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5900000056

第56章 分清形势,慧眼识得潜力股(1)

◎ 王朴和刘基——预见就要作出改变

历史真是滚滚洪流,我们只是其中的一分子。而那些英雄人物,总是能发挥其带头作用。在任何历史活动中,如果这些人群没有领头者,人群再大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如果领头者见识并不超人,那么人群更是难以发挥多大的作用。这是因为人群中,能够跳出现有的一切,看透过去现在,预见未来的人很少。确实,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预见未来,并有所准备,那他必然是一个更容易发迹的人。

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有一个叫王朴的人,就是一个善于预见天下然后从容、安全、稳稳当当发迹的人。

王朴,生于唐天佑二年(906年),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除知道他的父亲叫王序外,史书中对王朴的家世没有详细记载。

王朴在年轻的时候就很机警,聪明过人,喜欢读书,文章也写得很出众。王朴在后汉950年时以他不凡的才学考中了状元,随后任校书郎,其实也就是一个高级校对、编辑。为了求得仕途较快的发展,王朴和其他人一样找了一个有势力、有前途的人作为依靠力量,这个人就是后汉的权力重臣杨邠。杨邠也很喜欢王朴这个才华出众、聪明过人的年轻人,甚至让他住进自己的府中,充当幕僚。王朴在杨邠的手下做得很好,大家也都觉得王朴前途无量。但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王朴今儿要高兴”时,王朴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那就是回家隐居。后来事实证明,在他的一生中这可以说是一个大智大勇的决定。

其实王朴并没有什么神机妙算的本领,不过他善于观察分析当时的形势。他见朝中以杨邠、郭威、史弘肇为一派和以后汉隐帝,权臣李业、苏逢吉为一派的两派矛盾日益加深,预见到不久的将来两派必然要互相摊牌,到时候自己必然要受牵连,况且他依附的杨邠又站在和皇帝对立的一面,危险系数更大。所以,王朴就找了个借口回了山东老家种地去了,看似十分愚蠢,其实是聪明地躲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不久朝中发生了政变,杨邠等人被诛灭全族。原来和杨邠有关系的人大都受牵连被杀,唯独聪明的王朴和握有兵权的郭威幸免于难。这个郭威,也就是后来建立后周的柴世宗。

在政变发生后不久,与杨邠一派的郭威领兵打回来,汉隐帝在交战时被杀,李业在逃亡途中也被强盗所杀。不久,郭威建立了后周,王朴被找回来重新当官,到驻守澶州(今河南濮阳)的皇子柴荣府中做了掌管文案的记室兼谋士,很受柴荣器重。等到柴荣调任开封府尹即都城的市长兼卫戍司令时,王朴则随行就市做了开封府推官。当时开封府设有左中右三个推官,就是三个审判长,掌握有审判的大权。此后王朴时运很好,因为柴荣不久就继位做了皇帝,即周世宗。王朴也跟着升了官职,任刑部的司郎中,掌管朝中百官的经费出纳和俸禄等事。因为当初预见得准,投资入场恰如其时,王朴轻轻松松就发迹了。

周世宗柴荣(954年至959年在位)是五代十国时一个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君主。当时,五代发展到后周已经是最后一个王朝了,全国统一的迹象已经显露出来。柴荣继承养父郭威的统一事业,也经常考虑如何四处征服的问题,但他自己又觉得没有太好的统一大略。于是柴荣就命令20多个才华出众的大臣每人撰写一篇策论,说是试试他们的才能,其实是希望从中发现安邦定国的良策。王朴没有让器重他的柴荣失望,没多长时间就写了一篇《平边策》献给了柴荣。《平边策》不到一千字,但治国安邦的策略却论述得很全面,很有独到的见解。

王朴在《平边策》中说,五代第一个朝代后唐失去道义从而失去了吴、蜀两个富庶的地方,之后的后晋失去道义从而失去了幽州、并州(指河东)两个战略要地。分析后唐和后晋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得到平复战乱,统一天下的策略。道义不存的时代,特点都是君昏政乱,兵骄而民困,朝内有奸臣,边疆有叛将。后晋的失败在于当边将势力小的时候对其不加以限制,以至于其势力膨胀;势力大时朝廷还是不压制,致使边将发展到作乱篡位。最终天下人离心离德,不肯为国效力,以致有吴、蜀独立建国,幽州、并州各自割据。所以,平定天下的策略就是反后唐、后晋之道而行之。首先要纳贤罢奸清理政治,用干才驱除庸人,知人善任,施恩惠讲信用团结人心,赏功臣罚罪人,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提倡节约积聚国财,使徭役合理施惠于民。等到国库充足、物资雄厚、上下齐心报国的时候,再平定四方。他国的百姓如果看到我们国家政清人和,上下和睦,国家强盛而又富足,兵强马壮,将士同心,有了必取之势,那知情人就会做我们的内应,熟悉地形的人就会为我们做向导。到了此时,敌方的民心和我们的民心相同,那就是顺应了天意,顺应了天意那就无事不成了。

王朴在《平边策》中指出,统一战争应该从容易之处着手。现在看来,吴国最弱,应先从吴国开始。吴国地域大,东到海,南到江,和我们相连的边界也很长,有两千里。我们可以先骚扰其守备薄弱的地方,吴国军队坚守东面我们就骚扰它的西面,增援西面我们就再去骚扰它的东面,在他们东西奔走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他们边界虚实和兵力强弱,然后集中兵力攻其薄弱,由此则会所向无敌,席卷敌军。但对敌人搞骚扰不必太兴师动众,只须用轻兵即可。敌人素来怯懦,知道我军征讨,必然会发重兵来应战。我们用轻兵骚扰则不战,他们用重兵而不得战,这样几次下来对方必然民困国竭,我们就能大获其利。他困竭而我得利,不久江北的领地就会归我所有。得到江北之后,又可以用其民众来充实我们的军队,壮大我们的力量,江南也就不难平定了。这样用兵,用力小而收获大。在占领吴国后,南方的桂、广也就能轻易到手,岷、蜀用飞书就能招抚,假如不降,就四面并进,天兵席卷而定蜀地。吴、蜀一旦平定,幽州就会望风而归。但并州是亡命之寇占据的地方,不能用恩信招抚,必须用重兵强攻。现在他们还不足以威胁我们的边境,所以可以最后再取,等待有利时机,一战就可成功。现在我军兵强马壮,物资充实而完备,群臣团结知法,将官听命用力,等庄稼再丰收一次就可以用兵平定边境了。今年夏秋后,在边境一带可以先储存军粮、物资,做好准备,以图大业了。

在柴荣要大臣们写策论的时候,他内心其实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而且也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初见成效的改革,国家开始走向强盛。但柴荣手下的许多大臣却喜欢安于现状,不支持柴荣的统一大业。柴荣一提及此事,好多人就闭口不谈,所以他让大臣们写策论,同时也是在找到全力支持他的人,以辅佐他完成这一宏图。这次策论考察干部,还真让柴荣发现四个人才:杨昭俭、窦仪、陶谷和王朴,而王朴的策论最合他心意。为进一步了解王朴的想法,柴荣又几次将王朴召进宫里面谈,素有治国大略的王朴的应对让柴荣非常满意。后来,柴荣亲征吴国的时候,就让王朴任枢密使,在后方主持军政事务,王朴由此成为国家重臣。由于他办事异常果断,性格刚毅,文武大臣们对他都很敬畏。只是他在说话时不喜欢别人插嘴,所以人们虽敬佩他过人的计谋,背后对他由衷的赞扬却很少。

王朴除了供应前线军需,主持政务外,他还按战备要求将开封城大加改建,他亲自设计改造方案,将开封城改造得大路通畅,民居整齐。王朴做事认真,对于改建开封城极为重视,经常亲自巡视督查。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小军官消极怠工,就当众让人抽了他几十鞭子。这人忿忿不平,说他将要升官了,怎么能打他?王朴听说后,马上派人把他抓来,立毙于马前。周世宗听说了这事,对身边的大臣说:“这个人太笨,竟敢在王朴面前夸口要升个什么官,不是自己找死吗?”王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政治、工程外,对于天文、历法和音乐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奉命修订了历法,去掉了旧历法中一些对百姓没什么用处的内容,修成了《钦天历》,并于958年由后周颁行。

可惜由于身逢乱世,王朴没有多少时间来施展抱负,便于959年得急病身亡。这从他步入仕途算起,还不到10年。当时他在和朋友交谈时突然倒在座位上,抬回家后当天晚上就去世了,时年才54岁。周世宗柴荣听到王朴英年早逝的噩耗,急忙赶到王朴的府第,伏在王朴的灵柩上大哭,众人劝止后他还是禁不住哭出了声,前后有四次,柴荣伤心得用手里的玉钺直触地。后人认为,凭着柴荣和王朴的英明和才能,他们完全可以统一天下。如果不是这两人都因病早亡,后来可能就不会有赵氏宋朝。

据说,北宋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和王朴曾同在柴荣手下任职,王朴是柴荣的重臣,赵匡胤则是柴荣的勇将。而王朴关于抑制边将武将的策略,曾一度让赵匡胤没有夺权的余地。据说赵匡胤当了皇帝后,有次和大臣们路过后周的功臣阁,正好有阵风将门吹开,刚好露出王朴的画像。宋太祖赶忙停下脚步肃立不动,然后整理整理御袍深深鞠了一躬。有人不解地问:“陛下贵为天子,他是前朝的大臣,不该这样过分行礼。”宋太祖指着自己身上的御袍说:“如果王朴还健在,那朕就不可能穿上此袍了。”可见,王朴作为一个洞悉历史和现实风云的人,即使对枭雄也是有震慑作用。

与王朴在审时度势上英雄所见略同的当属元末的刘基。元末之时适逢群雄崛起,争夺天下。刘基最初在元朝当官,当他判断元之灭亡已成必然时,毅然弃官回乡自保,同时研究权术和谋略,后投奔朱元璋成功达到作为臣子最高层次的发迹。只是他虽为谋臣,却避免不了善谋发迹而不善保住发迹的果实。那么,刘基这一发迹过程是怎样的呢?

刘基生于1311年,当时已经是元朝末年,卒于1375年,字伯温。他出生于元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

历史上许多人,都把刘基当成诸葛亮一样的神人,这一点其实不过一家之言。不过据说,刘基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他长相很奇特,远远望去,简直一副“虬髯客”模样,一脸络腮胡子,身材修长而魁梧。但他并非像虬髯客那样是一个善于技击的人,而是以谋略见长。他的为人风格也很奇特,《明史》说他“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就是很有正义感,有大的视角,说到天下不公,义愤填膺。

刘基家庭条件应该不错,因为他小时候能读到不少书。史书说他从小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14岁时,刘基到州郡学校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才子,小有名气。他的老师郑复初曾对刘基的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南人物时,将刘基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基果然不负众望,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了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探索和表演。最初,刘基也像所有被朝廷录取的青年一样,满怀希望要有所作为,希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事实上,如果当时元末的政治环境给了青年小刘这样一个机会的话,那么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刘伯温了。相反,环境的挫折及受挫后对天下及学问的研究,反而成就了世人所知的刘伯温。

同类推荐
  • 汉末骁骑

    汉末骁骑

    【编辑天涯行客力荐】他是穿越到东汉末年的退役军人!这是个血与火浇筑的年代,这是个属于热血男儿的时代。乱世造就英雄,无数英雄更使得乱世精彩纷呈。在这个乱世,大丈夫当手拿长刀,背负长弓,纵横天下!看退役军人如何醒掌杀人刀,醉卧沙场中……历史狂歌,英雄豪情!热血、仗义、豪情、攻伐、谋略、美人……一切在手中刀下掀开精彩的一角……亲乃帝,还等什么!!!
  • 穿越从奶爸开始

    穿越从奶爸开始

    卖身葬父的故事听过多次,萧默凡却从没想过自己会有碰到的一天。更没想到的是,他就是那要葬下的父亲!看着怀中抱着自己不放的小女孩,萧默凡暗自神伤。“哎!别人穿越都是送老婆,没想到到我这却是送女儿。最重要的是,孩她娘还不在了。”———————————————————————————————————————PS: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一个推荐,一个收藏,都是作者码字的动力,谢谢大家!
  • 一本书读懂历史知识

    一本书读懂历史知识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述说了中国和世界从史前到现代的历史。包括“盘古为何要开天辟地”、“明朝是怎样建立的”、“什么是特洛伊战争”等内容。
  • 剑之妖邪

    剑之妖邪

    阴谋陷害,家破人亡,江氏遗孤。何为仙?何为道?仙道就可以随便制裁良人?何为权?何为力?权力就可以让人人面兽心?当孱弱之婴长大成人,当江姓之子学得杀人之技——手提利剑一柄,杀尽该杀之人!
  • 中国秘史

    中国秘史

    本书分秦汉秘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秘史、隋唐秘史、宋元秘史、明代秘史。
热门推荐
  • 在深圳奋斗的日子

    在深圳奋斗的日子

    当我们无论在少年、中年、老年,当那种违背教条的冲动产生的时候,那个心中的十字架使我们犹豫、徘徊,使我们错过高尚的快乐,即便是有勇气追求成就的人们,当那一刻发生的时候,恐惧的阴霾如影随形相伴左右,我们在黑暗的角落里如鬼影狐形,奔放自由的生命就这样被笼罩在耻辱的铠甲下面了。
  • 情兽老公,起开点!

    情兽老公,起开点!

    第一次见他,是在基情肆起的gay吧,误打误撞破坏了他和某只猛男的好事-结局不言而喻,她被当做一道正餐三分饱后的小点心…拆吃入腹了~她人魂皆惧“你不是同性恋么”为毛口味变的这么快?他提臀,笑的倾国倾城“因为,我‘性’趣广泛”“……”就是gay的不专业呗!第二次见面,他作为她不知哪国的家长身份,替她收拾在学校丢下的各种烂摊子,且乐此不疲-第三次……第四次……第n次,月黑风高夜,他莫名出现在她家客厅,天方夜谭般跟她亲爹索要她的监护权-离奇的是,她老爸竟然一口应允将她的“产权”转让~尼玛,她得说她一定是早年父母充话费时不小心赠送的…♂♂18岁生日,她拿着验孕报告邀功般向他欢诉“我有一个惊喜给你”他润声“同喜,我也要送你一份成人礼”然,他给的生日礼物,竟是将她转手指给20岁的市长公子,那个她单恋多年的心仪男生-他扬言“我成全你们这对两小无猜的有情人”——她的胃部在翻江倒海!在子弹穿孔的血失痛觉中,她幡然醒悟,原来他的“成全”,换来的是他攀上巅峰的事业,夺回他失去多年的初恋,成就他王者一般的生活~更,化作一把锋利无形的刀剑,直击她的心口-===收藏者万岁↖(ω)↗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 穿越之野蛮娇妻会武功

    穿越之野蛮娇妻会武功

    常言道,负负得正,那么冰冷的她遇上霸道的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娘娘,所谓女子要三从四德,所谓三从就是~娘娘,你怎么又睡着了。”“求你了,别烦我了”某女欲哭无泪。她一个人放着现代人的生活不过,偏偏狗血的穿越,不行,我要离开这里。“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失踪了。”“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啪的一声,好好的狼嚎笔断成两截
  • 异界天机之默守天荒

    异界天机之默守天荒

    天地初开纷乱,异界四分五裂,诸天神魔混战千古。群魔啸日,万兽盘踞,亿万大陆狼烟四起,没落的神宙,无力的常人又该何去何从?混沌与洪荒更替,太古纪元的神秘传承,来自天荒的召唤。看小小少年如何转涅槃,度轮回,磨灭千古;如何剑斩苍天,封神御仙。
  • 塔罗CP

    塔罗CP

    没啥可介绍的,写的不好是我的错,看见不点就是你的错了。小编表示很辛酸~
  • 注同教问答

    注同教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遥想墨温当年

    遥想墨温当年

    在华夏,有一个四代同堂的家族,其强盛在华夏是数一数二的,并且于3015年五月四号,这个家庭迎来了百年之中的第一个女娃。根据家谱记载,上一个女娃出生于2901年。当一个女娃出生在阳盛阴衰的家族里,她获得的何止是宠溺。甚至在车祸之后,她居然…变成一只长得像凤凰的鸟!!!
  •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杂草丛生的五一班

    小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是一夜之闻,女孩子们似乎都变漂亮了。当然,一个人的长相是不可能一下子改变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当小小看到一向奔放的小茶举止优雅地整理裙子的时候,答案找到了!原来,一个电影摄制组要到小小的学校进行演员的选秀,不甘于做小杂草的女孩子们都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可以成为明星呢。为了不给侦探团的形象抹黑,伙伴们决定给报名参加选秀的小小和小茶进行演出题目的特调——表现恐惧。于是“恐惧体验计划”诞生了,可是在看恐怖片体验恐惧的过程中却发生了灵异现象,让一向对恐怖片免疫的小小同学发出了吓人的尖叫声……
  • 只为有你

    只为有你

    一个女孩在她十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去世了,在她伤心难过的时候这时出现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安慰她,有一天,这个男孩要离开了,女孩很难过,彼此之间只有一个娃娃当信物,多年以后,女孩还在等男孩,有一天,男孩回来了,但他们都长变了,互相都不认识谁,过了数日以后终于认出了对方,最后她们在一起了,可因为身份悬乎,互相的父母都不同意,男孩的父母逼迫男孩离开,又过了几年后男孩和女孩考进了同一所大学,两人又相遇了,这一次她们并没有分开,最终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