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100000014

第14章 等待(3)

向来就胆小的高宗怕了,在赵鼎等人的建议下,草草地完成了亲征,没敢继续前行。

打伪齐的军队,宋军向来占有优势。

但刘光世、张俊等将领面对来势汹汹的伪齐军队,变得胆怯了。张俊要放弃盱眙,刘光世要放弃庐州。

一对胆小鬼!

幸好这个时候宰相张浚态度坚决,在他的坚持下,高宗明确要求各路军马,必须严肃军纪,不得擅自退兵。

在张浚的指挥调度下,刘光世硬着头皮和伪齐的军队开了战,他的部将王德、郦琼打败了伪齐军队,同时,杨沂中、韩世忠、岳飞等路军马也打败了敌人。

在宋军的强力抵抗下,三路伪齐军队落荒而逃。

伪齐真的是不行啊!此番受到宋军的重挫后,一蹶不振,再也不敢轻易南侵了。

自此,大宋外部局势趋于稳定了,大规模的攻守战争告一段落。

剩下的时间,高宗开始专心与金议和了。

19、结怨张浚

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高宗从出使金国归来的何藓那里听到父亲徽宗和宁德后的死讯,当场失声痛哭,此时徽宗已经死了一年零八个月。

迟来的噩耗,让高宗悲痛不已,他穿着孝服向东北方向遥祭徽宗。

落叶归根,父亲的根在大宋,梓宫却在金。

儿子不孝啊,活着的时候,没能把你救出来,养老送终,死了以后,也没能及时让你的尸骨入土为安。

高宗在深深的自责。

我发誓一定要通过议和,来要回父亲的梓宫!高宗下定决心。

该是秦桧出力的时候了。

在知道死讯的当天,高宗就把秦桧任命为枢密使,待遇和宰执一样。

距离宰相只差一步之遥了!

享受着宰执的待遇,却行使不了宰执的权力。

心里痒痒啊!

伪齐军队被打败之后,按惯例,朝廷要进行总结,论功行赏,对作战不利的,还要进行惩处。

刘光世虽然打败了伪齐军队,但是他在整个战争的表现很不好,消极应对,临阵退却,甚至一度放弃庐州,影响恶劣。引起张浚的极大不满,他建议高宗,罢了他的官,收了他的兵权。

张浚的建议一提出,与他不和的赵鼎,马上表示反对。

现在局势平稳,战事减少,防备武将的思想又在高宗脑里浮现,所以,在对待刘光世的问题上,高宗觉得可以借机收了他的兵权,因此,就同意了张浚的建议。

赵鼎的反对无效,很是愤懑,自从张浚拜相以来,自己在皇帝面前说话,明显的不好使了,皇帝处处听张浚的,感觉自己被皇帝疏远了。

与其压抑着自己,不如干脆辞职算了,眼不见心不烦。

赵鼎就提出辞职了,高宗知道两个宰相矛盾较深,留下赵鼎,对谁都不好,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赵鼎的请求。

刘光世也很自觉,听说皇帝要罢自己的官,赵鼎为了保自己连宰相也辞了,心里这个不好意思啊!

这事整的,因为我这档子事,把人家赵鼎给拖累了,为了不再拖累别人,我啊主动点,自己上奏把兵权解了算了。

经刘光世主动申请,高宗批准,这兵权就算解了。

高宗心里踏实不少。

战乱时期带兵,和平时期把兵权上交,自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大宋建立以来实行的军事制度。

不过,从靖康之难以后,由于战事不断,武将带兵打仗一打就是十几年,将兵之间形成了默契,将领在军队里培养了一批人脉,在士兵中树立起了威信。甚至出现了“岳家军”这样的称呼。要知道,军队是谁家的啊,都是赵家的!怎么姓岳了呢?高宗心里很是疑惑不安?只不过,战事未完,高宗还要依靠武将们为他出生入死。不能急于收兵权,避免将领起疑心,出现叛乱。

刘光世主动上缴兵权,是个好榜样!

收了刘光世的兵权,谁来领导这支军队呢?

高宗这时候很赏识岳飞,把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想让他和秦桧组成一武一文执政班子,作为他的左膀右臂,来维护他的统治。

有了这两个人在,大宋的根就扎稳了,谁也别想撼动。

金军来了,有岳飞抵御;金使来了,有秦桧接待。

现在缺少的就是岳飞在高宗面前表露忠心,因为高宗吃不准,岳飞到底忠不忠于自己?

岳飞每次朝见高宗,讲的都是光复中原,收回失地,还都开封,迎回二帝。

从来没有明确表态:誓死效忠高宗皇帝!

没有这句话,高宗心里没有底啊!

再说了,岳飞说迎二帝,可二帝回来了,我赵构该去哪呢?

岳飞只顾研究复国大计,却忽略了皇帝个人利益。

人都是自私的,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自觉的就把个人利益放到了国家利益之上。

高宗也不例外。

在没摸透岳飞的底牌前,高宗还必须倚重岳飞。

为了激励岳飞,高宗在岳飞入朝觐见的时候,就当面答应把刘光世的军队交给岳飞指挥。

岳飞这个高兴啊,一个带兵打仗的军事将领,最高兴的事情当然要属兵权扩大,统领的部队多了,打起仗来,也就更有底了。

但是,岳飞毕竟是一介武夫,只重视军事战术研究,忽视了领导科学,他天真的以为,高宗把刘世光的军队给他,就是让他好好打仗,挥师北上,匡复祖业。所以,他兴匆匆的起草一份北伐计划,呈送给高宗,算做报答高宗的恩宠。

高宗要的是这个吗?不是,他要的是岳飞那颗忠心,那颗忠于自己的心。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高宗失望了,犹豫了,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他想听听另一个重点培养对象枢秦桧的意见。

自赵匡胤建宋以来,走的一直都是崇文抑武的路子,秦桧是通过科举考试爬上来的文人,对武将向来没什么好感,在他看来,武将的兵权宜少不宜多,特别是岳飞这样战无不胜武将,给他太多的兵权,一旦有异心,试问南宋哪个将领能敌?

我们现在讲岳飞是如何如何的忠心,可是在当时那种乱相之下,谁又能把谁看得透彻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站在今天的这个高度,来看待历史,当然有一千个理由赞扬岳飞,有一万个理由贬低秦桧。

如果换做你是秦桧,在当时那种情景,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越是岳飞这样的常胜将军,越是需要提防。

秦桧建议高宗分配军队支配权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合并军队,让一个人统帅过多的军队,容易造成拥兵自重,失去控制,古往今来,前车之鉴举不胜数。

这话说到了高宗心坎上。

看来只有秦桧最了解我的心啊!高宗啧啧赞叹。

兵权不给岳飞,那让谁来领导这支军队呢?

由于秦桧没带过兵,不了解军队内部将领之间的关系,所以在高宗征求意见时,秦桧提议王德为一把手,郦琼为二把手,毕竟都是刘光世的部下,对军队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两人对伪齐战争中表现突出,从直觉上认为应该是这两个人,秦桧与这两人不接触,不可能知道他们之间有矛盾,而且他作为枢密使在张浚领导之下,他只是提点个人意见,只供参考,分量不重。

而在这件事上,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张浚,由于他对伪齐战争立了大功,高宗很信任他,军事上的事情一般都听他的。张浚本人也认可让王德当一把手,郦琼当二把手。

张浚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还征求了岳飞的意见,岳飞因为这个军队没划归他,心里肯定不满,所以,他就认为王德、郦琼有矛盾,不能把这支军队领导,言外之意就是除了我岳飞,谁也领导不了这支军队。

张浚根据岳飞等人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王德任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派吕祉去监督他们,实际这吕祉是张俊的安插的心腹,他把这支军队控制在了手上。

高宗一直对张浚比较信任,他提的处理意见,高宗也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

祸根就此埋下。

王德和郦琼最终矛盾激化,吕祉处置不当,导致郦琼带四万大军投靠伪齐!

刚刚振作的宋军,又遇到一次大的挫折。

我那四万精锐部队啊!高宗气得直跺脚!

大宋有严格的责任追击制度,官员们也很有自觉性,犯了错误,不要皇帝说,自己就引咎辞职了,不像今天的个别干部,犯了错误,能掩盖就掩盖,掩盖不了,就找借口推脱,推脱不了,就赖着不走,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没办法,暂时回家休息,等风平浪静,找个机会东山再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古人给你们树了个榜样啊!

郦琼投降伪齐,这事根源在张浚,是他一手处置的,而且他是从增强个人权力角度来做的安排,属于严重失职行为,要承担责任。

而秦桧虽然是枢密使,但没有决策权,只是提点意见,采纳与否是张浚的事情。也不存在秦桧背后使坏的可能,关于王德、郦琼的使用问题,张浚自己也是认可的,皇帝在军事问题上,信任张浚的程度要高于秦桧。

张浚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别等着皇帝追究了,自己主动提出了辞职。

张浚罢相了,心情不大好,一肚子气只能撒在秦桧身上。

因为秦桧提出过任用王、郦二人的意见,张浚就认为这是秦桧在故意坏他,暗地里捣鬼。

秦桧真的这样做了吗?处理意见是你张浚自己提出的?怎么埋怨起别人来了!

这不是明显的气急败坏,无理取闹吗?

高宗罢了张浚的相,但没把他彻底否定了,还很相信他,在继任者问题上,专门征求了他的意见。

高宗问:“你辞职了,谁可以代替你啊?”

张浚沉默不语。

高宗问:“秦桧怎么样?”

张浚说:“和他在一起共事,才知道他的阴暗。”

高宗所:“那就用赵鼎吧。”

眼看就要煮熟的鸭子,让张浚给搅合走了。张浚心想,我下台了,你也别想上了,他背后摆了秦桧一刀。

杀人不见血!好刀!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4位画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4位画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四位画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宁夏革命英烈(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宁夏各个历史时期、各个行业褒奖规格高、社会影响大、事迹突出感人、引领时代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张存哲、杨芳、马彦清等。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热门推荐
  • 机动战姬艾琳娜

    机动战姬艾琳娜

    这只是一个参军女孩改变命运的故事,她的参军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 羁绊之交错的命运

    羁绊之交错的命运

    双亲的忌日毫无意外地又开始下雨,南宫玉并没有去上坟,而是在雨地里走了整整一天,晚上回家,路过一条小巷的时候,他无意中捡到一个昏迷过去的“少年”,本以为这只是平静的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没想到,随着“少年”的出现,他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变……ps:生神东岳神君与死神西岳大帝的爱情故事,虐恋情深,结局HE
  • 异世情牵:萌夫冷妻

    异世情牵:萌夫冷妻

    一次军事演习她来到了异世,想平淡的过完此生,却不想天不遂人愿。一场精心策划好的局,等待自己慢慢的涉入。当自己将代表权利的印记印到心爱人身上的时候,悄然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他说,我定会给你个名分,将你风光娶进门。他说,就算天下人都负你,我也不会。那句定不负相思意,谁能够兑现。
  • 逍遥逆

    逍遥逆

    在下叶良辰!身为主角的我高等功法岂不是手到擒来!什么!辅助功法,我难道是奶妈的命?不是这么玩我的吧!老天!
  • 蛮荒星球

    蛮荒星球

    根达亚文明毁于大陆沉没米索不达亚文明毁于能量探索穆里亚文明毁于星球枯竭亚特兰蒂斯文明毁于未知人类崛起于未知未知的一切已然是蛮荒纪
  • 三世鬼缘

    三世鬼缘

    从我记事起身边就站着一个女人。你是谁?为什么跟着我?我欠你什么?从此我的人生孤独者的路,前世的情前世的债,我应该怎么换?
  • 难得糊涂的人生大智慧难得

    难得糊涂的人生大智慧难得

    本书包括:唯有大智慧才能真糊涂、不拘一格彰显糊涂智慧、扬长避短巧打糊涂算盘、适可而止糊涂与精明并用等内容。
  • 宇航宿命

    宇航宿命

    《天缘》内容简介;16岁的林文海是一个中学生。他喜欢探险渴望宇宙的一切知识。他喜欢关于飞船和不明飞行物的文章和书籍。他爱望着夜晚的星空冥思苦想。他特别爱看星球大战的碟片和有关宇宙知识的电视节目,而且一看起来就非常专注和投入。他在和妈妈的旅行途中,偶然发现UFO,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他找到了外星人的飞船,并勇敢地登上飞船的舷梯。他看到飞船里没有外星人,就好奇走了进去,贪婪地观看飞船的设施。这时,外星人突然回来了,林文海急忙躲到柜子后面。但林文海没想到飞船离开了地球,结果他去了安朗星球。在外星女孩一兰巴希一家人的帮助下,他不但留在安朗,而且在安朗的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他在一兰巴希父亲的担保下,林文海到安朗宇航学校学习由于他刻苦学习,严格训练,顽强拼搏,他成了一名合格的宇航员。由于他的聪明机智善良勇敢,深得安朗宇航总指挥的偏爱。并认为林文海是宇宙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者。在一次保卫安朗星球的战斗中,林文海机智勇敢,他打掉了敌人的多艘飞船,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安朗宇航中心授予特等英雄称号。这使安朗高层对地球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安朗人早就想和地球人交往,他们便选中林文海,让林文海代表安朗出使地球。
  • 超级老大

    超级老大

    一个没有身份、不知道自己过去,但是却身怀绝技的S城棒棒和朴实的农村兄妹三人安静的度过五年时光,随着外界的干预以及内心那不安的好动因素,钱三通最终走上了热血而又刺激的地下世界道路,随着和国内黑道、官场腐败人物、分裂分子的一场场较量,从一个小小的市民转变成一个具有正义感、令人闻风丧胆,让底层百姓敬重的黑道老大,他的身世之谜最终渐渐揭晓,答案却是因为心爱之人的出卖,离开了自己本应该有的生活和最珍爱的工作。
  • 龙痕之铁血兵王

    龙痕之铁血兵王

    他是龙族的少主,却因为变故流落世俗;他是平凡之人,却有着红颜无数。在几个老人的培养下,他成为了铁血兵王,并踏上了一条征战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