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9500000005

第5章 人口学(3)

对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重新认识一、为什么现阶段要研究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问题人口学学科体系(以下有时简称学科体系或人口学体系)是指人口学本体连同它的理论、历史和方法以及各分支学科或分支专题研究的知识总和(下文谈的分支学科也包括分支专题研究)。在讨论人口学体系前首先要认识人口学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朝阳科学。然而前一个时期(1)有人错误地认为我国计划生育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口控制即将大功告成;人口学也可以偃旗息鼓了。这些同志把人口科学等同于计划生育。(2)有人根据建国之初人口学和社会学被取消过和前几年人口学本科专业一度被停止招生的实际,以为人口学已非社会实践需要,殊不知我国正是由于过去忽视人口学,几代人已付出现在还继续付出沉重的代价。(3)有人认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人口研究机构和人员如雨后春笋般膨胀,而近年来已有点萎缩,误认为人口学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如此等等。在这些同志看来人口学已是夕阳科学,气数已尽,人口学已派不上什么用场,甚至怀疑人口学是不是一门科学。这是对人口科学的无知与偏见,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现在全世界有识之士都意识到21世纪世界人口的四大趋势,即全球人口继续增长到人口趋于稳定的大趋势、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亚非拉地区城市化的大趋势和全球人口质量普遍提高的大趋势,而在这四大趋势的背后都潜在一个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在人口、财富和能力方面的两极分化,21世纪正是人口学用武之时。

我国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又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已经困难重重;再加上中国加入WTO后和经济全球化加剧竞争,更使得提高全民族人口质量的要求空前迫切;另一方面,21世纪中叶以前我国有几十年稳定低生育的艰难时期。伴随这项任务还有全国人口就业“瓶颈”的困难、人口老龄化、全国人口城市化和数以亿计的人口大流动、大迁移再加上性别比例失调以及低出生后果的陆续出现等,这将使中国21世纪人口问题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任何忽视人口科学的认识将要重犯20世纪50年代忽视人口问题的重大错误。中华民族已经不起再有一次人口失误,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做好人口学的理论准备和人才准备。研究人口学体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研究人口学学科体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于:

1.研究学科体系有助于加深对人口学的科学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的历史任务的认识,有助于了解这门学科形成的来龙去脉、它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与时俱进继承、扬弃和发展这门学科。

2.研究学科体系,有助于人口学对现实问题分门别类深入研究,有助于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解决人口学的专门问题如生育、迁移、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与发展等,由于人口是个非常复杂的研究对象,要深入研究和扩展研究必须区分不同的专门研究,有分工有合作才能加快人口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3.研究人口学体系的安排有助于人口学的教学、培训,特别是有助于培养人口学高级专业人才、研究人员。人口学体系的安排有助于认识不同分支学科需要的轻重缓急,是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依据,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关心人口学体系的大多是人口学者、人口学培训中心、高等院校和出版机构等的原因。

4.人口学学科体系有助于向与人口相关的学科提供理论框架、实证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有利于在跨学科研究中相互促进。

5.有助于人口学教育的普及。因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常常是面面俱到,而分支学科或研究大多按社会实践需要,因为实际工作常常是分头管理,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支学科更能满足需要,如人口普查分支就更符合普查工作者的需要。

二、近20多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重要论述

人口学学科体系还没有也不容易有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不同国家根据各自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的不同情况都提出各自的人口学学科体系,而且人口的变量及其受制约的条件也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变量在历史上曾经很重要,发展得很丰富充实,在当代其重要性又凸显出来,如生育率研究等。在人口学学科体系上,即或一时取得一致了,在新的情况下,也会见仁见智有所不同,完全一致是罕见的。不必强求统一但要求大同可存小异。为了理顺人口学学科体系以利于促进人口学教学、培训、研究工作,有必要参考近20年来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的意见。人口学虽然是一门兴起较早的学科,但一直不是很发达,人口学在全球崭露头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人口激增,在联合国推动下许多国家需要制定人口政策来影响一些人口变量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而科学的发展又需要科学知识的积累,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后初期,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不可能提升到人口学界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而且早期人口学分支学科不多,内容比较贫乏,只有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人口学学科体系才受到注意。所以中国有些学者把二战后的人口学称作“当代人口学”或“现代人口学”。本文仍沿用我国学科分类目录继续使用人口学。现在把几本较有影响的国内外人口学著作有关人口学学科体系(其实主要是关于包括哪些分支学科或专门的研究)进行比较如下:

1.1978年法国罗兰·普列萨主编的《人口学词典》中提出下列的分支学科,但未详细说明其内容:

(1)生育生物计量学*(biométrie de lafécondité)

(2)经济人口学(démographie économique)

(3)历史人口学(démographie historique)

(4)数理人口学(démographie mathématique)

(5)医学人口学(démographie médicale)

(6)潜势(在)人口学(démographie potentielle)

(7)纯人口学(démographie pure)

(8)质量人口学(démographie qualitative)

(9)数量人口学(démographie quantitative)

(10)社会人口学(démographie sociale)

(11)人口计量学*(démométrie)

(12)人口遗传学*(génétique des populations)

(13)人口学遗传学(génétique démographique)

其中(2)~(10)用人口学表明是人口作为人口学分支学科,(1)、(11)、(12)、(13)不用人口学而是别的学科,人口是作为定语,行文也含糊其辞,可以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学科是萌芽状态,可以看成是一个研究领域,隶属于哪一学科尚未明确。这几门与人口有关的学科虽作为一个词条但似乎不属于人口学,也可看成其他学科的分支。

2.1982年国际人口学会出版的《多种语言人口学词典》第二版规范与人口有关的或分支研究有:把人口学定义为“对人口,主要是对数量、结构和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科学”,人口学分支学科在书上列有:1)历史人口学(Historical Demography);2)古人口学;3)表述人口学(Descriptive Demography);4)人口统计学;5)理论人口学(Theoretical Demography);6)数理人口学;7)形式人口学;8)人口研究;9)经济人口学;10)社会人口学;11)研究人口素质;12)群体遗传学;13)生物计量学;14)人口理论(Population Theory);15)人口统计学等。这本人口学词典在西方作为规范的人口学词典它所提的体系是被西方大多数人口学家接受的人口学学科体系,不过在那个时候许多人口学分支领域仍未充分展现出来。

西方学者对人口学学科体系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大多数人把人口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人口学”(或称纯人口学,Pure Demography;或正规人口学,Formal Demography),是研究传统的人口变量,即人口规模、结构、发展、分布等及各变量间相互关系;另一部分称“人口研究”(Population Studies),是研究人口变量与其他非人口变量的关系,主要是同经济和社会的变量的关系。这种学科体系是美国著名学者P.M.Hauser和Duncan1959年率先提出的,其后1973年在联合国出版的《世界人口趋势及其后果》这本100多万字、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口学著作里就是按这一体系的思路来展开全书的各章节的。认清人口研究的方向是人口学的一个突破。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涉及耕地、淡水等资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包括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之内,其后由于对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人口与非人口变量相互关系中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都独立出来,分量也愈来愈重。

3.1976年前苏联出版的一本由瓦连捷伊主编的《人口学体系》是专门论述人口学学科体系的。书中在两个地方列出人口学学科体系,在中译本第119页称人口科学知识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人口学(人口学体系)放在图中间表明人口学一方面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即三个组成部分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各人口学分支以及许多应用科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正联系、倒联系)。在中译本的第175页中又列出人口学体系各分支学科如下:

(1)理论人口学人口学说史表述人口学经济人口学历史人口学

(2)人口资料来源统计方法数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社会人口过程模式制作人口状况图绘制

(3)地区人口学

(4)应用人口研究

(5)社会人口预测

(6)人口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上面两个体系,如果把人口学知识体系看成是广义人口学,把人口学体系看成是狭义人口学,就类似人口研究和纯人口学。不过人口学在前苏联没有多长的历史,因为长时期以来社会学和人口学都是受到压制的,因此,分支学科得不到发展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人口学知识体系又失于宽泛,几乎将整个社会科学都包括在内,似乎人口学变成“人学”,把人口看成等同于人,自然同所有社会科学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4.中国学者20世纪80年代对人口学体系的看法。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学起步稍晚,但起步时正是人口学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时期,而且中国的人口国情又决定了中国人口学必须迎头赶上,既有这种需要也有这种可能。中国人口学及其分支学科在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80年代中期中国学者大多采取集体研究、集体讨论的方式取得对人口学学科体系的初步共识,这一共识,先后反映在《人口理论教程》(1985)、《人口学辞典》(1986)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1991)三本最有影响的人口学出版物中。例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概括为:“中国学者将人口学体系归结为三大组成部分: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人口应用学科(或分支分科)组成的统一整体。”这同《人口理论教程》和《人口学辞典》是一脉相承的。在《人口学辞典》中举例的分支学科有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生物学和人口生态学等。在十几年前对人口学体系的认识,在当时是具有权威性的,但也有当时认识的时代局限性。经过80年代和90年代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学者对人口学掌握的深入,认识有了提高。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规划批准要进一步研究人口学学科体系,这无疑是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对人口科学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承担这项研究的是有人口学本科教学任务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所)和四川财经大学人口所。

5.2000年吴忠观主编的《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率先提出当代人口科学体系。这一体系是21世纪人口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同我国过去人口学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人口应用学科或分支学科)相比有很多地方有创新。

首先,这个体系把人口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作为一个母体,派生出其他分支学科。

其次,人口理论在该书中不单独列出来而代之以一个学科群,称为理论的知识包括诸如人口社会学、人口经济学、人口生物学、质量人口学、人口生态学、人口思想史等,但其中把一些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分支也作为人口学理论是令人费解的。

再次,该书把人口统计学作为方法论知识的一个分支学科,把人口学和人口统计学的关系作为母体学科和子学科的关系明确了,这又是进了一步。

最后,在这一体系中没有看到人口学要研究的传统人口变量,这是人口学学科的学术新增长点,只把我国实际工作中最突出的人口现象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等列为分支学科,不着眼于人口诸变量和亚人口,人口学研究人口显得十分抽象,学科也显得十分贫乏。

三、对我国人口学学科体系的新认识

人口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人口发展规律的独立学科,它的产生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却默默无闻,在二战后才真正崭露头角,并取得蓬勃的发展。人口学有它的分支学科和体系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近50年来人口学的研究资料和文献可以说已达到汗牛充栋的程度,光是世界生育调查就被称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项社会科学调查。人口学许多知识和学科体系对人类带有普遍性,但它又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且是应用科学。因为各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情况不同,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人口学在社会实践应用的不同,因而各个分支学科的发达程度和研究深度也不同,因此各国甚至在国内学者之间对人口学的认识也有不同。我国人口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蓬勃发展。多年从事人口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完全有可能提出对我国人口学学科体系的系统看法。我们从人口研究和教学的实践出发,提出对人口学学科体系的初步认知。

四、对人口学学科体系几个问题的商榷

比较上面列举的国内外几种人口学学科体系,如果我们去掉一些名词使用和翻译上的差异,总的说来,人口学在全世界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差别是存在的。本文拟就下面几个问题提出来探讨。

1.关于“人口理论”问题

在西方,人口学从产生到现在一直未把人口理论摆到重要地位,这同我国主流思想看法迥然不同。人口理论在我国一直摆在人口学中最重要的地位上。在西方《多种语言人口学词典》中对人口理论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最后,还有人口理论(Population Theories)研究”,并着重提出:“不要把人口理论同理论人口学混淆起来。人口理论用于阐释或者预言人口变化同经济、社会、心理或其他因素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只是纯粹观念上的探讨。”【7】我国学者则认为人口理论在人口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口学的理论基础,是人口学各分支学科的指导思想”【8】。

经过我国恢复人口学近30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特别是从人口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上考察人口学体系,现在更确认人口理论在人口学学科体系中是领头的。人口理论在人口学中作为理论基础的指导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其一,人口理论作为一个分支,在我国要能确保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使人口学从古今中外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并总结出人口发展的必然规律来指导人口研究和实际活动。例如对人口发展、人口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等的出现,认为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口客观规律。这给人口学提供了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使人们对人口发展处乱不惊,能因势利导,不走或少走弯路。

其二,人口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它的蓬勃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样复杂的人口事件和现象,也从未掌握这样翔实的人口调查事实和资料,这就需要在理论指导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通过实证和理论思维理出头绪,升华为理论或规律知识或初步形成一些理论模式、理论假设和一些研究框架来指导今后人口学的研究。

其三,我国人口学起步晚于西方,必须引进、借鉴西方人口学知识,这就十分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指导人口科学的发展,在吸收古今中外人口学成果的同时避免人口学全盘西化,脱离中国实际。因此我们在人口学学科体系中把理论、历史列为首要的分支。我们把理论、历史作为指导思想的分支,是明确提升这类分支的地位。之所以把历史也放在其中是因为人口理论应该是从人口历史事实、人口数据资料中提炼而出的,正所谓“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以史为鉴”。因此这一分支中的历史应当“厚今薄古”,然而人类认识人口变量更多是从近代的史实,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对中国来说主要是近二三十年的人口事件、事实和数据,这是对人口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依据。

人口理论作为人口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宜用理论人口学来命题,因为理论人口学在《人口学词典》上规范为“对从人口现象同其他现象的联系中抽取出来的人口现象中的数量关系的探讨,人们把它等同于数理人口学。”如称之为理论人口学就使人误解,误认为是只停留在数量关系上的概括。

2.关于人口学和人口统计学

人口统计学在人口学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长期以来困扰人口学界甚至社会科学界的,是把人口学和人口统计学看成同义词,这是极大的误解。这一误解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国有影响的《汉英大辞典》中,把Demography(人口学)译为人口统计学,但我国正确译为人口学的词典也是有的,只是未受到注意。把Demography译为人口统计学就以为人口学仅限于研究数量关系,不再升华为理论假设和做出更多的实证研究。这在客观上把人口学贬低为一个分支学科地位,这一误解对人口学发展的影响极大,现在应是纠正过来的时候了。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人口学中把人口学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人口理论、人口统计学和分支学科就是这一误解造成的,并且在我国广为流行。2001年出版的《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把人口统计学作为人口学方法论知识的一个分支是正确的,即把人口学作为母学科(下称学科本体)放在了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把Demography译作人口统计学由来已久,只有少数英汉字典译为人口学,只有韦氏、牛津大词典、世界上权威的大百科全书视人口学为一个独立学科,一个科学部门。但最权威的解释应是国际人口学会经过一个多国的人口学家组成的委员会编写的《多种语言人口学词典》才能作出的。这一委员会也是联合国支持和推荐的。在该词典中Demography是指有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而人口统计学的英文是加上统计学名称(Population Statistics或Demography Statistics),显然是人口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人口学各分支学科都应有其母体(或称本体或母学科,下称本体),这个本体不可能是人口统计学,只能是人口学,对它的定义表述很多,我国大多数学者有如下共识: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各种变量的现象和过程,研究人口诸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口变量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9】。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到人口学的范围远远超过人口统计学,其范围可视为正规人口学(Formal Demography)和人口研究的总和,人口学仅就正规人口学的研究就超过作为一门方法科学的人口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因为要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升华为理论概括,如人口学研究出生与死亡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作出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出生率(生育率)而不是死亡的结论等,这已是人口学的很专门的研究,人口统计学无论如何不会做如此专门和深入的研究的。人口学研究人口的非变量关系时,既有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研究,也有把这些相互关系升华为理论假设、理论框架或规律性知识的研究等,这也不是人口统计学的任务。至于人口理论、人口史、人口学说等只能在人口学的框架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专题,因此人口学学科体系必须有一个核心或本体那就是人口学。人口学派生出各分支学科也要对各分支学科的成果作更高的理论概括,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一定程度,妇女生育率才会自发下降的阈值假设(threshold hypothesis)就是一例。1973年联合国出版了一部人口学里程碑性的著作——《世界人口趋势决定性因素及其后果——人口和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研究成果的大成》,正是此书充分体现了人口学在当时的最高成就,其中决定性因素determinates与后果consequences正是体现科学认识,需要理论升华,该书是人口学各分支学科20多年研究成果的综合。因此人口学同其分支学科通过细分后又要在更高层次再综合,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学分支学科和专门化研究的大量涌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科学产生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性知识的需要,认识总是要经历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积累过程。所以作为认识客观规律性知识的载体的科学常常要经历一个学科分化出更多分支研究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加深,一个独立学科也会分化出许多学科或专门研究领域,人口学也是如此。

人口学的产生至今虽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口学在科学百花园中是默默无闻的,除了人口统计学和人口地理学外谈不上有多少十分丰富和很充实的分支学科,在过去统计学、人口学、地理学的内容都是在国家政治课程范围内讲授,科学界定不很清楚。在20世纪后半叶,人口学才开始真正崭露头角,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空前蓬勃发展的态势,人口学提出的许多知识令世人耳目一新,知识积累的广度也是空前的,许多分支学科和专门研究都呼之欲出。人口学许多深入研究获得的知识都有创新性,许多都是人类先前一无所知的。人口学分支学科和专门化研究都是人口学的学术增长点。

从二战后人口学的迅速发展和中国人口学的教学、研究以及人口实践的要求看,人口学的分支学科的产生主要出于下面五个方面的需要:

同类推荐
  •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温暖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里这25篇故事,有数万字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多角度,多侧面描绘了让人落泪的人间真情,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
  •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

    《一位中统特工的回忆》以第一手资料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纪录了鲜为人知的中统内幕和作者惊险曲折的潜逃故事,及其所知道的政治内幕,所了解的民国要人及所接触过的民间秘密社会和黑道青帮等等,是国民党中统最高级别官员在世的回忆录,内容丰富,文笔生动,读者可籍此书了解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败,同时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宝贵资料。
  • 亲缘与契约

    亲缘与契约

    亲缘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它要求家长族长们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素养,升华道德境界,成为楷模和圣人。这样的圣人实在太稀少,为了维持子孙的膜拜,他们只能依靠吹鼓手和化妆师。对于胆敢怀疑他们权威的家族成员,他们手中的刀子异常锋利。
  • 泥土哪去了

    泥土哪去了

    南帆的散文随笔因兼具学者、批评家、作家之长而独具一格。细节和史料齐飞,逻辑和见识共舞。文笔丰满润泽,风格洁净从容,以含蓄克制显深长韵致。虽是选集,却因涉及诸多层次侧面而自成格局。《泥土哪去了》是南帆最具代表性、精粹汇集的散文集子。南帆作为智性散文的代表,有评论家曾认为“读南帆,知余秋雨之不足”,此“不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对南帆散文极富理趣、哲思又丰满润泽的褒奖。在此集中,《泥土哪去了》《机器之瘾》等篇呈现出了一个敏感睿智而又不失理性之思的现代知识分子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多维对话;《一个作家的社区生活》等篇又似作者与自己开展的一场推心置腹地深度对谈。
  •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本书分亲人篇和朋友篇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喝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相思》、《荒野地》、《哭三毛》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本书从艺术培养、习惯养成、学习方法、阳光心态以及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交际能力和良好品行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最新观点。
  • 夏末盛放

    夏末盛放

    夏日,一个女孩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不远处,风,吹乱了她的马尾,也吹乱了她的思绪。终于要离开了吗?女孩不禁这样想着,她终于熬过了七年,她在那个有着她的泪水、汗水、欢声、笑语的城市里呆了二十多年,现在,终于是要离开了。没错,她刚毕业。她将要离开哪个城市,去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或许,离开了它,她会过的更好!又或许,她当初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 代嫁弃后

    代嫁弃后

    芙蓉帐暖,旖旎涤荡。“没有落红”梅檀雅有些意外也有些不解,怔忪的看着那洁白而凌乱的丝绸。“别担心,看我的”拿过枕头边的玉簪,狠狠的扎进了自己的手臂,年轻的帝王以自己的血来捍卫皇后的贞洁和尊严。“谢谢”梅檀雅看着眼前的少年,在晨曦的光晕下,明黄的绸缎让他的脸有些模糊,这一刻她虚无的心灵被触动了。她的第一个男人……她的丈夫……嘴角不自觉的翘起。“罪后梅檀雅,排挤后宫,毒害皇嗣,按罪当诛,但朕念及夫妻一场的情意,梅氏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剥去皇后之位,打入冷宫,未经召唤,永世不得外出。”冰冷无情的话语从太监那尖锐的嗓子传出,梅檀雅不由的拉紧了已是汗渍浸湿,血迹斑斑的衣裙,煞白着脸挣扎着跪倒了圣旨面前,她感觉好冷。昨日的温柔宠溺,今日的冷酷无情。昔日的绵绵深情,此刻的法不容情。一切如过眼烟云般闪过脑海,未来得及说出谢皇上隆恩的话语来,刚失去孩子的她,已经倒在了冰冷的大理石地板上,身下一片猩红。
  • 非修道

    非修道

    天下已乱,非天命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也。一介无用书生,因为天运师的这句话,终于踏上了游学归家的道路,可等待他的,却并非帝王的争霸天下,而是江湖无尽的修道。在那里,有粉墨登场的各色人物,有繁如星河的武学典籍,有众彩纷纭的十八般武器,主人公江陵将在这里,追寻道门九子曾经的繁荣,掀开无尽玄幻的九道迷雾……
  • 假道为圣

    假道为圣

    徐金穿越到一个众生皆可修道的世界,却成为唯一生来就不能修道的人。为了活得更自在一点,徐金决定走一条拆东墙补西墙,哦不,抢遍天下奇珍异宝,只为让众圣同意借点元神的可怜,啊呸,彪悍人生路。……PS:假:借。如,狐假虎威……不对,是假途灭虢。
  • 黑色爱情之往事如烟

    黑色爱情之往事如烟

    “其实你身边爱你的人是有的,可是你没有发现。你的眼睛里都只有他,可他有把你放在心上吗?”“即使他没有把我放在心上,我也爱过他!不像你,身边围着一大群人,却从来没有动过心!”“如果我懂爱,我早就动心了!!”她的身份是那样神秘,无人知晓。或者说,知道的三个人人已经死了。这个真相,还是玫瑰夫人说了出来,要不然,她的身份是永远都没人会知道的。这不仅仅是一个黑社会的故事,还是一个纯真爱情的故事。
  • 纨绔毒妃:嚣张六小姐

    纨绔毒妃:嚣张六小姐

    她,现代神医,一朝穿越来到风云大陆,成为西陵将军废柴草包六小姐,甚至因违背父亲被活活打死他,西陵战神,腹背狡诈,阴狠毒辣,凡是进他三尺,均被无情斩杀,一场战争意外落入云潇的手中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柴女,他却如获至宝,誓死宠溺,当王子变成青蛙,将展开强者与强者的碰撞,上演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
  • 魔晶世纪之黑色沉沦

    魔晶世纪之黑色沉沦

    十岁的离别十五岁的相聚那场久违了的暴风雨开启了一个人的命运平凡虽美但孤独无趣的平凡并不适合他片片魔晶的大陆会为他开启怎样的命运?
  • 狼子的野心

    狼子的野心

    狼羔说:狼之子,野心非己能作主。棋之子,命运非己能作主。无可奈何不可留,非无情,情到深处绝断妙。别离晓,别离晓,晴空亦恼。所归无际。宇宙的创生是神还是自然,自以为是的神指定了继承者,但他能接受吗?权利、欲望、力量究竟能决定什么?欲知一切因果,请走进《狼子的野心》,跟随舞雪(他是无邪or无血?)去探求最终的结果。
  • 腹黑萌宝:爹地,别跑

    腹黑萌宝:爹地,别跑

    当她回国便看见曾经对自己百般宠爱的姐姐,跟自己谈了十几年恋爱的未婚夫上床,但,顾沐若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取消婚约,反倒还跟他结了婚。就在她刚踏进殿堂的时候,众人一脸疑惑地看着她。因为她没有穿婚纱,穿着休闲服来的。就因为这一次婚礼,让她遇上了他。他在外人面前是用人闻风丧胆、冷酷无情的人,但在家里是妻奴,她说一,他不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