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05500000011

第11章 死亡替代(3)

有被动的孤独,还记得这幅画面吗?天地间纯洁而寂静,周遭的森林黑影幢幢,万籁无声,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唯有一轮明月铺洒在飘着鹅毛大雪的江面上,江面无他,一叶扁舟,一个披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垂钓这一番寒冷幽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无法想象柳宗元是如何只用这简单无奇的二十字,把后人带入这幽静寒冷的景静与他孤独决然的心境:在“千山”“万径”毫无边际的宇宙洪荒中,在“鸟飞绝”“人踪灭”的绝对寂静中,“孤舟”“独钓”的诗人体验的是怎样的情绪?这不是空灵剔透的禅意,不是孤傲高洁的光辉,而是深深的孤独与绝望。《江雪》作于柳宗元贬官永州司马任上,作为“二王八司马事件”的主角,宦海浮沉、政治失意的痛苦也许仅能换来几句世道不公的牢骚,几句生不逢时的感慨,而如此孤独与绝望的情绪不禁让人困惑,柳宗元到底经历了什么?探究“永贞革新”后“八司马”的遭遇,其所经历的不仅是改革受挫、贬官偏远的身体受累,更是社会舆论的不谅解——整个士大夫阶层对其贬官并非同情抑或惋惜,而是认为其在道德上有所缺失,贬官实为罪有应得,这深扼心房、无法排遣的孤独与绝望,不仅是贬官蛮荒、无人唱和的交际孤寂,更是为人、为官不被群体认同的心灵枯竭,而这种枯竭也最终导致其在六年后卒于柳州贬所。

有主动的孤独,在社会的价值观与自身价值观发生冲突时,主动寻求脱离社会以保有自己价值判断的独立性。这是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士大夫对出与处、仕与隐的选择,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士大夫阶层产生之时就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自我孤独与自我隔绝,这种孤独是主动选择的结果,是主体在衡量孤独的痛苦与违背自身价值观的痛苦后,两害取其轻的结果,其中有挣扎,也有痛苦,但更多的是“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段对话出自《楚辞·渔夫》,显而易见,真正的渔夫难以说出如此思辨的劝言,与其说这是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不如说这是屈原内心正反两方意见的辩论,是屈原在取舍之间内心冲突的独白,更是用坚持自我战胜同流合污后永不言悔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暗示,“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死亡暂且不怕,更何况自我放逐的孤独!最后,他没有执着于孤独这种死亡替代,而是自投汨罗江,直接选择死亡。

更有主观寻找的孤独,其中蕴含着更多的怡然自得、超然物外,鲜少挣扎与纠结,孤独的主体更加享受孤独的状态,虽然远离社会,但却回归自然,从自然中寻得慰藉。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政治环境恶劣,玄学思想日盛的背景下,与死亡共同滋生的还有对孤独的追求,其中有避祸的心态,但更多的是面对黑暗社会后对美好山水的回归,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玄远,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放诞,更有“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适意。若说竹林七贤所特有的超然与放诞有些许避祸的原因,那么陶渊明虽有“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与世俗抗争的豪言壮语,但不可否认的是,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对孤独适应最好的文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许在陶渊明处,这不是孤独,而是对他最好的生存方式,是他自行选择最舒适的生存方式。

孤独,作为死亡的一种替代,恰如死亡一般,有时不是主体能够控制的横祸,有时却是主体在两相权衡下的抉择,有时更是主体主动追寻的生存状态。古人在体味孤独时为体味死亡做准备,可以被动,可以主动,更可以顺势而动,无所牵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景

如果说离别是动态的死亡,孤独是静态的死亡,那么枯景则是死亡的背景或背景的死亡。中华文明常将景色的枯败与死亡联系起来,赋予前者以动态,赋予后者以悲哀。客观上说,枯景的营造确系动植物的死亡,但在对四季变化极为敏感的华夏民族而言,枯景本身就与死亡存在逻辑上的同理性,若以自然界的规律出发,若以死亡的时间性因素出发,那么人类的死亡无疑对应每日的黄昏与每年的秋冬,而正是这两个时间节点,多有枯景,多造枯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用十一个死亡的意象勾勒出一幅萧条、肃杀的秋暝图。

秋景萧瑟,生命的欣欣向荣、百花争艳在秋风吹索下万物凋零、木叶纷落,仿佛生与死,阳与阴间的界限,那么鲜明,那么突出。春主生发,夏主茂盛,秋主肃降,冬主收藏,因这秋景有从盛到衰的急转,秋在中华文明中天然地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秋主杀伐,自古如此。“春天定罪,秋天问斩”是延续千年的行刑古例,不是为死刑犯争取两季的时机,而是依古人的逻辑,问斩就应且只应选在秋季。在上位者讲求顺应天时,春夏万物生长,阳气旺盛,秋冬万物凋零,阴气肃杀,死亡与秋季相配,那么对死亡的执行也应秋季为宜。不仅如此,古代的君主多在秋季打猎,也多在秋季征战,翻翻《春秋左传》,诸侯间的征讨多安排在秋七月。此外,在中华文明的谱系中,秋天所对应的因素也始终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以阴阳五行配伍系统为例,秋对应五行之“金”、方位之“西”、色彩之“白”、生命之“衰”、人性之“义”、人情之“怒”、五音之“商”。商音,伤也,而悲伤也是秋的代名词,唐刘禹锡曾用《秋词》“自古悲秋多寂寥”概括中华文明千古悲秋的民族心态,而悲秋之叹肇始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惊凛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高潮于欧阳修《秋声赋》“悲哉!此秋声也。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这枯景悲伤也暗合死意。

暝色起愁,日出磅礴的光芒万丈在暝色笼罩下唯剩落日余晖的几缕散射,仿佛生命从壮烈走向寂灭,时间从光明走向黑暗,也仿佛死亡的迫近,时间的有限性极易触发人类生命有限性的合理联想,“日落西山”,因与死亡过于相近,也早已从死亡的间接情境替代跃升为死亡的直接称谓替代。同样的,在中华文明的谱系中,暮(黄昏)所对应的因素也始终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暮对应四季之“秋”、五行之“金”、方位之“西”、色彩之“白”、生命之“衰”。如果说“秋”的枯景能催发“悲”的感情,那么“暮”的枯景触动的则是名为“愁”的那根神经。钱钟书在其《管锥篇》中阐述中国最早诗歌总集中即已存在“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的暮愁,并以“暝色起愁”概括暮愁,同时引清代许瑶光诗“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为佐证,而暮愁也自诗歌产生之初开始成为中华文明的抒情母题,有孟浩然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也有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柳永的“思心欲碎,愁泪难受,又是黄昏”,也有辛弃疾的“最苦是,立尽月黄昏”,这种枯景愁绪也暗合死意。

如果说离别与孤独作为生命中的偶然事件,幸运的人也许终生未曾遭遇,但面对死亡时,他仍然有所准备,这归功于枯景的死亡替代,因为它的存在,人们在每年、每日、每个时刻都在感受生命的轮转,死亡的必然,无法逃避,但也始终适应着。

同类推荐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 程程访问

    程程访问

    好的访谈节目要靠主持人的功底。事前要做好功课,要同自己的同事仔细商讨,要尽可能了解对手的一切,要打算应对各种可能。即使有了最充分的准备,也常常会发现嘉宾的实际状态远不是那么回事。但程程有丰富的采访经验,更重要的是她的真诚,因为任何访谈都是人与人的沟通。而且,一个好的访谈节目,本来就不会因循他人的旧轨,应该作更具深度的发掘。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词语的感应

    词语的感应

    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

    这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望一个五彩斑斓的日本民间世界及其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育中,民间故事就像花粉或者种子,可以随着风的吹拂或鸟的飞翔而传播。相对于典雅规范、风格迥异的日本作家文学,有着国际化面孔的民间文学的模块,一当嵌人了日本民间日常生活风情礼俗的点点滴滴,就浸润出了一幅幅日本气息浓郁的民间民俗的图卷。沿着从民间的角度探访日本民间的文化之旅,与一个个生趣盎然的民间故事中的儿童、老人、男人与女人相逢,玩味那古老传说中的河童、孤狸、天狗和山姥……一个折射着特定民情风俗与庶民生活断片的现世日本,就会呈现在你的,我的,我们大家的视野内。
热门推荐
  • 弑神诀

    弑神诀

    我,人间界以及妖界之主,号阿修罗王!以战止战,纵横六界,肆意穿梭无数空间,无人能敌!但一切在今天就都要成为历史,不为什么,只是我统帅的阵营之中出了叛徒!
  • 蚁溃

    蚁溃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而溃。”——《韩非子?喻老》汉邦成立数十年,是市值数百亿的跨国集团,控股多家上市公司,旗下数十家分子公司。产业涵盖食品、化工、医药、教育、IT通讯、基础建设,旅游地产等。近年却接连遭受重创,食品安全危机、投资的产业IPO受阻、品牌负面事件的病毒式爆发、口碑信誉危机、一波又一波离职潮,人事大洗牌......最后连带资本暗战也悄然逼近。汉邦渐失半壁江山,另外一半也摇摇欲坠。是竞争对手的惨烈对决,还是个别复仇的翻云覆雨?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蛰伏汉邦内部,向汉邦笼罩而来......
  • 开辟演义

    开辟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本无心,何来爱你

    我本无心,何来爱你

    她像个孤儿一样,因为她失去了所有的记忆。然而,她又怎知,即使自己未曾失忆,也已经是个孤儿了。“能遇到你们,我真的很开心。”她18岁生日那天,这样对眼前人说道。尽管一开始,与他们的相遇有些不堪入目,但她还是很开心,因为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只可惜,这份姻缘最终还是无法撑到最后吗?她听到他这样说,又或者是自己这样说:“我本无心,何来爱你。”
  • 凤之名

    凤之名

    她不过是哭了一场,就莫名其妙的从西方穿越到了东方,成了王府的妖女就算了,可那个冷酷到爆的神秘王爷看她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想吃了我吗?拜托了,她只想好好活着啊!!
  • 吾名龙傲天

    吾名龙傲天

    龙傲天,一个在穿越者中口耳相传的传说。他黑发黑眸,散发着王霸之气,头顶主角光环,爱好装逼把妹,喜欢逆天灭世,拳打众神脚踩群魔,纵横万界所向披靡。他行事低调,但处处都流传着他的传说。直到某一天,时代变了。曾经众生敬仰万万人膜拜的天生主角现如今却沦为了千夫所指人人喊打的移动宝箱。“征战异界数百载,死在我手上的傲天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你刚才说你叫什么来着?”“走南闯北穿越把妹,总会碰上几个自称龙傲天的家伙,砍傲天已成为本能。”“龙傲天就是野外BOSS,干掉就有装备、有经验、有女人,说实话我看谁都像龙傲天。”这是个不踩死几个傲天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主角的时代。对此,某过气男主表示:“MDZZ……”??
  • 水晶星海

    水晶星海

    天地之中,有世界十三层,中央最大,其六在其上,其六在其下,形似水晶,水晶之外,星辰密布,其数不可数,故曰星海。万物混沌之时,有一种、一石、一水。其后不知几兆亿年,种破土成树;石聚土成山;水凝雾为河,世间乃诞混沌之生灵。其后不知几兆亿年,树居其中,高绝宇宙,欣欣而向荣;山居其上,壁立兆仞,浑厚而坚韧;河居其下,蜿蜒不绝,悠远而延绵。世间始诞有智之生灵,其一四肢一头,依穴而居、采果浆为食,织树叶······学霸荆无铭完全式穿越到这个宇宙中,能否在这个危险的世界生存下去,本书主角虽然作为千千万万穿越者中的一员,却没有金手指、没有奇遇,更没有神器,也不是那种沙发果断之人,到底他要靠着什么修炼?
  • 继承者:盛世婚宠

    继承者:盛世婚宠

    她替姐出嫁,嫁给了全市集美貌、才华、多金于一身的豪门总裁,只是可惜……总裁有点傻。他为家族装傻,娶了一个平凡、平庸、一无是处的少女大学生,只是貌似……少女有点萌。
  •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土地的成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巅峰明星

    巅峰明星

    本来只想当条狗,生生让人逼成了龙!只能说这世道啊,真是太养人了。从相声的舞台出来,新晋小鲜肉庞飒走上了荧屏。电视、电影、真人演艺;主持、评委、娱乐明星。别问庞飒怎么火的。对得起观众,就没有不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