌,我委婉地向他提出这样做不好,会影响到新员工,这是我第一次用有点批评教育的口吻跟他说话,平时对他们说话时我都很注意自己的口吻。小陈却显得有些不乐意了,不友好地扔给我一句话:“是啊,你现在是领导了,看来我还是要从你们领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啊。”随着新的业务不断增多,加盟的新员工也越来越多,而且一个比一个优秀。相比之下,原来同级的同事却显得越来越散漫,对于我的工作安排也带着很大的情绪。我该如何开展以后的工作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新升迁的很多人都会遇到。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小雷做三方面尝试。
第一,关心你的团队成员。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当我们与他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时,会更有安全感。作为管理者,如果你希望员工有好的表现,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在你和他们之间建立联系纽带,坦诚地告诉你的员工,你很在乎他们,让他们知道你希望他们成功;了解他们的个人生活困难,并尽你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研究证明,当员工感到公司有人在关心他们时,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另外还有数据表明,体会到公司关心的员工不大可能缺勤,也不大可能在工作中酿造事故,或者轻易辞职,他们更有可能在朋友和家人面前为公司做正面宣传。所以不管你以何种方法去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向他们表示关心更能催生他们优异的表现。
这并不是说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在员工面前做老好人。相反,他们会迅速处理工作表现差的员工,因为他们希望每个员工都能成功,无法容忍表现平庸者在公司里混日子。
第二,及时表扬成员的优异表现。
行为专家丹尼尔斯具体阐明了任何行为都会有相应的结果这一理论,并且指出行为的结果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行为人是否会重复同一行为。他指出,结果有多种呈现形式:正面的和反面的、未来才出现的和即时就出现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这些可能出现的结果当中,影响力最弱的是不确定的、未来才出现的和反面的结果。反之,影响力最强的是确定的、即时就出现的和正面的结果。依此理论,丹尼尔斯提醒经理人,要让成员表现出最佳的一面,就必须一丝不苟地管理他们的行为结果。如果你希望成员能够保持某一行为,就必须确保这一行为的结果是确定的、即时出现的和正面的。简而言之,作为团队管理者,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发现成员出色的工作表现,并予以表扬。
第三,以坦荡的胸怀去团结每个成员。
俗语说得好,不能服众者不能成大事。作为一个团队管理者必须具有团结人才、组织人才的能力,才能够担当起对上司和下属的责任。首先,要具有宽广的胸怀,善于求同存异,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要对一些细枝末节斤斤计较,更不要对一些陈年老账耿耿于怀;其次,遵守一条戒律“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先怎么对待别人”。如果希望周围的人喜欢你,希望自己的观点被接受,渴望听到别人的赞美,希望别人重视你,那就要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优点,承认对方的长处并由衷地赞美他,这能够化解许多冲突或矛盾。
第四,学会树立自己的威信。
很多时候,为了求得团队的和谐,年轻的主管往往越俎代庖,不断给自己加码,承担了许多本应由下属完成的工作。下属的懒惰或做得不够好,不应该成为你越俎代庖的理由,这种盲目的敬业并不一定能在你的同事中树立威信和地位,相反可能会留下软弱可欺、管理才能低下的印象。应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批评,尤其是对那些自负的下属,面对他们工作中的失误,不妨先肯定他们付出的努力,然后指出他们在处理问题中的不足或局限性,最后具体地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我们由衷地祝福小雷能够拨云见日,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百家争鸣
1.分析在小雷升职后大家态度转变的原因。
2.如果你是小雷,如何处理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小摩擦?
3.一个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是否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