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团”正准备离去,突然,火把四起,照亮周围。崔堤带着人马将“快刀团”围住。崔堤身边,还有两个高大的身影,那是张如峰和杜正海。“快刀团”都是一些提着脑袋玩的亡命之徒,蒙面人叫了一声“拼了!”就要带领手下突围,他躲在慕容冬身后,想倚靠慕容冬的功夫为自己杀开一条血路。慕容冬假装提刀往前杀去,但要接近士兵时,回身一刀,就取了蒙面人的性命。其余“快刀团”的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崔堤的士兵斩杀了。张如峰和杜正海护住慕容冬,大叫一声“自己人!”战斗就结束了。
三招对一招
徐道宴没想到,在最关键的时刻,崔堤会反水。
徐道宴没认识到,争取人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他的价值观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给你好处,你替我办事”,认为拿得出“香饵”,还怕没有“死鱼”?他对崔堤封官许愿,以为崔堤就会死心塌地跟着自己,须知在关键时刻,最不可信的,就是利益。
其实从一开始,崔堤就是双方争取的对象。
徐道宴争取崔堤,只有一招——许愿,给的是预期。
李流争取崔堤,不仅给预期,也给现实的好处,还做到了恩威并重,他用了三招:
第一,给未来。李流对崔堤没有许愿,但与他谈话时,暗示跟着自己干,会有美好的前程。石勇等人与崔堤接触中,也传达了类似的信息。
第二,给好处。崔堤说母亲病了,李流好言安慰,他走后,李流叫人送去白银五十两,叫他好好尽孝,处事极有人情味。
第三,给压力。崔堤看望母亲还没出发,李流差人来讲,要崔堤把母亲接进城里治病,如一时接不来,派出军中最好的医生随同前往。崔堤心想:是不是李流知道徐道宴的动向,用我母亲说事,侧面对自己进行提醒和警告?
崔堤本来就是意志不坚定者,长时间脚踏两只船,在李流与徐道宴之间摇摆。李流三招并出,促使崔堤下决心——上李流的船。
在阴间总结
如果人到阴间还有思维,徐道宴一定会分析失败的原因。他作总结时,会不会想到以下三点:
一是太轻信。徐道宴想不通,林巧为何要骗自己?他不知道,李流是林巧的救命恩人;他不知道,李流与林巧话虽没挑明,但两人互相爱慕;他不知道,李流叫红莲去做林巧的工作,细讲他与石勇的故事;他不知道,在那个月光迷人的夜晚,李流与林巧彻夜长谈。这些情况他都不知道,没有作深入了解,就轻信林巧的话。徐道宴啊,徐道宴!你是被所谓的“爱情”迷住了双眼;你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原想使用“美男计”,结果中了别人的“美人计”。
二是太狂妄。他对包括石勇在内的许多人做工作,要他们看清时事,要听卢循的号令,实际上就是要这些将领听自己的话。这种小动作,石勇向李流提起过,也有其他人向李流讲过。兵者诡道也,动机与手段暴露无遗,弱点被别人抓住了,很容易被别人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此外,他自恃有卢循的支持,没把李流看在眼里,他不知“屁股决定观点”的道理,卢循作为统帅,必须具有全局观,有时要玩平衡,也不可能完全听你徐道宴的。
三是太浮躁。在卢循所部,上下都知徐道宴说话的分量,但东阳的天师军是孙萌的部下,他没有根基,也没威信。他应扎扎实实打基础,但却急功近利,想三下两下就架空李流,结果事与愿违。他一直以为李流是个莽汉,没有谋略,没想到李流不仅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在谋略较量上,李流的确比徐道宴高明。
徐道宴自认为谋略独步天下,不知他在阴间是否悟出这样的结论:成就事业的,除了能力,还有心胸;除了智商,还有情商;除了谋略,还有道义;除了成败,还有因果。
争权夺利的游戏,往往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种斗争是残酷的,只要棋错一着,便再无翻盘的机会。徐道宴,就算你总结了教训,悟出了谋略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也于事无补,因为时光不能倒转,人死不能复生,故事不能重演。
徐道宴的人生结束了,而李流的故事还要继续。
玉玺,还有妙用
李流设下妙计,一箭双雕,消除了明处的徐道宴和暗处的“快刀团”两大隐患,东阳的局面稳定下来,他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了。
石勇恢复了自由,李流对他委以重任。红莲不用再当丫环,而是到军营照顾石勇的生活。
崔堤领了赏,升了官,一天到晚笑呵呵的。他喜欢喝酒,李流怕他酒后吐真言,把斩杀徐道宴之事讲出来,就叫张如峰去提醒他。张如峰说了一句,“知道秘密多了,也许不是好事”,惊得崔堤一身冷汗,当场发誓会保守秘密。
孙萌的阴影远去,林巧轻松许多,脸色更红润了,多了几分少妇的妩媚。军务稍闲时,李流会来看她。当他看见李流的身影,心里充满着激动和喜悦,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爱情?
王飞还是当总管。对于这个人,李流与林巧都不是很喜欢,但他的确会办事,就留了下来。经过一些事,他乖多了,不再去骚扰丫环。
李流现在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那就是红莲的父母还被关押在北府军的牢房里,他要想办法解救。
解决徐道宴和“快刀团”,红莲是立了功的。她对李流说:“在修‘飞天苑’挖地基时,工人挖到一个铁匣子,一时打不开,就交给了孙萌。孙萌叫木匠用工具将铁匣子打开,然后抱着铁匣子,走到一个没人的房间,再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细看。这个东西由一块黄布包着。孙萌看着看着,神情亢奋起来,手也有点抖,嘴里还喃喃说‘传国玉玺!传国玉玺!’虽然激动,但他把声音压得很低,我要不是经过专门的偷听训练,也是听不清的。”
李流问:“孙萌将玉玺藏在哪里?”
红莲说:“这我就不太清楚了。我估计,他可能就在‘飞天苑’换了个地点,将玉玺重新埋藏起来。”
李流受到了启发,与林巧一商量,编了一个玉玺的故事,徐道宴就上当了。此外,红莲与“快刀团”联系,高价请他们杀徐道宴等八人。慕容冬找到“快刀团”的老大,说自己在军营打听到了,徐道宴等人要去金华山,使“快刀团”全体出动,被一举歼之。
这一系列的连环妙计,导演是李流,但灵感是红莲提供的。
“飞天苑”较大,如要挖传国玉玺,动作会很大,甚至闹得满城风雨。传国玉玺的事,现在宜保密。但,可否继续利用传国玉玺做点文章?李流思考着,突然来了灵感。他想出一个“一石五鸟”的计划,可以摆平刘牢之、谢琰、刘裕、孙恩和卢循。
除了感激,还有敬佩
石勇与红莲成亲,李流、林巧、慕容冬、张如峰、杜正海以及众多军官到场祝贺。石勇笑逐颜开,向众人频频敬酒。红莲笑容可掬,感谢众人捧场。但细心的李流发现红莲的眉宇之间仍隐藏着忧愁,她一定在担心远在湖州的父母。
第二天,李流将石勇和红莲叫到自己的住处,对红莲说:“我想用城防图和玉玺的消息,换回你的父母,你意下如何?”
李流话说得突然,红莲没有思想准备,她感激地说:“交出城防图,如北府军强攻,东阳就危险了。”
李流说:“交出的城防图,不一定是真的。”
红莲担忧地说:“用假的,万一被刘牢之识破,我父母……”
石勇接过话,说:“我看可以一试,如不试,肯定没希望;试一下,或许还能成。”
李流说:“这些问题我都考虑到了,城防图用真的,但画粗糙点,在信中说,详细的城防图,正在想办法争取搞到。这样让刘牢之觉得你还有用。另外,我决定将传国玉玺送给卢循,并让谢琰、孙恩等人知道,这样闹得风风雨雨的,刘牢之就不怀疑了。”对于北府军是否发动进攻,李流只字未提,因为他与刘裕的协议,那是最高的机密,只能由两个当事人知道。
红莲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就要去写家信,物色信使。
石勇说:“在街上找的信使,只管收钱办事,不放心,还是我走一趟吧。”
红莲担心石勇安全,提出了反对意见:“万一你被刘牢之识破,岂不是……”
李流想了想,说:“依我看,也只有石勇当信使最恰当。我派张如峰与他同行,这样也有个照应。”
李流马上叫来张如峰,对每个细节均作了详细交代。石勇、张如峰称赞李流考虑问题周到。红莲对李流除了感谢,还增加了几分敬佩之情。
救出红莲父母
石勇扮成戴巾帻、穿袍服、骑着马的信使,由张如峰陪同向湖州方向前行。
在古代,信使称邮驿,商朝已有出现,周朝时进一步完善,汉魏三国时期得到较大发展。但在东晋末年,战火四起,邮驿制度受到了破坏,普通百姓的邮件,只能通过商旅捎带,或者请专人专递。于是各城市中,就出现了以送信为职业的人。石勇扮演的,就是职业送信人的角色。
上次红莲送信,是由刘牢之府院对面的绸缎铺转交的。这次石勇到湖州后,直奔刘牢之的府院,张如峰在外等待。石勇对看门的说:“我是东阳来的,有重要信件要亲手交给刘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