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8000000013

第13章 银幕(7)

1927年是李和任迪都很忙碌的一年:他们拍摄了四部电影,一场接着一场,时间表上列的每个空当他们都奔波在下一场舞台演出的路上。李几乎没时间待在家里。那年年中,夏洛特·安德森正式提出离婚,她说她不喜欢任丁丁,也不想跟它争。离婚过程中,夏洛特作证说李不喜欢她,也不喜欢她的马,“他只在乎任丁丁。”《洛杉矶时报》在一篇 关于这场离婚案的题为《明星狗可能成为孤儿》的文章中写到夏洛特的话。这篇报道还说:“显然,任丁丁所在的公司对于邓肯只把邓肯夫人摆在第二位这一做法感到颇为高兴。”任迪成了这场离婚案中的共同被告,而这一角色通常是情妇来扮演的。

离婚案把李的事业推向了顶峰。那一年,任丁丁被评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演员,它出演的四部电影——《军团里的狗》《钢钳》《被警察追踪》和《肯塔基的山》——不但包揽了票房冠军,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年第一次颁发奥斯卡奖,任丁丁在最佳演员这一奖项上获得的票数最多。但评选委员会的委员迫切想要树立起这一奖项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而把这一奖项颁给一只狗不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他们重新统计了票数,并最终把奖颁给了埃米尔·詹宁斯,因为他在《血肉之躯》和《最后的命令》中有出色表演。

虽然没能得到奥斯卡奖,任迪还是经常出现在新闻当中。有的人叫它瑞,有的叫它任迪,有的叫它任丁丁,但人们最经常叫的是任丁丁。它经常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宠物之王”“最著名的影视警犬”“神奇的狗”“银幕上伟大的狗”“出色的影视狗”,还有“美国最伟大的电影狗”。到1927年,它的名声显然已远远超过了强心。一篇名为《生存竞争》的关于任丁丁拍摄的电影回顾的文章居然在开头提出“强心是谁”这个萦绕人们心头的问题。

在它的演艺道路上,任丁丁代表了一些典型的美国的东西。它并非出生在美国,它的父母也不是,但这些事实只能让它身上的美国性更加典型:它是这个移民国家的一个移民。它身上具有美国人所推崇的所有品质——勇敢、具有创业精神、大胆,最重要的是,它有个性。狗身上表现出个性比人表现出个性更加独特。毕竟,狗是群居动物,但是任迪演出的很多情节都要在群居心态和个人判断之间做选择,而这一点狗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20世纪20年代,美国还是一个全新的国家,很多东西都还在试验阶段,人们还在尝试建立一个既能包容个人欲望和抱负,又能满足社区需要的社会。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感还没有那么强烈,还处在成形阶段。很多美国人离开了原来的那种长久不变、约束繁多的文化,放弃了原有的民族身份,加入到新的社团当中,在那里毁掉原来的身份并建立新的身份。谁知道在纽约、芝加哥或洛杉矶观看任迪电影的观众代表了多少种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呢?或许那些看了《狼群的冲突》的人不会说任丁丁演绎出了这个国家建国的基本原则,但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激起了人们心中的情感,其中包括人们从它所塑造的那些倔强、富有弹性又复杂的角色中生发出来的自豪感,以及对它的抗争的欣赏之情。这种抗争不单是与那些坏人的抗争,还有与自身的抗争。

与此同时,它也名扬四海。任丁丁的电影传遍了世界各地。无声电影很容易在世界范围流行开来。因为没有对话,人们不用给电影配音或添加字幕,只需要翻译一下幕间标题。1927年,杰克·华纳在维也纳参加了一个晚宴,席间他就坐在一位伯爵夫人旁边。他介绍说自己是个制片人,那位伯爵夫人问他跟什么演员合作。华纳提到诸如约翰·巴里莫尔这样的名人,但那位伯爵夫人似乎没什么印象,华纳很生气。最后,他说所有任丁丁出演的电影都是他制作的。从那时起,华纳回忆说:“‘杰克·华纳’这个名字在维也纳开始有分量了。”

任丁丁的电影流传海外还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1975年,南非开始用硝酸盐投影技术播放《狼群的冲突》《钢钳》和《夜半哭声》。20世纪20年代,华纳兄弟授权南非播放这些电影,显然,它们并没有按时归还电影副本。在找到这些胶片之前,人们一直觉得和当年80%的无声电影一样,《狼群的冲突》已经绝迹了。人们觉得这只不过是又一部绝迹的无声电影,哪里都找不到了,即使是在摄影棚的地下室里也找不到了。

美国国家胶片保护基金委员会将南非那个《狼群的冲突》的胶片副本保存下来,他们制作的新胶片非常漂亮,黑白色调密实又深沉;黑色的地方看起来就像是天鹅绒。你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任丁丁——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和一张黑色的脸。在黑白电影中要打出合适的光线是多么困难,以及为什么在接下来的几代中李要挑选颜色稍浅便于识别的小狗做演员。但不管怎样,这只任丁丁,第一只任丁丁,是一个奇迹。它不仅是一只特别漂亮的狗,而且还特别迷人。它的表演总是那么自然,这要归功于李对它的训练。无声电影的一大优势在于李可以通过口令来指导任丁丁,但这也要任迪有超强的学习本领才行。因此,在很多场景中,任迪都要拍摄很长时间,做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尽管可以通过口令发出指令,你还是不得不为能训练出这样一只狗而感到惊奇。

在我浏览华纳兄弟摄影棚的全部成绩——包括记录该摄影棚在海外的销售情况的账本之前,我从未想过那个时代的电影——在一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从未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处旅行的时代,可以散布到海外,但它们的确被散布到世界各地。全世界的人都通过这些电影看到了美国的生活——尽管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些朦胧的想象出来的东西。它们肯定令人震惊,对于生活在欧洲和世界其他拥挤而古老的城市里的人们来说,那些电影场景中展示出的广阔空间,特别是美国西部的那些广袤无垠的土地和无边无际的天空,一定让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永恒。

我的祖父在匈牙利长大,二十多岁的时候来到美国,最后在俄亥俄州定居。他的家族在匈牙利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有些东西促使他离开家乡,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天地。这是个关键性的决定,这个决定攸关生死。他摆在书桌上的那尊任丁丁的塑像在我看来一直是个谜,但有一点我始终肯定,那就是他留着那尊塑像是因为他知道而且也喜欢任丁丁的表演。因为作为一个孩子,我只知道任丁丁会出现在电视上,不知道它还有其他的存在形式。我把这尊塑像当作我那刻板、落伍的欧洲祖父成为美国人的一个证据,因为他已经开始欣赏这个新地方的流行文化。但是随着任丁丁故事的展开,我开始用一种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书桌上的这只狗。尽管这个塑料雕像无疑是电视节目商业化的产物,但我现在觉得我祖父对任丁丁的痴迷应该早在这之前就开始了。我想这种痴迷可能是在东匈牙利某个黑咕隆咚的小剧院里开始的,那时候祖父第一次看到任丁丁在银幕上跑过,他看的可能是在20世纪20年代拍摄的某一部电影——壮观的西部风景在银幕上铺展开来,成为电影的背景,天空就像一面没有卷起的旗子。而那条狗,或许让他找到了离开家的勇气。

12

20世纪20年代,任丁丁经常成为照片上的主角。除了在摄影棚那些从不同角度记录下它情绪低落地凝视的拍摄任务之外,它最著名的一张是它和纳内特在湖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照的。它还经常跟名人一起合影,其中有艾德·沙利文、杰西·库伯、莫娜·卢瓦、导演莫文·勒罗伊和广告女孩伊芙琳·纳普;还有一些有名的公民,比如贝弗利山警署的警员,以及很多大城市的市长。有时候李也会出现在照片中,但大多时候他是不参与拍摄的。

照片中,任丁丁经常做一些人做的事情。它会假装在航空公司的售票柜台处购票,操纵一台摄像机,让别人帮它剪指甲,使唤宾馆的服务员。它还拍过在打高尔夫的照片,穿着雪鞋走路的照片,在吊床里晃 来晃去的照片。在一张颇为流行的照片中,它坐在威廉姆·麦克盖恩的导演椅上,椅背上还有用蜡纸印刷的“威廉姆·麦克盖恩”字样。麦克盖恩坐在它旁边的另一张导演椅上,上面写着“任丁丁”。还有一张照片,是为KEN-L-RATION狗食做的广告,上面是任迪、纳内特和它们的两只小狗。任迪和纳内特直挺挺地坐在厨房的餐桌椅上,像是正要准备用餐,两只小狗则坐在它们父母的晚餐盘里,桌子中间放着一大罐狗食。

为任丁丁准备的房子装饰得很漂亮。它会用银质的碗来吃作为点心的牛排,与此同时,狗窝的音响系统还播放着古典音乐,这些都是媒体根据华纳兄弟公司的陈述做出的报道。任丁丁的小狗有自己专门的幼儿园。狗窝窗户的屏风是铜制的,而且很有可能是青铜的。有时候,它会佩戴一个钻石项圈,这些都不大可能是真的。李喜欢他的狗,想要把狗窝布置得非常舒服,但他从来没有摒弃自己作为一个牧场主的观点,那就是:狗就该是狗。与此同时,任丁丁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也被列在《洛杉矶时报》的电话簿里,它还受到华纳兄弟公司杂货店的公开邀请,那里的人们像接待明星一样接待它。它有自己的工资,这笔工资与李作为训练者的工资是分开的,它的工资比其他明星的工资高得多。比如在《海边的灯塔》当中,它每周的收入是1000美元,而影片男主角小威廉姆·科利尔的报酬只有150美元。

媒体也把任丁丁当作明星看待,写关于它的各种事迹和八卦的文章,从来不承认它仅仅是只狗。《城市的著名影星狗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是任丁丁在公共宣传旅行时威斯康星州一家报纸的标题。故事是这样的:“任丁丁和它的妻子在酒店一个狗窝套房里下榻,因为天气炎热,它们把小狗们留在了西部。”1927年的一期《电影杂志》——这本杂志还包括一系列故事,如《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讨论电影?》《演员都是人类吗?》以及《世界对孩子感到厌倦了吗?》——里面有一篇占了四页的特写报道,题为《任丁丁一家》,写了任丁丁和纳内特的家庭生活。“纳内特像许多其他明星一样,要做一个全职母亲,”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小狗们都长得很漂亮,所以她会在《掉入警察的陷阱》中和任丁丁一起出演。”“就连任丁丁的替身们也被当作明星。《纽约时报》为黄毛写了一篇讣告,黄毛是一只艺名为闪电的德国牧羊犬,该讣告题为《任丁丁的替身死了》。”

同类推荐
  • 圈里圈外

    圈里圈外

    原本技术出身的黄易,在销售过程中虽然遇到不少挫折,但愈发喜爱上了销售,并且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没有硝烟的销售战争中屡战屡胜,最终成为了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 姻阳媒

    姻阳媒

    诡异与心情纺织无懈可击的阴谋,风雨如书悬疑经典白金级作品。莫言、麦家、南派、三叔、大袖遮天联合倾力推荐,三十八家杂志强势刊载,七十二位编辑联袂推荐,无数粉丝翘首期待。一百七十一位悬疑作者猜不出的谜题,你能猜出来吗?
  •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陪他一段

    陪他一段

    陪他一段,是苏伟贞小姐的第一本小说集。这个集子里共收录了十一篇短篇,一个苏刚的序和伟贞自己所写的后记。 我们的人生,是要我们自己来走完的。但在其间,有许多人都会陪我们走一段:也许是父母,陪我们度过幼年;也许是朋友,陪我们走过不同的人生阶段;也许是爱人,陪我们行过人生的幽谷;也许是小孩,让我们的人生有了奋斗的目标;更也许,只是路人甲,陪我们搭个公车、乘个电梯什么的,但我们都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陪我们走了一段人生的旅程。而苏伟贞的陪他一段,不也如此,陪我们走一段人生旅程!
  • QQ群谋杀案

    QQ群谋杀案

    你加入的每一个群,都可能是死亡陷阱。在绝望中,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你所看到的这个故事绝对真实,读过这个故事的,不少人都纷纷退出那些自己尚不明底细的QQ群。
热门推荐
  • 中国打工妹

    中国打工妹

    改革开放、世纪之交,中国发生着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中国农民,开始变成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本作品从打工妹的工作、生活、情感、婚恋及就业创业等方面,并与天下大事、社会时事、个人小事有机结合,记录了新时代下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和为追求美好梦想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本作品对打工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打工。欲了解中国之打工,必读此书。在这里,也许有你的影子和坐标,至少有你的亲朋好友或相识相知的人的影子和坐标。生活生活,流浪飘泊,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中国打工妹——美丽而善良、温柔而坚强、勤劳而能干
  • 首席,站起来

    首席,站起来

    蒋云岭退回到床上,丝毫没有睡意的他,就这样睁着双眼,看着头顶的天花板,突然说了一句:“首席,站起来”。
  • 恶魔女徒

    恶魔女徒

    琳和空是两个刚刚读完初中进发高中的普通女孩,只是一点点的阴差阳错进入了芥子中的恶魔学院。好吧!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她们是懂的。懦弱?没关系!熔炉再造。胆小?没关系!看看几场百鬼夜行就好。废材?没关系,朽木也能雕嘛!单纯?没关系!这里邪恶得都能把白兔变灰狼?无论如何,她们只有一个目标--死皮赖脸地活下去,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 狐仙恋之歌

    狐仙恋之歌

    她是涉世未深的人类小丫头,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长了条尾巴,她决定找到狐仙来解决此事,却不想和千年的狐仙开始扯上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爱恨情仇中,她渐渐破解的身世之谜让她越来越寒心,而他却越来越离不开她······
  • 师父和徒弟的故事

    师父和徒弟的故事

    讲述的是一个师父Sam和徒弟娴一路帮助娴成长蜕变,最终娴成为成长高手的故事
  • 憨女奋斗记

    憨女奋斗记

    生活在天才辈出的21世纪,作为无相貌、无天赋、无胆量的三无青年,有无数想法却因没勇气表达全都憋屈在了憨憨的外表之下。穿越架空古代,憨憨女满腹雄心壮志有机会得到实践,走商界,闯政坛,玩遍三百六十行,看谁敢和我争状元!!
  • 医鬼:越世假少爷

    医鬼:越世假少爷

    她,21世纪圣手神医,从没有救不回的病患;她,21世纪神秘大盗,拥有异色双眸,控制异能实行任务从未失手。她,如医亦如鬼,越世架空时代一代无用废材。大家族三少爷?世人眼里不过庸人一枚。她是女儿身,为何却喊她三少爷?神秘不知出处的王者又是?经历了前世的孽缘后,她到底是无心于此事了么...
  • 一见钟情的幸福

    一见钟情的幸福

    一群热血青年疯疯狂狂工作,生活,恋爱,结婚的浪漫幸福过程。幽默风趣智慧的语言赢得爱人,赢得无穷无尽的财富。
  • 真神国度

    真神国度

    这一生,为何求?杀尽世间一切敌,独留心中不屈意
  • 御魂世家

    御魂世家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心之大也,景亦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