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6100000016

第16章 新中国60年:新闻学研究发展经验思考(1)

题注:这是《新中国新闻学研究6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的第二篇,以《新中国60年:新闻学研究发展经验思考》为题,总结了新中国60年来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经验:新闻学研究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须坚持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须不断破除“新闻无学论”的影响;须不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须遵循学科发展科学规律;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本文发表于《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1期。

新中国建立60年来在曲折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的过程,既有成绩和经验,也有问题和教训,认真总结这些成绩经验和问题教训,对其未来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闻学研究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总结60年来新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它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紧紧相依,步步相随。当祖国和人民处于顺境时,它的发展也顺利,而当祖国和人民处于逆境时,它的发展也就受到干扰和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新闻学研究随着初兴的共和国蹒跚起步,到在“左”的路线和思潮影响下,长达20年中经历曲折,遭受重创,再到挣脱“左”的束缚,拨乱反正,重新起航,最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改革创新,走向繁荣发展,真所谓“国兴,学亦兴,国难,学亦难”。

这告诉我们,新闻学研究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与社会环境,需要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国家应当尽可能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氛围,使得新闻学研究能够在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与条件下自由发展。像“文化大革命”极“左”情况下那样,对学术研究任意摧残和压制的情况再也不能出现了。

我们高兴地看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提供的良好氛围和条件下,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予以大力支持,使得我国新闻学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得以不断改善。

例如中共十六大以来,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新闻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为新闻工作实现新的调整和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如《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年)、《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通知》(200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等。

这些政策文件和法规涉及的大都是制约新闻业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其出台将从政策上为新闻业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也为新闻学界从学理角度来认识新闻传播和新闻业发展中的这些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政策及法理依据。

再如,政府在新闻学研究的经费上也加大了投入。无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或是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其中对新闻学学术研究的经费资助额都有大幅提高,另外,新闻教育经费和新闻事业发展经费也在增加。这些都为新闻学科建设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障。

此外,新闻业界的配合也为新闻学科发展提供了支持。近些年来,新闻业界越来越重视和认可新闻学科的学术地位,对新闻学表示出越来越宽容与合作的姿态,不少媒体机构主动与学界进行科研合作,自觉运用新闻学理论指导实践。总之,与以前相比,新闻业界对新闻学理论的轻视和指责少了,配合与合作多了,相互间就共同关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合作开展科研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力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这本身就壮大了新闻学的研究力量,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发展。

除此以外,新闻学科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与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近些年来,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学科建设得到许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配合与支持,形成了一种新闻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新闻学研究须坚持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学术研究需要始终体现为新闻实践服务、为传媒改革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离开了这些,新闻学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

纵观60年来新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服务新闻实践和传媒改革是其存在的主要价值,也是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正是在不断总结新闻工作和传媒改革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一定时期具体的新闻实际工作和传媒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新闻学才得以不断丰富其学术内涵,提升其研究质量,从而获得深化与发展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对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实践的探索,到改革开放中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实践和传媒改革经验的总结,新闻学研究积极为我国新闻宣传实践和传媒改革,及时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咨询,促进了新闻宣传实践的创新,推动了传媒改革的深入,提高了新闻宣传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例如,报纸的改扩版、周末版的出现、都市报的兴起、报业集团的建立,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推陈出新,还有新媒体的快速与强势发展、传媒产业从经营到管理的一系列改革与创新,等等,都离不开新闻学研究提供的理论支持。

而服务社会发展,则是新时期新闻学研究的一种开拓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学研究开始注意将视角从新闻圈内瞄向社会的广大空间,承担起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下,新闻研究者将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为政府、企业及各种社会团体提供有关新闻传播方面的政策咨询和理论创新服务,大批研究政府和企业及社会团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舆论危机,提高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能力的研究成果,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使新闻学研究的社会应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实践说明,新闻学研究不能偏离服务新闻实践、传媒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不能无视不断变化的新闻工作实际,将自己圈入纯学术的象牙塔中,否则便会走入死胡同,失去其存在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新闻学研究须不断破除“新闻无学论”的影响

在几十年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新闻无学论”始终伴随其左右,对其发展造成很大冲击和影响。什么“浅薄论”、“无用论”、“非科学论”、“不独立论”、“不成熟论”、“失范论”。等等,诸如此类的一些观点时不时地会出来对新闻学“品头论足”。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传入我国并获得快速发展后,更是出现了“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或“用新闻传播学替代新闻学”的论调,使得“新闻无学论”的声浪愈加汹涌。

“新闻无学论”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而且实事求是地说,“新闻无学论”也不是毫无道理,它的确反映了新闻学作为一门后起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不容否认,“新闻无学论”的存在和蔓延,对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受到某些质疑和否定,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轻估和贬损,研究队伍也受到某些冲击和影响,不少原先研究新闻学的学者纷纷转向研究传播学,以至于使得一些人对新闻学的前途感到担忧。

因此,新闻学研究欲求发展,就须认识“新闻无学论”的危害,并要努力破除其消极影响,从而为新闻学的健康发展扫清前进道路。当前,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认真总结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科发展的成绩与经验,说明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具有人文科学学科属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品质及理论内涵,维护其学科地位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当然,在破除“新闻无学论”消极影响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考虑其中某些合理的成分。对其中那些客观反映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内容,以及那些对促进新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内容,要做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从中汲取教训,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使得新闻学在理论体系上更加完善、学科内涵上更加充实、研究方法上更加多样、研究机制上更加规范。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

    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

    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聚焦中国名校管理中国中小学名校校长办学理念(精装)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学者熊培云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他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分为政策之思,价值之辩,富贫之觞,教育之考,文化之思,时事随笔等几部分,分别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的矛盾。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 公文写作大全

    公文写作大全

    公文是党政机关,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有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比一般文章要规范要多。公众学习公文写作,既是我国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表现,也是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体现,每个人和集体都要至少了解几种与自己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种。
热门推荐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虚度年华

    虚度年华

    我是生活在一个农村的孩子,为了女孩欺骗了所有人。以自己自私的权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
  • 逆光·元年

    逆光·元年

    仙女棒画一个心,爱得流光溢彩。太妃糖加巧克力,甜到天旋地转。你曾陪我买金鱼,我送你一只小“维尼”熊。你说我的笑声就像夏天的烟火喧嚣又灿烂,我喜欢你用微翘的鼻子轻轻磨蹭我的双颊。我们靠在一起呢喃细语翻看第一年的笔记。还有很多很多……也是这个仲夏夜,我们种下一个秘密,约定来年还要在一起,看它开出怎样的甜蜜。
  • 九尾灵狐:落

    九尾灵狐:落

    传说,天界有一种银白色的灵狐,它们身份尊贵,堪比天界公主,无论见到谁都没有行礼,因为它们是天界的宝贝——它们是稀有的通灵狐。灵狐长出七条尾巴,便可以穿梭各个时空、位面;长出八条尾巴,便能修炼各族法术,进步神速;长出九条尾巴的,便是世界至尊。但它们灵狐一族始终与天帝一家友好,听命与它们。
  • 滂沱

    滂沱

    人类在40世纪初,成功抵御了多次地外文明的入侵,在第三次地球保卫战胜利之后,也就是公元3020年,世界各个国度通过公民投票成立了联邦帝国。而联邦议会是现在地球文明最高的统治机构。议会成员由之前多国首脑组成,主要是带领人类抵御地外文明以及决策人类的发展方向。地外文明的入侵导致了很多城市消失殆尽,无辜平民牺牲无数。这些惨痛深刻的事实,促使幸存的人类开始建造坚固的防御系统。科技的运用使得人类得到了基础的安全保障。从而人类也得到了短暂的喘息机会!故事就是从人类最近一次保卫战争胜利之后不久开始的。
  • 末世之浮生

    末世之浮生

    一个是身怀异能空间的凉薄女子,重生后冷血复仇,游走在丧尸横行人心泯灭的城市之间。一个是古武学最终传承的坚毅男子,历经背叛挫折,依然坚守着人类灵魂最后的乌托邦。他们在血腥残酷危机四伏的的末世人间演绎一段细腻动人的传奇,成就一个文明重铸的神话......
  • 极品神偷:校草我要宣战

    极品神偷:校草我要宣战

    她只不过是日本来的留学生,可偏偏争强好胜,一不小心惹了大麻烦,偷宝物被逮不说,竟然还被识破身份丢了父亲的名誉!黑道之战中,她大闹帮会。“父亲,这个黑帮王位不能给他!因为我冷倾弋,要向他,夜、冥、默、宣战!”
  • 冷酷王子PK高冷女神

    冷酷王子PK高冷女神

    她高冷,她温柔!她可爱。在雪樱贵族学院中她们与冷酷王子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崩坏世界:泛大陆

    崩坏世界:泛大陆

    这个世界只有一块大陆,大陆的中央有一个大树,大树下出现了一个不该存在的人,命运的轮盘在这里的抑制住。要说存在即为合理,那么,不该存在的存在到底是不是合理的呢?少年背负着交接的叹息,背负着无尽的伤痛,在这条不归的路途上行走。
  • 猎色美人鱼

    猎色美人鱼

    她是一条为了实现梦想而穿到异界的人鱼,强大的实力让她霸道的宣示着自己的所有权,重量级的强大靠山让她无所恐惧的嚣张行事,人鱼的本性让她特立独行,她在异界掀风鼓浪,令无数人惊艳,她只为实现梦想,却意外虏获几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