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5200000018

第18章 逸事(3)

“仁”是孔学的梁柱之一,宰予便问老师孔子:“如果追求仁德的人听说仁在井中,那他也会跟着跳进去吗?”这个问题问得深得名家思辨之精髓,而孔子给出的答复亦轻描淡写:“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君子可以被摧折,却不能自己执迷;可以被人欺骗,却不能自身迷茫。”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圆滑老辣,他不与以辩才著称的宰予纠缠,将问题大而化之,转移至对个人修为的讨论,虽然这多少有偷换概念的嫌疑。想来若换作“亚圣”孟子回答“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泰半是脱不了落井的厄运。

《大戴礼记》中讲了一个更让人绝倒的故事,说宰予问孔子:“古时有‘ 黄帝三百年’之说,那他还是人吗?怎么能活300年之久?”对这个问题孔子感到很为难,既不能说它是编造的,这有损圣人声名,却也无法证明确有其事,只好搪塞说后来还有禹、汤、文、武、成王、周公这么多圣贤,黄帝年代已经太久远了,研究他做什么。宰予听罢并不知趣,竟然死缠烂打地就是要问(“予问之也固矣”),最后无奈的孔子给出了近似狡辩的答案:“黄帝活着时人民感戴他的恩惠有100年,黄帝死后人们敬畏他的神迹有100年,黄帝所立体制消解后世人从他的遗教中受益又100年,这全加起来不就是300年吗?”

在治学上,孔子讲求的是“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的勤奋之道,然而宰予偏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白天公然在课堂上睡觉,孔子对他忍无可忍,大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本指泥工抹墙的工具,后也作动词,为“抹墙”之意)也。”随即又说:“起初我判断人,听他说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因为宰予而改变的呀。”此时的孔子开始对宰予失望,认为责备他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不过孔子倡导“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对“挽救”宰予还存有一线希望。古时父母去世,子女要服三年之丧,宰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人同谷子和薪火一样,应该以传承为重,不能空守礼节,况且君子三年不为礼行乐,礼乐制度必然败坏。孔子认为教导宰予的机会来了,便问:“如果你的父母去世了,你还能安心吃美食穿锦衣吗?”当然孔子的判断是宰予会说“不安心”,这样便可以循循善诱地将其引入正途,不料宰予的回答很干脆:“安心!”这一个词让孔子大失所望,已经快被宰予气得语无伦次的他讽刺地说:“你安心就行了!别人的父母死后,他都吃不下饭、听不进乐、睡不安觉,才服丧三年的。既然你能安心,那就随便好了!”宰予出去之后,孔子仍在背后愤愤地指责他:“这个宰予真是不仁义啊!”其后宰予问孔子上古五帝德行的问题,孔子的态度十分冷漠,说像你这样的人是不能明白其中道理的。这时,连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对宰予也没有办法了,似乎放弃了对他的教导。

对孔子“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一句的理解,根据《史记》和《论语》字里行间的语意,普遍认为是孔子先看重了宰予的口才,而了解其为人后却对他生出不满。《史记》说到宰予后来做齐国都城临淄的大夫,因为参与田常作乱而被“夷族”,孔子以此为自己的耻辱。然而唐代的司马贞却认为参与田常作乱被夷族的应该是阚止(亦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因为他的字同宰予一样也是子我,他认为司马迁把两人搞混了,隐意是宰予不至于如此不堪。又据《论语》中载,孔门弟子有3000多人,贤者72人,其中更为出类拔萃的有10人,称之“十哲”,宰予赫然位列其中。唐玄宗时,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代追封为“临淄公”,后改称为“齐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宰子”。这些迹象表明,其后宰予似乎又得到了孔子的认可,那么“失之宰予”也可以理解成孔子误会宰予为“不仁”之失。上面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难以辨别孰是孰非。时至今日,前人种种已风流云散,严谨的历史考证固然可为,但若一味纠缠于“真伪之辨”,则失去了研究历史的真实价值。以史为鉴可知兴衰,现代人若能从读史、研史中古为今用,才是其真正价值所在,否则即为舍本逐末的无聊之举了,这种呆板的道学之风实在不值得提倡。

制度化的以貌取人

孔子及其门徒如神祇般为中国后世礼教尊奉,由其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更是公认的学术正统,这固然与统治阶级的私人目的相关,但也不能否认孔子及儒家文化的积极之处。孔子将“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主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也就是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怕自己误解了别人。因此当他认识到错看了子羽和宰予时,自己进行了检讨,并认为“以貌取人”这种武断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但是现代科学的实验表明,不同人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面部特征之判断,标准却近乎相同,这足以证明“第一印象”有其科学依据,是基于审美心理学上的人之本能。古代社会关系简单,科学研究较为分散浅薄,加之权力集中,因此“以貌取人”的方法在选拔官吏或判断为人上广受重视。在中国战国时选官已然偏向容貌好看的人,到了汉代对官吏相貌要求则更正式化,甚至某些特定的官职有着相貌上的明文规定,如谒者(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命令)就要求相貌端正、声音洪亮等。当时的祸乱——权臣江充第一次见汉武帝时曾刻意打扮了一番,令人印象深刻,继而受到汉武帝的注意。魏晋时的“以貌取人”达到了病态的程度,社会风气竟是名士以追求女性的阴柔美为主导,将病态、羸弱视为高贵,这一时代的容貌欣赏具有很多阶层和身份特点。唐朝选用官吏开始提出以“身、言、书、判”为标准,“身”就是身高体貌,此时相貌已正式被列为选官的标准。但唐、宋两朝对取用官吏的相貌要求,实际上相对宽松,并不占很大比重。宋时对武官长相要求更高一些,文职官员则主要看才学,残疾人也能参加科举,还曾有一个右腿瘸、左眼盲的人当了状元。明清两代容貌在选官时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强化。明朝在官员的考核中,容貌的评价竟占到了六分之一,科举殿试时甚至以容貌定状元。清代选官中有一种“大挑”面试之法,就是在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中挑选一等的三人做知县,二等的九人做教职,这种选举六年举行一次,其标准就是“身”和“言”,“大挑”时主要看的实际就是相貌。

时至今日,很多特定的职业,如迎宾人员、礼仪人员、模特演员、飞机乘务员等,仍对相貌普遍有着很高的要求。当然这也仅是考核的标准之一,无论要在哪个行业做出成绩,需要的都绝不仅仅是相貌。毕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时间无情,能经过岁月历练而弥新的,仍是个人的修为与才学。

链接:

卖柑者言

明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①,出之烨然②,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③十倍,人争鬻④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⑤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⑥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⑦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⑧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⑨而不知理,坐糜廪⑩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注释

① 溃:腐烂。

② 烨然:亮丽鲜明的样子。

③ 贾:通“价”,价格。

④ 鬻:买。

⑤ 实笾豆:实,装满;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两种器具,竹制为笾,木制为豆。

⑥ 食:同“饲”,这里有养活的意思。

⑦ 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坐席。

⑧ 拖长绅:托,通拖;绅,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面的腰带,后引申为官员或做过官的人的代称。

⑨ 斁:败坏。

⑩ 糜廪:糜,浪费;廪,米仓。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贮藏橘子,过了酷暑寒冬也不会腐烂。把橘子拿出来时,依然光彩鲜明,玉石般的质地,黄金似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即使售价是普通橘子的十倍,人们还是争相购买。

我也买了一个,将它剖开,仿佛冒出股霉烟扑向口鼻,看它里面已然干枯得像破棉絮一样。我为此责怪卖橘子的人说:“如果你把橘子出售给别人,它是不是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招待宾客的呢?还是要夸耀它的外表来愚弄傻瓜和瞎子呢?这种欺骗的行为实在太可恨了!”

卖橘子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种职业已有好多年了,靠这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来买它,从来没有人说过什么,而唯独不能满足您的需求吗?世上欺骗他人的也不少,难道就我一个吗?您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吧。当今那些佩带兵符、坐虎皮椅子的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人才,他们真的拥有孙武、吴起那样的谋略吗?那些高高地戴着官帽,腰上拖着长长带子的人,一副神气活现的样子,好像是治理国家的人才,他们真的能够建立如伊尹、皋陶般的功业吗?盗贼四起却不知道抵御,百姓贫困却不知道救助,官吏狡诈却不知道禁止,法度败坏却不知道整顿,白白地浪费国家的钱财却不知道羞耻。看看那些坐在宽敞的厅堂上,骑着昂头大马,醉于美酒,饱食着山珍海味的人,哪一个不是高高在上、令人生畏,哪一个不是威严显赫、让人去效仿呢?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而实质却像破絮呢?您不去管他们,反倒对我的几个橘子指指点点。”

我沉默着无言以对。回来再想想他的话,觉得他好像是东方朔一样用诙谐语调来讽刺的人,难道他是个对世间邪恶现象十分激愤的人?他是假借橘子来讽刺世事?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晚号犁眉公,处州府青田县人(今浙江省文成县),故时人亦称他为刘青田。刘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是明代政治家、诗文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明朝开国功臣。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刘基在民间影响巨大,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刘基出身名门望族,自幼有神童之誉,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三月,接受朱元璋的邀请,成为参赞军务的谋士。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的对抗中,他屡献奇计,为明朝的建国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对刘基十分信任,将他比做汉代谋臣张良,尊称他“老先生”而不直呼其名,在作重大决策时必要与其商议。刘基才智出群,且为人刚正,同僚下属对他也钦佩不已。

在朱元璋“清理”开国功臣的压力下,刘基晚年为求自保,选择了告老还乡,《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虽然如此谨慎,仍遭到当朝丞相胡惟庸暗算,指使人诬陷他在家乡强占有“王气”的墓地,引起朱元璋疑忌,被夺去俸禄,致使刘基引咎进京,不敢回家。后忧郁成疾,吃了胡惟庸送来的太医药后,病情加重,朱元璋才遣使护送回家,不久便去世。

除了军事、政治才华,刘基还精通文学、术数,著有《郁离子》传世。该书计二卷,凡18篇,195条,每条多则千言,少则百字,主要是针砭时政的评论或寓言。其文构思精巧,文笔犀利,既富于情趣又发人深省。作者借假托人物郁离子之口,发表对社会、世态人情的看法,至今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寺庙里的弥勒佛一直那么胖吗

关键词:弥勒殿 兜率天内院 慈氏菩萨 弥赛亚崇拜 白居易 弥勒教

乐山大佛 布袋和尚契此 观自在菩萨 持莲者 圣母马利亚 善财

浙江杭州灵隐寺弥勒殿中有一副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其实很多寺庙都有弥勒殿,而殿外的楹联也大同小异,如江苏镇江江天禅寺中的是“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江苏常州天宁寺中的是“大肚能容,包罗万物;开口便笑,和气一团”,昆明华亭寺的是“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步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寺的是“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本人本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别人老是有高有低”。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几近成为一种“弥勒殿楹联文化”,连越南等周边国家也纷纷效仿。这类楹联多着眼于所供奉弥勒佛笑逐颜开的神情,以及宽腹大肚的体态,并加以联想和隐喻。那么载于佛教典籍中的弥勒确是如此吗?

同类推荐
  • 海岛往事

    海岛往事

    这是一个关于苦难与炼狱,创业与革命,爱情与血泪的传奇故事。小说以海南岛近代史为背景,主要以乐会县(今琼海市)、海口城、马来西亚的槟城为人物活动区域,从19世纪末海南岛的匪患写起,依次写到海口城近代史上的三大瘟疫(鼠疫、霍乱,天花)、以卖猪仔为业的招工馆、法国为首的洋行船务、闯南洋华侨回城创业与洋行争锋相斗、海口商会创立、华侨移植橡胶成功、海口同盟会响应辛亥革命,发动府城之役等大事。
  • 十万大军

    十万大军

    虽身为乞儿,有父老怪,有母疯婆,却手携娇娘,心念缄儿,陪同六爷,流浪大唐十道二百州;虽身处乱世之中,却看风云色变、金戈铁马,历文士豪情,把酒言歌,识风土人情、大地江山;以单薄之身,或混迹名士之中,偶过富贵之地,或陷江湖草莽,高举义军之师;而他,一直在流浪。。。。。
  • 拼图世界

    拼图世界

    这是一副拼图,它拼下了所有的世界,没有人知道如何从这个世界到达哪个世界,只有灵魂才知道,而我就是一个灵魂。
  • 传世藏书-史记(中)

    传世藏书-史记(中)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唐朝小商

    唐朝小商

    隋末唐初,又逢战乱,一个靠放羊为生的孤儿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世事变幻,人生多艰,停息意味着灭亡,坚强是唯一的长路!
热门推荐
  • 绝美冥妻2

    绝美冥妻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有个超级漂亮的美女姐姐说要嫁给我......
  • 破煞星皇转

    破煞星皇转

    重生的龙萧,在认祖归宗后,被一个神秘老道当成破煞星皇的降世,七位身手强大,各有特点的高手来到身边辅佐大业。当龙萧为了自己活得更精彩,为了背后的家族更稳固,费尽辛万苦,打造出强大的商业帝国,统领非洲佣兵与世界各国PK之后,却突然发现爱人失踪,为寻求爱人不惜前往修真界重新开始,还有更精奇曲折的前路在等着他。
  • 这个皇后不好当

    这个皇后不好当

    他是一代帝王,于阴谋下登上那个众人垂涎的王座,所以,只能选择一路孤寂。她是一朝皇后,于期盼中攀上那个群芳梦求的后位,所以,只能默然、不语情思。虽明白只能接受,只能无奈彷徨,可,还是不由奢望——如果,他不是皇子,她不是欧阳族女,如果,他不是王,她不是后,如果……三千青丝三千情,红颜香魂束君心
  • 3d坦克——战中生辉

    3d坦克——战中生辉

    钢铁,钢丝……用一个个材料做出的“坦克”,是战场上的神器。也是游戏里的神器。让我们创造奇迹,进入“3d坦克”里吧!书友群:555899720本人QQ:2029038470坦克名字叫wada200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来自远方的对手(那么骄傲系列)

    来自远方的对手(那么骄傲系列)

    一切都是因“Samantha”而起,什么BT学校!没个正经老师,也没个正经学生。典梵知道自己的轮滑很优秀,可是优秀归优秀,被别人设计加入校队就不必了吧?就算入了校队,为什么队长会是那个曾被她看成人妖的家伙呢?打死不承认人妖比她更优秀,所以——小子,我要跟你决斗!
  • 我的青春异界冒险

    我的青春异界冒险

    就小说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了,首先主题是青春,然后是异界,最后才是冒险。而且此文为第一人称,不适者请见谅。然后,小说讲的便是一个穿越者的青春与热血的恋曲。
  • 家族争夺战

    家族争夺战

    洛雪和洛叶是两姐妹,洛叶却因为爷爷叶辰把忧羽皇室贵族继承人的位置给了洛雪,和姐姐洛雪闹的不可分交,两姐妹的家族争夺战开始了……
  • A New View of Society

    A New View of Socie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色魔妃

    血色魔妃

    一次伤情,本来应该就此堕落的她遇见了此生挚爱,他用生命为她承诺,他会夺回那个负心汉夺走的她的一半灵魂。情深意浓,他原来是天界的轮回司主,谁说神不应该拥有爱情,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遇见过。他的温柔宛若轻风,宛如柔颖,她甚至都要迷失在里面,再也无法自拔。可是一切的悲伤来的又那么快,那年的承诺,也只是骗局,他为她找齐了灵魂,弥补了她的心,可是……她面临的确是再次的背叛。既然说好永远相爱,为什么你要如此背叛。你说你是轮回司主,为什么你不说你早就被魔性侵蚀,已经成为了魔鬼。你的鲜血溅在了我的身上,告诉我,当你尖利的牙齿落在我的心上,你的面容可曾有一分的动容。我不信,你从未爱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