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弄错了,亲爱的。”信差平静地回答。他从我们身边走过,进入客厅的中央。“就在上星期,你不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坚强、更知足吗?你是多么幸运,一旦求告,就能快快得到答复。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现在,我应该把你订购的这堆难题摆在哪里?”
几年前,我体验到这股我邀请来的成长力量,进入了我的生命。当时,我已花了好几个月,专心追求灵性的成长。我静坐、诵经、祷告、研读。我觉得非常专注、非常宁静,一切看似平息了,都各就各位了。
障碍不会自动解除,除非把应该传授的东西都教给你了。
突然间,一个重大的危机侵扰我的私人生活。我震惊极了——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一切都是这么顺利。尽管我知道抗拒障碍是没有用的,我还是想着:“我要这件事走开!”
我打电话给每一种灵性引导。我问他们:“这件事什么时候才会结束?”他们一致表示——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即将来临。“很好。”我松了一口气。他们是对的,情况的确改变了——变得更糟糕!
我还是每天打坐,但我感觉心里有股强烈的愤怒。我在生谁的气?我知道答案是什么:我偷偷地在生上帝的气。过去几年当中,我沉浸在各种灵修活动里,我祈求真正的自由,希望放下对外在成就的依恋。难道我的努力就是得到这种回报?我愈是愤怒,就跟内心的宁静与爱的源头隔得愈远。
有一天,我正在进行日常的静坐,我哭泣着,不明白这个危机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突然间,我感觉到一个爱与光的生命出现了。她以女性的样貌现身,站在我面前。直觉让我知道,她是教导的圣灵。她清晰地对我说:“你不是一直祈求得到释放吗?你不是一直祈求融合为一体,以及无条件的爱吗?你不是一直祈求,在这一生当中回到生命的源头吗?你认为我没有听到你的恳求吗?我听到了。你认为我没有回答你吗?这就是我的答复。”
这些话真是当头棒喝。一瞬间,一切都变得清楚极了。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一直持续祷告,狂热地追求释放,追求天人合一,追求终极的成长。我一直祷告,希望我的意识得到明显的成长。但是我对突破的模式抱着不成熟的观念——我的生活应该越来越轻松,直到有一天,我可以达到极度的快乐,再也没有问题,再也没有障碍。
但是这不是事实。重生与初次诞生一样,都是一团混乱、血淋淋、痛苦不堪。新生命的奇迹从痛苦里冒出来。我的经历就是这样。我被推到出生的产道里,我愤怒地尖叫、拳打脚踢:“你为什么要对我做出这些可怕的事?”上帝微笑着说:“我只是想对你的祷告提出答复。”
一听到这个声音在我静坐时对我说话,我就知道它是真实的。我本来把危机看成诅咒,看成我的业障,看成讨厌的星座在作祟,看成别人的心理问题毁掉了我的生活。这些危机其实是隐藏的功课与礼物。我一直在生气,因为它“毁掉了一切”。事实上,我得到的正是我一直祈求的东西。
静坐结束时,我跟先前的我完全不一样了。我邀请宇宙把我带到更高的地方,将我释放,它也回应了我的要求。我希望改变生命的过程是什么样子——几个难熬的日子,得到几次启发?不,重大的功课需要重大的事件,才能让它们发挥功效。
如今我回顾以往,仍然对这股力量感到惊异。它迫使我经历必要的考验,作出重大突破。我是如此感激这些障碍,尤其是静坐时听到的这个强烈而亲切的信息。我需要它来提醒我,让我知道,无论这件事看起来是多么离奇,我的灵魂已经得到它不断求告的东西。这位信使送来了最美好的祝福。
我并不是说,我们能得到祈求的一切东西。当然,我没有祈求危机降临。即便在我经历这段激励我的体验后,我还是不怎么喜欢这些功课隐藏的方式。这是自然的反应。没有人会为了学习与成长,祈求不愉快的事情。
例如,我怀疑你有做过这种祷告:“神啊,拜托你,我希望自己失业,一连好几个月都找不到事。”或是“上帝,让我的房东突然要我搬出去。”或是“神啊,请让我的先生有外遇。”
但是,宇宙会尽它的力量,让我们成长。因此,我们必须给予它创造新我的执照,让它再造我们。你要给自己一个心理准备:它会利用你身边的一切事物,你的爱情、事业、家人、财产和你的身体——你所依附的东西,你在乎的一切——来教导你,让你学会必要的功课。
以下是另一项提醒,它能帮助你敬重障碍:
你知道这些遭遇是有益的,但你还是不喜欢它,不要紧,你大可以这么想。
有些人对这种看法感到困惑。他们认为,我们若敬重障碍和功课,就不该觉得难受,这是不可能的。记住,成长和改变往往是非常不好受的。功课愈重要,我们就愈痛苦。我不是主张,你应该说服自己说:“离婚让我开心极了,因为我晓得我在学习重要的功课。”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但是你可以把这份领悟留在心中:
这件事让我难受,可是我知道,它会带来美好的结果。
你可以再往前走一步,把“难受”换成“不舒服”或“觉得有挑战性”。不过我要再次提醒你,只因为某一件事令你不舒服,甚至觉得痛苦,并不一定表示,它对你没有益处。当我们讨论到障碍和它所带来的功课时,我们都知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令人“难受”的东西对我们十分有益。
所以,想象一下,你在用以下的话语,作为敬重障碍的方法:
今天真的过得“很不舒服”。
我丈夫和我展开了一次“具有挑战性”的谈话。
我正在经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阶段。
今天真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天!
同时,敬重障碍并不表示,你要敬重障碍里的人或情境。例如:
我有位好友,她发现她正在交往的对象,从相识的一开始就是谎话连篇,甚至撒谎说,他只跟她发生过关系。她发现真相以后,当然觉得受到了伤害,怒不可遏。我们花了好几个小时,讨论她的困境。我鼓励她克服愤怒,试着在问题中找到功课。她费了一点力量就找到了,并且学到许多东西。她明白,由于她急切地渴望得到爱情,无论男人是否具备她所喜欢的特质,她还是经常把这些想象投射到对方身上。
她心碎后又过了几个月。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说,有件事让她非常困惑,她希望我给她一点建议。“我真的想敬重这段跟布鲁斯(假名)交往的痛苦经历,”她说,“因为这段经历让我觉得更完整。但是我担心,如果我感激这件事的发生,把它视为成长过程的美好部分,我就会原谅他的恶行,觉得没有关系。”
我完全了解朋友的难处。她认为,敬重障碍会使她敬重布鲁斯。她不想这么做,因为她觉得布鲁斯是个坏家伙。
“敬重障碍的意思是,你要了解它在你生命中的更高目的。”我解释道,“它的意思是,要从逆境中萃取功课,要感激这段经历。但是你不必感激布鲁斯。”
不消说,朋友觉得如释重负。她觉得,她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许多力量,把它们交给布鲁斯。她很担心,敬重障碍和收回憎恶之后,她会沦为软弱的角色。但是,当我们在困境中找到礼物,我们会变得更有力量。
◆ 碰到障碍该怎么办?
当你被往前推,就要往后拉。
当你被往后拉,就要往前推。
找到自然的路径,跟着它转弯,你就能融入自然的力量。
——密尔曼(Dan Millman)
你有没有坐在溪流边,看着溪水潺潺流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溪水容纳了许多障碍。石块、石子、树干,一路上都是。水流做了什么?它只是流动而已。
敬重你的障碍并不表示,你必须喜欢它们。
假设河床中间有一个大石块,水流会成排地停下脚步,顽固地撞上石块吗?不会。如果有必要,它会绕着石块流过去。它分成两半,找到新的路径。如果有必要,它也会流向两岸——它会极尽所能,绕过障碍。它会跟着水流前进。
碰到障碍时,我们往往会想,如果我们推得用力一点,我们就会穿过它。然而大自然教导我们不是这个道理。它教导的是让步、调整,尝试新的道路。
在第三章,我们讨论了跟随变迁之流前进。同样的哲学也适合用来面对障碍。你可以从敬重这个石块、这个障碍开始做起,不要假装它并不存在。然后,你不要再采取攻击性的立场,来面对问题或挑战,不要想着:“我会打败你。我要把你赶出我的生活。”你应该放下,想想是否有看待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你先前没有想到的。我们被迫面对的问题,就是宇宙要推动我们前去的方向。它总是会带来最好的结果,即使我们当时看不到这一点。
减少抗拒、依随水流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观察自己如何祷告,并且恳求帮助。你的第一个本能一定是,属于我的东西,必须一直是我的。“上帝,请你移开这个障碍,让它走开;请你除去这种情况。”如果你想实践秘密四背后的原则,你就该知道,这种祷告不会得到答复。你的障碍并不是你的敌人——它们是上帝给你的礼物和机会。所以,要求上帝把它们除掉的祈求,可能无法如愿以偿。
我要建议你采取不同的做法:
如果你要为你的问题祷告,那么你应祈求得到智慧,得以发现障碍中的礼物;
求神让你能接受他要给你的东西;
求神给你勇气,让你能诚实面对自己,并看到障碍要让你的灵魂学到的功课;
求神让你学会敬重障碍。
试试这个做法,它会为你带来惊人的结果。
憎恶障碍永远不能给我们力量。
我们真正的力量来自每一次的横逆经历里,
找到功课和礼物,并且深深感激。
※ ※ ※
前面我曾建议你做个练习,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件事要发生在我身上?”以便找出隐藏在障碍里的功课。以下再提出一些问题,你可以在静坐时思索一下,在日记中反省自己,或是跟朋友分享你的想法。这些做法能让你内心的伟大智慧流露出来,并找到你不断寻求的答案。
碰到障碍时,问问自己:
我如何能一分为二,找出对自己有益的做法?
这个危机向我显示了什么道理?
在我的生命中,这件事为什么是必须发生的?
我如何能自觉地经历这件事?
我该如何借着它得到成长?
上帝要教我什么?
如同小溪里的水流,你要让自己变得柔和,绕过你的障碍。然后,就在你的眼前,新的方向和智慧将要出现,等待着你,让你去发掘。
◆ 完美的问题导向完美的自由
本章一开头,我提出一句格言,这是一位伟大的印度圣人说的:“完美的问题导向完美的自由。”这个想法实在很有力量。把你的问题和障碍看成完美的东西,相信它们会把你带到你所追求的自由面前——这些观念能够彻底改变你的生活经验。
全世界的灵修教导都有一个典型的比喻,谈到上帝和宇宙在我们身上做工的方式。它借用陶匠与黏土的意象来说明。陶匠心中有一个完美的陶罐,他想把这个陶罐创造出来。首先,他拿起黏土,不断拍打,把里头的空气排掉。然后,他把黏土放在做陶器的转轮上,轮子一转,陶匠就开始雕塑他要的形状。
黏土逐渐变硬,陶匠敲击罐子,把它压挤成形。如果你只看他敲打陶罐的样子,你会以为他很残酷无情,甚至怀疑他要毁掉自己的作品。但是,你若看得仔细一点,就会注意到,陶匠的另一只手深深地摆在罐子里,支撑住陶罐,好让罐子承受得了这些打击。拍打让罐子变得坚固、美丽。
陶匠的双手都是带着爱在做工。在罐子外面的那只手之所以不停拍打,乃是基于爱,希望它变成一件美丽的作品。另一只手之所以撑住罐子,也是基于爱,不希望它支离破碎。
把自己想象成一块黏土。上帝要塑造你,把你变成一件精致、前所未有的艺术作品。是的,你感觉到他重重地打你,一下子把这里拿掉,一下子把那里磨光,一捏再捏,不断地重新塑模。但是,你也要去感受,他手上的热心与保护。当你觉得快要倒下去时,他永远会从里头支持你、撑住你。这就是恩典的手,这就是上帝的手。
它在转化你,让你成为非常美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