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5900000038

第38章 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1)

◎ 王祯与施琅——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

“关系好,不如离不了”,看官场关系远近、亲疏的人,对于这一点了解是颇深的。即使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不务正业,靠关系走后门发展的人,却总免不了需要能做实事的人。而这种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历史上发迹上位的可能,至少有一半吧。这就是说,你既有本领,又有帮得上忙的关系,并且还是稀缺资源,那就绝对是非你莫属了。

话说中国元代历史上有一位经济官员,在元代为天下百姓丰衣足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元代好人”。他就是以“非你莫属”方式发迹的王祯。

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不过遗憾的是,虽然王祯历史贡献大,但史书对他的生平记载很少,连生卒年月都难以考证。只知他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开始担任过安徽旌德县县尹六年,又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任江西永丰县县令。虽然看似县令官职低,但他至少也是一个县委书记兼县长,拥有人事、财政等多种权力,已经是不一般了。何况他生活的朝代是元代,当时全国人分四等,汉人只是处于三等或四等的位置,能干个县级主官十分难得。最值得敬佩的是王祯每到一地都政绩斐然,功业辉煌,尤其是他在农业科学和农业经济发展上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他以自己的才华和实践,呕心沥血,写成《农书》一部,共二十二卷,内容涉及农业、纺织、机械、天文等多个方面,从具体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到科学理论,都有系统深刻的论述。《农书》虽出自县令之手,却不是为评职称而搞的东西,也不是由手下人捉刀带劳。相反,此书不仅是一部科学论著,而且渗透着王祯的政见和发展经济的谋略思想。因为此书,王祯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卓越成就的经济谋略家。

一开始,王祯出身并不怎么好,可以说是家境贫寒。据说发迹后王祯曾对一位朋友讲,早年他基本上过的是一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有一次他们一伙人出远门,别人送给他们每人一块点心。其他人当场都吃了,只有他把东西留下来,千里迢迢带回家给儿子吃。因为他实在是没有余财可以为儿子买一份巧克力之类的食品。当时,王祯感触最深的是“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对哭。”如果某一个地方官让家家拿点油出来点灯,那么富家子不会把它当回事,而王祯父子却不得不为这一沉重的负担而抱头叹息了。后来王祯还曾说,他早年穷得只有苦学苦干奋斗的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去悲伤。除了贫穷,王祯的不利还在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蒙古族统治下的元代,朝廷的显官高位几乎都由蒙古贵族和色目人充任,汉儒出身的人一般很难升上去。因此,王祯尽管博学多智,才华出众,政绩卓然,但他始终只能当个七品芝麻小官。不过横向衡量,即使是这么一个小官,在元代汉人中间也已经非常不小了。何况王祯出来做事的时代,元朝已经步入暮年,天下政治混乱,普通有政治才能的人已经基本难有出头之日。

但王祯为什么在那种混乱的年代中发迹了呢?这并不是靠投靠哪个元朝的贵族,而完全是靠他那种统治者缺少不了的干才本领。据说由于出身农民,王祯从小就很注意研究农业问题,并成为真正的农业学家。他非常钦佩并赞叹历史上那些擅长农业、兴修水利,造福百姓的人。如汉时“治颍川,劝种树”的名臣黄霸,汉时渤海郡首“治勃海,课农桑”的龚遂,汉光武中兴时“守渔阳,开稻田”的张堪、“治敦煌,教耧犁”的皇甫隆,并把他们作为自己从政的榜样。他说:“公卿守令,如果都能效法黄霸、龚遂、张堪、皇甫隆等贤人的作为,关心老百姓,节省徭役以宽民力,克除游惰以务农业,那就不用担心民心不安定,农田不耕治了。”从对这些榜样的研究中,他养成了严于职守,忠于事业,勤于思考的作风。正是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王祯形成了自己勤政富民的经济思想,并因此被元朝廷官员征集为安徽旌德县县长。王祯,在事实上是发迹了。但他发迹不忘百姓,不忘与民同乐。

在任期间,王祯深入民间,了解情况,既同情农民的疾苦,又十分尊重农民的劳动和质朴,说“世上最淳朴的人,莫过于农民了”。他曾写了许多诗歌赞叹农事和农民的劳动,编成《农务集》,真实地描写了农民的生产劳动及其艰辛。目的是要唤起政府和官吏们珍视劳动力。当王祯了解到种田人要取得温饱很不容易,主要是由于租税太重、苛捐太多、徭役太频之故时,便大胆地揭露元初推行的“劝农”政策已变成为“吃农”,“劝农官”已经变成了“吃农官”,负责监督检查的“巡行”已经成了勒索、受贿、贪赃的代名词,巡行官到哪里,那里就成了灾难。他在《农书》里揭露说:“今长官皆以劝农为头衔,对农作之事却一无所知。借名‘劝农’,下乡巡行,出发之前,先行下文,使各处互相报告,到时横征暴敛,这难道不是骚扰吗?”因此,他主张朝廷应当加以制止,革除弊端,制定常法,使“劝农”名副其实。

王祯为推行自己勤政富民的谋略思想,不摆县尹的架子,不顾其他僚吏们的嘲笑,不辞千辛万苦,改革创制新式农具,深入农村田间,向农民们宣传推广新的种植法和使用新生产工具。开始农民们不习惯,他就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劝导,并手把手地教,直至农民们学会应用为止。其结果,他所在的县农业产量出人意料地大幅度增产,农民受益,国家增收。他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减轻人民的疾苦,还积极主张创办公益事业,并在自己管辖的权限内尽力去做,如修筑道路,建造桥梁,对贫民免费送药等。他还带头捐献薪俸,开办学宫,发展地方的教育事业。因为王祯抓农业事迹突出,后来他的上级又把他调到了江西永丰县任县令,成为一把手。这次调动在原因在于,当时江西各地因为灾害严重,农业歉收,饥民受各地起义风潮影响而蠢蠢欲动。当地有见识的元省部级领导干部,想让王祯抓好农业,从根本上杜绝不稳定的因素。只可惜受更高层官员歧视汉人的观念影响,王祯只能任县令而未能成为主抓全省农业的官员。

据说,王祯在任上曾想方设法给他的江西同僚们写信,劝他们抓好农业。王祯在信中说,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步的经济基础,农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国富民安,更是关系王朝存亡的生命线,古来的善政者和有识之士都提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农本思想。王祯强调,一夫不耕,就要有人受饥挨饿;一女不织,就要有人无衣挨冻。他又对汉、唐以来推行的“孝弟力田”和“崇本逐末”政策作出新的解说。他主张“孝弟”(即孝悌,意为孝顺父母,尊重兄长)为立身之本,“力田”(努力耕作劳动)为养身之本,“两者可以相资而不可以相离”。他说,农夫因为受到饥寒之苦,所以看到游手好逸的人在享乐,就会生出羡慕之心,乃至离开农田,放弃农耕去跟随他们,这就造成了民害。所以他认为只有“仓廪实”人们才能知礼节,只有“衣食足”人们才能知荣辱。可以说王祯的荣辱观,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他把经济作为礼节和荣辱的前提,深得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的赏识。所以那些看重王祯的元朝官僚系统的中级官员们,想方设法暗中资助王祯,让他过上好日子。

除了谈要重视农业,王祯还写信给同僚具体谈了一些农业方法。王祯主张仿照汉代的“常平仓”、唐代的“义仓”方法,建仓积谷,储粮防饥。他尤其强调民间储粮备荒,以丰补歉,逢灾自救,是一本为利的办法。他曾以诗明志:“富国何如富在民,乡闾是处有高囷;只知不负英雄谒,遇歉能倾一济贫。”后来,王祯把这些信件收集起来,整理成了传之后世的《农书》。或许可以说,王祯是当年以书信作为写作材料的第一人。

王祯作为元时期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发迹了,与之相类同的,是清代的施琅。只不过与王祯相比,施琅的境遇非常曲折,颇有大起大落的意味。

施琅生于1621年,卒于1697年,农民出身。据称施琅“有识度,臂力绝人”,因为小时家庭贫困,无钱上学,便弃文习武。一边帮助父亲务农以补家计,一边从师“习距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

对于曾在康熙身边工作过的人周培公来说,施琅最初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人,竟然跟与清作对的郑芝龙干。这个郑芝龙(1604年至1661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明朝末年,他主要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从事贸易,同时也兼任海盗,遇到没有防备的商队就抢劫人家。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建立了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在清朝取代明朝之初,他拥立明宗室唐王称帝于福州,改元隆武,他本人受封平虏侯,掌握军政大权。就在此时,施琅投奔郑芝龙当了一个部将。但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剿灭隆武小王朝,在此前降清明臣洪承畴的建议下,郑芝龙投降,施琅自然也只能跟随着降清。但当时他的新上级,清提督总兵官李成栋对这些投降过来的人有所歧视和防备,对郑芝龙的旧部施琅、施福、洪习山、黄廷等人,既利用他们冲锋陷阵,创造战绩,却又在给清廷的奏疏里把他们贬得一钱不值,把功劳都加在自己身上。

同类推荐
  • 隋唐我来了

    隋唐我来了

    用真心体味历史,用真情追忆先人,用平淡的语言写波澜的隋唐之交。
  • 民国的角落

    民国的角落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乱世争龙

    乱世争龙

    大秦,大唐,大宋,三国争霸,谁能问鼎宝座,一个穿越客乱世中崛起打破僵局,重掌天下
  • 当代地方史概论

    当代地方史概论

    本书对当代地方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内容和范围、意义和作用,当代地方史的学科特性及其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 汉魂天下

    汉魂天下

    七星合一,君临天下!八字谶言之内,隐藏了何等惊天秘密。是阴谋,还是神谕?大争之世,神魔乱舞,佛道争锋,群雄趁势而起,最终谁能聚得七星,夺取天下至尊!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无极大道

    重生之无极大道

    水无极,东炎国特种兵王,国主的亲弟弟,身经百战的他却在一次任务中把小命儿交代在了一只镯子上,本以为人生就此完结,却不想那要了他小命儿的镯子是个宝镯,让他从此开启了修炼之门,对于修仙小白的他来说,不仅要学修炼法门,还要跟从来没接触过的炼丹、炼器打交道,也真是醉了,好在还有个家族在背后支撑,不至于孤身一人,小爷天资聪颖,一切不是难事,以后得日子会过的一直如此乏味么?不!在这个人族、精灵族、魇族、人鱼族、兽族、雪族等并存的磲震世界中,怎会活的这么乏味呢?他还要有兄弟!还要有老婆!当然也会有敌人!战斗!战斗!开创无极大道!
  • 课外雅致生活-精彩无限,极限运动

    课外雅致生活-精彩无限,极限运动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邪皇的宠物:喵妻闹翻天

    邪皇的宠物:喵妻闹翻天

    所以,她想摆脱白天猫身晚上人身的日子,要跟他呆九九八十一天?夜里幻化成人,要主动使出浑身解数讨他欢心。“这是……”“在你的岛上发现了一只高贵冷艳的鸡在糟蹋灵草。不用谢!”“你居然炖了本尊用灵草喂养的五灵彩凤火云鸡??!”“喵了个咪的,还不就是一只鸡……”
  • 诅咒公主的眼泪

    诅咒公主的眼泪

    “为什么,为什么,我从做错任何事,就因为我的身份?!呵呵,我真是愚蠢!"女子一脸悲痛的说……她与他,两个世界的神明,却因为千年前的夙愿而聚在一起,日久生情……而事情的背后,又是如何的残酷……(Np的校园文异能黑道文)又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 替身撩人:总裁,别傲娇

    替身撩人:总裁,别傲娇

    “不刷牙,你就不准亲我!”“不洗干净,你就不准睡我的床!”“不夸我长得帅,你就不准做我的女人!”初遇时,宋嘉禾这个处女座洁癖狂,傲娇的鼻孔朝天,不可一世。韩笙笙气的脑仁疼:“好,那我就不亲你不睡你的床不……”宋嘉禾暴怒:“臭女人,别说话,吻我!”韩笙笙:“……”
  • 霸天苍龙

    霸天苍龙

    他,十岁偶得无上传承,八年打拼又得无上荣耀与威名,他就是世界顶级杀手“孤狼”。身具无上修炼宝典,得无上传承。且看杀手“孤狼”如何度过千难万阻,成为一代苍龙。
  • 修仙天才的都市之旅

    修仙天才的都市之旅

    试看,一代修仙天才的都市之旅!…………………………………
  • 帝王绝宠:皇后娘娘狠爱演

    帝王绝宠:皇后娘娘狠爱演

    两人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这一见,圆了这浓厚的缘,定了二人的终生。他,每每想到这一天,心里头是暖的,然而更多的是懊悔,他其实还有很多是可以做的,虽然那年,他不过十二岁,模样还甚是狼狈!她,每每想到这一天,总是先忍不住咯咯咯的笑上一番,然后没心没肺的重复道,那个时候本宫才五岁,谁记得啊……
  • 樱色之恋

    樱色之恋

    艾斯特里亚,位于日本鹿儿岛雾境之中的独立女子学校,其中包含了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所有师生解释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名门世家,从小便生活在艾斯特里亚学院!然而,从不曾招收转校生的艾斯特里亚,却在某一天迎来了第一位转校生—乐正依然!由此展开了一段围绕着依然所发生的物语!
  •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