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5200000017

第17章 逸事(2)

张飞形象深入人心当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功劳,令今人多认为张飞莽撞暴躁也是因此书之力,但这却是许多读者对小说本身的误解。史书《三国志》中用小段文字描写了张飞脾气的暴躁,说他“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日鞭挝健儿”,以致最后为帐前士卒所杀。宋元时期平话艺人为充实张飞个人形象,就其进行了发挥。元代《三国志平话》在开始部分就写了张飞怒鞭督邮,并将其分尸(正史中鞭打督邮的其实是刘备),并增加了拳打段王圭、夜杀太守的故事。到了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删去了分尸督邮、拳打段王圭和夜杀太守这些过于残暴的虚构桥段,并以重彩描写了张飞在战争中的谋略情节,可见其本意是要尽量还原历史的。到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无论正史还是小说《三国演义》,着重的都是张飞的“暴”,而非时下多数人理解的“莽”。这两个字其实存在很大差别,“暴”是描述可控的性格,“莽”则更偏向对已发生行为的判断。脾气暴躁的人因对象不同或可选择冷静下来,而莽撞的人往往智力不足,难分轻重缓急,更容易坏事。所以我们不妨推测,张飞虽然脾气暴躁,却是个粗中有细的厉害角色。

当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既云“演义”,其中的确对张飞有“演绎”之处。小说言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已有很多考据者对此提出质疑:根据一,据说三国时期张飞的造像是面若满月、温文尔雅的名士形象;根据二,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做了蜀主妃子,颇有姿色,按遗传学他长得应该不会过于凶悍。关于张飞的长相,历史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所以究竟孰对孰错已很难考证。但《三国演义》中说张飞字“翼德”却与史实不符,正史《三国志》中说张飞的字其实是“益德”,而罗氏误作“翼”,或是因其名“飞”而产生的联想吧。

链接:聊聊古代的儒将

古代所谓的儒将,一般是既能带兵打仗又于文学颇有建树的人才。在中国封建社会,整个大环境是崇文抑武的,这和古代帝王维护其自身统治有关,也出于主流儒家思想“仁爱”理念的教化。当然主张和平的非独儒家一脉,老子也曾说过“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墨家的墨子则提倡“兼爱”“非攻”,其本意大都相近。隋文帝初建科举制度时只有文科,到了武则天时才加入武举,却并不设状元,第一个武状元迟至宋神宗时才产生。许多行伍出身的人即便建立了很高的功勋,仍为当政的士大夫所轻视,如果能兼修文武,则另当别论。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于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已是困难,只有天才之人才能触类旁通,而天才往往会被普通人所推崇。

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孙武,可以说是儒将中的佼佼者。孙武原是齐国人,辗转来到吴国后蛰伏了20年之久,才由伍子胥举荐给吴王阖闾,深受重用。孙武治军严谨、纪律严明,阖闾曾命其用自己的妃子演练阵形。妃子们以为是游戏,嬉笑打闹,孙武在几次命令仍无效果之后,毅然斩了阖闾的爱姬,众人才惧服听令,这也是成语“三令五申”的由来。在孙武的治理下,吴国的内政和军事都大有起色,其后孙武被任命为上将军,赢得“柏举之战”后又五战五胜,一举攻陷楚国国都郢,吴国因此国力大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武在文学上的成就,就是其著作《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比欧洲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要早2300年,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兵书大多受益于它,对中国的军事理论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孙子兵法》文笔流畅优美,内容集“韬略”“诡道”之大成,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现在已被翻译成英、俄、德、日等29种文字,全世界有数千种关于《孙子兵法》的刊印本,是多国的军校教材。据说海湾战争时,交战双方都曾研究《孙子兵法》,借鉴其军事思想以指导战争。在日本,《孙子兵法》成为很多企业家的商战指南。

有着“南北朝第一智将”之称的韦睿,也是古代儒将典范。韦睿为南北朝时梁朝人,少时好学,名闻乡里,及长为梁武帝重用,任命为豫州刺史。韦睿最显赫的战绩当属“合肥之战”。梁天监五年(北魏正始三年,506年),梁与北魏在淮水南北展开一系列攻防战。韦睿力排众议,先是强攻下北魏精兵所在的小岘(今安徽含山北),继之乘胜围攻合肥。因梁右军司马胡景略等久攻不克,韦睿遂令在淝水上游构筑堤坝,使水位上涨,以便梁水军陆续抵达战区。在保护淝水堤坝的战斗中,韦睿领兵奋力搏斗,击退魏军5万人,乘势在堤上构筑营垒,加强防护,同时起用主力战舰,战舰与合肥城墙同高,将城四面紧紧围住。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被射死,梁军乘势发起总攻,遂克合肥,俘斩魏军万余人,获牛羊万计。史料上说韦睿从小身体孱弱不能骑马,每每于战场枪林弹雨中,由四个老兵抬轿而出,自己则轻袍缓带,手执白角如意,端坐其上,从容指挥战斗,当时北魏人惧之如虎,皆称其“韦虎”。据说毛泽东对韦睿很是推崇,在批注的《南史·韦睿传》中赞道:“(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

明代大儒王阳明未遇乱世,虽其战功多为平定地方匪徒滋事暴动,然而领兵剿灭“宁王之乱”,已足以使其跻身儒将之列。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他是继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王阳明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举进士,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正德十四年六月,王阳明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安吉组织义兵,水陆并进直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仅费时35天便生擒宁王朱宸濠,平定了叛乱。九月王阳明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多亏太监张永设法相救才得以免祸,此后称病退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一心向学。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继承发展了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跳出前人“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发挥了独立思考的作用。“心学”体系杂陈佛、道理念,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对后世中国乃至日本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前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平日随身佩带一块腰牌,上书七字“一生伏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思想影响之广。

翻阅历史,除了孙武、韦睿、王阳明,可称儒将者不乏其人。如三国时雅通音律的周瑜,剿灭东突厥并有《李卫公问对》传世的唐将军李靖,《岳阳楼记》的作者北宋名臣范仲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辛弃疾,等等,都可以目为儒将的代表。堂堂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中能人辈出,但历史漫漶无情,肯定还有许多被淹没的通才俊士,留待后人去发寻。

孔子“以貌取人”把谁看走眼了

关键词:卖柑者言 澹台灭明 金乡侯 夜航船

萍踪侠影 宰予 孔门十哲 谒者

西方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分别让一位戴金丝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位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位留着怪异头发、穿着邋遢的男青年在公路边搭车,结果显示漂亮女郎、青年学者的搭车成功率很高,中年妇女稍微困难一些,那个男青年则很难搭到车。这个试验说明:靠第一直觉去判断事物是人之常情,凡人如此,圣人也是如此。这种以貌取人的判断方式虽为人的本能反应,但却是武断而不足取的,明朝刘基的名篇《卖柑者言》即讽刺很多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仅以外表作为评判标准是很容易被蒙骗的。中国还有句成语叫“以貌取人”,典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全句是“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话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夫子自道,宰予和子羽都是他的学生。

让孔子也看走眼的子羽

子羽是澹台灭明的字,澹台为复姓。他是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的弟子之一,比孔子小39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他“状貌甚恶”,也就是长得十分难看。史载子游(亦为孔子的弟子)做武城地方长官时,孔子曾问他治下有没有贤达才俊,子游便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做事从不选择捷径小道投机取巧,若没有公事也从不到我的屋里来,表明他是个不趋炎附势的刚正之人。在子游的推荐下,早就想拜孔子为师的子羽得偿所愿,成为孔门弟子。然而事与愿违,或许因他长得过于丑陋,也或许因为其不善表达,相处后孔子觉得子羽不是可堪造就之才,对其态度颇为冷淡疏远。子羽性格宁折不弯,于是毅然从孔门出走,辗转于江淮间,愈加发奋向学、严持己身,终于有所成就。他游历楚国各地,后来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选择在百花洲(今南昌市东湖一带)结草为堂,授徒讲学,跟从的弟子有300多人。难能可贵的是,子羽并不计前嫌,仍以孔子为宗,专释春秋大义及孔学“修齐治平”之理,同时教导学生读《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八索》(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等古书,兼习“六艺”。在传授中他以“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提倡“学而不厌”“奋而忘食”的学风,“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精神,可以说全部是孔子思想的精粹,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弟子,因而贤名远扬,其才干和德行传遍春秋诸国。孔子得知子羽的成就,感慨地说:“我以相貌判断人,失去了子羽这样优秀的学生啊!”

关于子羽和孔子的这段公案,《孔子家语》中却有恰好相反的版本,里面说子羽具“君子之貌”,孔子以为他贤达而列入门墙,不料子羽的品行根本及不上他的好长相,所以孔子才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在《韩非子·显学》中,也有几乎与这雷同的一段话。那么究竟《史记》《孔子家语》和《韩非子》中,对子羽的哪段记述是真实的呢?据后人考证,《韩非子》中讲的一些故事,均取材于民间传说。至于《孔子家语》,基本已经可以肯定是曹魏时人王肃根据《礼记》《大戴礼记》和《左传》《国语》《孟子》《荀子》等典籍内容托名伪作。从两段记载的相似程度看,王肃关于子羽的说法应得自韩非,相较之下,作为正史的《史记》真实性应该更高。从后世对子羽的推崇来看,他也不该是欺世盗名之辈: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祀孔子及七十二贤,子羽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其为“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升为“金乡侯”,从祀孔子。

谈到子羽对后世的影响,明人张岱在其百科全书类著作《夜航船》的序言中,也讲了一则逸事,说昔时有个老僧和一个读书人同宿夜航船,读书人高谈阔议、口沫横飞,老僧听得又敬又惧,不由得蜷起手足,躲在角落里不敢吭声。时间一长老僧听出读书人言谈中的破绽,便试探地问:“公子,您说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说:“是两个人。”老僧又问:“那么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又说:“自然是一个人。”老僧听罢笑道:“这么说来,且让小僧伸伸脚。”读书人不知澹台是复姓,认为是两个人,老僧才知道原来他不过是虚张声势、大言欺人而已。现代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先生曾在他的代表作《萍踪侠影录》中塑造了一个豪迈过人的枭雄形象,亦名其为澹台灭明。

让孔子最头疼的学生——宰予

上文还提到有一个让孔子看走眼的人叫宰予,和子羽一样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字子我,又叫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史记》中说他“利口辩辞”,也就是能言善辩的意思。根据我们做学生时的经验,似乎每个班级中都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平时调皮贪玩,却思维活跃,常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解,有时把老师也搞得哭笑不得。这类人头脑聪明,思维独立,倘若收心向学,再经名师雕琢,大多有所成就,宰予正是其中的代表,他后来因能言而被列为“孔门十哲”之一。

翻阅《论语》,孔夫子微言大义,其中的人基本都是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形象,唯有宰予出现时,才平添一份活跃与灵动,甚至不乏喜剧色彩,这也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到至圣先师孔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也会发怒,也会抱怨。

《论语·八佾》中载,鲁哀公问宰予用什么木头做土神的牌位好,他回答说,夏代用松木做,周代用栗木做,用栗木做是要使老百姓望而生畏,战战兢兢。由此可以看出,宰予早期很具备些法家的意识。这话传到崇尚“仁爱”的孔子耳朵里,自然难以苟同,便说:“已经做成的事就不必再说它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必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虽没直接批评宰予,却相当于给了他一个软钉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而宰予以能言著称,这多少与孔子的理念背道而驰,同时这个宰予也胆大妄为,不时地和他老师对着干,甚至玩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把戏,因此常惹得夫子生气也不足为奇。

同类推荐
  • 傲世逆天行

    傲世逆天行

    在一次莫名其妙的意外之后,我不再是我,命运被彻底改变。看现代社会的一个屌丝成为人造神之后穿越到了大清中晚期,如何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改变大清末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崛起我泱泱中华。杀和珅,夺皇位,阻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阻止鸦片战争的爆发,将那侵华军队挡在我国门前,就是我游天浪毕生的使命!
  • 万里龙吟寒江渡

    万里龙吟寒江渡

    天下盟,江湖路,任武林前尘尽翻覆。帝王业,空杀戮,看万里龙吟寒江渡。--是非恩怨,刀光剑影,尽在归处。奇葩的历史,华丽的战斗,变态的主角,未知的谜团,我的江湖你来主宰。
  •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三国外传之龙胆赵云

    一片赤胆平乱世,手中长枪定江山!一马能将万骑冲,唯有常山赵子龙!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赵子龙!面对猪一般队友和猪一般的对手还有那闺中少女、妩媚夫人、冰冷美人、寂寞皇妃……乱世狼烟,谁定江山!(搞笑,杀伐果断)
  • 山河锦绣

    山河锦绣

    这是一个架空世界,封建制达到了历史巅峰。西方世界称呼为“光明帝国”的明朝,把蒙古人逐赶到了西亚,却并没有让其衰落,在贝尔帖圣汗的带领下再次兴盛,与奥斯曼争夺起西方的霸权。而此时,印度人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蒙古人所奴役,迟迟看到不光明。太阳落下的地方:欧罗巴,基督教因为大蒙古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分裂成新教与天主教,相互内斗,并与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斗的你死我活。就在这么一种乱遭遭的背景下,东方文明古国迎来了小冰河世纪,统治东方三百的帝国开始陷入内乱,战争开始了……
  •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辽阔无垠的林海雪原间,一股势力正悄然壮大。内外交困的飘摇帝国中,得以盗中原阔土的政权到底如何孕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亡也。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拯救三界的安危。却不是为了见证你的暴力掠夺!在你动手之时,即是毁灭之日。(莫要因书名而想当然,本书脑洞略大,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领略这乱世)
热门推荐
  • 地球大巨变

    地球大巨变

    时逢2013世界大巨变!主角叶河被黑色碎片附身,误以为自己成为了主角被系统附身,能查看自身和道具属性,满心欢喜之下只听隔壁传来一声大吼“老子牛B拉,被系统主神附体啦!”就这样碌碌无为,直到3年后的一天黑色的碎片终于展现了它的威能!
  • 末世昊天

    末世昊天

    他叫张昊天,一个身带不详的孤儿,几经磨难,末世之中誓要猎尽天下不详!
  •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被丈夫和继母合谋杀死的佟唯意外重生在上流社会花花蝴蝶董薇身上。重生后的佟唯变得没心没肺,心狠手辣,一门心思扑在复仇上,她誓要把自己所失去的一切全部抢回来,并且要那对害死她的狗男女下地狱去!只是在复仇这条路上,董薇前世留下的风流债太多,许多男人在她屁股后面紧追不放,尤其这个叫肖烈的男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圣心法神

    圣心法神

    本是一个宅男,却来到了这个充满纷争的世界。正义战士有武道之心。善良的法师有圣心。可是一个拥有圣心的暗系法师,这一系尽出死灵法神、亡灵巫师、祭炼者这样的职业。他是否能得到这片大陆的认可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吾爱以千颜

    吾爱以千颜

    被打入冷宫的落魄女人,还有翻身的可能吗?变化千重,到底什么才是真?爱情是奢侈品还是永恒的信念?这一切要你自己去追寻!
  • 快穿之你怎么老是跟着我

    快穿之你怎么老是跟着我

    可怜的沈泽在醒来后发现他被一个叫009的系统给掳走了......这也就算了,为什么那个人总是跟着他啊!!沈泽:“你追我做甚?!”沈顾:“你猜?”
  • 天倾魔石

    天倾魔石

    商朝?我知道啊,那不是封神演义中神魔大战的朝代吗?纳尼?你要雇佣一支敢死队,回商朝去救狐狸精老婆?狐狸精啥时候成为你老婆了?就是你上次带来一起喝酒的小妞?啥!你要飞机、坦克、远距离重步枪、微型冲锋枪、核子导弹回商朝对付那些神魔鬼怪?你确定现代的高科技武器对付得了神魔鬼怪的法术?
  • 琴灵途

    琴灵途

    万灵之途,群雄逐鹿。证灵之道,乾坤颠倒。看少年如何一步步,龙腾出海,执掌九天。
  • 异世界的邪魔

    异世界的邪魔

    一个身体,两个灵魂,无节操的冒险者一堆红颜,挚爱一人,伟光正的引路人
  • 记录:我和姐妹们的痛与乐

    记录:我和姐妹们的痛与乐

    为了心中的梦想,江流儿,欧春暖,白晶晶,李仪欣,胡丽等一个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们走到了一起,选拔、培训、磨练、成长……或许她们其中有的傲娇,甚至腹黑,有的个性张扬,过程中有欢乐,有泪水,但她们痛并快乐着……她们不愧是新生代的美女军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