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40700000017

第17章 在延安长大(1)

亲历者

洪戈——时为中央党校学生

朱育理——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阮崇武——时为延署分区干部子弟小学学生

任湘——时为陕甘宁边区师范学生

任远志——时为延安中学学生

于蓝——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李长华——时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烽火剧团演员

陈祖涛——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彭士禄——时为延安青年干部学校儿童班学生

曾宪林——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王敏清——时为延安鲁迅小学学生

苏菲——马海德夫人,时为延安鲁艺学员

何理良——时为军委俄文学校学员

项苏云——时为延安保小学生

李宝光——时为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员

编导手记

有些故事没在节目里说。

当年在延安女同志少,男同志多,许多领导干部到了延安,需要成家,或者需要重新成家。很多女学生就成了追逐对象。学校门口总有男同志等在那里,他们很直率:结婚了吗?有对象吗?跟我好吧。

可惜有些干部是农民出身,与女学生结婚后,无法互相适应。知识分子的浪漫大老粗哪里会理解。类似的场景,前些年的热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和楮琴的婚姻何尝不是如此?这就造成了一些悲剧。当然也有幸福的,干部里也有有文化的啊。但是悲剧不少。我们不必抱怨时代的荒诞,或者体制的专横。时间是一个伟大的教师,长期的共同生活会让具备不同价值观的人学会忍让和理解,并在冲突和摩擦中不断地贴近对方。这里不讲阶级,只讲两颗心的消融与一个家庭的缔造。

当年流行的一个笑话几乎每个受访者都提到了:女学生说,今晚的月色真好啊,我们去赏月吧。丈夫说:一个大月亮有啥好看的,警卫员,提个马灯陪她去看吧。

这个笑话很可能是真事,几乎每个人都提到,可见这种情况多么普遍。

也有聪明的,比如那个叫苏毅的女孩,她坚持要找一个有文化的干部,结果很幸福。可惜很多女孩没有这么幸运,不够聪明,或者身不由己。

在延安长大的孩子对延安都怀有最美好的感情,实际上这种感情是对少年时代的留恋。我一直很喜欢郑律成的《延安颂》这首歌,特别美好。做了这期节目之后,研读了一些资料之后,心情似乎有了变化。

不过我依然喜欢《延安颂),依然愿意相信它的美好,毕竟,作曲家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是怀着真诚的美好的浪漫的憧憬。

这歌属于艺术的范畴,而艺术,是可以不朽的。

——编导罗峥

山间的“高楼”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延安颂》

这首名为《延安颂》的歌曲诞生于1938年,在当时,大批革命志士受到这首歌的激励,为了追求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投奔延安的队伍中,有很多孩子,他们有的是中共高层、军队和地方骨干的子弟,有的是革命烈士的后代,还有一些从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普通少年。

那些在延安度过年少时光的人,拥有一段让当时很多人羡慕、让他们自己无限感慨的一段记忆,在这段记忆里,虽然生活是艰苦的、学习是紧张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脑海里:延安的天空又蓝又高,延河的水又清又甜,窑洞里特别温暖,宝塔山无比巍峨。

宝塔山是延安城的标志,当这些孩子们走在去延安的路上,离得很远就能看见它。而清清凉凉的延河水也永远印刻在了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中,那时的延河水清澈透底,可以在河里边洗澡、游泳。春天的延安是最美的,红色的荞麦花开遍山野,把延安装扮成了真正的红色圣地。[《剑桥中华民国史》关于延安,有这样的描述:“像十年前的长征一样,延安时代具有一种独立的存在方式——部分是历史,部分是神化——足以影响未来的事件。”曾在延安培养红军无线电报操作人员的英国人迈克尔·林赛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描述为“中国共产主义的英雄时代”。更感性一点,摄影家吴印咸回忆道:“深厚坚实的黄土,傍城东流的延河,嘉陵山上高耸入云的古宝塔,以及那一层层,一排排错落有序的窑洞,这一切都使我感到新鲜。特别是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窑洞,这一在陕北非常普通的住宅,在第一次来延安的孩子们的眼里却是新奇异常的。

任湘是当时陕甘宁边区的师范学生,他是在晚上到达延安的,当时家家户户已亮起灯火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排一排的延安窑洞,看起来就像一座座高楼。他忍不住惊叹:“哎呀,延安有这么多大高楼啊!”有人在旁边听了他的话,笑着说:“傻孩子,这是窑洞。”

任远志是任弼时[作为一个以反封反帝为奋斗目标的年轻共产主义者,任弼时和妻子陈琮英却是典型的包办婚姻。与许多中共领袖多波多折的婚姻生活相比,任弼时的家庭观念更传统,感情专一堪称典范。他的事业,则是操持着一个过度贫穷又富有理想的,有着上百万武装力量的政党的日常事务。他的革命字典中,除了困顿的生活、被摧残的身体,就是忧患与共的兄弟情谊。]的女儿,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她也是第一次来到延安,在她以前的想象中,窑洞就是人们在山上挖的一个洞,人能够爬进去睡觉就可以了。结果到延安以后,看到真实窑洞的任远志,才知道窑洞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窑洞其实和房子一样高、一样大,里面能够放床、放桌子,也有门和窗。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延安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人人心中都充满了幸福感和快乐感,每天延安的每一个山沟里都有抗战的歌声,歌声非常抒情、非常美,虽然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的,但是心里却不觉得苦。

蛋壳里的“墨水”

根据地条件艰苦,填饱肚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困难的时候,一个人一天三两小米,三两小米熬成粥灌都灌不饱,主要还是靠野菜。最好的伙食也就是大米、面条和菜一块儿煮出来的糊糊。那时候要想吃点肉,可真是不简单。

那时候的人们普遍营养不良。大人们凑合着吃,保育院和保小[延安保育院的孩子大部分是革命烈士和干部子女。“保小”是保育院小学部的简称。很多领导人的子女都是在这里度过童年的,如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邓小平的女儿邓林等。]的孩子可不能饿着,他们长大了还得建设新的国家。宋庆龄捐款在香港买了肉送到延安,党的领导决定自己不吃,送给保小的学生们吃。孩子们一个星期有两次,能够吃到馒头和肉,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总是盼望时间能过得快点,这样就又能吃到那难得的馒头和肉了。

不仅是食物缺乏,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也很缺乏,比如说衣服。很多人就是一身棉衣,白天穿着晚上用来盖着取暖,根本没有换洗的衣物。虱子[李白“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的诗句意在凭吊一代贤相王猛,而今风流人物周恩来也曾写下“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鳌下酒话当年”的诗句。革命乐观主义的氛围里,扪虱清谈也开出了新意。],也就无法遏制地变得到处都是。其实,灭虱最根本的变法就是常洗澡常换衣服,但这在当时物质困乏的延安恰恰是最难办到的。抓虱子成了孩子们常做的功课之一。当时孩子们的被子上、床上到处都是虱子卵,身上总是痒,所以只要一出太阳,他们就脱掉衣服用指甲挤虱子。很多孩子的头发里都生了虱子,不得已,也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把头发剃掉了。

1939年,为了巩固根据地,毛泽东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机关、学校,全民都参与到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在农业、工业、商业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王震率领359旅让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通过大生产运动,抗日根据地实现了粮食、蔬菜的自给,根据地军民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延安的孩子们都乐意参加劳动。大人们大规模地开垦农田,孩子们就成群结伴地一起到山上种土豆等蔬菜;大人们不论男女,一个人一个纺车,在那儿整天地纺,孩子们也跟着大人们一起做。

没有地方住,就自己打窑洞,没有东西吃,就自己动手生产。艰苦的环境,不仅是生存面临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到延安要过的第一道关,是极有意义的考验和革命洗礼;艰苦的劳动,换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变化,对于很多那时候在延安的孩子来说,他们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那是一种最朴素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是一种最坚定的革命信仰。

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也要在文化上进步提高。延安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大家一到延安就要求多学东西,学好了以后去抗日、去建设新中国是延安当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是大家的目标。

在延安,年龄小的孩子进了保育院,大点的进小学,再大点就上中学,中学上完了还有大学,比如抗大。

抗战前夕,为了大规模培养干部,党中央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这是中共在抗战时期开办最早也是最有名的两所学校之一,是当时中国军政最高学府。毛泽东为抗大题写了八个字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并且经常和朱德等去为学生讲课,很多著名的理论文章都是在抗大讲课时诞生的。

抗战八年间,抗大陆续培养出了二十多万名党政干部。

延安培养出来的人才,分散到各地,走到了抗日的最前线,在军队、教育、卫生等很多方面都充当了中坚力量,为革命的发展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诗人何其芳在一首诗中描述了当时在延安学习的青年们的情景: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

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

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

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在延安学习的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当时没有印刷的课本,都是老师手写的讲义,刻成蜡版后油印发给大家。当时也没墨水瓶和笔,任远志老人回忆说:“我们就在鸡蛋壳上挖个小口,再用点黄泥把鸡蛋壳包在中间,里面放墨水。我们的蘸水笔,就是把高梁秆的尖用线捆上,然后就用它写字。”

课本纸笔都有了,可以开始上课了,课本的内容很丰富,政治、语文、数学样样都有。那时的学习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目标性,例如当年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人皮》[伟大的民族革命,必然产生伟大的民族史诗。全民抗战中寄寓着民族新生的历史要求,而抗战怒潮更造成了近百年来民族积郁的总爆发。

艾青的伟大在于他的诗歌与中华民族悲哀的生命现实凝结在一起惊人的艺术创造力,以至于有人说“抗战初期根本是一个诗的时期”。抗战文艺深深扎根于全民抗战这一现实土壤,与中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暴风雨的袭击,故而才能忠实记录下历史转折关头的情绪变化,准确捕捉住时代精神的本质。今天,我们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进取精神,看到民族英勇迈进的历史轮廓。],作者是艾青。

敌人把她处死了,剥下来她的皮,

剥下无辜的中国女人的皮,在树上悬挂着、悬挂着,

为的是恫吓英勇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啊,今天你必须把这人皮当作旗帜,

让它在你最鲜明的记忆里,唤醒你,

让它使你永远牢记,万恶的日本强盗曾经给予我们民族,

以亘古所未有过的掠夺、奸淫和杀戮。

孩子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在学习的潜移默化中都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抗战学习,为建设新中国学习。

延安是个大熔炉,孩子们绝不是生活在安逸中的,尽管他们得到了大人们尽可能多的保护,但他们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都能感受到所处的是战争年代。

同类推荐
  • 大水浒传

    大水浒传

    波澜壮阔的水浒英雄好汉的新释兴亡录,全新塑造情节与人物
  • 夜枭

    夜枭

    特种兵穿越至明代,经历靖难之役,富贵险中求,在多次交手中站得先机,主持的情报工作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与锦衣卫的交手让他几次死里逃生。虽红颜落花有意,怎奈时势流水无情。天下大定,展鹏飞功勋过大,手下人员极多,朱棣认为人情始易终难,最后要兔死狗烹。在临渊履薄的宦海生涯结束后,展鹏飞选择亡命天涯。
  • 炎黄大战

    炎黄大战

    远古炎黄时期,中华大地上部族众多,各部族间纷争不断,都为了争夺天下共主,尤其是当时势力强大的神农氏、临魁氏、穷桑氏、蚩尤氏、共工氏、四岳氏、夸父氏、苗蛮氏、有穷氏、有熊氏、轩辕氏等部落,联合方雷氏、西陵氏、有娀氏、玄女氏、陈锋氏等一些小氏族,在远古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场气势恢弘、情景惨烈、战术诡秘争夺天下共主的战争……
  •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隐藏于秘密计划背后的日本人笃信能够击败美国的心态;真实的人间地狱“巴丹死亡行军”和“巴丹幽灵”的大胆突击;被称为“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杜利特突袭;麦克阿瑟富有戏剧性的“重返菲律宾”;置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中缅印战区”;被美国人破译的日本“JN-25”密码如何改变战争进程。
  • 隋风

    隋风

    破阵子~隋风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千骑万乘破胡虏,扬帆南国渺烟波。扬鞭笑狂歌。三伐高丽沉戟,万千土贼祸国。仓皇直趋江南日,大好头颅谁可得。木子李唐夺。隋朝开皇初年,杨坚励精图治,大隋百废待兴,天下战乱未平,危机与机遇并存。倒霉穿越者李强,失身跌入这历史的洪流中,懵懂挣扎。北击突厥离间异族的妙计,关陇新贵世家豪族的权争,三省六部科举制度的开创,兴修水利开建义仓的善举,灭陈平叛征战天下的豪情,兄弟阋墙废长立幼的无奈,三伐高丽举国皆悲的国殇,瓦岗李唐天下群雄的并起,精彩的人生不需要理由…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徐世绩,李靖,正太不可缺。张出尘,花木兰,萧皇后,平阳公主,长孙无垢,萝莉不能少。
热门推荐
  • 结香之初心莫负

    结香之初心莫负

    这一世已无牵挂,绝了后路,带了爷爷的骨灰上异世寻路,在地藏王的帮扶下,闯过九死,以为有了一线生机。遇到忘川,浅浅深爱,原想放下执念,厮守一生,可她的一生,竟还是一条死路,魂破三生崎岖路,三生崎岖魂填之,她怎么会用心爱之人的三魂七魄来填这条路!老天何其残忍,她不过是想寻根...
  • 雄霸洛杉都

    雄霸洛杉都

    唐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华国人,机缘巧合的穿越到了基于游戏的异世界!洛杉都,到处充斥着罪恶,流落异世界街头的唐强会遇到怎样的遭遇?听老莫细细道来…………
  • 皇城绾歌

    皇城绾歌

    杜家有女名绾言,其祖上三辈皆是朝中大臣。命运弄人,父亲在九子夺位中所支持的吴王失利。新皇登基,杜氏一族满门抄斩。届时,正巧绾言诞生。为体现新皇仁善,绾言幸免一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道圣旨,幽深的大门向绾言开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杀手俏佳人

    杀手俏佳人

    他不是神医,却可以起死回生。他不是兵王,却是在佣兵界只手遮天。他不是保镖,却令暗杀者不敢越雷池一步。他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男人,注定要翻云覆雨。失忆的霍锋踏入滚滚红尘,却不曾想萝莉、御姐、悍妞、制服、空姐、护士妹、校花、总裁……接踵而来。“既然如此,那就创建一个美女帝国吧!”
  • 悬妙录

    悬妙录

    美国《迷离境界TwilightZone》和日本长盛不衰的《世界奇妙物语》,都以带有悬疑,荒诞,奇思妙想的故事为主打,大受欢迎。类似的还有希区柯克和斯蒂芬金式的故事。《悬妙录》也试图走相近的路线,内容为有中国特色的奇思故事,不走极端,没有迷信,不打擦边球,当然其中也有包含喜剧,爱情的成份,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此种说法绝不夸张,没有水份。
  • 听风跟你说过去

    听风跟你说过去

    痞子警花驾到校园,原本只想执行个任务没想到却被学生会会长给盯上了、某女表示放马过来谁能拒绝帅哥呢?简介无能观看正文!本篇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就雷同我也没招。记得跳坑再给月票书币也欧!啥都没有继续跳坑!!作者qq;2296379895
  • 倾世樱泪

    倾世樱泪

    他待她非常好,从不让她伤心流泪,她每天都很开心。她认为她是所有鲛人当中最幸福、最快乐的一个。事实的真相,揭开,她还能否笑着面对?她想,因该是——否……
  • 魔鬼的角斗场

    魔鬼的角斗场

    垂死的少年,为了活下去,与魔鬼签订契约,从此战斗相随。残酷、黑暗、杀戮、死亡,一切都只是背景。魔鬼的角斗场,从现在开始。
  • 5分之1的生存率

    5分之1的生存率

    校内的人气女学生跳楼自杀。二百位学生被带入神秘城市。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仅有50人。一场大规模的杀戮即将开始。杀戮背后事件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 爱霓宝贝

    爱霓宝贝

    一个成熟完美的中法混血总裁康侨。一个家世显赫却有自残倾向、意志堕落的太子爷康琦。一个因家庭暴力而有童年阴影的忧郁男孩郎恕。一个轻度自闭的女孩肖灵。一个有着简单理想的漂亮小护士花语。这些俊男美女之间,会擦出火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