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100000017

第17章 主和(3)

擒贼先擒王去,金人把目光对准的是孙傅、秦桧这样实权人物,把他们摆平了,其他的人,也就自生自灭了。

看来官小、名气小也不是件坏事,关键时刻还能救命!

赵鼎躲过了靖康之难,就应了那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高宗一上台,赵鼎就被重用了,他提的很多建议,都被高宗采纳。在他的有力辅佐下,南宋的由动荡逐渐走向稳定。

在南宋建立之初,赵鼎是功不可没的,所以,高宗也很器重他,有几次甚至是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使用他,到后来干脆就任用他为宰相。

在对金的政策上,赵鼎是主张积极御敌的,并且向高宗举荐了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将领,使他们受到重用,在抗金战斗中取得多次胜利。

可以说,在国家动荡、局势混乱,皇帝的龙椅不稳固的时候,高宗是很信任赵鼎的,对他也很依赖。

等到了局势缓和,宋金之间以议和取代战争的时候,赵鼎在对金议和问题上又是持怎样态度?

赵鼎是主张议和的,但是他认为,议和条件不能太苛刻,金使王伦每次出使金国,赵鼎都要亲自叮嘱他,在礼数上,可以执行君臣之礼,这在钦宗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现在没什么好谈的。在划界问题上,应以黄河为界。只要金人同意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议和,不同意的话,就算了。要是真动起手来,金人未必能占到便宜。

他主张的是有限议和。

所以,当金使来宋谈议和,朝廷舆论反响强烈的时候,赵鼎给高宗出了注意,让他以迎回先帝的灵柩和皇太后为名谈议和,用孝顺来堵住反对议和人的嘴。

赵鼎的这一招,高,绝对是高!

高宗也很认同。

要是秦桧此事还是枢密使,在赵鼎手下混,或许在议和问题上,秦桧对赵鼎的主张没什么异议。

可现在不同了,高宗把秦桧提到了宰相的位置,与赵鼎平行了。

两个宰相不可能一条心,为了在皇帝面前争宠,肯定要比拼政治主张。

怎么个拼法?不能是赵鼎主张议和,秦桧就主张北伐,这不符合秦桧的性格,秦桧是唯高宗是瞻的。

高宗喜欢议和,秦桧也不能反对。

和赵鼎一样,秦桧也主张议和,但他的议和条件要比赵鼎的宽松。

你议和,我比你议和更议和!

只要能签订和平协议,只要金人不灭南宋,只要皇帝满意,什么条件都可以谈,没什么严格的限定。

高宗是什么态度呢?

在金人的威逼利诱下,求和心切的高宗,更倾向于秦桧的主张。

赵鼎就没了用武之地!

郁闷了,憋屈了,心难受了!想我赵鼎两次为相,提出的主张不少,还少有被皇帝弃用的情况,今天让你秦桧给顶了!

因为政见不同,两个人矛盾也不断升级,在朝堂上经常发生争吵。

主张不被皇帝认可,咱就及时调整策略,该走群众路线,与舆论呼应,反对议和!

赵鼎着手转型了!

为了让秦桧难堪,赵鼎经常当着满朝官员的面,痛斥议和,攻击秦桧。

秦桧这个人有特点,从来不与别人争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形,在秦桧这里不会发生。

任你怎么说,我就是沉默。

沉默是金啊!

不反驳,不等于吃哑巴亏,咱心里有数,都给你记着呢?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琢磨琢磨你,不管你是谁,一旦有把柄落在我手里,嘿嘿,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做人可不能太厚道!

赵鼎挑衅秦桧,秦桧算计赵鼎。

一明一暗,斗了起来。

要说这人到倒霉的时候,怕什么事就出什么事。

这不,户部侍郎向子湮向高宗奏事,也不知道事情比较复杂,还是向子湮这个人说话磨叽,总之说了大半天也没说完,眼看都到了退朝的时间了,其他有事要奏的人急得受不了了。中书舍人潘良贵性子急、脾气暴,一看向子湮没完没了的啰嗦,火就上来了。

别冲动,控制,控制,冲动是魔鬼啊!

潘良贵到底是没有控制住,当着徽宗和大臣们的面,发作了,叱退了向子湮。

向子湮倒没说什么,可高宗不答应了!

你潘良贵眼里还没有我这个皇帝?当着我的面公开喝叱大臣?还有没有王法了?

这是欺君之罪,你知道不?还反了你了?

给我治他的罪!

高宗这个气啊,以前政局不稳,作皇帝的处处忍让,没想到把这些大臣惯出脾气来了,越来越不他这个皇帝放眼里。

这样下去,大宋的江山还能姓赵了吗?

非要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不可!

这潘良贵虽然脾气暴点,但人缘极好,在朝廷里有不少铁哥们。

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看到皇帝要治潘良贵的罪,他的哥们常同觉得不能坐视不管。

那多不讲义气啊!

于是乎,常同站出来为潘良贵辩解。

高宗一看,这还了得,我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啊,我说话还不好使吗?我堂堂一个大宋皇帝,连个臣子的罪的都治不了吗?好,好,你替他辩解,我也治你的罪!看谁敢再替他辩护!

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认为高宗的决定不妥,也不应该再争辩了,毕竟高宗是九五之尊,一国之君,金口玉牙,说啥是啥!

聪明的人不会选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找麻烦了!

赵鼎却不管这个,他上奏道:“子湮虽然奏事啰嗦了点,但没有罪,常同和潘良贵尽管出口不逊,但也不应该被贬逐。”

这话能让高宗改变决定吗?如果赵鼎一句话,就改变了高宗的决定,那高宗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

即使高宗犯了天大的错误,但在这个时候,作为一言九鼎的皇帝,他必须将自己的错误进行到底!

皇帝就是皇帝!

按理说,高宗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抓紧按皇帝指示,起草诏书,下达贬逐常同、潘良贵的行状!

又一个不知死的家伙出场了,就是给事中张致远,他认为高宗的决定不对,不能因为一个向子湮而贬逐了两个人才,为了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他拒不起草诏书。

高宗这次爆发了,怒不可视,这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忍让后的必然。

可以说,高宗早就对朝堂上一些大臣的所作所为不满了,他们这些人,经常不把皇帝的话当回事,有令不行,甚至公开和皇帝唱反调,拉帮结伙,制造舆论,来威逼皇帝采用他的主张。

在局势不稳,朝廷需要人的时候,高宗可以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放任自流,但现在不同了,议和已经指日可待了,外患解决了,该到了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了,整顿朝纲,严肃法纪,维护皇权!

常言道: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艮啾啾。

高宗怒视着赵鼎说:“我就知道致远一定会缴驳。”

赵鼎不明白,你怎么知道他就一定要替潘良贵说话呢,就问高宗:“这是为什么呢?”

高宗怎么说呢?高宗说:“很简单,因为他跟这些人交情好啊!”

这话说得很明白,你们这些人别以为我是傻子,在皇宫里是个睁眼瞎,什么也看不到,其实,你们的那些小动作,我都知道,谁和谁怎么样,我了如指掌,在我面前耍花样,你们还嫩了点!

因为这件事,高宗对赵鼎很不满意,觉得你作为我的宰相,你应该对我负责,潘良贵这样的人在朝堂上公开捣乱,目无法纪,我作为皇帝,怎么处理他都不过分,在这个时候,你不主动站到我这边,替我维护局面,树立威信,反倒是站到潘良贵的一边,跟我对着干,这怎能不让我失望?

赵鼎确实有才干、有能力,但就是不能始终如一的站在皇帝一边,不会看脸色行事,不懂得维护皇帝的权威和利益。

这一点与秦桧没法比!

赵鼎的小辫子终于露出来,看我怎么抓——住——它!

秦桧心里面笑个不停。

高宗的火也发了,人也贬了,自己也累了!

退朝喽!

众人皆退,唯我留下。

皇帝给的特权,不用白不用!

秦桧留下了,看到气喘吁吁的高宗,他心里得意了,看来这个朝堂上,也就我秦桧,死心塌地跟着你混啊!

秦桧先把议和的进展情况向高宗汇报了一遍,高宗一听议和,心情顿时舒畅了不少,又反复嘱咐秦桧,一定要尽快促成议和,自己做梦都想见皇太后一面。

看见高宗心情好转了,秦桧就开始发表自己对今天潘良贵一事的看法,认为潘良贵在朝堂之上,公然蔑视皇权,实则罪不可赦,皇帝对他贬逐已经算开恩了。宰相赵鼎帮潘良臣等人辩解,则是袒护行为,只是看重个人情义,没有顾及皇帝的情面,很是不妥,作为一朝宰相,不忠心于皇帝,而是为欺君之人撑腰,愧对皇帝的信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来我没看错,关键时候,还是秦桧忠心耿耿啊!高宗感慨万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秦桧这一箭射中了赵鼎的要害,不死也伤了!

赵鼎也在官场上混这么多年了,防人之心还是有的!

秦桧留在后面,单独向皇帝奏事,赵鼎觉得很是蹊跷,他能不能趁机背地里捅我刀子啊?

秦这桧个人不把握!

他也没走远,就在宫门外面来回溜达,心想,我堵你个正着,看你说什么?

等秦桧奏完了事,兴冲冲的从皇宫里出来,赵鼎迎头截住了他,问道:“皇帝都说什么了?”

皇帝说什么能告诉你吗?太小瞧我的智商了吧?或者是来试探试探我?

秦桧微微一笑,对赵鼎说:“皇帝没说什么,就是担心宰相您不高兴而已!”

这皇帝做什么事还用担心臣子的感受吗?让皇帝都深感担心的臣子,说明和皇帝之间有了问题!

皇帝已经不放心这个人了!

赵鼎不傻,他知道了秦桧这是话里有话啊!

看来这宰相干不长了,不如辞职算了!赵鼎有些犹豫。

正当赵鼎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坚定了他辞职的决心!

什么事情呢?就是皇子的地位之争。

要说这事还挺复杂,咱们得重头说起。

前面说了,高宗亲生儿子夭折了,自己又因为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

国不可无后!在范宗尹、李回等人强烈建议下,高宗决定从太祖后代里面选了两个伯字辈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从中选择将来的接班人!

那就选吧,专门成立个选子领导小组,由高宗兼任组长,宰相范宗尹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首脑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范宗尹兼任。

皇帝有了明确指示,领导机构也成立了,选拔工作就开展了。

选来选去,最后敲定两个孩子,分别叫赵伯琮、赵伯玖,这是原名了,做了高宗的养子,名字就得改改了,除旧布新,换个名字换个环境,等于换个命运了!高宗就把赵伯琮改名叫赵瑗,赵伯玖改名叫赵璩。

在这个两个人选中,高宗更倾向于赵瑗继承皇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赵瑗的母亲张氏在怀孕前,曾做过一起奇异的梦,梦见一个人抱一只羊送给他,说:“以此为识。”这个梦做完没多久,张氏就怀孕了,等到了赵瑗出生的时候,就更神奇了,红光满室,如日中天。

从经验上来讲,这是个好兆头,只有天子降生的时候,才能有此吉象。

而高宗的老婆昭慈皇后也曾做过这样一个奇异的梦,两个梦不谋而合,让高宗有很大的感悟。

这是上天的安排啊,让我把皇位交还给太祖的后人!

在梦的作用下,高宗最终决定在太祖后人中选择接班人。

还是梦厉害!

人选定了,就得考虑培养教育问题,怎么个教育模式呢?

绍兴五年(1135年),高宗就把这个差事交给了宰相赵鼎,让他负责抓好这项工作。

赵鼎在一番研究之后,建议高宗在宫廷里面建立书院教育皇子,也就是资善堂,专门给皇子读书的地方。

高宗对接班人培养问题也高度重视,立即二话没说就采纳赵鼎的建议。

与此同时,高宗还把赵瑗授为保庆军节度使,封为建国公。

待遇非常的高!

也不巧,这资善堂建成没多久。到了绍兴六年(1136年),赵鼎就罢相了。

赵鼎一下来,那些对他不满的人,就开始用资善堂这件事来攻击他。

大宋的官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一旦有人被罢官,肯定有人来个落井下石,谏官也好,其他官员也罢,明枪暗箭一齐发,大有痛打落水狗的快感!

真是变态啊!

可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的是,赵鼎这官没罢多久,到了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又被任命宰相。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得太快!

绍兴八年(1138年),高宗为了表示自己对两个皇子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得很平,让朝廷的大臣们别误以为皇帝已经选定赵瑗为皇位接班人。为了防止大臣们拉关系,套近乎,玩一些旁门左道,建立太子党。高宗就准备让赵璩也任节度使,并封为吴国公,和赵瑗的地位一样。

来个障眼法!

大臣们在一起研究皇上的这个想法的时候,枢密副使王庶很是愤愤不平,干什么都讲个先来后到啊,这后封的怎么和先封一个待遇呢?大声说:“后封的与先封的地位相同,这不行!”

此言一出,立即招来不少大臣附和,都认为高宗这么做不合常理。

又乱套了!

作为宰相的赵鼎,见到这种情况,就征求秦桧的意见,秦桧是怎样的人啊,越是在这种争论激烈的时候,他越是保持沉默,心里面早就有谱了,只不过不表露出来,让别人琢磨不透。

深藏不露啊!

秦桧自己不发表看法,反过来却问赵鼎怎么办。

赵鼎就说了:“自从丙辰罢相以来,议论的人专门以这件事做借口,现在应该避嫌。”意思就是说,我已经因为这件事受到了不少的非议,现在为避免嫌疑,还是听皇帝的安排吧。

同类推荐
  •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最荒淫残暴帝王:杨广

    本书内容包括:天元末日杨坚攘政、英俊少年是晋王、班师凯旋名声远扬、兴科举推律制等。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烈月传说

    烈月传说

    主人公是一位孤儿,他结识了好朋友巴伊诺,又和巴伊诺结识了嗜月庭的庭主。与嗜月庭的庭主,一起讨伐神灵教,但越接近真相的时候,就越是精彩
  • 失情崖

    失情崖

    痴情只是一把锁,痴不得你就会锁了她。无情原是一把刀,哪管你又痴又傻又唠叨。失情却是一面崖,一脚踏空就入画。
  • 仆街徒

    仆街徒

    奥雷斯王国,人口1000万的大陆型国家,那里是文学的世界,小说作品被普遍地创作和贩卖,并且也有操纵各种文字作为生存行业的人群存在,人们称他们为写手,又名仆街徒。写手们各自属于不同的写作公会,接受工作委托,完成小说创作。这种写作公会有很多,大大小小覆盖了整个奥雷斯王国,吸引着无数热心的人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既然有小说世界的存在,与之对应的便有职业的小说猎人。他们能自由进入小说里,将隐藏在小说里的文字精华提炼成各式各样魔晶石并带出到现实世界里来。(注:魔晶石是奥雷斯王国魔法力量的来源,与整个社会关系紧密。)而能够进入小说世界里狩猎的仆街徒则是精英中的精英。
  • 重生之再爱学神

    重生之再爱学神

    重生初三,上一世浑浑噩噩,这辈子努力学习,创建财富,这是一个学霸与学神的故事。
  • 大罪臣

    大罪臣

    陛下,臣有罪!臣不该斩了四皇子,可是他调戏臣妹妹,该杀;臣不该私自调兵血洗诸葛大公府邸,可是他扬言造谣说臣挟天子以令诸侯,性质恶劣,必须满门抄斩;臣不该把冷宫拆了,可是那几个妃子疯一样扑进臣怀里,然后就哭闹着要臣负责,臣只是轻轻打了一拳,冷宫就塌了;……有臣在,陛下请放心。龙椅,您坐着;帝国,臣帮您管着。
  • 道天使

    道天使

    没人敢碰,谁来撼动……玄魔世界,谁来统一……万年历史,谁主沉浮……千世轮回,谁来斩断……灭世天堂,谁来创造……是真像还是虚幻……是现实还是呓梦……一个异种在一个奇异世界的怪异旅途……群一:天堂之音6665180群二:天堂来使群三:入主天堂
  • 轮回:千年倾世之恋

    轮回:千年倾世之恋

    前世,他是遥不可及的洛河仙君,她只是一届凡人。她后来知道了他和她,竟然是世代家仇,终于,她崩溃了,她决定忘了他。她婚礼当天,他风尘仆仆的赶来时,等来的却是她的含恨自尽......他在那一刹那间彻底的绝望了,他决定度入轮回,去再次与她相遇。命运之轮再次转动,一场倾世之恋正在上演......今生,她拥有了毁天灭地的妖魔之力,他,成了晴斓仙子唯一的徒儿,拥有一身高强的仙力。他风流倜傥,腹黑,却只为她一人痴迷。她手中有关系六界生死存亡的能力,但她不想担负这个重任,却仍然被逼上了绝境。红线将他与她连接,却又无法在一起,究竟,是造化弄人还是有缘无分?三千弱水,为你情钟,不老不死,有你相随。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琉璃亡瞳

    琉璃亡瞳

    琉璃亡瞳,看我们年轻时的文,回忆过去。QQ2261262267
  • 武当福地总真集

    武当福地总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