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5600000002

第2章 追溯悲风寻根源 茶余饭后有人谈

“******,怎么会是这样啊?!”这是在那对苦命的痴心情侣梁石丘和钟丽君他们寒酸的坟场上没能饱上口服的乌鸦的愤懑的谩骂声。在牛栏冲村东那棵十人合抱树冠遮天蔽日的大榕树下,这一声声昔日愤怒的鸟鸣,成了纳凉避暑,过往小憩的人们,以及村民的茶余饭后天南海北侃大山,刨根问底寻根源的新话题。

原来,那梁石丘的祖上,世世代代也是靠磨骨头养肠子的贫苦农民。有人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阴沟阳沟里的淤泥都有翻身的时候,竹高千丈也要勾头。”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是一句气话,但是细细地观察却也有些道理。这抑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逻辑。朝代有兴衰,作为社会细胞的小家庭也不例外。这就是“风水轮流转”。他们家到了石丘的祖父那一代,出了一个身材魁梧、心地善良、精明能干、吃苦耐劳的大力士梁老三梁三公,他就是梁石丘的祖父梁金铭。那田无耕土无种的梁三公,凭着他灵光的脑袋以及硬朗的身材,冬天为糖坊老倌儿运输甘蔗;夏天往返盐都自流贡井贩运食盐;秋天帮有钱人收割庄稼;春天往返泸州运送蔗糖。他家靠着他挣的血汗钱,小日子却也过得有滋有味儿。“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因为他很有上进心。梁三公这个人他更不像刘姥姥的女婿那样“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饭”!他常常是运甘蔗的码枷沉重地压在肩上,脑海里却在“胡思乱想”。他雄心勃勃,信心满满。他想赚大钱,他要当老板!他不安分粗茶淡饭,他想玩山珍海味!他是个办事认真的大力士,他得到糖坊老倌儿的器重和赏识,他名正言顺地当上了运蔗队的队长——俗称“代刀匠”。他助人为乐,常常帮体力欠佳的伙计捎上一捆半捆,让那些伙计不至劳累过度,虽是举手之劳,却让人感激涕零。梁三公以他超人的能力和正派的人品,俘获人心。他深受伙计们的爱戴和拥护,他的人缘极好。他瞄准了一个商机——开办榨油坊!他认为,在这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上,那些大绅粮趋之若鹜地开办糖坊漏棚,榨油坊却寥寥无几!他心中窃喜!你们那些肥头大耳朵的蠢猪,不是拱手将这条不起眼的财路让给我吗?那梁三公可不是纸上谈兵坐等花开的人。他将他振奋人心的举措和宏伟蓝图告诉了伙计们。伙计们一呼百应,纷纷向他筹积资金。糖坊老倌儿也离不开油,于是也向他伸出援手。有了雄厚的资金,他便在牛栏冲的鲤鱼山下,那一段依山傍水的公路边,斥资买下一块地盘,风风火火地盖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榨油坊,正儿八经地当起油坊老板儿。梁三公做生意童叟无欺,买卖公道。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踊跃地将络花生和油菜籽之类的油料给他送来,卖个好价钱后,又廉价购回所需的食油。梁三公是穷人出身,他知道穷人的艰辛。他宁亏己,莫亏人。他让乡亲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梁三公的油坊生意飞快地红火起来。办起了如火如荼的榨油坊,梁三公并未沾沾自喜就此满足。他是下力人,他知道下力人爱喝酒。开烧酒坊也是一条十拿九稳日进斗金的好门路。此刻的梁三公无须再求人资助,他已是心想事成的人。他做生意不光一味牟利,他将他的生意和行善德结合起来。所以,他在开办烧酒坊之后,陆续开办了棺材铺,三合纸马铺,饭店和栈房。一时间,梁三公这个卖苦力的代刀匠成了富甲一方的大绅粮,梁三公是个重情重义的大善人。他发迹不忘本,修阴功做好事是他的座右铭。他开的饭店价廉物美份量足。“酒好不怕巷子深”,沿途的挑夫们一传十,十传百,无不途经场镇而不顾,宁肯熬着多赶四、五里把该花的饭钱送过来吃他的“帽儿头”。他们说梁三公的帽儿头摁得紧,垒股垒尖杵鼻子!不少走州吃州走县吃县的乞丐也是梁三公的座上宾。他们吃了梁三公的免费午餐,他们将梁三公的大名传到各州各县。更有不少,“路倒”受过梁三公的恩泽。他用棺材厚葬他们。他用纸马铺里生产的香蜡纸钱甚至“银锭”鞭炮祭奠他们,他要让他们死而无憾阴灵升天!

再说梁三公父子确实精明,他们认为,做生意吹糠见米,这比你买地方种庄稼划算得多。所以,他们尽管有钱,并不热衷买地方。他们只购置了几亩薄田养家糊口。梁三公父子名声在外,很有口碑。梁三公的老幺梁纯正顺理成章地当了几年保长。为了防身,他买了一支左轮儿手枪,小巧玲珑,很是可爱。有其父,必有其子。梁纯正谨遵父命,不曾欺压黎民百姓,他没抓过谁家的壮丁。一切差事他都自费顶着。没过两年便解放了。梁纯正很开明,他主动将他心爱的左轮儿手枪上交到乡政府武装部长冯玉生的手里。在土地改革中,他家还分得好几份土地,石丘的娘唐金玉还分得了一件狐裘皮衫。紧接着朝鲜战争爆发,开明的梁纯正响应号召,将他的大儿子梁石峰送上了前线,梁石峰也是好样的,他在激烈的松鼓峰战斗中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二十岁。他漂亮的未婚妻也就泡了汤。树大招风,财多招嫉,梁纯正家一夜之间由中农复查成了地主,而且还是所谓的工商业兼地主!

“梁纯正的成份由中农复查成地主,这件事说来话长。总之,冤冤相报呗。这事儿,他们当事人心知肚明,我也清楚的很。”人们如数家珍,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梁石丘的家史,忽然有个鸡皮鹤发的老人,佝偻着身子撑起来,一手捻着牛角胡子,一手将一根长长的香妃竹叶子烟管儿在屁股下面石鼓的边沿上磕着烟蒂,神情激奋,眯缝着昏花的眼睛——抢过了话题。不过他很谨慎。他赶忙睁开双眼,看看有没有他将要提及的人物在场。他防范意识很强。他怕招惹是非,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不错,“百祸从口出,百病从口入”嘛,口无遮拦是非多。他环视一周,断定现场确无此人后,才又重新坐回他的石鼓上,振振有词地摅发着他的高谈阔论。他说——

梁三公是个行善积德的好人,但他不是圣人,他是肉体凡胎,因此就有七情六欲。他是条汉子,但不是英雄。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可叹堂堂梁三公就当了美人的俘虏。正当他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火头旺得如日中天的时候儿,村子里那个游手好闲日嫖夜赌的孬种魏忠元的女人魏大嫂儿闯进了他的生活圈儿。有人说:“懒人有福,婆娘送进屋”。也不知是那不务正业的瘪三儿家里哪观尿灌坟山贯了气,他居然娶了个如花似玉花枝招展貌如天仙的好老婆!女人有姿色就有发财的本钱。魏大嫂儿原来也很守妇道。过门后才知上了当。她娘家的家规很严,不许她改弦更张。说是女人一经出嫁,就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都得扛着走!魏大嫂儿遇上这号男人,她恨铁不成钢,成天忍饥挨饿。她想:“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贞节一文不值,下流日进斗金。与其守着虚假的妇道忍饥挨饿,还不如红杏出墙寻找快活..。”所谓吊颈要找大树子,魏大嫂儿瞄准了梁三公这棵摇钱树。她收拾打扮,说干就干。她对梁三公发起了猛烈地进攻。“梁三公——您老人家家财万贯肥得流油了,何必还像从前,事必亲恭啊?”嗯哼~~三公~~您叫个下人来作不就得了!”魏大嫂儿伏在梁三公烘烤水籽花生菓的炕籽灶台上,娇声娇气地朝着正在炕上翻弄花生菓的梁三公喊道。那炕籽灶足有一间屋子那么大。整个炕籽灶用铁条檩着极其结实的粗篾篑子。炉膛里昼夜燃烧树疙瘩以供热,烘烤竹篑上边的水籽花生菓。那魏大嫂儿弯着杨柳腰,她故意将篾篑子上的花生菓拨开一大片,让熊熊的火光映上来,照在她粉嘟嘟的瓜子脸上,让她的脸显得比三月盛开的桃花还要娇艳。梁三公下意识地停住了手上的活儿,目光炯炯地凝望着她。四目相对,迸出了爱慕的火花儿。梁三公顿觉一股暖流窜过全身。啊,这女人楚楚动人!他不禁热血沸腾,四身都融蚀了。他的目光呆涩,谗涎欲滴。魏大嫂儿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顺势蛇一样地蹿上炕头,手舞足蹈地朝着梁三公扑过去,紧紧地拦腰箍住了他魁伟健硕的身躯。“唉您,这是干什么~~”这样的问话在梁三公的喉咙管里打啭。“嗡~~三公~~~您老这是明知故问啊..。”“大嫂儿~~别,别这样..。。”梁三公假惺惺地半推半就,可是他那不争气的大****却像一根粗壮结实的顶门杠,硬邦邦地顶在了魏大嫂儿如脂如玉的小腹之上了。魏大嫂儿在他发烧的耳畔吐气如兰地呢喃着:“嗡~~三公~~您,这门大炮..”顺势勾着他的脖子往下吊。嗨!那钢铁铮铮的男子汉,老当益壮的梁三公,直觉得飘飘然地如堕五里雾中,他那庞大的身躯像堵朽墙一样,不由自主地倒下去压在她的身上,一阵暴风骤雨铺天盖地而来。他们在暖烘烘的炕籽灶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碾压着炕焦的花生菓“劈啪”作响。他们俩,一个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妇,一个是宝刀未老的大块头儿,一场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厮杀恶战经久不衰。他们不知持续了几个世纪方才悠悠地平息下来。他们完事儿之后,慷慨大方的梁三公从裹兜儿里掏出一枚白花花的袁大头来,他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卡着袁大头的边沿,在魏大嫂儿潮红如霞的耳边轻轻地吹响着,让魏大嫂儿听声辩器识别真伪。他见她信服地不住颌首,便将那袁大头潇洒地落放在她摊着候要的手心里头。一切是那样地风流倜傥,一切是那样地顺理成章。那风情万种贪得无厌的魏大嫂儿,既挣得了可观的收入,又饱尝了惬意的性福,真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从此她尝到了甜头,隔三差五地给梁三公投怀送抱。“老牛吃嫩草”!年逾花甲的梁三公直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儿。任何事情都开不得头。他梁三公本也是个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一旦破了戒,便一发不可收拾。他认为他行了桃花运。他想:我梁三公到处修阴功做好事,扶危济贫仗义疏财,打拼了一辈子,如今冒出一个花容月貌,才做了一个孩子的母亲的****来,抑或是上天赐予他的鸿福!花钱不多,强身健体,解乏排闷,愉悦心情。如此美差,他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这么一桩“周瑜打黄盖”的桃色买卖,即便“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地延续下来,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梁三公的生意濒临破产以及梁三公年事过高方才收场。说起梁三公的生意日薄西山,也有段小插曲。有人说他是气数将尽,有人说他是财多遭嫉别人故意整他。那是因为他想榨油坊扩大再生产,新买进两头推油碾的花黄牛。这两头花黄牛个子大,咋看很漂亮,但是有病,没过几天就死了。这牛带来的是传染病。唉!梁三公先前上好的几头牛也阴一头阳一头地陆续倒下了。养的猪也今天刨一头,明天刨一头..。这个红得发紫的大家庭,一时间就像人的病来如山倒一样一蹶不振了。数年来,那魏大嫂儿将梁三公赏给她的袁大头儿多半盘回娘家,她很顾她的娘家,因为她娘家还有两个弟弟尚未安家。聪明的魏大嫂儿为了让她那孬种男人不至管束她,她便咬着牙忍着痛交出少量给他。“拿人手短,吃人口软”,那孬种果真对他婆娘红杏出墙不闻不问。有人背地里戏说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找钱松活点”!那孬种得了钱,进赌场吆五喝六;逛窑子腾云驾雾,何等地惬意,何等地舒服!他巴不得他婆娘把梁三公这棵摇钱树缠得越紧越好。可是,魏忠元那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杂种儿子却不那么看。这个杂种从两三岁开始便常常跑到梁三公的榨油坊里来偷拿花生菓。他娘特意给他缝着大大的荷包在围裙上面。围裙上的荷包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他光顾一次榨油坊,偷走几斤花生菓不在话下。所以,这小杂种常常在梁三公的炕籽灶前,亲眼目睹着梁三公,在那不为人知而又昏暗的炕头旮旯里,不遗余力地狠****的老娘,他人矮小,虽然看不清是何情景,但那“啊~~啊~~”的****叫声清晰可闻。他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儿,根本就不懂得女人的事儿。他以为梁三公心狠,在毒打他亲爱的妈咪,要将他的妈咪往死里边整。于是他恨透了梁三公。那梁三公大而化之,他不跟他小孩子一般见识。他有时还亲手给他往荷包里满盛花生菓。抑或他是爱屋及乌吧?他还会抱起来一个劲儿地亲了又亲,心里直夸“秋秋好乖秋秋好乖!秋秋极像他的妈妈,嗡~~好乖好乖..。”那魏大嫂儿在他身旁听得非常写意,她心里俨如灌了蜜。这个杂种儿那孬种爹给他取的名字叫剑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杂种儿长出了一脸的横肉,一肚子的坏水儿。他对上拍马溜须,对人颐指气使,心狠手辣。他那杀必断喉的歹毒个性逐渐与他那霸气横秋的臭名吻合起来。他仇恨有钱人,他特别仇视梁三公。他认为,一个人一旦有了钱,便可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你梁三公原本也是穷光蛋,一旦有了钱,便可肆无忌惮地糟蹋我的老娘!一个人的老娘被人干来干去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这杂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不知道他的妈被人干是自个儿心甘情愿的,他更不知道那梁三公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一年年地将他抚养长大。所谓“一碗米救恩人,一斗米养仇人”一点儿不假。人们根据这杂种的名字和为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鬼见愁”。鬼见愁对梁家怀着深仇大恨。他暗暗发誓,我魏剑秋整不倒你梁三公,我也绝不会放过你梁三公的后人!

解放前夕,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梁三公的生意雪上加霜,彻底地破产了。因此他这个曾经显赫的家庭并无几多钱财,所以土地改革时给他家划定的成份是中农。虽然生意破产了,但是榨油坊的油榨油圈儿以及推碾的剩余黄牛;酿酒坊的锡锅以及导酒出甑的锡制“牛尾巴”;还有饭店栈房纸马三合铺棺材铺一系列的浮财惹人眼馋。共产党的政策明文规定,对中农施以保护政策,所以,梁三公的财产是不能没收的。欲加之害,何犯无辞?这事儿简直是太容易不过了。那些个红眼病人一合计。利用复查之机,将梁三公的“中农”拔高两级,变成了“工商业兼地主”,这要没收他的财产也就名正言顺易如反掌了。唉!一个家庭,一旦被打成了地主富农可就参透了!地主富农家的成员,凡是年满十八周岁者,都被扣上帽子,即是地主分子或富农分子。这种帽子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梁三公和梁三婆年事已高,口碑又好,因而这两位老人得以法外开恩,他们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没过几年,这两位善菩萨便驾鹤升天撒手人寰了。可是那梁纯正和梁幺娘就惨道了。他们在一夜之间,从一个受人尊重爱戴的老太爷老太婆变成了受人欺压管制的阶下囚!从此,他们有了双重身份,成了两面人,所谓瑕不掩瑜这个成语对他们毫无意义。从此,他们的烈属那块金子招牌变得黯淡无光了。唉!都是钱财惹的祸!那个英勇献身战死在异国他乡的梁石峰的光辉形象从此也就变得黯淡无光,甚至渐渐地被人遗忘了。更可恶的是,那个鬼见愁,他在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士们打败了美国佬之后,鸭绿江都未跨便“凯旋”而归的他,回家获悉梁家被复查成了地主,他欢呼雀跃,幸灾乐祸,说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他进而污蔑诋毁梁石峰是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己分子,投机钻营的现行反革命!他对梁纯正主动上缴左轮儿手枪——持怀疑态度,一直耿耿于怀。他是光荣的复员退伍军人,他堂而皇之地当上了牛栏冲的民兵排长。解放后的中国人,曾一度将自己的家庭成份视为政治生命。贫下中农是块金子招牌,地主富农就是头戴紧箍咒的孙悟空。哪怕你梁纯正是老太爷,梁幺娘是老太婆,他鬼见愁根本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只准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他经常吹毛求疵,给他们小鞋穿,照样摊派他们的义务劳动。一个人一旦被人欺压,便会自卑,自己觉得低人一等,以致逆来顺受,不敢抗争。那身体单薄、鞋尖脚小,四十开外的梁幺娘被安排在生产队养猪。饲养二、三十头猪的重担压在她的肩上。夏天割苕藤,冬天掰厚皮菜。风里去,雨里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猪圈要打扫,饲料要煮沸..。青年妇女都不愿干的繁重活儿,你说梁幺娘辛酸不辛酸?服从安排,接受改造,不敢讲价钱。梁幺娘能吃苦,很耐劳,她很能干。她虽然从小生活在富贵人家,但她并非是娇小姐阔太太。她在梁家鼎盛的时候儿,几十号人开饭,几十头猪存栏。煮饭喂猪,服侍小菜放牛,都由她和大嫂两妯娌承担。她们一人负责一个月。人们无不夸奖幺娘做的饭菜好吃。她真有两手!所以欺负她干重活,无所谓!唉!只可惜他们被扣上了紧箍咒,不经意便会大祸临头。有一次,梁幺娘担着一大担饲料路过大榕树下小憩,碰巧她的一个远房侄女——王大姐——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花格子妇母装衣服,但那件衣服的背心处被小老鼠啮出了一片小洞——打她身旁经过,那梁幺娘由于好奇而兴奋,一时语塞,好好的一句话她只说了半句。她说:“嗯,王大姐!你的衣服不是穿烂的哈..”,后半句“是老鼠啮烂的”半响没说出口来。那王大姐认为梁幺娘在说她的讥诮话。从前在梁幺娘面前点头哈腰的王大姐,立马停住脚,红眉毛绿眼睛地扭着梁幺娘撒泼起来。她垮下牛肉脸来扭着梁幺娘拼命,继而倒在泥泞里撒泼打滚,如丧考妣地放声嚎叫开来:“啊,你这个地主老婆子,污蔑我啊!你污蔑老子们的衣服不是穿烂的,是被人指戳烂了的..天啊,老天爷啊!有谁看到过我王大姐偷人赶汉啊?老天爷啊老天爷啊,那个该死的地主婆娘在往我王大姐头上泼大粪啊!你老人家站得高看得远,有谁逮了几个我的嫖客闹棍儿交给我的麻子男人啊!啊哼哼嗨嗨呀~~老天爷你站得高看得远,老子们今天要她烂嘴巴还价钱!”她呼天抢地,将泥泞蹬出两个大坑,她歇斯底里地扭着梁幺娘拼命。任凭梁幺娘百般申明,好话说尽,吓得瑟瑟发抖,那泼妇就是不依不饶。她边抓扯边谩骂:“毛主席啊毛主席啊,这个地主婆娘又要翻天了!她欺压我们贫下中农啊,您老人家要为我们作主啊!”她闹得满城风雨,不亦乐乎。梁纯正无奈,愣是逼着梁幺娘跪在地上,给她磕了几个响头,自个儿掌着嘴巴给她道歉悔过,好不容易才把这场莫须有的风波平息下来。唉!这事儿正应验了《增广》上那句名言:“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场触目惊心的闹剧,让刚上小学的石丘和石英姐弟看在眼里恨在心头,让他们莫齿难忘。还有一次,梁幺娘她们隔壁那个易幺嫂儿,她那个五岁多了还走不稳路的耙子儿,自个儿在梁幺娘的跟前跌倒了,又让倒霉的梁幺娘蒙受了一场不白之冤。那易幺嫂愣说她的耙子儿是梁幺娘搡倒的,原因则是蓄意报复,因为她们分到了她家的房子。易幺嫂捏造说,这是被打倒的地主心怀不满,反攻倒算,寻衅报复,恨棒打人,将一肚子怒气撒泼在她的孩子身上..唉!人倒霉吃水都碜牙!人家一旦往你头上扣屎盆子,说的比真的还真。因为你头上套着紧箍咒,即便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些“说是就是,不是也是”的屈辱怪事儿,频频地降临在梁幺娘的头上,其根源就是她们的头上套着紧箍咒!这些不平等的屈辱镜头,一桩桩一幕幕地印在了梁石丘幼小的心灵里:该死的地主成份!他愤愤不平。他做梦都在想摆脱地主成份!梁纯正积劳成疾,得了肺痨病,准确地说是得了肺气肿。因此丧失了劳动力。他情知光环不再,他要努力改造,他要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自学成才打草鞋。他从入社那天开始,一直打到他去世。他默默无闻地改造着,给集体扎扫帚编簸箕,什么都干。别人没将他当老太爷看。他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无师自通,做什么像什么。他的手脚极快,一天能编八担鸳箕,一天能打十多双草鞋。他编的篾货结实耐用。他打的草鞋精美耐穿。他极尽所能地为集体作贡献。他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也因此为他免除了不少麻烦。那鬼见愁心再狠手再辣,但他占了便宜也有所收敛。因为“拿人手短”呀!这就是被镇在雷峰塔下求生存的梁纯正,他就是一个头上套着紧箍咒的革命烈士的父亲!他老实巴交,自觉改造。他不曾居功自傲,他更不曾抗争。他忍辱负重,默默无闻地偷度余生。说实话,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无疑都是十分英明的,十分正确的。但是,政策要靠人执行。政策落实的结果如何,关键还得看执行政策的人的动机如何,执行者公事公办,结果就很乐观;反之,执行者居心叵测,结果便会很惨。通过梁石丘一家一系列的迹象,管中窥豹,足可窥见一斑..

“嘘~~吴学究吴老爹!嗤嗤~~鬼见愁!”有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她瞥见了远远招摇过市的鬼见愁。于是她不动声色地颐指鬼见愁提醒她。那口似悬河高谈阔论的吴大爷警觉地睁大双眼极目远眺,果真是鬼见愁悠哉悠哉地走过来了。他的谈话戛然而止。吴老爹芳兴未艾,意犹未尽。他十分扫兴地叹了一口长气,说:“唉!咱们改日再谈!”

同类推荐
  • 重建大明王朝

    重建大明王朝

    隆庆朝六年,以及万历朝的前十年,在众多忠臣名士的竭力辅佐下,大明朝焕发出了照人的光彩。但隆庆帝的好色,万历帝的慵懒,都没有让大明出现真正的繁荣盛世。在隆庆四年,乡试的当天,兖州府一个不知名的小客栈里迎来了一个四百年后的年轻画家......。
  • 回到古代混日子

    回到古代混日子

    有人落水,他身先士卒将人救起,可是最后被大水冲走,身为屌丝宅男的他来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该如何生存……
  • 宋之歌

    宋之歌

    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如果有选择,他一定不会来到这个朝代,如果可以选择,他最想回到的是他金榜题名那天……
  • 重生姜伯约

    重生姜伯约

    三国,一个群英璀璨的年代。曹操、袁绍、公孙瓒、刘备、孙策等都是一时之雄三国末期,群雄纷纷陨落。是不是这个时代就没有豪杰,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了?答案是否定的,姜维、郭淮、陆抗、羊祜、邓艾、钟会,或许名声没前期那些豪杰响亮,但是这些故事,一样很精彩建了一个书友群:161322676
  • 玄霸三国

    玄霸三国

    雷雨交加的一个夜晚,山坡上一个傻子那个锤子,一个穿越者到此,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便冲上去将人救了下来,可不巧的是,二人都被雷电劈中,包括那对锤子一同消失在原地。
热门推荐
  •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她说她:“飞、机、场。”某只受了刺激,痴线的吼到:“不平X,何以平天下?”这个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些奇葩的女人,带着她的夫君们,在这个妖魔横行的大陆上,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降魔、除妖、捉僵尸。传说,七煞、破军、贪狼,三星齐聚,天下必易主。被魔化的异类越来越多,即要追查来源,也要改变现状。且看公主殿下能否让四方称臣,拨乱反正,凤驭天下。
  • 龙魂圣皇

    龙魂圣皇

    断臂重生,龙魂附体,获苍龙族传承。是福还是祸?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阴阳两道,天道之根本也!
  • 荒唐情事

    荒唐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获取顾可琛的第一手八卦新闻,罗卿卿不惜在凯越小区苦守两天一夜!结果顾可琛以采访之由,行强吻之实。面对顾可琛英气又妖孽的脸,罗卿卿用自己全部的理智果断拒绝:王子爱上灰姑娘,而且这个王子还是个镶钻石的,言情小说写写就好!可即使是这样,她还是悲催地成……
  • 绝色杭州

    绝色杭州

    作者王旭烽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写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人文精神,写绝代佳人、一世英豪,写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在这一湖碧水间的林林总总,这美丽华贵的城市,值得你梦萦神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座天堂级的城市,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有名满天下的西湖水,举世奇观的钱塘潮。杭州,这如梦似幻的人间天堂,正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它温柔的怀抱。
  • 上仙门

    上仙门

    不从吾者,杀之;阻逆吾道,斩之。驾临修真,成就吾门,敢有妄言者戮之!打造现代都市修真的奇幻新篇章,还等什么,即刻点击加入书架领略修真风尚吧!道友们,收藏、点击、推荐不要断呀!本书起点中文网首发!书友群:113248169也可以加鱼雏的微群“上仙门道友集合啦”微群号:1692983
  • 恶魔校草我不服

    恶魔校草我不服

    相貌平平,家里贫困的她不幸的是惹上了学校校草兼富二代的他!从那天起,她真的栽倒在他的手里了吗……
  • 金玉剑缘

    金玉剑缘

    初相见,目光交会,便已相知相许。就此金玉宝剑定下金玉鸳盟!再相见,对面却不识,记忆中的侠客依然英挺如昔,旧日的冷梅却沦为败柳残花!只能逼走他了,不能玷污了成派未来的掌门。可是,他会那么容易就放弃吗?
  • 美男子的江湖

    美男子的江湖

    暗涌激流的年代,帝母成为了各国争夺的对象。一个应了帝母之命的女子,在四年的时间里画下了生命的句号。她的逝去又会给封苑造成什么样的波动?得遗书者得天下,一封遗书,王侯皆想染指。封苑的命运将如何,最终又将是谁主沉浮?莫无风离家寻姐,消失了半年的姐姐又在何方?莫无风有该何去何从?短篇《流殊》已完结,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
  • 七界之源灵

    七界之源灵

    烽火起,剑亦起,剑随意动;劫已渡,人亦非,唯剑左右。待到暮秋残叶尽,大道之上身亦孤……
  • 重生之梦回暖春

    重生之梦回暖春

    一个深受地狱般痛苦的女子,转生到普通家庭之中,原以为重生之后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平安喜乐,却不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