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9000000009

第9章 姚宏业:我之死,为中国公学也(4)

我性偏急,我诚不忍坐待我中国公学破坏,致列强以中国人为绝无血性之国民,因而剖分我土地,澌灭我同胞,而亲见此惨状也,故蹈江而死,以谢我无才无识无学无勇不能扶持公学之罪。夫我生既无所补,即我死亦不足惜,我愿我死之后,君等勿复念我,而但念我中国公学,我愿我诸同学皆曰“无才无学无勇无识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竭力求学以备中国前途之用,我愿我诸同事皆曰“无才无学无勇无识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振起精神,尽心扩张,无轻灰心,无争意见,于各事件不完善者补之,不良者改之,务扶我中国公学为中国第一等学堂,为世界第一等学堂而后已。我愿我四万万同胞之官之绅之兵之士之农之工之商皆曰“无学无识无才无勇如某某者,其临死之言可哀也”,而贵者施其权、富者施其财,智者施其学问,筹划以共,维持扶助我中国公学。即向来之仇视我公学,诽谤我公学,破坏我公学者,我亦愿其哀我临死之言,翻然改悔,将仇视、诽谤、破坏我公学之心尽移于我既死之一伤心人之身,则我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

嗟嗟!碧海无边, 未尽苌弘之血;白人入室,难瞑伍胥之眸。我死后如有知也,愿此一点灵魂与我中国公学共不朽!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遗书累累千言,每一句说的都是中国公学和中国的前途。一字一句,皆是血泪。赤子丹心,苍天可鉴。

这一年,姚宏业年仅25岁。

不葬岳麓,不足以惊国人

姚宏业蹈江自尽,震惊海内外。

远在日本的宋教仁,一直关注着姚宏业和中国公学。1906年2月2日,宋教仁收到上海易本羲的来信,“言上海兴学事(中国公学)有成也”。2月18日,接到姚宏业来信,“言上海归国学生倡立中国公学事”。4月13日,宋教仁再次收到姚宏业托人转交的信件,“拆视乃言上海近日时事也”。而到了4月22日,宋教仁从一位刚从上海到东京的朋友处 “闻知姚剑生在上海蹈江而死”,“余大哀之泫然者良久”。这一天下午,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的李肇甫往访宋教仁,出示前一天上海同人所寄报告姚宏业死讯的信件,并告知当天上海同人将开一追悼会,希望宋教仁能作一公启。宋教仁满口答应。25

在寂静而沉沦的国内社会,姚宏业的死更像夜空中投下的一枚燃烧弹,虽是惊鸿一瞥,却留下了永恒的灿烂和震动。对于姚宏业一再牵挂的中国公学,各界纷纷起而援之:上海市商绅界终于同意给予扶助;大清银行答应借助10万元;湖南、四川、广东等省积极认捐,承诺每年支持数千元。海外华侨听闻姚宏业的感人事迹后,亦陆续捐款不少。这些实际意义上的经费支持,一改中国公学濒临破产的厄运。如此种种,不能不说是姚宏业用生命和气节换来的回报。

姚宏业的壮烈之举,传到家乡湖南后,学界人士莫不悲痛。长(沙)善(化)学生与革命党人多次秘密集会,认为姚宏业与陈天华 “两人宗旨及死状,同为数百年来所未有,宜合葬于麓山名地,以留中外人士观感”26。

同盟会湖南支部会长禹之谟,字稽亭,湖南湘乡县人,1904年参加华兴会,1905年曾积极参与粤汉铁路争权运动,后加入同盟会,成为长沙颇有影响力的革命领导者。他早年便与姚宏业相熟,曾发动湖南籍人士,分东、西、南三路募集基金一万元,用于支持姚宏业创办中国公学。此番听闻噩耗,禹之谟深感悲痛,遂与革命党人宁调元、覃振、谭心休等人商议,极力主张将两位烈士遗骨移回湖南,公葬于岳麓山上。

得到与会人员的纷纷支持后,禹之谟动情地说:“国家孱弱,两位烈士悲愤而死,不葬于岳麓山不足以惊国人。”随后,公推游学预备专科学校职员苏鹏前往东京、上海迎接二烈士灵柩回湘。

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湖南官方当局、当地士绅的极力反对。据当时定居长沙的晚清学者皮锡瑞日记记载:“葬陈事,以绅士致渠帅有‘天华何如人,岳麓何如地’之言,渠帅要办人,有‘已捕三人’语,且已电禀。学生亦发电,又在天心阁议,前日学堂人不往者,要逐其监督。”27渠帅即湖南巡抚庞鸿书,字渠庵,又字劬盦。

反对者中,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的态度最为坚决。俞诰庆,字敕华,湖南善化人,1902年曾留学日本,1905年担任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以“整顿学风”为名,严控进步学生活动。

在听说学界要迎回陈天华、姚宏业二烈士遗骨公葬的消息后,俞诰庆当即前往各学堂训示:“革命即是造反,造反即是大逆不道。”他声称已奉湖南巡抚谕示,决不允许二烈士葬于岳麓山。

作为公葬的积极支持者,禹之谟自然成了官绅的“眼中钉”,被传到官府讯问。禹之谟怒不可遏,厉声质问:“今台湾、胶州、广州(湾)、大连等地皆为外人所占领不惜,独以中国人葬中国一抔土,反不能容乎?”

官府的无理野蛮态度,反倒坚定了学界和革命界的决心。湖南高等学堂学生曹跃才趁着师生吃饭之际,跳上食堂的饭桌,大声疾呼:“陈、姚是为国事牺牲的,应该安葬于岳麓山,以告慰二烈士于九泉之下。”28当时,学界和革命界商定,“不葬岳麓,誓不罢休”!

1906年5月20日(阴历四月廿七),两位烈士的灵柩运抵长沙,近千人在左文襄公祠举行陈、姚追悼大会,群情激愤,纷纷表示:“若有人阻止公葬,必坚持不让!”

三天后,农历闰四月初一,是为出殡之日。皮锡瑞日记写道:“早饭过河,见学生列队迎接,知为迎陈天华柩,今日必不上课。”八千余人身着素衣加入送葬队伍,手擎白旗,高举祭幛,浩浩荡荡,向岳麓山进发。队伍长达十余里,从长沙城望去,全山为之缟素。

送葬人群分成两队。一队出南门,在朱张渡过河,禹之谟带着十几位教职员一起,抬着陈天华的灵柩。另一队,在小西门渡河,宁调元带着十几位职员,抬着姚宏业的灵柩。两边是清政府派出的军警,却只敢在路旁观望,不敢上前干涉阻止。

送葬队伍的最前面,悬挂着禹之谟亲笔书写的挽联:“杀同胞是湖南,救同胞又是湖南;倘中原起义,应是湖南;烈士竟捐生,两棺得赎湖南罪。兼夷狄成汉族,奴夷狄不成汉族;痛建虏入关,已亡汉族;国民不畏死,一举能张汉族威。”寥寥数语,道尽义愤之情。

公葬开始后,禹之谟、宁调元二人先后演讲,讲述二烈士生平事迹以及蹈江自尽的价值与意义。美国长江圣公会主教吴德施、会长孟良佐,日本立达女学校长宗家小林彦五郎等也先后登山演说,“比为西乡隆盛之铸像上野,大久保墓前之有公围,备极一时哀荣”29。

然后,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据1906年6月8日(闰四月十七)《申报》第4版《湘省巨绅阻葬烈士之风潮》报道:

新化陈天华、益阳姚洪[宏]业两烈士灵柩现已载运回里,湘省各学堂学生遂于上月二十七日在左文襄祠举行追悼大会,本月初一日合葬于岳麓山前,送殡者约有数千人。葬后有湘省巨绅多人迭次谒见抚院,面陈岳麓山向例不准安葬坟茔,往年有岳麓书院山长罗慎斋前辈暨湘乡曾文正公曾经奏请入葬,均为本省士绅阻止。现在陈姚两留学生竟敢公然入葬,并未知照地方绅董,殊属藐玩谬妄,应请从严究惩、勒令迁葬云云。惟学界中人于开会追悼时已当众宣告,谓如有人出而阻葬,则必持坚不让。故一闻众绅禀请饬迁之信,各学堂即连日至天心阁等处开会集议。劬帅左右为难,不得不一面电达军机处及学部请示办法,并另电商同乡瞿大军机、张管学大臣,一面饬学务处派人往各学堂解散。闻各学堂近日意见亦颇纷歧,且有因此而别生枝节者,未知如何了结也。30

此后多日,不断传来迁葬与反迁葬的消息。

长(沙)善(化)学务处总监俞诰庆甚至指使军警逮捕了几名参与公葬的学生。禹之谟立即以学界代表的名义,与俞诰庆当面交涉,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以失败告终。

所谓恶有恶报,6月19日,俞诰庆以学务处灯笼为前导,往樊西巷嫖娼,被学生逮个正着,立即押往濂溪祠召开大会。俞诰庆被迫承诺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这一次公葬,以学界和革命界的胜利暂时告一段落,成为近代湖南学运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事件发生后,上海和日本东京等地的革命刊物《洞庭波》《民报》等,连续发表评论,称颂禹之谟为“湖湘伟人”,赞誉学生行动“轰轰烈烈,惊骇海内”。十三年后,毛泽东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表题为《本会总记》的大事述评,称赞湖南学生界、革命界公葬之举是“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并说“湖南的士气,在这时候,几乎中狂发癫,激昂到了极点”31。

当然,学界、革命界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906年8月10日,官府罗织罪名逮捕禹之谟,将之秘密杀害。1907年2月7日,陈天华、姚宏业合葬墓遭清政府勒令迁葬,直到民国元年重新回葬岳麓山。

其实,身葬何处,对于姚宏业来说并无太大意义。在他看来,能够以一身之殉,唤醒四万万人的迷茫,力挽中国公学行将崩溃的局面,才是最有价值、最可骄傲的事情。

幸运的是,他做到了。

1 《姚洪业传》,《革命先烈先进传》,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65年11月第1版,50页。

2 陈天华:《绝命辞》,《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234—235页。

3 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2页。

4 《读卖新闻》,1905年12月15日,转引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321页。

5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24页。

6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20页。

7 李宗棠:《维持留学界同志会报告》,转引自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取缔规则”风潮个案初探》,《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二辑,135—136页。

8 永井算己:《所谓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事件の性格》,《信州大学纪要》第二号,27页。

9 郭延礼:《秋瑾研究资料》,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196页。

10 杨天石:《晚清史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264页。

11 黄尊三:《三十年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年版,38页。

12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上海书店1989年第1版,1272页。

13 李宗棠:《劝导留学日记》,清光绪年刻本,转引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98—399页。

14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商务印书馆1907年代印,1—3页。

15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340页。

16 《姚烈士宏业遗书》,《中国公学民十九年度冬季毕业纪念刊》,6页。

17 胡适:《中国公学校史》,《胡适全集》,第二十卷,146页。

18 《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7—8页。

19 张承槱:《中国公学创办的回忆》,见《私立中国公学》,152—153页。

20 《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10月第1版,1032页。

21 胡适:《姚烈士传》,《胡适全集》,第十九卷,591页。

22 胡适:《姚烈士传》,《胡适全集》,第十九卷,592页。

23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2页。

24 《姚烈士传》,《中国公学民十九年度冬季毕业纪念刊》,5页。

25 陈希亮:《姚宏业投江日期考订》,《安徽史学》2003年第一期,105、109页。

26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3页。

27 皮锡瑞:《师伏堂日记》,转引自陈希亮《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日期补正》,《近代中国》第20辑,375页。

28 《湖南大学校史(976—1949)》,湖南大学校史编审委员会1996年9月印行,187页。

29 《姚烈士洪业传》,见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1273页。

30 《湘省巨绅阻葬烈士之风潮》,转引自陈希亮《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日期补正》,《近代中国》第20辑,377—378页。

31 刘泱泱:《关于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时间的订正》,《辛亥革命史丛》第五辑,98页。

图为烈士姚宏业与陈天华合葬之墓

图为丙午年(1906)春中国公学发起人合影

图为1907年印行的《中国公学第一次报告书》。在这本书中,归国筹划办学的主事者们阐述了他们的初衷。

同类推荐
  • 古代审计知识(上)

    古代审计知识(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甘肃发展报告(2005)》是甘肃省统计局向社会各界推出的、关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预测的综合性的年度分析报告,是创刊以来的第2本。其内容丰富、全面,数据权威、翔实(注:为忠于原著,重要文献篇中的数据未作更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甘肃发展报告(2005)》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省篇,包括2004年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二部分为地区篇,包括十四个市州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三部分为专题篇,是统计工作者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专题分析。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翻开这本书,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体育锻炼,然后才能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体育锻炼呢?体育锻炼就是指运用体育运动内容、手段和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因此它也可谓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搬山盗墓之鬼僧

    搬山盗墓之鬼僧

    我们的村子面临着百年的诅咒,身为搬山传人的我,肩负着拯救村子的任务,踏上了去往已经消亡的古国寻找破解之法....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逆天神医:倾城二小姐

    逆天神医:倾城二小姐

    她,夕末,二十四世纪顶尖杀手世人其为“末日”鬼见鬼愁。她,神夕大陆北泽家二小姐,天生无灵脉废物,还是个花痴,人人可欺。当她成为她,敢害我?虐成狗!敢阴我?毒成猪!诶?这个甩不掉的妖孽是怎么回事?啥!?那是她家的傻白甜?!
  • 倾世情缘

    倾世情缘

    应是荆山一璞玉,粉颜初来梦相依。可怜薄暮落沧海,秋水若纱罩琉璃。铁骨铮铮踏寒潭,几番惊恍几番奇。桎梏不为往生事,笑看六宇帝王尊。她,一个21世纪的神秘家族少女,穿越成为将军府孤女,出生时一头银发,红眸。因政治追杀,出生不足一月时离家,与兰儿相依为命。从小天赋过人,在人间四处奔走,兰儿传授她武功,炼丹,音律,诗词,丹青,以及为人之道,把她毕生所学都传授与她。在尘世间打滚,谁又晓得她是一颗沧海遗珠?七岁那年因为机缘巧合,开启了独自一人天下。汀兰袅袅玉露娇,髣髴轻掩雪腮香。婵娟仙姿峨眉误,孑立琼轩淡寂寥。无奈春风妒凝香,珠帘憔悴楚泪长。椅烛屏画清秋梦,西楼月光竹影摇。
  • 师父在上:徒儿想以下犯上

    师父在上:徒儿想以下犯上

    她是让黑白两道都畏惧的鬼面杀手,却遭手下背叛,吞下万年仙草跳崖,却发现重获新生。他是让整个帝都乃至外界都害怕的少年天才,同辈之间无敌手,更让老一辈的人觉得心有余悸。这一世她被世人嘲笑,唯独他慧眼识珠,收她为徒,没想到却生了情愫。当她凤冠霞帔,却遭到世人所指。“顾秋凝,你这是大逆不道!居然嫁给你师父!”顾秋凝一声冷哼:“我嫁于谁于你们何干?只要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那即便是天道也奈何不了我!”当他为了救她,三千墨发一夜变白,心智更只有五岁,世人嘲笑骂他欺他,说他是怪物,也只有她不离不弃。“只要你不离,只要我不弃,就没有人敢染指你,前半生你宠我入骨,这回换我宠你。”
  • 游杭州诸胜记

    游杭州诸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

    王俊凯——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夏伊沫认识了火爆全亚洲的明星王俊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夏伊沫来到了王俊凯所在的高中重庆第八中学,但是当夏伊沫离开的时候两个人才明白自己都离不开对方......
  • 侦探王

    侦探王

    陶渊明死前撰写《经籍志》,将其一生的秘密写在了一篇《白水素女》上,据说得白水素女者,可得长生,又据说,白水素女是桃花源入口的线索,得到白水素女,就可以入得桃花源之极乐世界……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从一列开往相城的火车开始……
  • 凌凡录

    凌凡录

    ”你的梦想是什么?““走过是凌凡路,修成帝王!”“不可能,自从凌天大帝失踪之后,凌凡大陆再无人皇!如今凌凡大陆再出人皇,也只可能是魂使,或者元素使,不可能是神徒。”“可凌天是神徒的王,我身体留着凌天大帝的血脉!”
  • 小魔女的桃花劫

    小魔女的桃花劫

    他大婚之日,被人夺走新婚妻子,又使得父皇被气死,颜面尽失,他发誓,一定要夺回所爱,为父报仇!她因家变结识了他们,在面对他们给予的爱,她无从选择,本不想伤害,到头来却发现都已伤害。他和她还能走到一起吗?爱恨交缠的桃花劫,究竟该怎样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