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100000038

第38章 网络青年的心理疾病(2)

二、心理危机干预

(一)一个新话题

人们对应激事件一般都会出现“惊吓-否认-侵入-不断修正-结束”这样一个典型的心理反应过程。研究表明,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约有70%的灾难当事人可以在没有专业人员帮助的情况下自愈心理创伤;30%的当事人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从精神疾病角度分析,这是一种严重创伤后遗症,也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它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简单理解就是重大创伤后心理失去平衡状态,很长时间恢复不过来,严重的便导致疾病。

重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心理失衡状态又称危机,给予及时咨询指导或诊治,即为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的直接目标是帮助当事人尽可能恢复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危机干预的(Crisis Intervention)技术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的一些志愿者组织为了帮助越南战争后回国的一些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军人摆脱精神痛苦,采用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

我国的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也可以说是个新话题。2008年5月18日,新华网刊文介绍了中国心理干预的历程。2002年4月1l日,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将受灾人群列为重点干预人群。2004年5月至7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再次组织专家修改了心理干预预案。在此之前,实际操作工作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开展,但是不够规范。比如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发生大火,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应邀派人参加了与烧伤等专业治疗人员共同组成的抢救组,对伤亡者家属的心理危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干预工作。这次干预是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参考从国外找来的相关资料摸索完成的,算是个开端。之后在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1998年张北地震,2000年洛阳火灾,2002年大连空难,2003年“非典”及重庆井喷事件,2004年包头空难、“云娜”台风灾害、温州乐清泥石流、东南亚海啸等灾害过后,都在一定区域开展了心理干预工作。按照2004年制定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到2005年,重大灾害后干预试点地区受灾人群获得心理救助服务的比例达20%,这是中国人在这个领域大胆探索的起点。

重大创伤以后的应激障碍在一般受灾人群中占有多大的比例呢?

《信息时报》在2007年12月28日刊登“创伤之后的心灵修复”一文,其中介绍,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平均为8%,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证明在应激危机中,女性更容易受到伤害。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后,无论受伤与否,约25%的儿童会患PTSD。缺乏父母关爱的青少年受伤后更易患上这种疾病。幼年遭受躯体或性虐待,10%~55%的患者成年后患PTSD。青少年罪犯中,PTSD的患病率是普通青少年的4倍。

中国目前还没有查到这样的统计数据,不过参照美国的权威数据看,问题是相当严重的。绝大多数强烈的应激事件以后,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还会有反应。应激创伤的表现一般是:努力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避免可能回忆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明显减少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情感范围有所限制。与此同时,警觉性提高。儿童因为大脑语言表达、记忆数量等功能发育尚不成熟的限制,常常描述不清恶梦的内容,时常从恶梦中惊醒、在梦中尖叫。也有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所有这些症状都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通常对于心理危机干预采用三种基本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

平衡模式:由于经过重大危机的人,心理处于失衡状态,个人原有的应付困难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无法解决面临的失衡问题。

这时候采取平衡的方法,目的就是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该模式适合于早期干预,那时候人们刚刚失去对自己的心理控制,分辨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完全处于慌乱惊恐中。

认知模式:因为心理危机来自对突发事件和围绕事件产生的夸张等错误思维,有一些超出了事件本身。所以,要通过控制情绪状态,改变思维方式,认识到自己对事件产生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强化理性成分,使人们逐渐获得控制危机的心理能力。

转移模式:由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成,所以,要指导人们从个人心理、社会环境多方面解释危机事件,寻找解决办法。结合适当的内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帮助其获得对生活的自主控制。

作为危机中的个人,处理应激反应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危机过后冷静下来,要分析自己应对危机的办法,寻找化解应激的手段。要在静默和思考中锻炼自我意识的独立性,相信自己的潜能可以顶住压力,提高应对危机的自信心。一般来说,自我意识水平和自信心对于突发问题的评价能力提高了,针对应激事件打击的抵抗力也会相应提高。表现在别人慌乱危难的时候,你可以冷静地采取行动。

第二,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突发事件刺激以后,不要封闭自己,要通过可靠的人际关系,有效的精神支持系统缓解压力。包括自家亲人、可靠的朋友、友好的同事、可信赖的团体组织等。在家人和社会朋友之间互相传递情感,保持情绪沟通顺畅。在平时的交流中,可以向周围的人诉说你的兴奋、愤懑和不满,让朋友们帮助自己驱散内心的不良情绪。

第三,接纳自己的现状。遇到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自己,自暴自弃。青年步入社会时间不长,遇到应激打击,处于非常困难时期的时候,容易发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自我放弃行为。他们畏惧困难,不敢面对以后的生活,很难恢复到正常的自我愉悦的状态。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要有现实诚恳的生活态度,敢于承认自己的现在就是生活新的起点。要尊重自己的生命,选择现实可行的生活态度,承认自己的力量有限,不要顾及所谓的面子,那多半是一种虚伪的假面具。当自己身体出现病患的时候要及时求医,结合心理和医疗调试,恢复自我信心,逐步走出困惑。

(二)四川大地震灾后的心理干预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重大地震灾害,灾情发生以后,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发挥了最大的力量抗震救灾。与此同时,相关机构派出了尽可能的力量,成立心理干预服务队,参与震后心理应激干预行动。

根据2008年5月16日搜狐新闻频道介绍,在四川什邡市洛水镇青峰墓地,战士们准备将一具遇难遗体下葬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从人群中哭着冲了出来,一头撞在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钻入掩埋现场。李武和战友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拦她进入,一面好言好语安抚她。眼见无望冲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下去。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强忍身上的剧痛和心中的悲伤,纹丝不动。小姑娘见李武没有反应,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针,对着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约三厘米长的胸针一下子全扎入了李武手臂,霎时间,涌出的鲜血迅速染红了他整条胳膊,顺着肘部滴淌下来。李武就像没有感觉一样,继续安慰着小姑娘,脚下还是一步不退。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有的当场就哭出声来。一位老大爷走出人群,轻轻劝走了小姑娘。

这一段真实的场景描述,非常典型地反映了灾难给人造成的精神惊恐,令人揪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5月20日,共青团中央组织了两批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队先后抵达四川什邡、绵阳等重灾区,做心理疏导。上海、青岛、哈尔滨、广东等地,除了派遣专业医疗人员赶赴四川灾区进行医疗援助和心理救助外,还专门设立了抗震救灾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服务队,开通24小时的心理健康援助热线。唐山市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也赶赴四川灾区,5月21日首都师范大学赴灾区音乐心理治疗服务队成立,赶赴四川绵阳灾区开展对孤儿的心理救助工作。中国儿童基金会、健康863网组成的心理专家救援团共有126名来自全国十多个城市的心理专家,在为期6天、深入一线的心理救援行动中,运用专业、灵活、快捷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人们适应与度过灾后心理危机,救助人群达4.5万人,涵盖灾民、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政府救援人员、志愿者等各类灾区人群。同时还培训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1000人,接待个体咨询达6200多人次。参加救灾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教授樊富珉介绍,四川地震发生后,幸存的人会出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如担心灾害再次发生,害怕剩下自己一个人,害怕家人受到伤害。有些人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因灾区情况复杂,有的地方救援人员难以迅速到达,灾民会以为无人关心自己。有些人会感到命运不公平,但更多的是感到伤心、悲哀、无助、茫然。一些生还的教师会十分内疚,自责为什么没能救出更多的孩子等。经历灾难后身体上也会出现一些反应,如做恶梦、睡不着、想起现场惨状会恶心等。对于这些特征,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经历灾害后产生的心理反应有所不同,学龄前儿童可能会出现与父母寸步不离、害怕黑夜、吃不下饭、尿床等身体反应。小学生在家或在学校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因恐惧而不愿出门、不愿上学等逃避行为。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最好组织团体辅导,让他们表达出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接受自己出现的症状,面对现实,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他强调,如果灾后不对压抑的情绪加以处理,有可能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如失眠、烦躁、易怒、注意力涣散、高度警觉、容易受惊并且反应剧烈;接触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事物会产生各种生理反应,如头晕、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脸色发白等。如果这些反应持续6个月以上,并明显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就被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寻求专业人士治疗。一般灾难发生3个月后,心理问题会逐渐凸显,半年及更长时间后,受灾人群的自杀率会上升。

如前所述,中国在重大灾难后心理干预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还缺乏系统规划,不同灾难的处理手段也没有分类进行科学论证。

大家有热心是一方面,但由于组织无序,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证明灾后心理干预方面迫切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指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5月22日,四川省教育厅制定下发了规范心理干预的相关文件。文件指出,全国各界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灾区学校,进行灾后心理援助,帮助师生们重建家园、重建校园,给受灾学校师生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但逐渐增多的无序行为也会带来一些影响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的消极因素。文件要求,到灾区学校进行心理援助包括心理调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心理疏导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与受灾地区教育局或高校取得联系,在当地教育局统筹协调下开展工作。心理援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到灾区从事心理援助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从业资质。原则上一个心理援助队伍定点一个县或一所学校,在一个点的工作时间应该在7到15天,鼓励建立中长期工作目标,以保证援助效果。为确保心理援助质量,可先安排国内心理专家进行心理援助,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经批准再联系安排国外专业人员进入学校从事心理援助。文件指出,学校有权拒绝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心理援助组织、志愿者和新闻媒体进入学校对师生进行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要求学校安排同一个学生接受采访次数不宜重复,避免对受灾学生造成多次心理伤害。

文件还详细阐述道,本次灾难给部分学生尤其是部分中小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将是一种创伤性的、持久的影响。这种突发的灾难性心理创伤可能导致延迟出现行为异常或长期持续的不良精神反应。灾后心理援助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的技术,帮助灾区学生接受面临的不幸,缓解各种紧张反应,鼓励他们敢于面对灾难事件,表达、宣泄与创伤性事件相伴随的情感与认知,抚慰他们的心灵,提高灾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行为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文件还深入分析道,要鼓励并倾听学生诉说恐惧,允许他们哭泣和宣泄,帮助其了解出现害怕和恐惧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要单纯强求学生勇敢或坚强,避免让学生形成病人的角色意识。心理辅导工作要领导重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每个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要为受灾学生介绍传播积极的生活事件,从而使他们受到伤害的心理重获健康生活的信心。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宽心术

    心理学与宽心术

    本书以心理学相关知识作为依托,剖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心理现象,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引导人们走出心理误区。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往往是晦涩难懂的,为了使大家能把心理学的常识和原理轻松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特意编写了本书。本书共分9个部分,分别从情绪心理学、识人心理学、社交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用人管人心理学、成功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快乐心理学,以及心理阑惑等方面,一一为你指点迷津,帮你出谋划策。
  • 感官操控力

    感官操控力

    作者马努埃尔郝瑞特是欧洲著名的超感者。他可以通过五个感官的敏锐能力进行催眠、用意念弯曲勺柄、影响和解读别人思想……这本书里他揭示了五个感官的秘密,讲授了我们如何训练自己的感官,可使其获得“超能力”,以得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生活。
  •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鬼,是我们内心中各种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的象征,是这个象征以幻想形式的表现。柔弱的白衣女鬼、令人心酸的骷髅鬼、憋屈的吊死鬼、苍白的吸血鬼……走进它们,了解它们,才发现,原来它们正是我们自己并不曾认真考虑过的各种消极情绪的化身。本书适合心理学工作者、文化和神话学者以及所有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一见倾心禁爱军少撩不停

    一见倾心禁爱军少撩不停

    为了躲过家族逼婚,她要去高级会所吊大佬!!!可是谁告诉她,她好好的吊大佬怎么就惹了他,暗夜军队的队长顾宸峰,惹了就惹了,偏偏还惹了一辈子,她想退款啊,她想逃单啊!!可是某大佬一句话,她逃不掉了!又一句话,她被全世界人赶着嫁他了!“顾宸峰,你为什么非我不可”小丫头忍无可忍。“是你先惹我的”“退货,退货,退货”“想退货?全世界你还能找到下家吗?”他只大她七岁,却把他当女儿宠了一辈子。宠文,甜文,男女主身心健康,分分钟打脸白莲花,分分钟怼走任何情敌。
  • 穿越之带着包子创业记

    穿越之带着包子创业记

    刚把负心的前夫扫地出门,准备来个长途旅行,结果被不堪打击的前夫推下楼,坠楼身亡。何诗影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乡村医生的未亡人,而且肚子里还有个娃。此时的她,被极品的公公赶出家门,身无分文,而她作为下乡知青留下的孩子,娘家只有一个弱懦无能的母亲,看着即将临盆的肚子,她到底该何去何从了。
  • 天盗者

    天盗者

    一块古朴的玉佩,一张茫然思索的脸庞;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说,去吧,送他们去吧!一辆飞速行驶的重型货车,一阵突然出现的诡异浓雾。一阵光晕之后浓雾消散,货车也消失不见。一片昏黄的空间里一只人形的老鼠领着一群人走入荒凉的土山之中;一根枯朽的树木主干,一群古怪的生物,一个虚幻的身影,种种事物将一个平凡的少年带入一个奇异的世界…
  • 幽冥之启

    幽冥之启

    幼儿期全家便因自己死于非命,侥幸得以逃脱的少年踏上一条复仇之路,而自己发现身上似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伴随着迷雾一点点被揭开,注定要在修真界兴起一阵血雨腥风
  • TFBOYS之你是我的光

    TFBOYS之你是我的光

    看正文。。。。。。。。。。。。。。。。。
  • 汉宫春慢

    汉宫春慢

    相遇之时,她是山间一抹月光,照在少年心上,开出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变成一粒刻骨铭心的朱砂。那个温润如玉的少年立在她面前浅笑低语,伸出手柔声唤道:“语儿。”他流着泪在耳边低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从此,宫中荒芜寂寞而无望的岁月,剥去繁华,原是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她对皇帝道:“这一生我只听从我的心。”人皆道少年帝后佳偶天成,可她念念不忘的只是溪边眉目舒展白衣胜雪的他。她告诉他,其实做一颗棋子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不必日日悬心不知该往那里走,可我是一颗用来困住你伤害你的棋子,所以我要把自己变成一颗弃子,这样,你才有逃离宿命的机会,你的一生才会有另一种可能。只恨此生轻付,纵朝朝伴盏,怅怨难闲。曾思欲抛世事,未了尘缘。
  • 饮食安全与健康

    饮食安全与健康

    饮食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包括“食物个性篇”(不同饮食的安全)和“健康主题篇”(消费者个人的营养保健)两个大的模块。“食物个性篇”模块包括牛奶、乳制品等饮食安全,主食零食、点心小吃等饮食安全,荤食、高脂高蛋白食物等饮食安全,素食、蔬菜等饮食安全,水果、饮料、冷饮等饮食安全,茶、汤、火锅等饮食安全,调味品、补品、酒类等饮食安全;“健康主题篇”模块包括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饮食健康知识,防止食物中毒、鉴别假冒伪劣等饮食健康知识,饮食禁忌、饮食误区等健康知识,女性、儿童、等饮食健康知识,美容减肥、促进睡眠等饮食健康知识,营养保健、强身健体争饮食健康知识,健脑益智、疾病预防等饮食健康知识。
  • 无上冥王在都市

    无上冥王在都市

    杜飞,国际鼎鼎有名的六道轮回大教官,为了过上平凡的生活不顾一切回到华夏国。然而,无意中与几个美女的同居生活,却带给他另一段异样的人生。
  • 天沧茫

    天沧茫

    世道兴衰无定数,天意苍茫谱春秋。这是一个大乱将起的时代。暮阳关、天阙钥、转轮命盘,步步杀机暗藏。归隐的被迫出山,避世的再入红尘。三教争锋、圣魔相战。正,不再是正;邪,再度难分。
  • 半妖救母

    半妖救母

    主角罗斯尼奥为保护母亲妖族大公主塔吉丽丝的沉睡之地,大杀四方之时,神族来了,一句:“奥,你真的要杀我吗?”唤起罗斯尼奥刻骨铭心的爱情,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