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100000028

第28章 生死无常:人生不过是路过(2)

人们不要忘记自己从哪儿来,也不寻求自己往哪儿去。生活中无论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就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人们对待自然要做到顺应,不要用心智去损害自然,更不可人为去破坏。对待平时的生活也是如此,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好事还是坏事,事情一旦发生了,就不要因为过去而痛苦,应该积极的想办法渡过难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活中,人们对待追求的事物不能太执著,佛曰: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就像一朵花,你今天看它可能感觉很漂亮、很可爱,可是过了几天,它就会凋谢,你就会觉得它不漂亮、不可爱了,这个时候可能要换另外一朵花了。既然知道事实如此,就不需要对这朵花太执著。因为花开、花谢,是自然现象,不需要太多的执著。对待生活也是如此。

花开花落是顺其自然,但人们需要把握机缘。当万物复出的那一刹那,人就已注定一生要饱受喜、怒、哀、乐之感,万物轮回之受,只有我们学会欣赏冬日的萧条,才能看到春日的万物复苏,了解人生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又会有所得,淡看那些繁华与落寞,巅峰与低谷,才能在坎坎坷坷的人生路上,得到幸福与快乐。

抛却生死:我们只经过喜悦的旅途

高空有月千门照,大道无人独自行。

——宋·蓟州五祖法演禅师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无法避免。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曾经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在佛家看来也是如此,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正所谓“生死一如”,所以我们要看淡生死,进而看破无常。

面对生命,圣贤之辈既不认为活很痛快,也不认为死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于他们心中。所谓“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着不过是寄宿在人世,而死了才是回到我们真正的家。当我们能够明白这番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

道家有种观点:“物壮则老”,意思是指一个东西壮成到极点,自然要衰老,“老则不道”,老了,生命要结束,另一个新的生命要开始。所以,真正的生命不在现象上,我们要看透生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才是最高的修养。

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年轻人都身患绝症,住在同一间病房。中年人的生命只有一个月,而年轻人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年轻人对自己即将终结的生命感到很沮丧,同时不断抱怨着老天对他不公平。尽管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治病,倾家荡产,心力交瘁,他还是对父母充满了怨恨、指责。每次探望他的时候,他的父母听到的都是的抱怨。

而中年人对生死表现得很平静,每次对前来探望他的家人、朋友都非常平和,经常还幽默地谈笑风生,根本看不出一个即将死去人的悲凉。

一次,年轻人的父母在受完儿子的责骂走后,中年人终于忍不住地对年轻人说:“你死了,不仅是对你父母的解脱,也是对你自己的解脱。”

年轻人很愤恨地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中年人平静地道:“你的内心充满了怨恨,丝毫没有怜惜你的父母,他们是在承受着你的折磨;而你自己在折磨他人的同时,也在折磨自己。生命只剩下最后的时光了,你却还是没有看到美好的东西,难道你这是在珍惜生命吗?”

其实,生命的本质不在于现象,生是规律,死是必然,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这种生死交替的轮回。只不过是大部分人都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不愿面对,怨天尤人。

对人类而言,肉体的死亡是谁也不可逃脱的。我们总是惧怕死亡,对死亡过度恐慌。活着为什么要如此紧张?因为生命如流水一样逝去,无可挽回。尘世生命是短暂的,但在禅的视野里,生命是永恒的,生和死是定义肉体生命的。演员变换了,戏照常进行,浪潮翻腾着,但海洋依旧。既然肉体的死亡和朽灭是我们谁也避免不了的,那么我们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用?难道哄哄自己就能阻止死亡的到来吗?

认识到这永恒的生命,如天地自然中万有造化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就能从绝望虚无的深黑泥淖中脱离出来,就是飞越了生死的悬隔。这始终存在的生命,继续繁衍生发,它是一个延续,如波浪的涌进,生死之间没有一丝空隙,它是连贯畅通的。拥有如此达观心境,一己生命算得了什么呢?生死本无鸿沟,全在于人的设定。需要飞越的不是生死,而是人心中划分的不可逾越的生死鸿沟。在我们人生的路途上,只有抛却生死无常,才能最终得到喜悦。

常乐我净:接受它、看透它、忘却它

水清澈地,鱼行似鱼;

空阔透天,鸟飞如鸟。

——日本·道元禅师《开悟偈》

佛教常言“人生苦”,然而这个苦,指的不是生活的艰辛、肉体上的磨难云云,而是指“无常之苦”。“无常之苦”指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也不得永久,当生活发生变化,苦痛就来了。

我们在这里说的苦是指人生有缺陷,快乐不会长久,就像花朵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盛开,饱满晶莹的花瓣与曼妙的香味让人沉醉、留恋,它却注定不能长久留存于世上,你必须经历它的凋敝和枯萎,相对之前花之美态,这个情境无疑是悲凉的。

让我们客观地看一看生活,真的只是单纯的痛苦忧愁吗?虽然每个人都不免要经受生老病死、家境贫困、亲人别离的痛苦,同样也会享受到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的快乐,无论何时,苦与乐都是相辅相生的。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从而否定了生活中所有快乐的因素,显然是很偏激的做法。

其实,在“无常之苦”以外,人生更多的是一种安宁的境界。这种境界叫“常乐我净”。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永久的安乐,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纯洁。生活从来就不是圆满的,它喜忧掺杂。

佛曾在在菩提树下冥思静想,想要悟出人生的真谛,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终于觉悟并总结出人生的四个真谛:

苦谛:人生是苦,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认识。

集谛:贪欲是人痛苦的根源,是佛教对人生痛苦根源的分析。

灭谛:人要摆脱痛苦,必须放下贪欲,佛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摆脱痛苦。

道谛:告诉人们如何摆脱痛苦以及获得解脱的方法和途径。

“四谛”正是一把解开生命烦忧的钥匙。佛教认为宇宙是虚幻的,暂时的,空性的,没有任何东西能永恒不变。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玩,一旦失手掉在地上,顷刻之间就分文不值了,若我们执著于它原来的价值,不能认识到它本来的空性,必定会伤心、痛苦。所以,人们应该在拥有的时候珍惜,一旦失去,就不要再苦苦执著与自寻烦恼。

花朵会开放,就必然会凋败。以豁达的心态看待这个事实,在它娇美时欣赏它的美丽,凋零了也不必叹息,这只是一次生命的轮回,仅此而已。而你要做的,不是哀叹它的凋敝,而是欣赏和赞叹它的美丽,为自己能看到这么美丽的生命而欣喜。

生命也如花朵草木般有开有败,有枯有荣,享受生命的过程,接受它,看透它,忘却它,平静地承受生活中的喜乐哀荣,这样的生活,才是平淡而幽静的,才不会被痛苦和忧伤的情绪时时包围。

生死随性:自自然然地活着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唐·寒山《欲识生死譬》

你还在羡慕着别人的名车豪宅,抱怨自己没能生于富贵之家吗?还在羡慕着别人的事业蒸蒸日上,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吗?还在羡慕别人家庭美满,妻贤子孝,抱怨自己孤家寡人吗?其实每个人的存在都自有其意义,上天赋予人类生命,自是有它的深意在,如果它只给你一只脚,那么,就请用这一只脚好好地活着。人无法选择生而带来的肉体,也无法选择出生的家庭,却能决定自己每一天生活的意义。南怀瑾先生多次对众人说,每个人都有天然的生命,每个人的身体形貌都是独立的,各有独自的精神。

人活着就是要顺其自然,让自己的生命尽其所有的价值,而不要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有时候,过于倚重外物与环境会让你陷入烦恼的泥沼,得不到快乐的往往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倒不如万事随性,不造作,不迎合,生命自会回归真实。

南怀瑾先生在《缺憾的人生》里写道:人生,永远是缺憾的,佛把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许多缺憾的世界。没有缺憾就不是人类的世界,如果世界时时处处都是圆满就完了。月圆时,明亮完美,但终免不了月缺;水果味美甘甜却经历了酸涩的成长,我们的人生不也正是如此?

同类推荐
  • 做林徽因一样完美的女人

    做林徽因一样完美的女人

    林徽因,这个被奉为传奇的女人,也只是活得更勇敢、更用心的普通人!没有哪一种命运是更好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要面对的各种问题。本书以林徽因为模本,在详细展开她的生活的同时,告诉被现实包围,却依然有梦的女人,要像林徽因一样,学会主宰自己的生活。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当你成为自己的英雄,那些遥不可及的幸福和喜悦,得到都是必然!女性读者比男性更关注林徽因,更容易崇拜她。因为,她活出了一个女人所能希求的全部梦想!我们这本书展现了一个绝代完美的女性典范,告诉所有积极追求自我魅力和价值的女性,做女人就要做林徽因这样完美的女人,学做林徽因这样的女人,就能收获爱情与事业双丰收。
  •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思考致富(智慧生存丛书)

    很多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以自己的成见来测度一切人、事、物。这本书的读者当中,仍有一些会坚信他们无法思考致富,因为他们的思考习惯已沉浸在贫穷、缺乏、失败和不如意之中。而无法自拔。本书就教读者转角思考遇到财富!
  •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方法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方法

    成功和精彩,不是某些特定人士的独享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拥有的,只要你拥有了成功的方法,成功就触手可及。本书讲述播种梦想、树立目标、把握机遇、发掘优点、打造形象、借助外力、练就口才、正确思考、充实才学、挑战失败等操作性极强的方法,为我们步入成就的殿堂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全集

    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全集

    戴力·卡耐基是20世纪最伟人的成功学导师之一、著名企业家、演讲家。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推销术、为人处世术、智力开发术等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英国卡耐基成人教育机构、国际卡耐基成人教育机构和它遍布世界的分支机构,多达1700余个。接受这种教育的不仅有名星巨商、各界精英,也有军政要人、内阁成员,甚至还有儿名总统。卡耐基一生中著有《语言的突破》、《人性的光辉》、《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等多部经典励志书籍,这些书籍和卡耐基的成人教育相辅相成,改变了传统的成人教育方式。
  •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社会现象。马太效应直接关系个人事业的成功和企业的发展,它为成功者走向更大的成功提供了方法,也为失败者超越失败指明了方向。本书着重介绍了马太效应的来源、作用机制以及工作生活中面对马太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做事才能走向成功,成为强者愈强的强者。
热门推荐
  • 黑爵四校花

    黑爵四校花

    “什么?有四个女人死缠着校草大人?”“什么?这么快就要同居了?”“厄……还没呢!不过似乎要订婚了!”“噗!(吐血)”“校医!我们后援队的队长晕倒了!”某校医:“这个月第8次了,今天才3号诶!”
  • 踏碎九州

    踏碎九州

    世人笑我痴?我便要用一生证明。世人骂我苯?我便要用结果证明。世人欺我善?我便身化杀戮神坻!终有一天我将证苍天大道,踏碎洪荒九洲!
  • 绝恋美猴王

    绝恋美猴王

    为爱而生,为爱而灭;踏破苍穹,轮转世界;神魔之间,在于一念;佛来阻我,我便杀佛;神来挡我,我便塌神!
  • 谁是谁的万劫不复

    谁是谁的万劫不复

    一向冷漠的转学生雅子喜欢上酷酷的风麟,最终表白却被拒绝了,她却陪他一起沉沦。在沉沦酒吧里她遇见了寒凌……然而最后他却不辞而别。雅子受伤了,又一次沉沦了,那么傻……
  • 穿越在龙珠漫画

    穿越在龙珠漫画

    重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回想年幼时经常中二的想象自己驰骋于动漫世界里,直到现在虽然不中二了,但是还是很怀念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我放不下龙珠,这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来一起把万千思绪投入到这经典的漫画中。——虽然破坏了鸟山明的一系列设定,但同人作品不就是让作家们随意编排的吗,请原谅我。
  • 冷月云烟

    冷月云烟

    三个灵魂,三个人生。当这三个灵魂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是一跃成为人中龙凤,还是跌落至众人之下?天才少女冷依然的一生又会有怎样的转折?时回转,万象生,三魂聚,惊天地;圣皇位,阎神邸,转时空,忆初现;璃梦碎,烟云散,虚影梦,尽破碎;森万象,水涟漪,兽怒吼,雀神鸣;四神聚,定动荡,归山隐,名流传。
  • 妖王的VIP宠妃

    妖王的VIP宠妃

    穿越成金曜王朝废柴一枚。第一天被太子退婚,第二天报复太子被罚跪寺庙,第三天发现寺庙下面有个妖怪,胸口戳着一根玉簪。她兴冲冲与妖怪交易,要他给自己当宠物,却不想被妖怪当了宠物!且宠成了人物!她是该赞一声主人威武还是一脚踹飞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武裂乾坤

    武裂乾坤

    乾坤无极、苍穹无尽,神魔争锋乱天动地!殷初晨,蛮山走出的少年,当举目无亲的时候他将何去何从?战天骄斗群魔仅仅是为了杀出一条大道?他要这天再也遮不住世人的眼睛,他要这地再也埋藏不了芸芸众生的一片赤心,他要打破这个牢笼之地……
  • 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经验

    厚道人必知的人生经验

    本书对厚道人在生活中受挫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厚道人在生活中容易吃亏的原因,借鉴、总结出了近100条人生经验,以帮助厚道人开创人生的新境界。
  • 晨光以北的风景

    晨光以北的风景

    第一次见面,他问她:“你敢玩么?”第二次见面,她问他:“你还玩么?”之后,顾言晨发现,他们之间,明暗之处,始终夹着一个“玩”字,于是,他勾勾唇,对着沐以北说到:“我们两个就不玩了,造个孩子出来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