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900000011

第11章 东方凡·高(二)

在老张的世界里,物质和精神势不两立,奉献和索取怒目相向,跟他提钱就是玷辱了他的灵魂。

但他也抱怨,像古代文人士大夫发幽怨之气:“孤残之士,舍命作画;斗陋狭室,寄人篱下;几十年来,漂泊动荡,一片秋叶。”他一直是高尚的、无畏的,高尚而无畏地探索艺术之路,至于生计问题—总之,都是社会的错。

走到大门口,大门被关上了,一群老人扇面形坐着或站着观望,一个脸部歪斜的胖大年轻人一边指着外头,破口大骂:“你,等着。我打死你!”一边团团乱转地在院子里低头寻找,一矬身抄起了半块砖头。

门外一个邋遢的中年人,背心搂在腋下,露着半个酱黄色肚子,斜眼看着里面,说:“来呀孙子,不来我×你妈!”

里面的年轻人发出一声吼叫—那声音似乎也是歪的—跳着脚冲上铁门,拼命摇晃,一边手脚并用地往上爬。有人在旁喊:“下来,下来,摔着了!”有人对外头那中年人喊:“你跟他较什么劲,他脑子有毛病,杀了人也不犯法!还不别处躲躲去?”

一片喧闹之中,老张也走出来看热闹,“你看看。这些人都没文化,素质低,天天闹。这环境,真是没办法。”他皱着眉头叹气。

(八)我们的确有要事。

我们的要事就是去一家远近闻名的包子铺吃包子。我奇怪包子皮怎么不是发面的,又韧又硬,咬牛皮似的,吃下去不消化,胃里堵得慌。

“跟你想象的不一样。”T嘴里含着包子。

他总是这么直接。我的伪善良、伪礼貌、伪道德、伪文艺、伪随和、伪爱心,对这个世界的伪好奇心、伪探索精神,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事实是自由散漫高于一切,什么理由也不能让我杀身成仁。

可是,老远来一趟,本以为会看见什么?一个孤独的英雄?一个语出惊人令人汗毛森立的大师?觉悟?同道中人?还是为艺术殉道的典型?

我笑,“幸好他没认出我。”

老张在院子里站着,刚下过雨,土地长着杂草,平房砖墙上长着青苔,他背后绿色的木门开着,里面粗糙的水泥地上立着画板,画着一个女的,颜色混沌。

我那时就是一小孩儿,高度也就到他腰,所以觉得他高,闯进他的屋子,大模大样看他的画,认为他有一点儿与众不同。

“我不喜欢你,”我听见他说,“缺乏一个女孩子的温柔。”

“我还不喜欢你呢!你,和你那些破画一样,难看死了!”我听见我自己响亮地对答。

老张微微一笑,“你不懂,没人懂。以后你们就会知道,我是东方的凡·高。”

他用知识的不对等打败了我,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凡·高,只觉得他的神情里有种宗教般的骄傲,对我的讥讽不屑一顾。

“你才不是呢。你是个废物,什么也不会干,就会画没人看的破画,呸!”

我朝地下吐了一口唾沫,愤愤地扬长而去,为不知道谁是凡·高而羞愤不已。

老年公寓里的老张和二十年前工厂院子里的差不多,除了头发白了,脸上多了悲愤委屈之外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用力,声音还是那么洪亮,还是坚持他凡·高附体的身份—那时候比现在多的,也就是一个未来,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一辈子,已经快过去了。

我有个亲戚和老张在同一个工厂上班,小时候把我带去玩儿,碰见了老张,有了那么一次对话。

我很诧异自己幼年时的刻薄—对一个梦想当大师的人说他的画烂,对一个搞艺术的人说他其实是废物。戳人要戳痛处,不知道我是跟谁学的,难道是与生俱来?

(九)我去看老张并不是为了鉴赏他的窘境,这点值得自我安慰,我虽然是庸人,但还不算是小人。只是某天饭桌上又遇到了亲戚,从码头可能要搬迁说起,一直说到老张身上。

“当年要在市区海边修码头,我们都高兴啊,说是从此以后吃鱼吃虾又便宜又方便。嚯,好,都被发动去义务劳动,我和我爸还去扛过沙子呢,那汗出的!

我妈在家给大家煮紫菜蛋花汤用扁担扛过去,见谁给谁盛,不要钱。大家都热火朝天,只有老张,跟疯了似的给政府写信,写完给市里的写给省里,说不能这么干,说海边被毁了就毁了,再也恢复不了了。他说话算个屁?码头还是按计划建起来了,比计划还快。现在港务局那栋办公楼起来有三层高的时候,老张一个人跑到海边,对着工地放声大哭。我们都瞅着他乐,当他是个疯子。那年头,谁知道什么环保啊?他可不是疯了吗?等大船一来,全傻眼了,哪有鱼啊虾啊的,全他妈是煤!被蒙了!海里又是煤又是油,水都黑了。这才过二十几年,又要生态了旅游了,码头又要搬迁,得花多少钱啊?证明老张当年说得对呗。对也白扯。

海也被填了,也被污染了。”我的亲戚酒至半酣,脸红脖子粗地叙述着。

据说老张当年爱上一个跟他学画的女学生,人很漂亮,追求当然未果,于是老张站在一个高坡上放声大哭,周围围着一群看热闹的人。

他,自始至终与大众脱节。他看到的,人家看不到,人家都能看到的,他看不到,只好百年孤独。

又听说他因为画画被宣传,所以养老院让他白住了。厂工会过年过节慰问个老职工什么的还给拎点儿油啊面啊的,照例要听他发发牢骚,提提要求,又是他自己堆在小屋里的画被偷了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又是他要给谁谁寄材料办画院。

“烦死了,”亲戚皱着眉,“就不能沾,一沾上甩都甩不掉。原来我在工会他净给我找麻烦了,可躲开了,多一眼都不愿意看他!”

我说我想去看看。亲戚瞪大眼睛说:“他有病,你不是也有病吧?我可不跟你去,我打心里烦他,光索取了就没奉献过。他在我们厂的时候什么都不干,吊儿郎当,就弄他那几张破画儿,弄完还不卖,还得给他开工资养着他,还得给他报销药费,他光花工人干活赚的辛苦钱了,嘿,最后他还一肚子牢骚!他给社会作什么贡献了?甭唱高调,人人把自己先照顾好了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他妈博爱呢!狗屁艺术吧!”说着自己也乐了,不明白自己怎么这么激愤。

劝阻未果,最后他说:“你别说你的名字啊!要是他还记着呢?回头保不准来找我。可能记不住,但万一呢?你最好说个假名。千万别提我啊,听见没有?

哎呀你可不知道他那电话,得一个接一个。过年我还总收到他给寄来的小卡片什么的,还要送我画,卡片我没回过,画儿我可不敢要,你是不知道这个人多麻烦—”“要不说你傻呢?画可能还值钱。”亲戚的老婆插嘴。

“拉倒吧!一会儿要资料一会儿要复印,你帮他干?再说他那画,有人要吗?

卖给谁啊?不过,也难说啊,据说还被美术馆收藏过。”

“要不说你不懂呢?”他老婆横了他一眼。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非要去看老张,天热,路又远。

也许是被他对着大海痛哭那场戏打动?还是,因为我没想到自己竟然也走上了相似的路,满怀好奇和不安,渴望看看那个世界的人能活成什么样?看看一个人心无旁骛地修炼了这么久有没有什么结果?这条路虚无而寂寞,相知者少,围观者多,说内心没有焦虑和恐惧—那是强作镇静。结果去了才知道不是同路,他乐意为某个“真理”献身,大跃进似的。

毛姆说过,这世界上有些人听到了上帝的点名,只有一部分人敢于站出来应答;就是这一小部分人里,能不辱使命的也是少数。大部分人艰难困苦却一事无成,成为笑柄—上帝也有不厚道的时候。你以为自己被选中了,其实没有,是逗你玩儿,你的虔诚勤奋坚贞吃苦全没用,你成了个丑角,辛酸的闹剧,孔乙己式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人如此。

谁也别嘲笑谁,笑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十)老张没认出我,但记住了T的手机号码。于是T接到了他的电话:“你们什么时候再来?昨天我等了一天,怎么没给我打电话?”T支支吾吾说有事。

他说:“那明天。上午下午?”T只好说明天也有事。

“后天?”“后天也不行。这样吧,有空我给您打电话。我什么时候有空?

难说啊。材料?材料还在我手里。好好,一定一定。”

T放下电话,一脸怨色。

老张的电话隔三差五打来。“你们什么时候来?一定要来啊,我还有作品要送给你们呢!什么?要回北京啊?那一定要把我的材料交给李春平!”像追债。

“怎么样?我说什么来着?这种人你就不能惹。”我的亲戚说。

T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就发憷,后来干脆不接,按成静音。又过了很久,终于消停了。我们如摆脱追踪似的总算松了一口气。

老张的那沓材料,我原本打算看看,于是放在柜子里,搬家时终于不见了去向,也不感到内疚,只对其中的一幅画有印象:一个儿童在画画,儿童变成了少年,还在画;变成青年,还在画;变成个老头儿,还在画,对着面镜子,镜子背后出来一具骷髅,穿着燕尾服带着礼帽,龇着牙,手里举着一束鲜花,大概是死后最终得到认可,功成名就之意—标题叫“大师”。

即便生前命运多舛,死后也能进入庙堂—东方凡·高,原来是这个意思。

因为是自己的作品,所以不知道究竟站在哪层台阶上,离登堂入室还有多远。

谈钱是庸俗,热衷“生前身后名”就不是?

金币落袋声听在耳朵里是玷辱,掌声就不是?

一样迷信,信“艺术”信“崇高”就例外了?

(十一)此后老张的消息是通过当地报纸陆续传来的,他在Q市是个新闻人物—老张被“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大型主题活动感召,连夜整理这些年给予他帮助的好人的名单。

老张坚持常年义务为俄罗斯游客画像,之后经过整理复印,赠送给他们,被游客誉为“传播中俄人民友谊的文化使者”,俄驻北京官员安德烈及其夫人马丽娜曾专程赴Q市看望他,并在俄罗斯《语言报》上撰文《心灵与智慧》,称他是“只为奉献而不求索取的人”。

老张要把自己的作品献给“感动全省年度人物”。老张前往患病女孩图书签售现场,送来一幅书法作品“拼搏生命求有壮为,豪情少年著书留世”,并说:“我们一样都有着被病魔摧残的身体,但是她没有悲观,没有丝毫的颓废,而是依靠顽强的毅力在病中写下十八万字的书,这种精神值得很多人学习。”老张给报社写信,痛斥骗子以帮他买药治病的借口骗走了他买饭票的三百元钱,“真没想到他会骗我这样一个孤苦无依的残疾人,太让人心寒了!”老张作为“为老人送福,用爱心填空”暖巢行动的空巢老人,当了一次市民志愿者献爱心的合适对象。……

全是主题最明确最善意的报道:励志、呼唤爱心、号召感恩、宣传奉献、谴责欺骗。正是能贴在一个身残志坚的人身上的最恰当的标签。

难怪叫平面媒体,上面的报道都是平面化的。千万别抱幻想,以为还能在媒体上看到记者们心里真实的第一感受—那往往太不正经,因而在第一时间被自觉自愿地自毙了,宣传的第一要务是正确。最简单最保险的正确,就是一再重复多数人的话。开头有点不习惯,多说几遍也就以为是自己的了。

最近一次看到有关老张的报道,大意是说,曾经开餐馆的夫妇决定转行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愿意帮老张开画院,尽管“目前所能提供的场地还比较简陋,就是原来开餐厅用的两个大厅,加起来大约有两百平方米”;而老张则在实地考察之后表示:“只要是做好事,他就不怕奔波劳累,不过合作开班授课的细节还要进一步协商。希望能有更多热心人加入进来,早日把理想中的世界博爱绘画园办起来。”有人愿意信仰老张,虽然不是李春平。

我像个无恶意的闲人,抄着手,远远看着他们高高兴兴地忙碌。

无论如何,似乎可以说老张是幸福的,幸福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某个时间点,他接受了某种概念,诸如“不白来世界一回,人生为理想而拼搏”之类,整个人生从此锁定在这一点,像个虔诚的教徒,格局定在这儿,从此再没怀疑过。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根基就是不怀疑—不怀疑自己,不怀疑人类,不怀疑既定世界观,不怀疑头脑中的概念、手上的所作所为,不怀疑书上的知识、肩上的担子,不怀疑枕边人、锅中肉,不怀疑过去和未来,不怀疑世界截然分黑白两面其中全无交集,不怀疑诸如“美好”“奋斗”“意义”“价值”这类表面上确凿无疑的词语是否掩盖着另一种面目。总之,头脑里有只停摆的表,人就停滞在那个时空,任时光匆匆流过,我只在乎你—近似幻觉。

一旦有一天,不知哪阵风吹来一颗怀疑的种子落到心里—只要有这么一颗种子,它产生的发达根系很快让人心里那点儿既定事实土崩瓦解四分五裂。从此,什么都不纯粹了。

我不记得自己从哪天起开始不信仰幸福了,似乎是隐居之后的某一天,发觉了每一种美好概念的背后都跟着鬼鬼祟祟的烦恼的影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美好不死,烦恼不止。换人、换地儿、换衣服、换活法,全无从摆脱,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此不用再伸长胳膊往远够了,不同的只是形式,相同的是本质。

所以说,平淡是真。

不信仰就不信仰吧,反正我对“信仰”这个词也没太多眷恋—“信仰”和“迷信”就像是一个人的俩名字。

“迷信”不是贬义词,“着迷似的相信、信赖”,含贬义吗?

本质上都属于催眠,功能是让人不那么孤单害怕不知道往哪儿走。

人类非要把每个相同的意思都造出两个感情色彩相反的词,一个褒一个贬,用以分清敌我,我觉得是个阴谋,叫局限性也可。

绚烂归于泡影,繁华成了云烟。

天地静穆,只有一轮明月高悬夜空。

也没什么。

早晚的。

同类推荐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 绿色熟悉我的声音

    绿色熟悉我的声音

    《绿色熟悉我的声音》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抒情诗集,选了诗人近五年来的诗作近200首,通过亲情、爱情、友情等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真爱、真情、真理的追寻和坚守,反映了女性在生命之路上遭遇的悲喜与对伤痛的超越。诗集呈现了自然和人相生相融的关系,以及用生命体验生命、用生命倾听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美善世界的欣赏、对希望的憧憬和对自由的渴望。包括“云中的字形”、“雅典的星空”、“玫瑰之风”、“领地”、“浮悬篇”以及长诗“绿色熟悉我的声音”等部分。
  • 生死瞬间

    生死瞬间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又热又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了考前的情绪。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热门推荐
  • 驭剑九天行

    驭剑九天行

    没人知道是为什么,修真界每三千年就有一次轮回大劫。距离上一次轮回大劫已经过去了两千九百年,作为在劫之人,能活在世上并不容易,哪怕是一位身怀青木龙珠、只要不砍头就不会死的修真者。自从得到那枚咬尾蛇指环,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人们说他是“天命之子”,“应劫之人”,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哪有什么狗屁天命?全他娘是人性!人性!人性!每个人都在被轮回巨轮碾压,但每个人都在乐此不疲地推动它!“不忍见你们如此辛苦,不如就由我来毁了它吧!”卫鹰平静地说,在他身后,无尽的虚空正慢慢裂成碎片……
  • 咸鱼修仙传

    咸鱼修仙传

    咸鱼也是要有梦想的,身为一条咸鱼,哪怕明知道没有可能,也应该去挣扎一下,如果连挣扎都不挣扎就放弃的话,作为一条咸鱼都不甘心,这大概就是咸鱼精神吧。李缘阴差阳错穿越到一条刚刚丢掉性命被制成咸鱼的鲤鱼身上,成了历史上最苦逼的穿越者,却不甘心放弃,从渔夫家挣扎进湖里,从此以水族咸鱼之躯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修仙之路。
  • 女扮男装:TFBOYS十年之约

    女扮男装:TFBOYS十年之约

    她好不容易回国了。为了让她的校园生活更精彩,女扮男装混进了学校。让她意外的是——自己居然喜欢上了舍友王俊凯。一段奇妙的爱情之旅正在悄悄绽放。
  • DoomsDay罪恶冕

    DoomsDay罪恶冕

    世界的末日、人类的末路;这个世界,又谁与争锋!?丧尸、异形体、病毒原形………叫嚣着游荡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失去法律的约束、那人心深渊处伏蜇以久的罪恶、终于败露!犯罪、那又如何!?这崩坏的世界、这错乱的程序、以无法恢复!世界的终极、人类的永恒;在一次做出选择!弱肉强食、以成为这个世界的准则!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可惜、它不是、一切都无法改变、一切都以毁灭!这个世界、最终、令我沦落为—罪—恶—冕!
  • 错娶兄弟妻

    错娶兄弟妻

    一个没有结局的懵懂初恋;一个终身坚守的沉重承诺;一个无法实现的城里梦想;一段长久悔恨的短暂绝情;一段失之交臂的纯真爱情;一段生死相托的珍贵友情……村花校花,皆投怀送抱,却又全部擦肩而过。大都市浮华不属于自己,幡然醒悟不再漂泊。返乡艰苦创业,恩及发小兄弟。哪知听信流言,妒火中烧。一把大火,家产化为灰烬。埋葬心上人,抚养双孤儿。爱恨情仇,轮番上演,请看长篇乡村爱情小说《错娶兄弟妻》!
  • 谍海潜龙

    谍海潜龙

    他,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名超级杀手,因被恐怖组织算计,灵魂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北平,附体在一个跛脚的军统特工身上。为了理想和信仰,他加入了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别样的、充满爱恨情仇的潜伏之路。谍影重重,尔虞我诈。他利用自己来自未来的智慧,与机诡狡诈军统斗智斗勇,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谱写出了一段跌宕起伏的谍血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皇上独爱:吸血鬼萌妃

    皇上独爱:吸血鬼萌妃

    她是一21世纪的吸血鬼,阴差阳错穿越到古代当了大宇国皇帝的嫔妃。那皇帝美如神祇英俊得很,且他身上的血可叫美味,如此货色怎叫她不狠狠的‘爱’?所以,她……他乃九五至尊,不知后宫中有位吸血鬼妃嫔,那日子过得可真叫苦逼呢。旧伤未退又添新痕,一觉醒来,他脖子上,胸膛上,大腿上,手臂上,全身咬痕,“啊啊啊,到底是哪个该死的混蛋咬的朕?混蛋,待朕抓到了你定将你满门抄斩。”精彩不容错贵,且看吸血鬼的她如何玩转佳丽三千的后宫,偷走那英俊霸气的皇帝的心和身吧。同学们,记得放入书架收藏哦,集体大么么~~
  • 守护甜心:双生花的绽放

    守护甜心:双生花的绽放

    双生花,据说是一个共生的物种却互相争夺,一花会汲取另一朵花的所有营养直至它的凋零,两朵花相爱相杀……直至另一方的死亡。姐妹的归来,转学生,唯世的背叛以及……身世的秘密。当一切真相大白时却又扑朔迷离……身世的秘密,她们的使命以及……她们的宿命该何去何从……
  • 萌妻归来:冷酷转变宠妻狂魔

    萌妻归来:冷酷转变宠妻狂魔

    萌妈+萌宝=腹黑王爷。一朝穿越,睡男神,生萌宝,建宫派,当宫主.....当一天落入某王爷手中......当王妃,给暖床.....“老娘不干了,我要休夫。”“娘子,没了为夫,谁给你暖床?”一次又一次冷酷王爷化身大灰狼......吃干抹尽...尽抹干吃......(男女主身心健康~)
  • 莫不孤单

    莫不孤单

    一个花季的温馨故事,治愈系,也许有些枯燥却不烦躁一个天然宅女一个温柔骑士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