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23200000009

第9章 世界航天人物(3)

谢·科罗廖夫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著名苏联火箭专家谢·科罗廖夫与被俘的德国火箭专家一起工作,利用“V—2”导弹的资料,开展火箭研究。1946年8月,他被任命为苏联第一枚弹道式火箭的总设计师,他不辞劳苦地组织科研生产,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甚至亲自调配人力、原材料、仪器设备、厂房、住宅和能源,亲自到渺无人烟的荒原勘察和建设火箭发射场。1947年10月18日,他领导仿制的苏联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首次试飞成功;1948年10月10日,自行设计的近程导弹试飞成功;接着在第二年,中程导弹试验成功;1949年5月,第一枚地球物理火箭发射成功;1950年10月,改进型的近程火箭发射成功;1951年8月、10月,两次用地球物理火箭将小狗送入高空;1953年4月,远程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1953年,科罗廖夫提出利用多级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在他主持下,1957年5月研制成功单级地球物理火箭,把2200千克的载荷送到2.2千米的高空;1957年8月3日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随后,科罗廖夫大胆地采用捆绑火箭的办法,于10月4日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轨道;11月3日,第二颗卫星又把一只小狗送上了天;1958年5月卫星式飞船发射成功。

科罗廖夫此时身兼航天局副局长、主任设计师和发射总指挥三个职务,他开始实施新的宇宙研究计划。头两年,即1958、1959两年中,发射了三个月球探测器,其中的“月球3”号发回了月球背面的照片。到1959年底,他又开始研制探测火星和金星的探测器,并为发射这些探测器研制了二级、三级和四级运载火箭。同时,他还不断改进洲际导弹,使射程达到12000~14000千米。1961年4月,第二代洲际导弹发射成功;1962年研制成功固体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

在这期间,科罗廖夫还实施载人飞船的研制计划。在5次不载人飞行成功以后,于1961年4月12日,“东方”号飞船载着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遨游,开创了载人飞行的航天新时代。接着于8月6日成功地让航天员赫尔曼·季托夫在太空遨游了一昼夜。然后是1962年8月初的两艘载人飞船的太空编队飞行;1963年6月第一个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进入太空;1964年10月的“上升1”号三人飞行;1965年3月18日航天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等,科罗廖夫出色的工作为苏联创造了许多航天“第一”。

由于历尽坎坷和呕心沥血地工作,科罗廖夫身患心脏病和肾功能衰退,但他拒绝医生要他长期疗养的安排,而拼命地工作。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领导研制了“联盟”号载人飞船和“礼炮”号航天站,解决了两个航天器在轨道上对接的对接技术问题。

科罗廖夫过早地在1966年1月与世长辞,享年59岁。他为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宇宙航行的理想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灿德尔

灿德尔,1887年8月23日生于里加。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并在里加航海学校教书。灿德尔自己则喜好航空和天文,渴求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后对星际航行产生浓厚兴趣。他开始认为对宇航的向往未必可能如愿,但又不由自主地迷恋不已,而且在他的脑海里早有了十分具体的目标,就是幻想总有一天人类将移居到其他星球。他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设想不尽相同,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在毫无支撑的茫茫太空建立飘浮的城市,而灿德尔则倾向于在适于人类生活的遥远星球上建造地球外基地,他把飞往火星作为他致力的第一个目标。

早在灿德尔之前,就有许多人怀有飞出地球的幻想,但却没有人像他那样把幻想变成实际的工程研究。1904年10月是灿德尔创造之路的出发点,他后来回忆说:“在我上中学最后一个年级的寒假之前,老师给我们朗读了齐奥尔科夫斯基于1903年发表的《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论文中的部分章节,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科学论文不是空想,也不是子虚乌有的幻想。灿德尔对这位科学家的全部计算亲自作了验证,对实现太空飞行深信不疑。他提出自己的座右铭:“向火星进军!”从此,他的学习和工作以至全部生命,都月匠从于这一目标,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

1905年10月,由于在学生中席卷起革命风潮,灿德尔所在的里加工学院被关闭了。他没有卷入政治旋涡,学习之外的活动概不参与,但国家的命运使他无法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里加工学院停课后,他选择到但泽高等技术学校继续学业。直到1907年夏,灿德尔返回到里加工学院,而且将全部课余时间用于解算宇宙飞行的问题。1908年,他把自己长期积累的关于宇宙空间运动的计算和思路专门写成一本名叫《实现星际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小册子。这时灿德尔已成为里加大学生航空技术协会的组织者之一。他在1910年用望远镜对哈雷彗星进行了观测,并在《里加新闻》上发表了他观测的计算结果。此后又到一家航空发动机厂实习制造飞机。这些对他后来成为宇航工程师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4年,灿德尔以优异成绩从里加工学院毕业。为了日后的发展,他选择到当时新兴产业的橡胶工厂工作。这一选择并非偶然,因为橡胶是制造星际飞船不可缺少的材料,如制造宇航服以及舷窗密封都需要橡胶材料。这家工厂很快疏散到莫斯科,承揽军用订货。工作耗去他很多精力和时间,但他的火星梦却不容等待啊。

灿德尔开始研究宇宙温室。这种温室能为星际飞船乘员提供必需的蔬菜,同时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他在自己家里的一个角落里栽培豌豆、白菜等,最终目的是建立飞船乘员的封闭循环的生命保障系统。灿德尔提出的任务是,研究在获取外部能量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密闭生活的可能性问题。

为了实现星际航行,世界各国的火箭技术先驱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多级火箭原理。灿德尔认为,多级火箭把携带的燃料燃尽之后就变成了废物,把火箭抛掉是一种浪费。因此,他早在1909年就首先提出把结构材料用作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剂的设想。在大气层中低速飞行的情况下,火箭发动机是无能为力的,所以他主张把空气化“敌”为“友”,利用空气作发动机的氧化剂,建议把星际飞船的原型设想成一架飞机,把飞机和火箭结合起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1917年,灿德尔获得实验证明之后,即着手飞船的设计。他计算了在宇宙空间的最佳轨道,一方面保证完成飞行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消耗的能量最少。他还研究了利用太阳光压推动飞船的实际可能性,设想利用星球的引力场改变航天器的飞行方向和产生加速作用,提出了喷气发动机设计原理。1924年,灿德尔倡导在莫斯科成立了星际交通研究协会,并被选人这个协会的主席团,分管科研部的工作。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灿德尔为火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严密的科学技术基础。

1930年,灿德尔在中央航空发动机制造研究所工作,致力于火箭发动机的研究、制造和试验,成功利用压缩空气的OP—1型试验发动机,使之成为宇宙飞船液体火箭动力装置的雏形。1931年,灿德尔和当时年轻一代的火箭设计师科罗廖夫相识,并且相互合作得很好。科罗廖夫认为灿德尔是星际航行的一位狂热追求者,不但有一系列理论著作,而且作为工程发明家,已开始研究试验OP—1型火箭发动机。他们于同年9月建立起喷气推进研究室,并在OP—1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基础上,获得研制PJI—1型试验火箭的一笔拨款。灿德尔开始是喷气推进研究室的负责人,后来由于他更多地致力于学术组织活动,而把“火星计划”搁置了。1932年4月,科罗廖夫被任命为这个室的主任,灿德尔则担任了第一课题组的负责人。

灿德尔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是繁忙紧张的。他到刚建立不久的莫斯科航空学院讲授喷气发动机课程,参与举办喷气推进培训班,编辑出版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翻译介绍德国火箭先驱奥伯特的《星际火箭》一书,同时在喷气推进研究室竭尽全力地工作。他领导的课题组有两项任务:研制PJI—1型火箭用的OP—2型发动机和гирд—X型液体火箭。OP—2型发动机尚未试车,灿德尔又设计出了推力为5.88千牛和49千牛的新型发动机。他设计制造的гирд—09型和гирд—X型火箭,标志着喷气推进研究室取得的卓越成就。这两种火箭具有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弹道火箭的所有特点,分别在1933年8月17日和11月25日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但是灿德尔没有亲自目睹它们的发射成功。在此之前,他在去基斯罗沃斯克治病的途中,因患伤寒病不治,于1933年3月28日逝世。

灿德尔参与创立的喷气推进研究室所研制的火箭,奠定了苏联航天工业发展的基础,为后来制造出宇宙飞行用的大型运载火箭开辟了道路。正像他在病榻上写下的遗书中所说:“前进,同志们,只有前进,将火箭升得更高、更高,才能更接近其他遥远星球!”

吉洪拉沃夫

吉洪拉沃夫,1900年7月16日生于弗拉基米尔城。他不到10岁第一次见到飞机后便迷上了航空书籍,开始涉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1919年,他参加红军。1925年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926年开始在国防科技研究所的航空设计部门工作,热衷于制造滑翔机。1927年,他在克里米亚结识了科罗廖夫等志同道合者,经常在一起谈论滑翔机、飞机和未来的航空事业,特别喜欢争论航空的发展有无界限。S来在齐奥尔科夫斯基关于螺旋桨飞机必将被喷气式飞机所取代的思想启迪下,吉洪拉沃夫认为这不是幻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他们不谋而合地走到一起开始研制火箭。

他们倡议建立了喷气推进研究小组,占用莫斯科沙多沃—斯帕斯基街19号的一间地下室,集合一批人着手研制火箭和火箭发动机。经过艰苦努力,1933年8月17日,吉洪拉沃夫主持设计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在莫斯科郊外的纳哈宾诺附近试射成功。

但这离发射卫星上天还相差甚远。当时他和科罗廖夫都很少考虑飞上月球或飞上火星的问题,因为关键是要研制出火箭,并获得在大气层内使用火箭的实践经验。吉洪拉沃夫所在的喷气推进研究小组,形成了大胆探索、勇于试验的科学精神,普遍认识到火箭具有的重要意义。那间设在沙多沃—斯帕斯基街19号的地下室,不仅是他的设计局、实验室和试制间,而且还成了他和科罗廖夫等人携手合作的策源地。吉洪拉沃夫在火箭取得专利后,便开始孕育开发人造卫星的思想。

1933年10月,喷气推进研究小组与列宁格勒气动力实验室合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喷气科学研究所。他们面临着工作从何着手,规划如何搞的问题。1934年2月17日,所长克列缅诺夫和吉洪拉沃夫一起到卡卢加去拜见齐奥尔科夫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关切地了解了研究所的情况,为研究所的预研计划拟定了一批重要研究项目。这次会见,使吉洪拉沃夫最终选定了自己的目标:造出人造地球卫星,实现人类到太空遨游。

1934年,在列宁格勒举行的首届全苏同温层研究会议上,吉洪拉沃夫在题为《使用火箭飞行装置研究同温层》的报告中,提出了借助火箭把人发射到同温层和宇宙空间去的重要课题。但是这个设想从理论到实践,直到卫国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才提上计划日程。

战后,吉洪拉沃夫着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究工作。但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运载火箭,于是他组织了一个研究高空载人火箭飞行器方案的专家小组,进行了大量计算研究工作,证明多级火箭原则上可使重物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吉洪拉沃夫对这批热心的科技人员不作任何荣誉和物质上的许诺,而是把困难、危险和可能的失败都毫不隐讳地告诉他们。这批有志者并未望而却步,他们在吉洪拉沃夫的带领下勤奋努力,勇往直前,首先设计出了BP—190高空火箭,能把携带两名乘员的密封舱发射到200千米的高空。这个设计方案在科学技术上有许多可取之处,其中许多部分后来都在宇宙飞船的结构上得到应用。

吉洪拉沃夫研制卫星的设想,特别是研制载人宇宙飞船的设想,当时遭到一些科学家的冷嘲热讽,有人认为这是不现实的,把吉洪拉沃夫称作是“怪人”。但他不为所动,不改初衷。他在所内倡议组织了一个宇航理论科学家小组,并同他们一起着手对未来火箭和宇航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他还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专门探讨制造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理论问题。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回到家里还继续计算,在自己家里还保存有卫星方案设计图。这些志同道合者从这种“地下状态”回到研究所,在吉洪拉沃夫的主持下制造出了液体火箭部件。

同类推荐
  •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妙笔生花(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精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妙笔生花,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青少年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青少年们,赶快来阅读此书吧,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成功。
  • 政治家成长故事

    政治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秦始皇如何霸气一统六国,刘邦如何成为布衣天子,武则天如何成为千古第一女皇?答案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谋略机智成就了他们。《政治家成长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了著名政治家们的辉煌一生,主要内容有:第一良相魏征、乱世中的雄杰曹操、北宋改革政治家范仲淹、千古一帝康熙等故事。
  • 《动物知识篇》(下)

    《动物知识篇》(下)

    本书着重介绍了千姿百态的昆虫,以及现今世界上存在的特殊生物等。
  • 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世界科学博览(全4卷)

    世界科学博览(全4卷)

    本书诠释了科学领域的各种现象,包括地球形成之谜近代化学的诞生热和电的奥秘木星的生命之谜等。
热门推荐
  • 外星姐姐冥想日记

    外星姐姐冥想日记

    作者在冥想中见到自己来自外星,并见到了各种宇宙美妙景象。在与高灵接触的过程中,她知道这个时期的地球,70%的灵魂都来自外星。这些外星人普遍在20-100的层级,是来帮助地球提升的,提升之后的地球,将不再作为一个被处理的星球对待,享有与其他星球的平等地位。高灵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并章章推进,解决读者疑惑以及人类的心理问题。日记体的形式,真实的表达了作者所见所闻,这在冥想到底是什么,冥想境界里见到了什么都不能说的世界,在人们不懂什么叫境界,并陷入小境界的世界,这还是第一次。众多的高灵来讲述事实,这在其他书里几乎见不到。高灵也是非常快乐的灵魂,这也是普通人不知道的,他们绝
  • 兵临都市护女神

    兵临都市护女神

    兵王君临都市,守护万千女神。动若地狱修罗,静如天堂美男。俘获美人芳心,逍遥都市之行!
  • 守护甜心之亚梦与转学生

    守护甜心之亚梦与转学生

    转学的到来,友情与爱情的不信任,亚梦最终会何去何从?请敬请期待
  • 哭单父梁九少府

    哭单父梁九少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课程百科知识-妙笑丹青

    新课程百科知识-妙笑丹青

    此书从国内及国外两方面来介绍丹青,并分别介绍了中外的一些历史名人的名作。
  • 李银河自选集

    李银河自选集

    这本集子包括两类文章,一类是专著片断,另一类是随笔。它们应当说是囊括了作者一生所做过的最主要的研究,囊括了作者关注过的一些最主要的话题。
  •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度去分析了二十四位文学大师们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以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特征来表现人生的百相,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与多样,对心理咨询工作将起到不可估量非常重要的指导的作用。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内容简介为:巴菲特的投资才能让无数的投资人拍案叫绝,投资方法和投资理念成为全球各地的股票玩家竞相追逐的金科玉律。任何职业投资家都会仔细分析巴菲特的投资案例和投资技巧,深入解剖其投资方法,希望能够从中找到投资的捷径。巴菲特在证券投资领域是怎样演绎这段从平民到世界巨富的不朽传奇的昵?巴菲特究竟拥有怎样独特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呢?《向巴菲特学投资》在系统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论述的基础上,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技巧、投资策略、投资原则、投资忠告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他的投资理论。
  • 异星决

    异星决

    这是一个以星色来划分实力的世界;这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世界;这是一个神兽常现的世界......红橙黄绿蓝锭紫,这便是用来划分实力的颜色;强者呼风唤雨弱者残喘苟活;四方神兽轮回转世,威震四方;八方魔兽频频现身,风起云涌......韩骁靖修异星,收麒麟,寻佳人,震宇宙,踏凰城,闯轮回。到最后,万物皆虚,天地唯实。一场血腥一场梦,一番杀戮一般情。
  • 总裁好听话

    总裁好听话

    简介:叶伊凡因为一次无意间救下了一个男人,谁知道是一只金乌龟——顾绍晨(那个男人)爱上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叶伊凡)。三年后再次相遇,得知她过的不好,于是,步步算计,最后,成功把叶伊凡打包回家。(段落:“老公,我想吃橘子!”某人汗颜,但还是立马剥好橘子送到老婆大人嘴边:“来,宝贝,快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