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100000015

第15章 主和(1)

20、睚眦必报

俗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张浚这边刚罢相,那边台谏官们就蜂拥而上,纷纷给高宗上奏章,议论张浚,说他主政期间,做得如何如何不好,犯了哪些错误,给国家造成怎样损失,目的就是要让高宗严惩张浚。

张浚是个怎样的人?高宗自然心里有数,可是舆论影响又不能不顾及。

在这个时候,赵鼎站了出来,尽管张浚在与赵鼎共事时候,双方因意见不合,有过矛盾,甚至赵鼎一气之下,还了辞职。但两人都是对事不对人,个人感情很好,赵鼎之所以受到重用,是与张浚的大力举荐分不开的,就拿这次他成功复相,也是张浚在否定了秦桧之后,高宗不得以才重新启用赵鼎,张浚对此也默认了。

可以说,没有张浚,就没有赵鼎的今天。

现在到了张浚受人攻讦,命运堪忧的时候。赵鼎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为了给张浚求情,赵鼎联络了一帮与张浚要好的同僚,大家商议一起到高宗面前为张浚求情。赵鼎没有忘记把身居要职又是皇帝面前红人的秦桧叫上。

秦桧真的能抛掉个人私怨,站出来为张浚求情吗?

恐怕办不到,他还没有达到这种超越自我的境界!

在朝堂上,赵鼎和张守当面向高宗奏请宽大处理张浚。两个人是费尽口舌,说到最后是口干舌燥,把张浚对国家有功的事情都说遍了。

自始至终,秦桧是一言不发,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

这叫因果报应,以牙还牙,你张浚不是在背地里给我下刀子吗?今天我也给你来个“袖手旁观”,坚决不替你说情,皇帝把你贬得越远越好!秦桧心里在这样想。

怨怨相报何时了?秦桧应该看开点了!

尽管有赵鼎等人的极力说情,但迫于舆论的压力,高宗最后还是将张浚贬为秘书少监分司西京,住在永州。

秦桧拍手称快!

张浚被贬了,秦桧的上司变成了赵鼎。

赵鼎这个人一向讨厌秦桧,认为他比较阴险狡诈。当然,由于两个人没有一起共事过,赵鼎对秦桧的了解只局限于社会上的一些传言。

这样的了解很不全面。

等到了两个人真正共事时候,秦桧唯张浚是从,作为枢密使,待遇与宰执一样,秦桧不是没有独立行事的权力,但为了与赵鼎保持高度统一,秦桧没有做过任何违背赵鼎意愿的事情,即使意见不和,秦桧也坚决服从赵鼎的决策。

有这么一个听话的下属,赵鼎对秦桧的印象开始转变了,由当初的讨厌鄙视,到后来的深信不疑。

或许是性格的原因,或许是斗争形势所迫,秦桧往往太过于在意个人恩怨,特别是对张浚、黄龟年这些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秦桧有一种睚眦必报的心理。

我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行付出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代价。

报复!报复!

为了报复张浚,秦桧利用自己与赵鼎日益增进的感情关系,找了个时机对赵鼎说:“皇帝本来是打算用你的,可是张浚从中阻扰。”

秦桧说这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挑拨离间,告诉赵鼎,你别傻啦吧唧的帮张浚说好话了,他背地里没少算计你。

如果这话放在赵鼎与秦桧刚共事那会儿,打死赵鼎也不会相信,张浚会是那种人。

可是现在不同了,赵鼎十分相信秦桧,在他眼里,秦桧是一个老实厚道,忠于职守,知书达理之人,他说话,不可能有假的。

赵鼎把秦桧想得太厚道了!

有了秦桧中间插这么一刀,赵鼎和张浚原本只是政见不同,私交很好,现在却产生了一层隔膜。

从此赵鼎就再也没有为张浚说过什么好话。

这招好使,好狠!

当秦桧在一步步逼近相位的时候,在金廷那边,挞懒却在策划一次行动。

什么行动?就是废掉伪齐皇帝刘豫!

刘豫的槽糕表现,让金人失望极了,当初立他为帝的时候,原本要通过他来达到一步步吞噬大宋的目的。

十年,弹指一挥间。

十年过去了,伪齐在金的强力支持下,不但没有吞噬大宋,反倒一次次被大宋打得落花流水。

伪齐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价值的皇帝,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废了刘豫!这样的呼声在金廷不断高涨。

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挞懒、兀术亲率大军开进了汴京。

一条消息迅速在汴京传开:刘豫下台了!

刘豫让鄙视的地方就是,能组织三十万大军进攻大宋,但面对金军,却一点抵抗的意思都没有,乖乖就范。

这样的傀儡皇帝,有谁能瞧得起!

在金人那里看不起,在宋人这里也看不起,让两面都看不起的皇帝,活得多失败。

伪齐倒台了,他所控制的土地怎么支配?

金廷内部又起了争端,主和的挞懒主张把这些土地归还给宋,而主战的兀术等人主张把这些土地据为金有。

这是大宋拱手送给我们的土地,怎能再还给他们?不少金廷将领不明白。

争吵、斗争不是宋廷的专利,在金同样反复上演。

也就在这时,金著名的将领粘罕在郁闷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志在灭宋的金将,创造了很多丰功伟绩,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他的残暴让宋人记忆犹新。在宋,粘罕就是野蛮残暴的代名字,从皇帝到百姓,对他这个既恨又怕。

他的死对金是损失,对宋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当粘罕的死讯传到临安,高宗兴奋得手舞足蹈,掩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秦桧等人说道:“金人如此的暴虐,不灭亡,还待何时啊?”

秦桧听明白了高宗的意思,马上奏道:“只要陛下积累德行,一定会有中兴的时候!”

以德服人,儒家思想精髓。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慢慢的积累力量,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实现中兴是个远景规划目标,重在从自身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实际做起。

高宗觉得这话有道理,感慨到:“中兴固然是需要时间的,但现在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实现志向。”

难得明白一回啊!

高宗与秦桧在实现中兴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长远规划,稳步推进,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急于求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忍辱负重,与金签订议和,实现政局稳定。

这个想法能得到金的认同吗?

21、重登相位

绍兴七年(1137年)十二月,王伦从出使金国归来,给高宗带来一个好消息:金人答应归还徽宗的梓宫及皇太后,还答应把河南归还给宋。

这是真的吗?不会再做梦吧!金人啥时候变得这么仁慈了?高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议和的事情有门喽!

好幸福呦!

咱们大宋今儿个真高兴,高兴,真呀真高兴!

为了不得罪金人,高宗急忙命令边关的官员,不得再派人越界到金那里招降人员,违令者军法处置。

为了议和大事,不采取点非常措施不行啊!

金人终于肯议和了,机会难得啊,得马上安排个人专门负责与金议和的事情,这人选啊,不用想,非秦桧莫属!

抓紧给秦桧提拔到宰相的位置!

官职低了,金人不答应啊!

高宗把议和当前最大最迫切的事情,战争已经过去,和平即将到来!

这个岳飞啊,满脑子竟是恢复中原那点事,这不,这边王伦刚从带回来议和的好消息,他那边又要求增加军队?要说他什么好呢,怎么就不能解放解放思想,在对金态度上与皇帝保持高度一致呢?在高宗铁了心要议和的时候,提出增加军队,意图何在?北伐还是叛乱?

高宗心里不明白不自在不高兴。

别理他,议和的事才是最要紧的。

高宗的快乐就是秦桧的幸福,在金人的有意无意帮助下,他又重新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宰相位置。

挞懒真够哥们!

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高宗任命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时隔六年后,秦桧再一次站到大宋历史的最前沿,同时也是风暴的中心。

他能胜任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宰相角色吗?

时间会给出答案。

话说这秦桧复相后,为了不辜负高宗的殷切期望,尽早与金达成议和,迎回徽宗的梓宫和皇太后,可谓是煞费苦心,反复研究议和方针策略,怎样才能让宋金双方都满意,不至于发生分歧,产生战争。这些问题,把秦桧折磨得坐立不安,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真是一个敬业的人啊!

这挞懒也确实有议和之心,给足了秦桧这个铁哥们面子。

秦桧在三月复相,挞懒五月就派使臣来了。

够秦桧忙的了!

大宋人好客,外来者都是客,更何况来的是金人,高宗的贵宾,接待上不能有半点马虎。

秦桧是宰相,不但要帮着高宗处理国家大事,这来了客人,吃喝拉撒睡,也得他一手安排。

金使来了,照例要住在驿馆里。人家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为了尽地主之意,也为了讨好金使,让他回去向金廷好好的美言几句,让金人感受到宋的一番诚意。秦桧专门给金使安排一个馆伴,就是陪吃陪喝陪玩陪乐的差事,就相当于现在接待办主任。

这吃喝玩乐的美差让谁干好呢?

秦桧一挠头,首相想到了吏部侍郎魏矼。这个人擅长吃喝玩乐,让他当馆伴,准能把金使陪好。

就这么决定了,让魏矼作陪。

要是一般人,找这机会还找不到呢,倒不是为了吃点喝点玩点乐点,这是个难得升官机会,如果把金使陪好了,皇帝一高兴,能不给提个职加个薪吗?

好机会,魏矼要抓住了啊!

本以为魏工接了这个没差,肯定乐坏了,谁曾想,魏矼不买这个帐,他说什么呢,说:“过去我任御史的时候,就曾明明白白的和你说过,议和不对,现在我不能陪金使。”

听了这话,秦桧很纳闷啊,议和多好啊,和平了,稳定了,老百姓安居乐业,咱们这些当官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以有多余时间干点富国强民的大事了。他想不通,就问魏矼:“为什么不支持议和呢?”

魏矼也一肚子困惑,议和有什么好的啊,为什么高宗和秦桧这么坚持要议和呢,徽宗和钦宗不就是因为坚持议和,而落到今天这等凄惨地步。

秦桧这么一问他,魏矼也就把自己对时局的分析判断跟秦桧说了,他说你看当前,金人内部不和,矛盾重重,实力削弱了不少,而我们这边呢,已经从靖康之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军队打了很多胜仗,战斗力显著增强,又有岳飞、韩世忠等这样作战勇猛,复国心切的将领,被金占领地方的老百姓不满金的残暴痛苦,纷纷要求咱们北伐,可以说,现在是恢复中原的最好时机。金人之所以提出议和,那是他们的缓兵之计,他们知道现在打不过咱们大宋,所以先用议和这招来麻痹咱们,让咱们放松警惕,疏于防备,等他们做好战争准备,咱们就等着挨打吧。

秦桧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他也知道魏工说的有道理,可是高宗一心要议和,谁也甭想拦住,作为忠于高宗的宰相,不能不竭尽所能为皇帝服务。既然皇帝要议和,那就把议和事情做好,尽量不出差错,确保让皇帝满意。

但秦桧不能把这些话跟魏矼说,现在谈的是议和的事情,不是谈别的事情的时候,说多了,传到高宗那里,自己的官恐怕又保不住了。现在朝廷上的一些人,就喜欢找这样的言论,以此向皇帝打小报告,来达到弹劾谁的目的。

那应该怎样来回答魏矼的话呢?秦桧脑子一转个,就说:“你呀,真是用智慧来揣测敌人,而我呢,则用真诚来对待敌人。”也就是说,你魏矼是对敌人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而我秦桧呢,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敌人。

世间自会有公道,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秦桧的意思是说,我用真诚的心去对待他感化他,他也一样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回报我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金廷那边,别人不好说,挞懒他还是知道地,是个讲究人,不会把我秦桧往死里坑!

秦桧知道是这么回事,人家魏矼不知道是咋回事啊,谁知道你和挞懒关系怎样啊?就是秦桧说了,人家也不信啊,还要给你扣个帽子,说你秦桧是奸细!

魏矼觉得秦桧说这话,有点太傻了吧,看问题太简单,把金人想得太仁慈了,有必要提醒他一下,他对秦桧说:“你真诚对待敌人,恐怕敌人未必这样真诚对待你啊!”

事实上,是他把秦桧想简单了。

秦桧没辙了,不能强人所难,再说,你不去,争着要去的人有的是。

换人!

六月,金使朝见了高宗,没谈什么实质性内容,只是把金廷议和条件又重复了一遍。

朝廷上一些人极力反对议和,一时间朝上朝下议论纷纷,认为金人不可信,议和一定会误国。

高宗这时候又气又急,气的是,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老子白养活你们了,竟然在这个时候跟我唱反调,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急的是,他很想趁热打铁,把议和事情定死了,怎么划界?每年拿多少岁币?商量一下,就签订协议算了,别拖得太长,夜长梦多啊!

怎样才能平息舆论,使议和快速完成呢?

高宗打算治那些散布反对议和言论的人罪。

宰相赵鼎认为不可,并为高宗支招说:“陛下您和金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之所以委屈自己和金议和,就是为了迎回先帝的灵柩和母后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想法。群臣之所以反对议和,是了保住陛下您的地位,是出于一片忠心,不能成为治罪的理由。建议陛下您啊,跟大臣们说明白了,此次跟金人议和,就是出于亲人的缘故,如果先帝的灵柩和母后能够返回,即使金人背弃盟约了,我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赵鼎用这招算是一举两得,既避免了爱国大臣们因反对议和获罪,又给高宗找到了议和的合适借口。

这个建议我喜欢!高宗很满意。

按照赵鼎的建议,高宗对大臣们说:“先帝的梓宫,既然金已经答应归还了,即使等上个三两年也无所谓,关键是太后年龄大了,在那边受苦受难,我很惦念她,想早点见到她,因此我不怕委屈自己,降低身份,只希望这议和啊,尽快完成。”

同类推荐
  • 千古智圣——诸葛亮

    千古智圣——诸葛亮

    本书讲述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诸葛亮是一位谦虚谨慎的政治家。他不贪名利,为官清廉,注重品德修养;他身居高位,对子女要求却很严格,一门三代,都是忠烈。
  •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我对于生活如此认真:梁漱溟问答录

    梁漱溟称作者是“多年相识的晚辈朋友”,在本书初版时亲自审定书稿并作序介绍。这是唯一一部经梁先生亲自审定的关于自己的传记作品。作者在特殊年代里记录整理了梁漱溟在当时的各次发言以及受批判斗争的情况,在文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记录了梁漱溟所经历的时代变化和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独家披露了包括1953年梁漱溟与毛泽东之争、“文革”中拒绝“批林批孔”等重大历史内容在内的1949年以后梁漱溟先生39年人生轨迹,为海内外梁漱溟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档案材料。
  •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蜚声世界的中国作家:林语堂

    林语堂一代国学大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人。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蜚声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林语堂》由厉向君所著,可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阅读。
  • 智者大师传奇

    智者大师传奇

    南梁华容,战火频仍。权臣小儿诞生夜,天降祥瑞满室光。双瞳在目,异于常人;慧根暗藏,与佛结缘。大厦骤倾双亲王,颠沛流离结奇缘。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独家宠妻男神太腹黑

    独家宠妻男神太腹黑

    从小陆奕然就知道白以沫是他的克星诺然哥哥这是今天的作业,太难了你帮我做吧,陆奕然看着旁边吃着冰激凌,看着故事书的白以沫心里翻个白眼,明明就是太懒了,哪那么多借口然哥哥,快看,今天小胖给了我一大包零食......诶然哥哥你干嘛给我收了啊....某人淡定的说到防蛀牙.....然哥哥这是我新交的男朋....额然哥哥你拉我干嘛啊我觉得我有必要跟你好好谈谈人生了某男开始不淡定了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花哪有让他人摘取的道理.......(简介无能请看正文非小白请多关照)
  • 御史家的小娘子

    御史家的小娘子

    班从意从小便是别人口中那个“痴傻儿”,行动迟缓脑子迟钝,他爹疼她非常。随着官位步步高升,班从意成了他爹官路上的绊脚石。如此,便是弃子。一事不成,变成弃子。三年的清修,等她归来,才发现京城的天,很小。她,不想复仇,不想归去,不想再被故人利用,只是想静静地待在药房,却也难以如愿……
  • 人吹灯

    人吹灯

    故事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孙大力,籍贯河北唐山。引:这是一部真实经历的恐怖题材小说,由经历者很多年前口述,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给大家。注:作者因文笔及文化水平过低导致此文语顺不通或其它方面的不适请谅解。
  • 神秘的生物(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生物(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大神官

    大神官

    这两天未能更新,并非此书要TJ。十二忘记了请假……事实上是,十二目前在出差ING,而且要到二十四五才能回去开始更新。不过,起点的编辑真的很负责。他们打电话询问我,十二才知道要做个通告。感谢编辑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向所有的书友说一声,对不起!
  • 无极公子:天师嫁到

    无极公子:天师嫁到

    穿来了也就罢了,不过她怎么就成了天师一族里的废柴,黄衣天师?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上街捉妖,被人用四千两诱惑住,成了人家府上为期一年的少奶奶?偶然得到如意仙瓶,从此妖、仙、人族便纷纷上门,找她麻烦!欺负老娘是废柴?老娘就笨鸟先飞给你们瞅瞅!
  • 仙侠情缘之千年恋情

    仙侠情缘之千年恋情

    一次偶然尴尬的邂逅让他们相遇,她将初心给他。可喜欢并不是永远,她拜到高硫上仙的门下,渐渐地,居然对他产生了好感,甚至对他产生了一丝爱意,使得紫飒上仙与她针锋相对、勾心斗角。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在阁子吃尽各种的苦头,被人多次陷害……甚至,全世界都与她为敌,而这时,只有师父偏袒她,保护她。一次,高硫上仙为了保护她,竟牺牲了自己。她不相信,竟堕仙成了魔,将全世界的人杀光!天空,黯淡无光。大地,满目苍凉。在饱受一年的孤独寂寞之后,她开始渐渐地反思她所做的一切,开始重新修炼,突破为神,来拯救这个世界!没想到,她居然发现了具尸体,一具是婴儿。用自己,修复完整个世界之后,她将自己的最后一丝灵力转移到婴儿身上。
  • 我的哥哥很厉害

    我的哥哥很厉害

    安子皓为了让妹妹安子雅能顺顺利利的上完高中,毅然推掉了所有的任务,专心陪妹妹上学,而故事也就此展开。新书需要各位的支持,打赏,评论,顶贴以及宣传,千万不要顾及面子,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左烟在这里先谢谢各位。
  • 诅咒—画皮

    诅咒—画皮

    千年前,那个男人送了她一扇古色古香的美人屏风做为嫁妆。美人屏风上,美人九十九,吹萧、弹琴、歌与舞、宛如仙界歌舞盛会……第一个夜晚,百鬼入梦,要她用他人的灵魂做为交换,放她们出去,否则,夜夜折磨她,生生世世……原来,这是一个被诅咒的美人屏风!她的诅咒,如此开始……
  • 童养媳入宫记

    童养媳入宫记

    被族人强行送进宫的沐晨光一心想要摆脱秀女身份,出宫寻找未婚夫江砚之,在费尽心机成为宫婢之后,却意外地与装病中的皇上相识,并无意中牵引出十二年前先皇驾崩的旧案,矛头直指把揽朝政的太皇太后。富丽奢华的深宫之中,关于皇权的争斗从来没有停歇,腹黑小宫婢靠银票和演技在诸派势力前面面吃香,却避免不了最后真相大白时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