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1400000016

第16章 大清王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16)

努尔哈赤,在明天启元年(1621年,天命六年)三月,攻占辽阳以后,召集众贝勒、大臣、将领开会,拟议迁都问题。努尔哈赤在会议开始,先说:“老天爷保佑大金国,把辽阳城送给我了。现在,是把国都迁到辽阳呢,还是仍然回到赫图阿拉去?请大家发表意见。”

大贝勒代善一向保守,他首先发言:“赫图阿拉是咱大金国的根本,那里是女真人聚居的区域。辽阳虽大,它是汉人的城市,咱不能丢弃根本,舍近求远呀!”三贝勒莽古尔泰接着说道:“人家都说,‘金窝银窝,不及自己的狗窝’,这辽阳比赫图阿拉大,也漂亮得多。但是,我是女真民族,怎能居住在汉人当中?”

二贝勒阿敏说:“我女真的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从赫图阿拉搬到辽阳,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我以为还是不迁为好。”四贝勒皇太极说道:“我是这么想的:如果咱们不想进关,不再向明朝开战,大金国不再发展,那就不需要迁都,还在赫图阿拉就可以;如果咱们还想发展,要进关,要打到北京去,推翻明朝,迁到辽阳就有利。”

努尔哈赤看着范文程,说道:“范先生讲讲你的意见。”范文程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以为四贝勒的话有道理。这辽阳城是辽东的古城和重镇,人口众多,财货丰富,是明朝在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的中心。咱大金长期苦于没有盐吃,得了辽阳城,就控制了辽东的枢纽,不光有盐吃,还有利于争取朝鲜,有利于同明朝对抗,去夺取明朝的江山。因此,不迁都,仍在赫图阿拉,是近利;把国都迁到辽阳,是远谋。”

大臣额亦都、安费扬古、何和理等,都发表了意见,他们认为范文程的话有道理。

最后,努尔哈赤说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土地和人民。现在,如果咱们撤兵,回赫图阿拉去,敌人必然再来。他们占领沈阳辽阳等地,设险固守,周围的土地、人民,就不再属于咱们了。抛弃已经得到了疆土,撤兵而还,以后再来征讨。这是劳民伤财的,是不明智的举措。”

“另外,辽阳是全辽的中心,此地还是与明朝、朝鲜和蒙古接壤的战略要地。如今,天意既然把它给了咱们,如果再不占领,岂不是违背了天意么?何况,咱的人口不断增加,土地日益扩大,骑兵更加强大,国力空前强盛,咱们的军政中心,也应该相应的转移。请大家回忆一下,咱们从萨尔浒之战以后,实际上都城早已从赫图阿拉迁出了……”

努尔哈赤这最后一句话,真的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佛阿拉是努尔哈赤的第一个根据地。

万历十五年(公元l587年),努尔哈赤二十九岁,当时他已起兵五年,杀了尼堪外兰,报了父祖之仇,统一了建州本部。为了求得进一步发展、壮大,努尔哈赤决定在佛阿拉建城。

佛阿拉城,共筑三层,又兴建了衙门,楼台,并设堂祭天。佛阿拉城东依鸡鸣山,南靠喀尔萨山,西邻烟筒山,北临苏克素浒河。它的位置,是在苏克素浒河的支流——加哈河与首里口河之间三角形河谷平原的台地上,交通比较方便。努尔哈赤开始在这里“定国政”,成为当时建州的第一个政治中心。

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居住了十六年,在统一建州八部之后,又吞并了哈达,创建了军队,创定了满文。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努尔哈赤四十五岁,为了扩大势力,统一女真各族的需要,他又在虎拉哈达南冈,苏克素浒河与加哈河之间的山冈上,建成了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是继佛阿拉之后,努尔哈赤的第一个都城。他在这里也居住了十六年。在这个过程中,灭了辉发,吞并了乌拉,创建了八旗军队,实行了屯田制,又征服了东海女真,收降了萨哈连部,发布了“七大恨”誓师,取得了萨尔浒大战的胜利。

从此,后金与明朝互换了位置——后金由防御转入进攻,明朝由进攻转为防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后金国,努尔哈赤开始了建元称汗,又强化了汗权,使他的“射天之志”——夺取明朝的天下,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因此,赫图阿拉又被称为“兴京”。但是,努尔哈赤不因循守旧,总是执着地追求,又放弃了赫图阿拉,将都城迁往界藩。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天命四年)二月,努尔哈赤又在赫图阿拉城西一百二十里的界藩筑城。界藩位置在苏克素浒河与浑河之间,地势极为险阻。在萨尔浒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努尔哈赤决意将后金的政治重心西移。于是,在界藩建衙门,修行宫,屯田牧马,寻找机会攻打明朝。当时努尔哈赤六十一岁。

从赫图阿拉迁往界藩之前,由于诸贝勒、大臣不理解努尔哈赤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意图,曾一度阻挠迁都。但是努尔哈赤力排众议,决计迁往界藩。

不久,努尔哈赤从界藩率领八旗士卒出征,两月之间,捉了介赛,攻陷了铁岭,灭亡了叶赫,为向辽沈进军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界藩城,是努尔哈赤向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前哨阵地。努尔哈赤在界藩城居住了一年零三个月之后,又移居于萨尔浒山城。

萨尔浒城在界藩西边十里处,努尔哈赤在这里居住不到半年,就攻陷了沈阳、辽阳。

现在看来,汗王的每一次迁都决定都是正确的,众位贝勒们于是相继表示同意汗王迁都辽阳的决定,尽管这个过程十分艰难。

不久,那些贝勒、大臣、将领的家属,也都来到辽阳,后金的军民也都一批批地迁来辽沈地区。一年之后,努尔哈赤感到辽阳城年久失修,城墙倒塌严重,而且此城过大,不宜防守。因此,又决定在辽阳城以东的太子河畔,另筑新城,当作都城,被称作东京。

一向深谋远虑的努尔哈赤,通过实地考查与观察,发现沈阳的战略地位更比辽阳优越。于是,他又当机立断,决定将都城迁到沈阳。

明天启五年(即公元1625年,天命十年)三月,努尔哈赤将再次迁都的想法,告诉了诸贝勒、大臣们。他们对此很不理解,认为放弃正在修建的东京城很可惜。当时,以大贝勒代善为首的诸王、大臣纷纷劝阻说:“再次迁都,必然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老百姓怎么承受得了?”

努尔哈赤向大家解释说:“沈阳交通便利,是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如果从沈阳出兵攻打明朝,从都尔鼻(今辽宁省彰武县)渡辽河,路直又近。若向北攻打蒙古,不过两三天的路程。若是向南攻打朝鲜,从清河路走,非常便利。”

“根据以上有利条件,朕再三考虑,国都仍应迁到沈阳更为合适。”

其实,根据当时的形势看,后金国占有的土地成倍地扩大,南至鸭绿江,与朝鲜相邻;北到嫩江,与蒙古接壤;西过辽河,与明朝对峙。因此,后金正处于这三股势力的包围之中。

既然努尔哈赤把夺取明朝的天下,作为自己的“射天之志”,那么沈阳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实现远大政治目标之地了。

于是,努尔哈赤决心不惜“一时之劳”,“惟远大是图”,再次迁都。明天启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来沈阳又叫盛京。他让八旗士卒都驻扎在沈阳城里,又招募良工巧匠,对沈阳城重加修筑,把沈阳城开了四门。他开始建造自己的宫殿:中置大政殿,又名笃恭殿。前殿名崇政殿,后殿名清宁宫;东有翔凤楼,西有飞龙阁。又盖了十王亭等,楼台掩映,金碧辉煌,虽是塞外都城,不亚大明京阙。

5 英雄的隐痛——宁远惨败

努尔哈赤全无防备,他命运里的克星已经降临了。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它带来的不是肉体的灭亡,而是精神的绝望。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失败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却来得太迟。一个无敌之神的神话破灭了。

尽管努尔哈赤依然很强健,可毕竟已60开外,岁月不饶人这句老话在他的身上也得到验正,他的头发和胡须有些斑白,后背也有些微驼。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当他在辽沈度过了因民情骚动而产生的统治危机后,便又风尘仆仆地杀向战场。

只是,他又遇到了对手,一个足以将他置子死地的对手—袁崇焕。袁崇焕,字元素,广西藤县人。这位西南人的仕宦生涯似乎自开始便与辽东战事有着若干个关联。当他金榜题名、由进士授为七品知县之时,刚好是明军惨败萨尔浒的那年。或许正是这国耻使他立下了献身辽东边事的雄心壮志。他虽文人出身,但对圣贤之书的苦读,没有使他的思想僵化于八股文中。他为人机敏、胆壮,且喜谈兵事,通骑艺。天命七年(1622年)正月,当他因大计逗留京城时,又闻广宁失守的消息,他心中的悲壮是难以形容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与辽事无涉的袁崇焕单骑出阅寨外,巡历山川形势,回到北京后,便发出“给我军民钱谷,我一人足守此”的豪言。这在明朝连丧数十万大军,人人退避、畏缩不前的情况下,实属一个真正勇敢者的行为。于是,袁崇焕被破例擢拔,以山东按察司山海监军之职抵任辽东。在辽东,袁崇焕以超人的胆识提出了先守后战、远图恢复的方略,题请于关外200里处的宁远筑造坚城这一非同凡响的举措。袁崇焕的提议得到以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之衔出任辽东经略的孙承宗的支持。于是,在袁崇焕的亲自规制督责下,一个高三丈二尺,城坚墙厚,楼台、炮台齐全的新城很快筑成,一改宁远荒凉的旧貌。随着孙承宗调兵遣将,使明军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卫及大小凌河,辽东便重新出现了边亭有相望的旌旗。

然而,腐朽的政治,使明廷的党争再次祸及封疆。是年十月,孙承宗受陷去职,依附阉党的高第代为经略。高第赴辽后,立即做出了尽撤锦州、右屯卫、大凌河、宁前卫诸城的守军、放弃关外400里疆土的决定。明军仓皇撤防,如临大敌。惟有袁崇焕力言不可。他斩钉截铁地表示:“宁前道(袁崇焕官职)当与宁前共存亡!”至此,宁远成了一座独居关外的孤城,仅有2万余守兵,加上一些没有逃走的老百姓,也不过三万余人。努尔哈赤看准了这一时机。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带着正月新春的喜悦,顶着凛冽的寒风,在诸贝勒大臣的前呼后拥下,统领着13万八旗兵,号称20万,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卷着疾风,带着闪电,向宁远扑去。那络绎不绝的长蛇阵,掀起了遮天蔽日的尘烟。高第龟缩在山海关,拥兵不救,鼠伏不出。正月二十二日,如入无人之境的长蛇阵已蜿蜒进抵宁远城郊。族旗猎猎,剑戟林立,好似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潮。袁崇焕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写下了誓与宁远共存亡的血书。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已经指挥他的军队在宁远城外的五里之处横截大路,布下战阵,并在城北扎营。努尔哈赤登上山梁,眼望着不远处的宁远城,心中十分轻松,感到一个不足3万余人的弹丸之地,已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努尔哈赤派人送去了招降书,声称:“吾以二十万兵来攻此城,破之必矣。你等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他以为这万钧雷霆之势,定可叫明军俯首缴械。然而,袁崇焕却给了他斩钉截铁的答复:“义当死守”。袁崇焕此前并没有指挥过作战,不过此次宁远之战,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天才。他布置火炮——将新从海外引进的西洋大炮(又称红衣大炮)安放在城上;坚壁清野——将城外的商民、粮草撤到城内,焚毁城外房舍;军民联防——安排百姓巡逻放哨、运送火药;激励士气——刺血宣誓,激以忠义,并亲自向官兵下拜,官兵都决心与袁崇焕同死生、共赴难。袁崇焕一切布置妥当,静待敌人来攻。

努尔哈赤怒不可遏。二十四日,他亲自指挥攻城。八旗兵杀气腾腾摆好了阵势,循车、云梯、铁甲、轻骑依次排列。努尔哈赤站在大旗下,银白的须发与黄龙大旗在寒风中掀动,他挥动着那把随他四处征伐的大刀,传下一个个命令,那威武的雄姿,丝毫不减当年。

随着一声震人心颤的号角,八旗兵开始攻城了。他们推着循车、云梯向前移动,先是一声尖啸的响箭,接着便是密如飞蝗的羽矢,八旗兵蜂拥到城西南角。几乎是与此同时,明军震耳欲聋的大炮声也在城上响起,颗颗炮弹在后金军中炸开了花,将攻城的军队分成了一堆一块。努尔哈赤对这种新引进的西洋大炮,其来源,其特点,其性能,其威力,一无所知,毫无准备。炮过之处,八旗军兵卒死伤一片。但很快,八旗兵又聚拢起来。明军在副将左辅、参将祖大寿的指挥下,用石矢、铁统和西洋大炮猛击攻城的八旗兵。八旗兵虽然悍勇,毕竟是血肉之躯,在山崩地裂的轰鸣声中,被压了下来,留下了一片血肉狼藉的尸体。

努尔哈赤命军移攻城南。跃过一排排倒下的勇士,八旗兵冒着炮火逼近城下,他们在城门角两台之间的火力薄弱处用斧凿城。城墙很快被凿穿,大炮、滚木、擂石已失去了效力。在这紧急关头,袁崇焕亲自带兵用铁索裹着棉絮蘸油点燃,垂下来烧挖城之敌。他的战袍被射破,肩臂受伤,仍旧坚定指挥,不下火线。凿城的士兵在火海中化为灰烬,积尸如山。激战自早上持续到深夜,战况酷烈,城上城下都在狂呼中酣战,人已杀红了眼。努尔哈赤还从未见过如此英勇顽强的明军。

第二天,攻城的激战又开始了。明军的火力显然已使八旗兵产生了恐惧,他们畏缩不前。努尔哈赤命令诸贝勒持刀督阵,后退者斩。在武力的驱使下,后金兵又是几进几退,但只抢回了丢在城下的尸体,宁远仍在明军手中。连续攻城到了第三天,战事却依然毫无转机,八旗兵的所有攻势,所有战阵,都不灵了。尽管努尔哈赤不断变换着打法,环城寻找着薄弱之处,但宁远就像是铜墙铁壁,城上的明军个个如钢筋铁骨。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怀疑。他搞不清楚是自己老了,还是士兵变得懦弱了。而无论怎样,都令他难以接受。他有些歇斯底里,粗鲁地喊来蒙古勇士武纳格,命他率领蒙古骑兵转攻觉华岛。或许是觉华岛的冲天火光,使努尔哈赤平静了下来。或许是他隐隐作痛的身体不允许他再战斗下去,第四天他率领全军班师。这次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可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袁崇焕见满兵逃去,便鸣金收军。当下在城楼上和满桂烫了一壶酒,浅斟低酌起来。接着便论功行赏,先赏了福建兵,又赏了满城军士。

同类推荐
  • 天命皇妃乱君心

    天命皇妃乱君心

    本是空谷幽兰,却沦落烟花之所:虽然夜夜笙歌,依然独守清白。暴雨夜。异姓兄长觊觎凌辱。至亲慈母以命相护,换得她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只盼着姐妹情深相依为命,不料童年回忆里那温暖的桃花酥转瞬间已成穿肠毒药。曇然命运多舛,她始终不曾放弃希望,因为情窦初开之时,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桃花树下的一句誓言:我若考取了功名。一定会来娶你。再相见,满树桃花依旧开得轻烟薄雾。只是那个心心念念的他。已经是当朝驸马。一张圣旨举国哗然,青楼女摇身变成太子妃。多少羡慕忌妒明枪暗箭,她却明眸如洗笑容淡然。红鸾帐底无鸳鸯。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充满童趣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上,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不堪束缚、追求自由,厌恶枯燥的功课和刻板庸俗的生活环境,梦想着过海盗式的冒险生活。在一次意外中他和他的好朋友哈克贝利目击了一桩杀人命案,并最终战胜了恐惧,勇敢地站出来揭发了凶残的犯罪人,保护了无辜遭殃的镇民们。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机智破解了强盗们的藏宝之谜,并最终找到了宝藏,赢得了镇民的赞赏与敬佩。《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有代表性的作品。
  • 案发现场:找出谁是凶手的162个推理破案谜题

    案发现场:找出谁是凶手的162个推理破案谜题

    本书所收集的162个探案故事,时间上囊括古今,地域上横跨中外,内容上精彩绝伦。充满悬疑的探案推理故事,能让全世界所有侦探迷和推理爱好者疯狂,它不仅能给你带来紧张和快乐的感觉,还是一个向自己挑战的智力过程。
  • 无尾狗:农村少年底层生存的挣扎

    无尾狗:农村少年底层生存的挣扎

    这是人存于世的生活经验、情欲经验、政治经验和生存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有镶金边的。《无尾狗》成书5年,6易书稿,也许它不仅仅是河北一个农村和一个城镇居民几十年的活之生存、生之尊严。人活着能屈能伸,能上能下,能长能短,能入能出,能软能硬,海绵体也是这样。海绵体色胆包天,又胆小如鼠。大约也只有阿丁完整还原了人的海绵体,在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确实没有更好的喻体,能象征人这个苟活于大地的物种了。作者在作品中描述了从小孩到老人,在面对不同生活境遇时,以多重奏的叙述手法,以全视角与个人的第一视角立体全面的展现了他们最真实的人性。
  • 西冷社悬疑典藏(第一季)

    西冷社悬疑典藏(第一季)

    恐惧像一张倒刺的网,捉住你之后,还要让你感觉到疼痛。有时候,我真搞不明白恐惧是什么?也许,它就是一种味道,美妙而富有吸引力,让人不顾一切地追寻……
热门推荐
  • 凡尘道中道

    凡尘道中道

    出生边远村落,偶然间得到一部神奇功法,自幼爆起修真,踏入仙途,无谓凶险,战败各方诸强,登临武道绝颠。
  • 绝世殿下:庶女看病可好

    绝世殿下:庶女看病可好

    “殿下自重可好?”“本王就是看上你了,嫁给本王难道还委屈你了不成?”殿下追庶女,他们的爱情会是艰难还是一路畅通?
  • 衍幻

    衍幻

    世间之事,大衍于幻。少年误入神秘所在获得无上法宝,本无心修行,却卷入一场长生之祸,真佛预言,谁是世间第一稀有再来人?空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定?如何成仙成佛?什么是断灭无明?一切就让这少年带你走入衍幻的世界。
  • 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如何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本书教广大父母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口才。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孩子大胆说话指路领航;下篇为孩子大胆说话筑好根基。
  • 西江花月夜

    西江花月夜

    当年,一群东瀛倭寇化身商人,从蒙古一路至东南沿海强设数十个据点,掠夺、强占、偷窃珍奇古玩无数,其中还有一份涉及朝廷、关系江山社稷的密物。他们在各据点经营十余年,囤积了无法计数的金银珠宝。就在他们密谋将财宝偷运出海时,皇帝收到信报,遂派镇海大将军上官戎缉拿倭寇挽回财物,夺回朝廷密物。倭寇见事情败露,只得将财宝藏一密处,准备与上官戎决一死战。倭寇狡诈、恶毒,又有朝中奸臣设计陷害上官戎。在最后的一次海战中,上官戎身受重创,临死之际点燃了船上的火药,与倭寇一起葬身海底。上官戎手下的一名唯一逃生的将领找到了他的尸骨,连同上官戎交与他保管的一颗宝珠葬入密林之中。围绕宝珠和密物,江湖陷入了一场血雨腥风之中。
  • 散落一地的幸福

    散落一地的幸福

    青春恋爱曲——灰姑娘遭遇背叛,只因为他爱上了千金,但是灰姑娘终究成公主。。。“为了你曾经的誓言,付出代价。”穿上水晶鞋,公主裙,我就是queen。“嗬,你以为你是什么?不过一个穷人家的灰姑娘,我还不屑”说完,还冲着那个打扮极其妖娆的所谓的千金一笑“我要你付出代价,财富金钱荣誉很重要吗?”
  • 幻想之眼

    幻想之眼

    一次偶然的机遇,左眼产生了异变,可以通过左眼进入各种各样的幻想世界,有了这个样的能力你会做什么?索马里战争,大发死人财《黑鹰坠落》高校斗殴,独战群雄《热血高校》病毒暴走,毁灭世界《生化危机》临天山,五绝争,神雕侠侣,明教称王《金庸群侠》秦时明月,屠诸子,灭百家《秦时明月》大闹天宫,战玉帝,平悟空,胜牛魔《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战雷神,屠绿巨,夺钢铁,灭神盾《漫威英雄》他在幻想世界之间游走,当他回头的那一刻,他不由的笑了……(PS:本人信奉万物皆有定律,一切不会发展太快,属于慢热流)
  • 乐高忍者之精灵大作战

    乐高忍者之精灵大作战

    六位忍者在一次机遇中分离,劳埃德和杰在阴阳和神王的帮助下强化,六翼之主圣主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们到底能怎么在异界里成为最强呢,其他的忍者的结局又会怎么样呢?
  • 精神的五种力量

    精神的五种力量

    当全世界都在探究力量的秘密时,本书提醒你不要忽略精神的力量。因为精神本身就蕴藏着神秘、伟大的能量。
  • 重生哑女

    重生哑女

    安茗依,侯府嫡女,本该受尽一世宠爱,奈何一场意外,命运出现拐点。看错眼,嫁错人,本以为是姐妹情深、夫妻和鸣,却被至爱之人、至亲之人联手利用耍弄,昏昏惨惨魂归去。重生归来,誓将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