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100000029

第29章 生死无常:人生不过是路过(3)

人生的缺憾随处可见,但是事情已然如此,就不要想太多,就算万事按照人们所想进行,仍会暴露出其他的弊端,我们之所以总是不快乐,就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不能随性,有时当我们不去刻意追求什么,不向生命索求什么,不为了什么去给自己设置障碍,只是简单随性地过日子,反而更容易比别人幸福。

一位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哲学家听说了这个故事,感到疑惑不解,他就去问农民当时的所想。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就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漩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这显然是愚蠢之极。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人心会越来越复杂,对人对事常会计量很多。其实生活通常都很简单,只是人们用自己的心让它变得扑朔迷离。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人生在世,并没有太多机会和时间抉择,我们只需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随性生活便好。所谓的随性,并不是随便,而是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

既然天赐予了人们这样的形体和生命,也赐予了人们自由生活的权利,所以,千万不要忘记自自然然地去生活,去迎接幸福。

生如寄,死如归:我们只是回到了天上的家乡

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

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

休惆怅,万里无云天一样。

——唐·大川禅师《不是众生不是相》

死亡并非是一件坏事或恐怖的事。一位哲学家认为:生活本身是具有某种额外的肯定力量的,即使生活中的不幸不足以被其所包含的好事所盖过,生活仍然是值得一过的。的确,死亡总是每个人自己的,别人不能把其他人的死拿过去,也就是说,死亡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是和别人毫无关联的,可以说,死亡是世界上最私有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只有自己去承担自己的死。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闻死变色,惶惶不安,正所谓:生如寄,死如归。死亡对我们来说,只是我们回到了天上的家乡,而只有你自己知道返回的路程。

人之生必然相伴着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在生的过程中去体验生、沉思生,并在对死的叩问中让自我的生命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生命更加有价值。这一段能忍与洞山良价禅师的公案,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这一点。

洞山良价禅师总是遇到弟子们询问生死的问题。有一天夜里,洞山良价禅师说法,堂内却没有点灯,禅僧能忍问洞山禅师:“为什么不点灯呢?”

洞山禅师听能忍这样问,就叫侍者把灯点亮,然后对能忍说道:“请你到我的面前来。”

于是禅僧能忍走向前来。

这时,洞山禅师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点灯的油送给这位上座。”

能忍甩甩袖子走出讲堂,边走边思量:洞山禅师的意思,是慈悲于我?还是在讽刺我的贪求?或者还有别的意思?经过一夜的反复参究,能忍终于若有所悟,于是立刻拿出他的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养大众。

禅僧能忍悟道后,依然在洞山禅师这里随众生活,一过又是三年,三年后,能忍才向洞山禅师告辞。

洞山禅师没有挽留,只是说:“祝你一路顺风。”

这时雪峰禅师恰好在洞山禅师身边,等禅僧能忍转身外出,他就问洞山禅师道:“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你如不放心,可以去僧堂看看他。”

雪峰到了僧堂,岂知能忍回僧堂以后,就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往生了,雪峰禅师赶紧跑去报告洞山禅师。

洞山禅师说道:“他虽然是往生了,但和我相比,还是慢了三十年。”

从这段公案看来,禅僧能忍责问洞山禅师说法开示为什么不点灯,在黑暗的时候需要光明,这是人之常情,洞山禅师嘱侍者点灯,随顺众情,也是人情之常;但洞山禅师嘱侍者拿三斤灯油送他,这就不平常了。洞山禅师三十年前就到达了无生无死的境界,所以他对能忍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他的慈悲,也可以说是他在讽刺能忍对生命的贪求。

虽然死亡是我们不愿意去接受的,但死亡对于个体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因为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个体的死亡是人类种族得以繁衍、得以常青、得以永恒的基础和前提,视死如归才是穿透生命的大智大勇。

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死亡是灵魂的归家,这在自然界中是明明可见的,这就是死亡之后乃是新生命的活活见证。

生死乃人生第一大事,“书圣”王羲之在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借庄子言哀呼:“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一步步靠近死亡的终点,所以,不如将死亡看做是最平常的回家,不要过于忧虑。

超越生死:云没有死,只是变成了雨

生来死去空花,死去生来一梦。

皮囊付与丙丁公,白骨断桥随从。

呵呵呵,明月清风吟弄。

——明·无趣如空禅师《生来死去空花》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所以,我们要将生死看透,正所谓“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才是为人的最高修养。众多佛学大师在言及生命意义时,都会告诉世人,只要勘破无常、参透生死,就能随时随地心安理得、悠然自在,也不会被大悲大喜弄得身心俱疲。

然而,我们看看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论生者或死者,都很难做到勘破生死,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都脱离不了苦海。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死于非命。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各自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真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的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那个声音答道:“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就是最不幸的人。”

这个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生死得失也无非是已逝去的和未到来的,都是我们不应过于期待和执著的。

学僧道岫看到同参中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既不幽默,又不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便决定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临行前,道岫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禅师说:“老师!学僧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领悟都没有,实在辜负您的慈悲。看来我不是学禅的料,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乡。”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去别的地方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说:“同参的道友一个个都已回归根源,而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但就是因缘不合,未能得道。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生出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说:“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类似小麻雀看见大鹏鸟时那样的羞愧之情。”

广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样的算大?怎么样的算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能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那它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肉体凡胎的我们正如大鹏鸟一样,永远飞不过生死,但是,作为人类,我们却可以借助思考和反省,参透生死之道,并获得解脱。面对因缘所生、幻化无常的世界万象,有人惶恐不已,结果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有人难以负担,就假装忽略现实,醉生梦死;也有人希求能够永远占有一些东西,这种种无谓的作为,只是在让自己受着“苦刑”。要想在这人人必经,人人同样面对的生死无常中清醒过来,超越出去,我们就要“安时处顺”认真地过好每一天,这样自然可以睡得安稳,死得安详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之中,包含的是智慧、心胸、品质和魅力,它更孕育着无穷的能量。想要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就应该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习和积累经验,善于发现新思路,以更快、更好的方法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好心态带给你好生活

    本书从分析平常人的心态入手,和你一起探讨、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心态,并指导你以积极心态争取成功的人生。
  • 自在:人生哲学

    自在:人生哲学

    星云大师把他在全省五百多场学校或社团,甚至国外演讲的内容归纳成自在(人生必修七堂课)一书,依两大主轴—人与己、人与人论述。人与己方面从“情绪管理”出发,进而到“沟通艺术”,再呼吁如何“远离蓝色的忧郁”、“如何防止自杀”;人与人方面,则从“亲子关系”谈起,扩及两性的“感情世界面面观”到“人际关系你我他”,皆是多数人可能碰到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叙述问题的发生,分析其原因,说明其现象,提供预防与解决之道,并不时辅以生活小例,幽默的口吻常令人莞尔,语气虽轻松却深含玄机,最易收潜移默化之效,故颇负参考价值。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三:心商造就智慧(下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三:心商造就智慧(下册)

    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智慧之人时时处处经营人脉,成功的事桩桩件件依靠人脉。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技能方可发挥作用。人脉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获取的利息就越多。借助人脉的力量就能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
热门推荐
  • 无影灯:渡边淳一写尽病态情欲

    无影灯:渡边淳一写尽病态情欲

    医学才子直江庸介意外辞去了大学医院令人羡慕的工作,屈就于东京一家私立医院。因为医术高超、外表冷峻,他很快成为带着神秘光环的人物。在众多对他青睐的女性中,女护士志村伦子用情最深。然而,直江一次次陷入不可理喻的情欲之网中,难以自拔。在他的性伴侣名单里,不仅有护士,有患者,还有院长的夫人,女儿,情人……病态的情欲背后,直江藏着怎样为人不知的秘密?即便一次次受到欺骗,仍然一往情深的志村伦子,会等来怎样的结局?直到最后一刻,真相才浮出水面……
  • 婚权独占:鲜妻,不准逃!

    婚权独占:鲜妻,不准逃!

    一千万,她被卖给了肖家三少爷。当晚就被吃干抹净,事后却被告知他是个残废,做不来那样的事?那夜里吃掉她的人是谁?白天被他纠缠,夜里还要防狼,这日子没法过,她誓要离婚!男人却只笑笑:“好,在那之前,先让我睡够本!”她震惊:他不是残废吗?还能够怎么睡?夜里的男人,到底是他,不是他?
  • 田园夫子:高傲郡王俊俏妻

    田园夫子:高傲郡王俊俏妻

    虽是养女,可身为家中长姐,本来只是想着养大幼弟,可是天不遂人愿,秀才老爷看上她也就罢了,怎么一个不小心还救了一个王爷,顺便还救了一座城池,好吧好吧!这些都不是事,那个老头你说什么?你知道我亲爹在哪?不是吧,亲爹还是个流放犯……
  • 金色时代

    金色时代

    这一人,谈笑中,赫赫枕骨威名。熊威胆魄狼顾处,刀锋之下万敌惊。金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古战争年代。
  • 你的情感我做主

    你的情感我做主

    女建筑师高小贝遭遇极品甲方,偶得《生尘咒》,误打误撞成为情感再生术的修炼者。钻石王老五欧天开,年过不惑却依然单身,原来……不是正常人类!情感再生术的修炼者遭遇毫无情感的未来萌叔,遇到就别想逃掉~跨越时空的爱情悄然展开,不料一场来自未来的阴谋从中作梗.没有情感?没有关系,因为你的情感我做主!
  • 唐朝美男子

    唐朝美男子

    回到唐朝,做一个美男子!剑指权力和金钱上,权力至上,富可敌国!本想以部落的势力,扩大唐朝的疆域,奈何只能在长安享福,暗地里积蓄自己的力量。长安趣事:李白是我的结拜大哥,想和我对诗?小妹妹,我想你还不够格。拿宋朝的词去挑战唐朝的诗人,我看你服不服?拿元朝的曲去会会唐朝的名伶,我看你爱不爱?拿现代的画去打败唐朝的画家,我看你懂不懂?好吧,现在开始,跟我一起,去唐朝混混……若云新书,求大家收藏点击……点击进来的朋友们,记得点击一下左边的加入书架哦!谢谢大家了!
  • 玉瓶栀:长公主野史

    玉瓶栀:长公主野史

    她为了存活,无奈成为了长公主,不得不卷入了皇室斗争。行走在阴谋之间,她本想安静度日。一步错,步步错!她没有想到,自己在对抗阴谋的同时,惹到了一个又一个俊美的男子,她,该怎么爱他们?
  • 我有八十亿

    我有八十亿

    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哦!我现在很有钱,一亿三千万,你敢保证你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去吗?
  • 豪门契约:总裁大人请入局

    豪门契约:总裁大人请入局

    他是A市邪魅帝王,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对待女人如同玩具,玩厌了就扔!面对外表毒舌的小白兔却偏偏没有一点办法!次日,大boss从浴室出来穿着倒三角,八块腹肌,没有一丝赘肉。“哇~”“我知道我身材好,以后天天给你看个够。”苏子冉不屑“我只是觉得内裤很好看。”宋翊宸嘴角上扬“喜欢的话我现在脱下来送给你收藏?”……
  • 人生高起点——习惯创造卓越

    人生高起点——习惯创造卓越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随着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发展,好习惯将会把人生带入最佳的境界。本书讲述了习惯左右你的人生、职业习惯:别让恶习阻碍成功、社交习惯,决定人生成败的分水岭、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的安全保障、美化性格,培养好习惯等内容,让习惯创造卓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