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些看着就已经不是学生的人,一直只是在听着,既不举手也不发言,此时有几个看向她,打量了一下,露出了然的神色。
长相可以骗人,气质可以骗人,但是身处社会还是学校,对于眼睛厉害的人,只需要几句发言,就很容易辨别出来了。
主讲人依然点了点头,没说谁对,也没说谁错,而是开始阐述他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案件,而且是非恶性的,其实不应该受到这样多的关注。
我们新闻媒体最重要的职能,是告诉大家五个W:‘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案件,死者是谁,为什么发生这件事,如果可能,最多再告知破案情况如何,提醒民众注意安全’就非常足够了。其余的家庭情况,同学关系,附近居民心理,甚至一些毫无根据的案情猜度,都是没有必要的‘枝节’。它们只能加深亲友和同学的悲痛,制造社会恐慌情绪,并不会对破案有任何益处。”
“那为什么媒体会做这些报道呢?前段时间的成都女司机别车案也是,连开房记录都查出来了,也是和事件毫无关系的‘枝节’。”一个同学忍不住发问道。她提到的是前一阵成都闹得很厉害的女司机多次别车被打一事,当时也是这样,全国媒体关注,从习惯到道德到法律轮了一遍,中间不知道哪家还把对方开房记录这种隐私也爆了出来。
“对,媒体为什么要做这些呢?甚至有的媒体,特别是我们早期的一些网络媒体,除了这些不必要的扩展,还会出现一些哗众取宠的、夸张不实的报道?当然后者是绝不可取的,我只是举例说明存在这种现象。”主讲人扩展了他的问题,然后自己作出回答:
“因为新闻媒体要生存,新闻报道要被传播,就需要更多人购买、阅读,看的人多了才谈得上传播,更实际一点的是,也才能有更多广告商投入广告费,维持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它必须去迎合读者的口味,报道读者想看的话题,这就和媒体的基本职责形成一个矛盾。
而媒体认为读者想看的、想讨论而制作的那些版面,读者也可能真的给予极大的关注和讨论。但,这些是他们真正想要的、需要的,还是因为媒体的不断推送引导出现的?这又是另外一个矛盾。”
讲到这他停了一下,好像是在思索该不该说,该说到多深,最终还是决定把社会现实和矛盾的方面,提前显露给这些象牙塔的孩子们。
“这两个矛盾也许会在新闻媒体的发展中持续很久。
一个好的媒体,是要能做到在矛盾中把握一个合适的尺度,既要履行媒体的职责,又要让读者乐意看乐意买。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不仅需要我,需要我们现在已经在媒体岗位上的同事,还需要在座的各位同学的毕生努力。
你们下来也可以想想,是否能一直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又是否愿意去写读者爱看的、能被传播的报道,是否愿意去为单位拉广告,是否偶尔也愿意,把丰厚的奖金、广告费提成,换成一两则不夸大、不扭曲的真实的,也许没人看的报道?
如果做不到这些,我真诚的劝你一句,新闻媒体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赚钱的行业,它源于你在这个行业里可能会遇到一些赚钱的机会,而不是你的本职能赚很多钱。也并不是人人看到赚钱的机会都能抓得住,做得来,也有很多人一辈子就只拿过稿费、编版费。
所以,同学们,下来好好想想,如果没有一个新闻人的基础理想,也没有一个敢面对社会现实的坚强心灵,现在想改行还来得及。
毕竟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需要一大批有职业道德的人支撑,也需要一大批人为它提供发展资金。
也许我今天讲得深了一点,特别可能是打击了一些有新闻理想的同学,但以后你们就会知道,在进入媒体行之前,思考好这些问题,对你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听完这段话,同学们沉默了。也许他们是真的开始了思考。
张星原也不得不对这人心生敬佩。
她只是从个人的角度,看到了大众媒体现在存在的一些弊病,表达的是自己的不满,其实并没有比那些只看得到真善美的学生高明多少。而他却是从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待,和平衡着这些问题。
不论观点的对错,就他所站的高度,就不是一般上个班拿个工资的人说得出来。
这场讲座真心没有白来。
接下来主讲人又谈到几个其它议题,张星原都认真的一一听着,到了讲座结束时明明都过了两个多小时,她却感觉结束得太快,还意犹未尽。
这时大家都陆续起身准备离场,还有几个人在讲台前跟主讲人谈着什么,张星原也站起来,打算跟着大部队离开。
主讲人突然看向她这边,说:“最后进来那位同学请留一下。”
“我…我吗?”张星原左右看看,有点受宠若惊,又有点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指的自己。
“对,就是你,张星原同学。”
他竟然知道我的名字?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她更加惊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