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3400000013

第13章 劝服知识理论的回顾及评述(2)

六、市场元认知

元认知应用于营销领域称为市场元认知(marketplace metacognition)。尽管与市场元认知有关的研究尚处在前范式阶段,但一些学者仍然认为:市场元认知将会在未来十年中成为消费行为研究中的重要领域(Wright Peter,2002)。

最早将元认知理论应用于营销研究并将其概念化的是Wright Peter(1985,1994,2002),他提出“市场元认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与市场有关的想法的想法,包括人们对于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信念,以及人们对于他人在这些方面信念的信念,这些信念与特定市场情景下的协作与操纵有关”。在市场元认知的视角下,我们对消费行为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某位女士知道自己在消费方面有一个弱点:只要碰到打折就总会买一些用不着的东西。过去的经验告诉她经销商了解她的这个弱点,并总是想方设法利用她的这种习惯。带着这些认识,这位女士走进满是折扣广告的超市,在这里她和厂商发生互动,不断进行思考和反省,并最终作出消费决策。

市场元认知的基本思想来自于前文所述的元认知理论。元认知理论从本质上是一种善于解释博弈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市场元认知”从“元认知”理论中汲取了“反省”和“互动”等核心观念,除此以外还充分考虑到消费行为的社会本质,强调“市场智力”(即市场元认知知识)的社会性和习得性(Bagozzi 2000)。

近年来有关市场元认知的研究已经浮出水面,它们大部分都聚焦于劝服问题,其中一些关注对一般的市场元认知知识的评价(Moore and Lutz,2000;Friestad and Wright,1995,1999),另外一些关注较为具体的市场元认知知识的测量(Boush,Friestad,and Rose,1994;Kirmani and Wright,1989;Obermiller and Spangenberg,1999),还有的关注市场元认知的获取、易接近性等问题(Campbell and Amna Kirmani,2000;Campbell,1995,1999;Friestad,Marian and Peter Wright,1994;Kirmani,1990)。

在这些研究中,市场元认知研究的主要倡导者Wright Peter以及他的合作者Friestad所提出的劝服知识模型是尚属于起步阶段的市场元认知研究中最具系统性,也是被后续研究借鉴最多的概念框架。本研究将借鉴劝服知识模型,从全新的角度解读服务广告效果。

第二节劝服知识理论及相关研究回顾

近年来,有关元认知的研究进展在营销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元认知的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劝服效果(Bless and Forgas,2000;Yzerbyt,Lories and Dardenne,1999;Pablo Brinol,Richard E.Petty,Zakary L.Tormala,2004)。以元认知为基础的劝服知识理论拓展了传统上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反应视角下劝服效果的研究,强调市场空间(marketplace)中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市场互动关系、消费者的反省与调节以及特定情景下市场智力对劝服的影响。下边我们将对劝服知识理论提出的背景、模型及主要构念,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全面回顾。

一、劝服知识理论的提出

(一)劝服知识理论提出的背景

劝服知识理论的雏形是Peter Wright(1985)提出的“schemer schema”,这种非正式的表述形式探讨的是“消费者关于营销者影响策略的直觉理论”。

促使对Wright对“schemer schema”进行思考的是一位经济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位博士生向Wright请教:自己论文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会将零售商的大减价看成是一种标识成本结构和未来竞争策略的“信号”,在经济学中这是被普遍认同的假设,但是他不知道在现实的市场上消费者是否真地会像经济学家假设的那样作出信号推断。

这个跨学科的提问促使Wright意识到消费行为学忽视了与市场博弈有关的研究。他说“在斯坦福,我周围的信息经济学家在研究买卖双方之间的‘信号’,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在我看来解释市场中的博弈关系应该是消费行为研究者的使命。如果说买卖双方的直觉博弈(intuitive gamesplaying)能够成为建立一般行为理论的重要部分的话,那么这个工作应该由我们来完成”(Wright,1985)。

(二)借鉴图式理论

为了对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博弈关系进行解释,Wright(1985)借用了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概念。所谓图式指的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个体用以认识世界的、有组织的基本模式,它是贮存在记忆中的抽象的认知功能结构,是了解环境、解决问题的参照系。当个体遇到外界刺激情景的时候,会使用图式去核对、了解认知情景,这种过程被成为图式加工(黄希庭,2004)。

最早提出“图式”概念的是剑桥大学的Bartlett。在1932年发表的《记忆》一书中,他对当时公认的“记忆和遗忘可以通过无意义的音节进行研究”的观点提出了质疑,Bartlett认为对记忆的研究应该采用在自然条件下的、富有涵义的素材。在一项记忆实验中,他让被试者阅读故事,并尽量回忆故事中所说的事情,结果发现“对故事的态度”是故事记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他提出“记忆是建立在态度的基础上,记忆的总体目标就是为态度找到正当的理由”。人们所记住的故事是以故事的总体印象和故事的主题为基础的,回忆总是与最主要的主题一致。Bartlett提出了图式的概念,指出图式是统一的描述关键体验的主题(theme)。

图式理论是传播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大众传播的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包含着组织人们对人物或者事件进行记忆的知识框架或者知识结构(Richard Jackson Harris,2004)。图式建立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由于图式的作用,人们通常会超越实际展示的信息,作出与以前形成的图式一致的关于人或者事件的推论(Graesser and Bower,1990;Harris,1981;Rojahn and Pettigrew,1992;M.Singer,1984)。在传播活动中,受众头脑中某种图式之所以被激活,可能由于节目中特定的信息内容,也可能由于信息呈现的某种特定的形式,例如倒叙、蒙太奇、重放等,人们通过媒体使用方面的社会化活动来学习如何处理这些形式特征(Abelman,1989)。

图式理论被应用于广告效果研究中,从图式理论的视角来看广告(advertisement)是一个被处理的讯息,人们不会只按照字面的意思存贮和提取信息,而是会按照他们自己与广告相关的信念以及广告曝光的环境来等综合因素调整对广告的态度。

(三)初始概念:“schemer schema”

为了求证信息经济学中的信号理论是否能够在消费行为当中找到依据,Wright(1985)提出了“schemer schema”的观念,它在操作中被称为“控制图式”(control schema)。在被激活的情况下,“控制图式”引导人们后续的反应过程,特别是人们反应过程中的情景判断。

“schemer schema”关心的基本问题是:如果双方都充分意识到“有人正在努力把一些东西卖给另外一些人”,那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双方都思考了些什么?每一方关于对方的假设对最终的理解产生什么意义。“schemer schema”研究的焦点不是消费者头脑当中特定的图式或者知识结构的内容,而是与图式有关的过程,即图式(schema)形成的心理过程、它是如何被激发、使用和修改的。

Wright(1985)提出在买卖双方的劝服关系中可能存在多种“子图式”(subschema),它们在不同的具体情景中被激发并影响后续的反应,这些子图式包括:“讯息形式(message format)子图式”,即讯息展示的先后顺序或者视觉展示形式;“框架(framing)子图式”,即形成判断的方式是否存在偏见,如果有偏见,是故意的还是巧合的;“保密(secrecy)子图式”,即为什么流露这些信息,同时隐藏了什么信息;“传播者子图式”,即为什么传播者描绘自己的这些特性;“定价和促销子图式”,即为什么这个产品降价出售,是由于将被市场淘汰,还是想吸引我的注意,又或者是有意与竞争者对抗,等等。总之,“schemer schema”包括了各种与理解和判断对手策略有关的想法。

二、劝服知识模型

在“schemer schema”概念的基础上,Friestad和Wright(1994)进一步提出了劝服知识模型(Persuasion Knowledge Model,以下简称PKM)。PKM是第一个正式将消费者视为对营销战术主动的和具有怀疑精神的思考者的模型,它说明了消费者是如何根据劝服知识,对营销者的广告或推销作出理解、评价,并最终确定自己对产品及营销者的态度的。

(一)劝服知识模型的理论前提

第一,劝服方和被劝服方存在元认知层面的互动关系。被劝服方的劝服处理知识和劝服方的劝服策略知识紧密相联,消费者用来处理劝服的知识包含了他们关于如何劝服他人的知识,以及他们认为别人通常如何劝服的知识。

第二,关于劝服对象的基本假设是:他们是足智多谋的参与者,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并有能力从自己的经验中选择对劝服努力做出反应的最佳策略,在处理劝服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最重要的目标是对结果保持控制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拒绝劝服。

(二)劝服知识模型的基本构念

Friestad和Wright(1994)认为劝服知识模型由以下五个基本构念组成:

第一,被劝服方(target):指劝服努力指向的人群(例如消费者或者选民)。

第二,劝服方(agent):指目标受众可以识别出的,对设计、构建劝服努力负有责任的公司或者是个体销售人员。

第三,劝服努力(persuasion attempt):指劝服方设计出来的用以影响消费者的信念、态度和决策的策略行为。

第四,劝服情节(persuasion episode):指消费者直接观察得到的劝服方策略行为。

第五,劝服处理行为(persuasion coping behavior):被劝服方为了自己的目标选择恰当的策略处理劝服努力。

(三)劝服知识模型包含三种知识

第一,劝服知识(persuasion knowledge)。劝服知识是消费者经过长期学习获得的在劝服场景下管理他们自己心理活动的知识和能力。Friestad和Wright(1994)认为劝服知识使得消费者能够识别、分析、理解、评价和记住劝服努力,并且选择和实施最有效和最恰当的劝服处理策略。劝服知识引导消费者注意广告或者销售活动的某些方面,提供关于劝服方为什么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劝服的动机推论,形成关于劝服努力可能对人们形成何种影响的预测,指导被劝服者注意自己的目标以及可能的劝服处理选择方式,预测哪种劝服处理策略是最佳选择。

第二,主题知识(topic knowledge)。主题知识指与讯息主题有关的信念,通常是指消费者有关产品类型或者服务类型的知识。

第三,劝服方知识(agent knowledge)。劝服方知识通常指消费者关于劝服方(广告主或销售人员)的特征、能力、目标等方面的知识。

在不同的劝服场景中,消费者的智力资源在这三个方面的分配水平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消费者拥有的各种知识的水平不同或者是信息处理的目标和机会不同。Friestad和Wright(1994)认为有些情况下劝服知识比主题知识和劝服方知识应用更广泛,也更容易被调用。

(四)劝服知识的作用条件

1.认知能力

劝服知识理论认为消费者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利用劝服知识对劝服方的意图进行推断,“推断”活动需要充足的认知能力,因此,足够的认知能力是劝服知识作用的条件之一。一般认为只有在对劝服信息进行详尽加工的情况下,消费者才会利用劝服知识对劝服策略的意图进行推断和感知(Campbell,Kirmani,2000;Shiv,Julie A.E and John W.P,1997)。大多数有关劝服知识模型的研究都是针对消费者进行详尽信息加工的情形展开的(Campbell,1995;Artz,Nancy,Tybout Alice M,1999;Sally Hibbert,Andrew Smith,Andrea Davies,Fiona Ireland,2007)。Xiaoli Nan(2005)认为只有当消费者的信息处理动机、能力和机会足够多,同时与劝服情景中包含的主要劝服策略相关的劝服知识足够容易被调用的时候,消费者才进行对劝服策略的详尽加工,劝服策略感知才会对劝服效果产生主要影响。

同类推荐
  • 读寓言悟管理

    读寓言悟管理

    为了让广大业内人士和读者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学习到世界著名企业的管理精髓,《读寓言悟管理》采用了讲寓言故事学管理知识的形式,对大量的管理材料进行了精心筛选,反复推敲。每一个故事都力求精炼概括,每一个著名企业的事典都做到视角独到。《读寓言悟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管理书籍,在于避免了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以全新的形式——活泼生动的寓言为引导,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典事例,用精炼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深刻的管理理念。
  • 世界商之道

    世界商之道

    本书介绍了日本人、美国人、犹太人的经商之道,揭开了世界上最聪明人的赚钱秘密。
  • 人力资源整合精华读本

    人力资源整合精华读本

    人力资源整合(HumanResourceIntegration,简称为HRI)是指依据战略与组织管理的调整,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面靠近,对人力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配置,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
  • 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儒家的和谐管理—组织行为规范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辑录,古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管理之道。《论语》不仅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宝贵的途径,那就是把中国古代的管理智慧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成为一种可能。在《论语》中,孔子明确提出了“仁者爱人”与“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仁”是“德”的最高体现,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孔子的管理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修己”,通过“克己复礼”实现自我管理,其归宿是“安人”,即实现“尽善尽美”的社会管理。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热门推荐
  • 神霄狂尊

    神霄狂尊

    地球古武世家少主秋泽,因为一部无法修炼的功法被兄弟、情人所害,异世重生,面对无数挑战,秋泽决心改变自我,从今往后,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有忠实原著的部分,也有再度演绎的部分,还有轻松发挥的部分。希望孙悟空、唐僧、白马、猪八戒、沙僧、哪吒、牛魔王、凌虚子等大小角色再一次给读者带来快乐和感悟。这本名著所涵盖的内容之广、哲理之深、趣味之强。单就文学性本身来说,除了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人物的对白妙趣横生之外,光是书中有关描写景色、人物、宗教等方面的诗词就很值得细细推敲,好好把玩。
  • 带着手机重生了

    带着手机重生了

    什么,今天是2006年,我重生了,还是带着手机重生了,而且手机还可以和2016年联系,而且手机还附带各种金手指,哇咔咔修神,修仙,统一黑道……写网文,买彩票,开公司,炒股……泡美女,买海岛,当富豪……手机在手,天下我有。
  • 秘银火

    秘银火

    曾经繁荣的家族一夜之间屠戮一空,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索伦科自由领和他什么关系,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灵魂,预示着什么,又将改变什么。伤痕累累的旅法师,她在追寻谁?死者从坟墓中爬出,永亡者在夜幕下郁郁独行。乔根底冈的地下,黑暗的代言人咏念着篇章。远古的战场上,金色的羽翼纷飞陨落。雄狮帝国的皇冠蒙尘,教皇手中的权杖闪耀。高山骑士南征,兽人冲下高山。来自东方的角弓和战马。那被时光埋葬的土地下,又隐藏了怎样的秘密。神州,又是哪里?散落神物的汇聚,七扇门终于洞开。真相翻开另一个篇章,真相背后还有下一个真相夜幕中,骑士们割开自己的手腕,用鲜血染出绛红色的大旗,在第二个黎明,他们要将这些赤羽连同自由和平等的意志一起插遍这个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曾经的少年跨上赤红色的战马,手拄长剑要去拯救天下苍生,要守护一个和平的世界,当他回首的时候,他的马蹄下却满是弱者的累累白骨。
  • 挑剑杀

    挑剑杀

    本是街头混混离奇穿越!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属于战者的时代!侠客行!当李四拥有了王者荣耀青莲剑仙的技能!自此李白一剑惊世!我和我的剑到此一游。情怀,懂不懂?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干什么?你的血让我诗兴大发。一篇诗,一斗酒,一曲长歌,一剑天涯!谁能接我一剑!。。。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大河之剑天上来……笑看江湖,白衣和剑。且看李四这个混混如何侠乱江湖!(有兴趣的加书友群:418370170……欢迎……)
  • 一分钱优势

    一分钱优势

    《一分钱优势:沃尔玛连锁制胜之道》通过对众多经营策略的深究,详析了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如何白手起家,由小到大,从城市发展到全球,又是如何在50年内成功发展壮大了传统零售行业经营模式成为行业巨头,并创造了连锁业的奇迹。
  • 腹黑酷少追前妻

    腹黑酷少追前妻

    大二那年,她遇到了他,嫁给了他。她曾以为这是命中注定的幸福,所以紧紧握在掌心,却不知道越是重要的东西握得越紧,便越容易失去。毕业那年,她和他离婚,从此各奔东西,再无交集。多年之后,她再次归来,她,却不再是曾经的她!爱恨情仇,从此伊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诱婚

    诱婚

    世人都知道,那个美得让人怦然心动的林氏太子女是男人们的心头宝。世人都知道,那个帅得人神共愤的商界才俊是女人们的终极目标。‘心头宝’长住江南,‘终极目标’漂在异域,而这两条原本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平行线,却在一次精心设计的撞车案中有了交集。
  • 边伯贤你是最耀眼的阳光

    边伯贤你是最耀眼的阳光

    伯贤专线:”我爱你。”“可我不爱你。”“边伯贤你到底要怎样才肯放过我?”“别异想天开了。”“原来如此……”“别走!”“你无法阻止我。”“别开玩笑了。”“她是谁?””你管不着。“”真是好笑。“”爱情就是这样的吗?“”你想得太天真。“”你到底要怎样?““你终生只能在我这里度过。”“呵……我就这样被你毁了……”
  • 好汉太温柔

    好汉太温柔

    这男人的“温柔”真的太令她不敢领教了,教她健身周到得令她发抖,看她的眼神很“侵犯”,爱笑不笑的表情让她觉得自己很像个运动白痴,她跑错男子更衣室遭他取笑有不良癖好,让她很想死。为什么她老是在他面前出糗?为什么就是对他很紧张?还有,他的身分到底是健身房教练还是大老板啊?一副架势好大、威严得要死的模样,教她好怕啊……陆汉威觉得这个叫悠悠的女生未免太嫩了,做个运动一问三不会,标准的朽木一根、没天分,教她健身,她的脸竟爆红得像缺氧,他有这么可怕吗?还是以为他有传染病?一见他就闪!她的害怕让他气闷,而她的纯洁、笑容让他心动,明知这种女生不是他该招惹的,却忍不住想亲近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