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1000000031

第31章 重回美国(2)

对于我在那个时期夜晚的表演,1908年11月15日的《太阳报》周日增刊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报道称:

她,伊莎朵拉·邓肯,腰部以下裹着一小件有中国刺绣的丝织服装。她那黑黑的短发卷曲着,编成了一个松散的发结,自然地垂在身后和脸颊两旁,就像圣母一样……她的鼻子微微上翘,眼睛是蓝灰色的。关于她的许多报道都说她身材高大,体态优美——就像一件艺术精品,可实际上她只有5英尺6英寸高,体重125磅。

四周亮起了淡黄色的灯光,演出大厅的天花板的中心,有一个黄色的圆盘似的灯发出幽幽光晕,色彩效果非常完美。邓肯小姐上台先表示歉意,说用钢琴伴奏不太协调。“这样的舞蹈不需要音乐,”她说,“只可以用潘神在河边折段芦苇吹出来的音乐,或者用一只长笛或是牧人的短笛之类的乐器就足够了。其他的艺术——绘画、雕塑、音乐、诗歌等,都已经远远地超越了舞蹈的发展水平,舞蹈实质上成了一门失传的艺术,如果想把舞蹈与另外一种比它先进的艺术——比如音乐——和谐搭配,是非常困难且难以协调的。我愿倾毕生的精力在舞蹈上,就是为了复兴这门失传的艺术。”

开始讲话的时候,她是站在靠近正厅的诗人们的座位那儿,而当她讲完时,却到了房间的另一头了。简直不知道她是如何到那里去的,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她的朋友埃伦·特里,她对于空间也漫不经心。

她再也不是一个疲惫不堪、满脸忧愁的女主人了,而是像一个从破碎的大理石中自然诞生出来的异教的精灵,似乎那就是她要在这个世界上做的最平常的事情。她像是海洋女神伽拉忒亚,因为伽拉忒亚在刚解放出来的时候,一定是跳着舞的;又像是披头散发的月桂之神达佛涅,在德尔斐的小树林里狂奔,逃避着阿波罗的追逐。当她的头发披散开来时,这个形象就会涌入你的脑海中。

难怪这些年来,她厌倦了站在埃尔金大理石上供英国贵族开心,还要承受那些将信将疑的挑剔目光。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列列塔纳格拉的陶俑,是雅典娜神庙的队列,是骨灰瓮和墓碑上那头戴花冠的悲情女神,是酒神节上狂欢的少女。表面上你是在看她跳舞,实际上你不是看邓肯,而是在欣赏人类天性的全景表现。

邓肯小姐承认,她的整个一生都在努力回到遥远的古代,去发现迷失在时光迷宫里的淳朴自然。

“在那个我们称之为异教的远古时代,每一种感情都有其相应的表达动作,”她说,“灵魂、身体与思想和谐统一。看看那些雕塑家捕捉到的希腊男子和少女们的魅力吧,简直不像是人工雕凿出来的冰冷的大理石,从他们嘴唇微张的样子,你便知道他们要讲什么,即使他们不开口,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你也能知道他们想说什么。”

然后,她止住话头,又变成了一个舞蹈的精灵、一座琥珀色的雕像,一会儿举起酒杯向你敬酒,一会儿把玫瑰花抛向雅典娜的神盆,一会儿又畅游于爱琴海紫色的波峰浪尖上。这时,诗人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她,预言家则意味深长地捋起了胡须,不知是谁轻轻地吟起了约翰·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中的片段:

前来祭奠的人是谁

啊,你所知道的事情,就是你的全部需要

《艺术》杂志的编辑玛丽·范顿·罗伯茨满怀激情地说出如下一段话,邓肯小姐认为这是对她的创作的评价中最令人满意的总结:

“当伊莎朵拉·邓肯小姐跳舞的时候,你的思绪和精神会回到那混沌初开的远古时代,回到这个世界的最初时期。那时,人类伟大的灵魂在美丽的身体上找到了自由表达的手段,动作的韵律和音乐的旋律和谐统一,人体的动作与风与海的运动和谐统一,女人手臂的摆动就像玫瑰花瓣的开放,而她的脚落在草地上就像树叶翩然着地。当所有的热情,宗教的、爱情的、爱国的、抛弃的和追求的热情,和着古弦琴、竖琴或铃鼓的节奏完全展露的时候,当男人和女人们在他们的壁炉和众神前,或者满怀幸福地欢乐在森林中或大海边,以宗教式的狂热情不自禁地舞蹈的时候,那一定是人类灵魂中所有的强烈的、巨大的及美好的激情尽情倾泻的时候,它们出自灵魂,用形体表现出来,与整个自然融为完美统一的整体。”

幸好我听从巴纳德的建议,留在了美国。有一天,有个人来到我的工作室,正是因为他,我才最终为美国观众所认可。他就是沃尔特·丹罗希。他曾在克莱特里昂剧院看过我用舞蹈演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虽然当时伴奏乐队很糟糕,但他却清楚,如果换成他那支优秀的乐队,再加上他杰出的指挥艺术,这支舞蹈将会极具艺术感染力。小时候所学的钢琴和音乐创作理论一直留在我的潜意识中,因此,每当我闭上双眼静静地躺着的时候,我就会清晰地听见整个管弦乐队的演奏,就像在我的眼前一样。这时,我看到每一种乐器都以一位天神的模样,在音乐中尽情地舞动着。这个影子似的管弦乐队总是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地跳动。

丹罗希建议我12月份在大都会歌剧院连续演出,我欣然同意了。

结果果然卖座。第一场演出时,查尔斯·弗罗曼想订一个包厢,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剧院里的所有席位已经被抢订一空。这足以证明,环境对艺术家的影响有多大。埃莉诺拉·杜丝首次在美国巡回演出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事先安排得不好,她演出时剧场里几乎空无一人,于是她觉得美国人永远也不会理解她的艺术。但是,当她1924年重返美国的时候,从纽约到旧金山,每到一地她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莫里斯·杰斯特真正理解她的艺术。

我非常自豪的是,我的巡演一直是在著名的沃尔特·丹罗希指挥的一个由80人组成的大乐队陪伴下进行的。这次巡演非常成功。的确,我同丹罗希非常默契,当我站在舞台的中央开始跳舞时,好像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与这个管弦乐队和这位杰出的指挥家浑然一体。

这个管弦乐队带给我的喜悦简直难以言表。看到丹罗指挥棒一挥,我内心深处就会猛然涌起所有乐器联合奏出来的交响和弦。强有力的回响震撼着我的全身,而我则成了一个集中表现的工具,来展示布伦希尔德被西格弗里德唤醒时的欢乐,和伊索尔达在死亡中追求完美的灵魂的愉悦。我的舞姿激越澎湃,就像风中的帆,推动我一直向前。我感到身体内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在音乐的指挥下,流遍了我的全身,试图寻找一个迸发的出口。这种力量有时非常猛烈,震撼着我的心,让我感到心将爆裂,末日将要来临;有时它又变得很阴沉,令我突然悲从中来,我昂首举臂,面向苍天,却呼天天不应。我常常独自沉思,称我是舞蹈家是个多么大的错误啊,我不是舞蹈家,我是传递乐队感人至深的表现力的磁心。我心灵深处发射出炽热的射线,把我与发出生命颤音的激荡的乐队融合在了一起。

乐队里有一位长笛手,他表演的《俄耳甫斯》里欢乐精灵们的那段独奏,简直像仙乐一般动听,我常站在台上一动不动地静听,泪水夺眶而出。由于我太痴迷于艺术,所以每当倾听他的演奏或者小提琴悠扬的声音,倾听那位杰出的指挥家鼓舞整个乐队演奏出的响彻云霄的协奏,我常会这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我和丹罗希很有默契,他的每一个手势,都会马上在我身上激发出与之呼应的颤动。每当他在渐强乐句上提高音量,我的内心也会激情高涨,把每个音符都会转换成更加猛烈的舞步,整个身心都与他一起和谐地跳动。

有时,我俯视舞台下面,会看见俯身在乐谱上的丹罗希巨大的额头。这时,我就会觉得我的舞蹈确实像雅典娜的诞生,全副武装地从宙斯的头颅中诞生。

除了思念亲人,这次在美国的巡演真是快乐极了。当表演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时,我想象着跟我的学生一起在台上跳舞。所以,现在的快乐还不是最终的完美。也许生活中本来就没有完美,只有希望。伊索尔达情歌的最后一个音符似乎是完美的,但那意味着死亡的来临。

在华盛顿,有几位部长对我的舞蹈严加指责。

后来有一次日场演出,罗斯福总统出人意外地亲临剧场,来看我的表演。看来他对我的表演很满意,每一个节目结束后他都带头鼓掌。后来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不知道这些部长们在伊莎朵拉的舞蹈里能找到什么有害的东西,在我看来,她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跳着舞穿过沐浴在晨曦中的花园,去采摘自己想象中的美丽的花朵。

报纸登载了罗斯福总统的这段话,那些卫道士很是羞愤。这对我的巡演真是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整个巡演都非常愉快和顺利。沃尔特·丹罗希是最优秀和迷人的指挥和合作伙伴。他身上有典型的大艺术家的气质。休息的时候,他会大吃一顿,然后弹上几个小时的钢琴,从来不知疲倦;而且,他总是和蔼悦人。

回到纽约后,我得知多了一大笔银行存款,非常满意。要不是总挂念着孩子和我的学校,我真想就在美国一直待下去。一天早晨,在码头上,告别了玛丽、比利·罗伯茨以及我的诗人和画家们之后,我返回了欧洲。

同类推荐
  • 陈奕迅十年

    陈奕迅十年

    你会觉得他好像一直在玩乐,或许吧,或许因为那些所谓的艰难困苦,他都不以为苦。《南方周末》曾形容陈奕迅身上有“小王子”的性格,在土星上唱歌,诠释着这个时代。“他的纯真和成熟似乎有着两面性,使他成为香港主流歌坛上少有的性情中人”。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仰望星空魏书生

    仰望星空魏书生

    本书分为七大章,作者对魏书生丰富深刻,多姿多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以及他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进行全面地研究、总结、评论,对他的巨大贡献和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予以评价。
  • 吃透曾国藩

    吃透曾国藩

    本书是对曾国藩格言的解读,以传统文化精神激励现代青年心灵,是一本有特色的中国式励志读物。作者选取格言引自有据可考的曾国藩文集,与现代青年分享其多年以来阅读和研究曾国藩的心得与人身感悟。全文共分四篇,前三篇分别谈理念、谈修身、谈实践;并将出处不尽详细,但流布极广、裨益于青年的一些格言,收录于拾遗篇。
热门推荐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至上剑皇

    至上剑皇

    十岁成为魔能者十岁成为楚家年轻一辈第一人十岁满门覆灭十岁踏上复仇之路十岁立志踏上魔界之巅楚乾能否达到自己心目中的高度我们拭目以待
  • 韩式宠爱:欧巴的双胞胎恋人

    韩式宠爱:欧巴的双胞胎恋人

    她们是出生就被人利用,继而分开的双胞胎姐妹。姐姐被赶去姥姥家穷苦,妹妹则替入豪门;但当韩国继承人朴根硕出现后,一切的爱情,便开始慢慢的天翻地覆了!恋爱!订婚!“你究竟是谁!?”这是一场双胞胎爱情交换的故事……^^^^^
  • 废材与天才

    废材与天才

    天选之人,天选之子,天选之身,如若天选为何如此虐我,是天地不仁,或是上天磨练?一个少年一场命运,一个故事流传千古,功过是非如何决择!有点虐心的小说,勿喷
  • 娃娃的生日PARTY(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娃娃的生日PARTY(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娃娃的爸爸是一家企业的中高层主管,因此他擅于规划并且有效执行项目,他传授给娃娃的一朵花,是成人世界解决问题时重要并且十分实用的工具,凭借这一朵花,孩子就可以靠自己提问和找答案,从全面性的思考练习开始落实效率执行,打下孩子日后管理能力的基础。理财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学习钱的管理,而钱和生活大小事都密切相关,因此父母可以仿效故事中娃娃的爸爸,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交付给孩子一个小小的项目,并从旁协助孩子计划与执行。
  • 扑朔的年华

    扑朔的年华

    小时候的错误喜欢让自己动了情的痞子;长大后的遇见,见证了曾经情的铺垫……
  • 倾天不过醉红颜

    倾天不过醉红颜

    诺利亚帝国统治的大陆上,自号天机老人的神秘人创造了魔法,而为了追求更强魔法的人嗜血而存渐渐转成魔道,时帝国明君睿帝即位奋发勉励召集四大战神横扫天地魔道几近中兴,只可惜上天给了睿帝无边的智慧却没给睿帝时间,一朝消逝的睿帝给了漂泊不定的天地说不尽的磨难。魔教再度横行世间,皇室一度衰微,而此时实力非凡的正道四大家则扛起了除魔卫道的大旗。政府军魔教正道四大家以及大量散人游侠群雄逐鹿的时代便这样开始了,而我们的主角张洛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故事
  • tfboys之爱在夏恋

    tfboys之爱在夏恋

    女主夏梦荨和谁在一起?女二刘雨欣会和王源走到最后么?女二初晴又将谁在何处?到最后是真情实感,还是错综复杂?是友情重要,还是爱情重要?他们会反目么?又将上演怎样的戏码呢?详细请看tfboys之爱在夏恋。
  • 昙花一现凌菲悦传

    昙花一现凌菲悦传

    前世富贵大小姐,含泪跳海。浴火重生,生死考验,世界大战,学院风波,玄者大赛,复仇计划,穿越后,使她成为一个懂情、懂爱、会为别人着想的强者。一代鬼才,一代精英,她的名字响彻玄者的云坛!而在玄天大陆的种种事迹,最后,她选择了忘记?她,身材娇小,绝色妖艳,既有些优柔寡断又有些目中无人,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最终成长为了能统治一个大陆的旷世奇才。他,高大威武,清新俊逸,既彬彬有礼有身性狂傲,对她,柔情似水,温柔体贴,"想伤她?本少不准!!"但。。。却未获她的青睬,选择做了一辈子的好哥哥。凌菲悦,"单枪匹马"行江湖,闯天下!
  • 红包大接龙

    红包大接龙

    仙网集中营,一个众多神仙聚集的地方,里面不谈修炼之法,尽在聊天灌水,还嚷嚷着谁发红包,李铁贵被太上老君邀请加入,被这伙神仙带上了抢红包游戏之红包大接龙的不归之路,天天输钱,却笑得嘴都合不拢,拿着神仙的红包,买装备道具,泡美女,打恶棍,日子好不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