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61200000016

第16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1)

社会发展理论历来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研究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拓展,关于中国社会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发展策略等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小康”是一个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的概念,而当前中国人民致力于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又是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是改变当代中国面貌的一个伟大工程。本章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学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领域。

“小康”是中国古代产生的历经几千年不衰的社会范畴,在中国的典籍中,“小康”原意是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社会生活状态。在我国现阶段,“小康”特指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社会生活状况,它是高于温饱水平,又尚不及富裕水平的中间阶段。

小康源于中国古代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学说体系,是儒家理想的经济、社会、政治的楷模社会,是各得其所,秩序祥和安康的社会形态。在小康社会观念的演化发展中,还凝聚着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学术流派的思路与智慧,从而使“小康”成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小康社会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与发展,历代中国仁人志人将实现小康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并且赋予小康社会以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新的阐释。从《诗经·大雅》到《礼记·礼运》,从康有为的《大同书》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从毛泽东的现代化实践到邓小平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小康”完成了从古代先贤农业社会的空想向当代中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嬗变。一部“小康”内涵的转型史,就是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化变迁的历史。在中国社会步入转型期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注入到中国古老的小康社会理想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已成为现阶段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社会目标。

一、小康思想的由来及其历史意义

1.小康范畴的历史由来

《诗经.大雅.民劳篇》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即是说,人民付出很大的劳苦,可能得到安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西汉的《礼记.礼运》书中首次对“小康”作了比较明确的解释:“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骂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正,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可见,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是民众安居乐业,经济状况相对宽裕,家庭稍存财产,足以自给;二是国家社会政教修明,君臣、父子重礼义,家庭和睦,国家防御有力。这就全面阐释了儒家理想中人民小富安乐、政教清明的小康社会模式。孔子之后,孟子等一批儒家圣人对小康理想加以丰富和完善,小康内涵更贴近广大黎民百姓对社会生活诉求,进化为相对安定、殷实、祥和度日的社会生活模式。小康生活场景的这些描述无不给后人以深刻影响。

众所周知,儒家构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以“礼”为核心理念的,有阶级差别、等级分明、家庭稍有资财、君王礼治的社会。“礼”既是维系社会基本伦理道德关系和制度的精髓,自然也是小康社会基本的调控手段。同时,在古代儒家的社会思想中,还憧憬着比“小康”更为完美和理想的社会即“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可以说这种“大同”社会,作为中国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无疑是古代儒家对小康社会最终发展目标的追求与向往。

到了近代,康有为将 《礼运》中的“小康”说、“大同”说和《春秋公羊解诂》的“三世说”相结合,提出“一大二同三公”的社会构想;孙中山以西方近代思想为起点,在《建国方略》中规划了中国小康社会治理逻辑与演进路径;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中国奔向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并且在中国人民的实践中阐明了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邓小平总结近代中国图强奋发的历史和世界发展新形势,汲取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推陈出新,赋予“小康社会”全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邓小平提出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赞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理论中“小康”模式,科学、准确、简练、内涵丰富、实事求是。分三步走的战略是对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路径的新诠释。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战略设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郑重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以后,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的客观现实,及时、果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成果。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真正实现了古代先贤和历代仁人志士关于小康和大同社会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构想,并且赋予了古老的“小康”范畴几乎全新的内涵及其历史使命。现阶段中国人民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使古老的“小康社会”理想终于变为现实。

2.小康思想的历史地位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小康社会形态的理念,直接源于中国漫长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意识,它所勾勒的一幅物质生产相对发达、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必使饥者得其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墨子.非命下》),对在社会底层艰难生存的广大小农无疑具有明显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对小康理想的渴求,反映了民众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叛,表现了历朝历代社会先进分子和广大民众对于美好事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正是小康理想具有的社会感召力,统治阶级也可以借助其魅力安抚民众,巩固皇权与等级制度,因此,古代小康社会思想容易既为统治阶级也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一方面,必须肯定古代小康思想所具有的历史进步意义。首先,这种小康模式具有注重民生,以民固本的精神。以家构国,以家治国;国富则民富,民富则国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非命下》)。这是中国儒家基本的社会政治哲学。从社会运行结构看,小康思想从先解决庶民的基本物质生存(温饱),再上升到社会精神(制度),及至其伦理形态(礼义),即从世俗生活出发,深入到维系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的思想,摆脱了宗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束缚,实际上突出了民众生活需要的满足在社会运行中具有的重要地位。诚然,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并非是当代意义的“个人主义”,且“民众本位”居于“君主本位”或“社稷本位”之下。“爱民”与“重民”始终是保障皇权地位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有实质区别。但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理想社会,重视黎民百姓生存,进而探求社会制度的保障,寻求规范、祥和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深刻反映了儒家智慧的生存方式,无疑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粹。同时,笔者以为,儒家文化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事实,本身就证明了它具有某种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小康理想注重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和精神生活的闲适,因而就其本身来说,首先反映了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百姓对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生活条件的期待与追求,这在注重“内圣”,视立德、立言、立功为人生第一要务的思想体系中,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使得小康内在的价值追求至今仍然具有现代意义,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称颂。

其次,小康思想具有可贵的普世价值。中国特色的小康与大同的社会理想,深刻地表达了在阶级社会之中人们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和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并且体现出超脱现实经济社会条件的浪漫主义色彩。与此相似,近代西方以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曾经提出与中国传统的大同、小康社会相同的社会构念,同样是超现实的浪漫主义产物。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其经济社会制度设计的可借鉴之处,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思想渊源。当然,马克思、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本不同,不是从所谓的正义、善良等抽象的原则和理念出发,而是根植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深刻剖析,立足于对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探析,提出了未来公有社会的科学构想,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从这个意义看,当代中国人在选择现代化的道路上,再次提出建设目标更为远大、内涵更为宽广、胸襟更为包容的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仍然鲜明地体现出深厚、独特的中国历史文化之源,以及明显的普世价值,从而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不仅为中国人民也易于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理解。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小康思想具有的局限性在于:首先,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来看,古代小康社会的基础是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传统小农社会经济体系,与根植于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社会形态有着质的差异。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古代小康思想不可避免表现出“泛道德主义”倾向,它竭力表现人“内省”自身、控制自我的“至善”,而轻于鼓励人努力外向进取,以求利用外界为其服务的“求取”。显然,这种价值取向与注重开拓、追逐功利的西方经济人精神直接相悖。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惰性及对商业精神的抑制,是中国无法实现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结构性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古代小康思想所推崇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模式,不可能指导中国走向世界、迈向工业化,实现从传统小农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其次,古代小康社会发展模式只能是思想家的蓝图,缺乏实现的基本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悠久灿烂、举世闻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这种文明成果并未带来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漫长的封建统治对农民阶级肆意盘剥和压迫,致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严重的摧残,战火不熄、灾荒不断,广大民众长期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所谓“不饥不寒”、温饱有余、礼仪祥和的小康社会,只能是古代先贤的美好的憧憬、企求的梦想而已。一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昭示着一个真理:没有先进的阶级和政党、没有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便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实现小康理想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条件。

当世界跨入新的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格局日益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中国提出在2020年左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最根本的利益之所在。从传统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了当代中国加快迈向富裕和现代化的步伐。

二、小康理想的探索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百多年间,中国走向世界现代化的历程曲折而坎坷,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异常艰辛的跋涉与攀登。积弱积贫的近代中国人,从未放弃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理想模式的追求,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社会模式,呼唤着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中国古代政治理想一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进程,始终与开拓、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理想紧密相联,换言之,探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便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由此探析,笔者尝试将此进程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同类推荐
  •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本书是国内著名教育专家陶继新先生与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名声渐起的阳光女校长——张萍女士关于学校管理的精彩对话,是人生、阅历迥然不同的两位智者的管理经验和人生体悟的感言集。本书包括8章40节,陶继新先生与张萍女士以凝练的笔法、精妙的话语,深刻的认识,对领导哲学、人才理念、办学精神、课程建设等都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书中所谈到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教师发展等诸多问题,都是时下校长们所关心的问题,从中也再次印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相信很多校长从中可以学到真正的治校之道。
  •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树人文库-感动一生的义勇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热门推荐
  • 彼岸花开:绝世倾恋

    彼岸花开:绝世倾恋

    深秋,她家破人亡,坠入悬崖,她没有死。整容了,她重新傲然踏上复仇的不归之路。总有一天,我会让伤害我的人全部付出血的代价!暗殇夜,下辈子我们,在一起好不好……彼岸花开了,我们一起奔赴黄泉天涯。
  • 远山花开

    远山花开

    生在红尘里,何必见远山。棺有重启日,人无再少颜。
  • 分春馆词

    分春馆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兽神

    鬼兽神

    六道轮回被毁冥界大乱叶尘回阳间捉鬼但不久鬼王复活和叶尘会有什么战争呢?
  • 情致深心小舅舅好迷人

    情致深心小舅舅好迷人

    他是小丫头的大树也是F市又帅又多金的总裁正宗的妖孽一个有人传出他是。。却没人知道他的心已经给了一个丫头一直为她守身如玉她没有父母的疼爱在任何人面前都是叛逆的样子却独有在他身边才能流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他护她他宠她只为她一世安宁
  • tfboys之你我的约定

    tfboys之你我的约定

    三个全国首富的千金,遇上了光芒万丈的他们。千金一个乖巧可爱,冷静沉着,却有一段凄美的爱情;一个卖萌的二货吃货,爱情的路上却坎坎坷坷;一个与一位男主角曾认识,却迟迟不相识。这样的六人,会出现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熙朝乐事

    熙朝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年承诺:凤惊天下乱苍穹

    千年承诺:凤惊天下乱苍穹

    23世纪的杀伐之王,修罗女王“千魅”:杀伐决断是她的标签,铁血无情是她的代名词。当惊才绝艳的她变成懦弱痴傻的她,寒眸睁开,风华绝代!当她终于找到他,当他终于等到她,看他们执手,黄泉碧落,笑看世间沧海桑田。当风云再变,一场大战,又让俩人生死离别。她狠下心肠将亲生骨肉冰封万年,她照顾好自己,只为在她找到他时,让他看到当初那个风华依旧的她。“炎殇,你等我五千年,我寻你万年……等我……”等待,承诺,他们约定一起到时光的尽头……无尽中,谁的相思寸寸成雪,又是谁固执万分,孤寂万年,用一切换重逢相守……
  • 狼性总裁:娇妻,你别跑!

    狼性总裁:娇妻,你别跑!

    因为欠他,所以她心甘情愿的做她替身,但却遍体鳞伤。因为惧他,所以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他,但却日久生情。因为念他,所以她终是回到了他的身边,但却无法忘怀。顾若卿:“为了这笔所谓的债,我被你折磨的遍体鳞伤,所以我决定逃离你制造的囚笼。”冷煜宸:“女人,既然已经爱上,你就不要妄想离开,因为我会让你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