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00500000019

第19章 李陵攻打匈奴被俘(2)

单于获得这个宝贵的情报,犹如死而复生。在没有后顾之忧并深知汉军底细的情形下,他再度发动猛烈攻势,而且边战边指名大叫:“李陵、韩延年快来投降吧!”

李陵被困在山谷当中,匈奴在山上占尽了地形优势,箭像雨一般从四面八方射过来,但李陵还是神勇地突围继续南下。可是还没到鞮汗山,箭已经全部用完了,人只剩三千多,他们只好弃了军车,把车轮拆下来,以车轮上撑着轮圈的直木作为武器,军吏手持短刀,一边战一边走。当他们到达鞮汗山进入了峡谷的时候,单于由于熟悉地形,绕道抄到了李陵前面,从李陵必须要经过的路的山上角落处投下石块,士兵被打死不少,而且几乎不能前进。

黄昏后,李陵一人穿着便衣独步出营,交代左右的人不要跟随,说他要一个人把单于抓来。可是过了许久,李陵却丧气地回来,叹息道:“兵败,死矣!”

部下劝慰着说:“将军威震匈奴,现在只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以后再想办法回去就是,当年的赵破奴战败后被匈奴所虏,后来逃回,天子还不是对他很礼遇,何况是将军您呢?”

虽没有明说,但李陵部下的意思很清楚,是在劝他暂时先投降再作打算。李陵断然地回答说:“请不要说了,我如果不死就不是壮士了!”

李陵当下就把所有的旌旗砍断,连同随军所带的贵重东西全部埋到了地下。然后感慨地叹道:“只要再得几十支箭就足够我们突围,可惜我们现在没兵器可战!天亮以后,恐怕只好坐着等受缚了!我看现在大家不如分散突围,有逃得出去的,还可以回去向天子报信。”

于是他发给士兵每人两升干粮,并要他们带一大块冰,等渴的时候吃,期望逃出后到遮虏障(即居廷)会合。

等到半夜要敲鼓准备出发时,鼓却敲不响,这似乎不是好兆头。李陵和韩延年上马,跟随的有十多名壮士,后面立刻有数千匈奴骑兵追赶过来,没多久韩延年就战死了。李陵叹一声:“没脸见天子了。”只好投降匈奴。

主将被擒,匈奴大概也没再彻底搜寻残兵,因此有四百多人逃回了边塞。

这就是李陵投降匈奴的经过,我们暂且不说这事件发生以后,司马迁在汉武帝面前所表示的意见及因而受到酷刑的悲惨遭遇。先就客观立场来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因素。

有人说李陵之所以兵败被俘,是因为他逞英雄,只以五千步兵孤军深入,犯了兵法上“轻兵逐利”的毛病。又说在沙漠作战,竟以步兵对骑兵,显然会吃亏。李陵出身将门而明知故犯,当然要败。

这个说法如果是先假设打匈奴只是李陵他家的事情的话,那还相当有道理,但一去掉这个不可能的假设而求诸事实,则这个说法对李陵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没错!“五千步兵”“孤军深入”都是李陵自己说的,他为什么要惹这个麻烦、冒这个险?说他是逞英雄,也没错,他是不甘作李广利的“牛后”!可是我们帮他想想,如前面所说过的,像李广利这么蹩脚的“大”将军,有哪个有志气有才能的人,愿意老是屈居在他下面,何况是名将之后?此其一。

而李陵之所以会由“愿自当一队”逞英雄,进一步变成“五千步兵”,是因为汉武帝表示“出兵太多,无骑兵可派”,所以李陵才会要求只需要五千步兵就可以了。而事实上李陵在酒泉、张掖练兵的时候,他的官职是“骑都尉”,他何尝不想要骑兵?只是既然已说要自当一队,一听没骑兵就退却,岂是李广的孙子所愿意做的?此其二。

我们再看汉武帝所说的“出兵太多,无骑兵可派”是不是属实。那年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这时候的汉朝当然已无法像二十年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将五万骑,私负从马(私人自行装备,非政府发的)复四万匹,步兵转者踵军后又数十万人”那种大排场,可是也没窘到只因发了三万骑兵给李广利作为主力,就再派不出骑兵的地步。

这件事发生在秋天,而天汉四年春天,也就是只隔一年多以后,汉武帝又出兵攻打匈奴,发出的骑兵有李广利六万、公孙敖一万,此外,路博德的一万余可能也是骑兵,一共就有七八万之多,难道都是在一年之间突然冒出来的?可见汉武帝说发不出骑兵并不是实话;何况李陵自负其能,要求也不会多,而且既然言明是出奇兵,只求牵制对方,也不可能要多,分明是汉武帝故意不给,此其三。

又当李陵的豪语获得汉武帝赞许而赋予任务的时候,汉武帝还知道要路博德在中途接应李陵,后来因为路博德不愿意,上奏书而引起汉武帝误会,汉武帝竟然马上把路博德调到距离李陵预定回军路线很远的西河郡,而仍然要李陵孤军深入敌境,因此可以说汉武帝在误会、盛怒的情况下,撤销后援部署,根本是要李陵“好看”——你说你行,我倒要看看你有多行!也等于是要他去送死,这一点也并非不可能。试想,他既能莫名其妙地“宠”李广利那种庸才,当然就有可能“整”李陵这种良才,此其四。

李陵自愿牵制单于兵力时,是说“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兰干山在哪里,著《汉书》或《通鉴》的人都没有说明,但摊开地图看看,后来汉武帝命李陵去的浚稽山,已经接近今蒙古的最北边。汉武帝伐匈奴,从未超过这里,兰干山不可能在更北边。而汉武帝之所以会要他去浚稽山,是由于路博德的奏书说,秋天不适合出兵攻打匈奴,希望来春再和李陵合攻浚稽山。我们揣摩他的心理,他上奏书的目的是想免去为李陵接应的“小”任务,他另外提出非接应而是合攻的建议,自然要比原来的艰巨些,所谓艰巨就是比兰干山更深入北方,更接近单于,依此可知兰干山应在浚稽山的南面,也就是说汉武帝不但取消李陵北攻的接应部署,而且还因误会李陵为了逃避原先承诺的任务,教路博德吹更大的牛,就索性让他到他“吹”得更大的浚稽山去。这样一来,接应没有了,征途反而更远,李陵又能怎么办?此其五。

讲述完李陵败降后,《汉书》记载当时汉内部的情形说:李陵兵败处,距边塞一百里左右,边塞把这消息向汉武帝报告。汉武帝听了,心里希望李陵能够死战,但又不知李陵是不是会战死,就把他母亲和妻子召来,叫算命的为她们看相,算命的说看不出有“死丧”之色。后来果然又传来李陵投降的消息,汉武帝非常愤怒,就责问早先李陵派遣回来报告前线顺利并因而被封为郎的陈步乐,把步乐吓得自杀了。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李陵败降之前,汉武帝就已经知道他陷入必须拼死的苦战,也知道战场离塞外只有一百多里,而一百多里对骑兵来说根本只算短距离作战。他不但不马上派兵驰援,反而有闲工夫叫算命的来看看李陵会不会战死,这种一开始就预备他死,最后又巴不得他战死的“死亡任务”,李陵实在是没有办法完成,此其六。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本书开头就已经描述的,在一种偏差的地域观念下所造成的关西军人的悲剧!在这个悲剧中,皇帝可以为了捧一个外戚,花一年多的时间为他筹集出征所需的“行当”,弄得天下骚动;打败回来只气到不准他进关,然后又让他风风光光再度出征;出征时早就有十几万部队放在边地作预备队;出征后,都已经快回到国门了,还要派兵出去支援。可是却不肯为一个关西名将的后代发骑兵、派后援,最后还让边塞若无其事地等待百里外传来勇将的死讯。

汉武帝真是这样逼使李陵兵败异域吗?不是的,《汉书》记道:“久之,上悔陵无救。”请注意此处用的是“悔”字,所谓悔,就是该做而没做所造成的懊恼。汉武帝后悔没给李陵救援!他醒悟到,路博德的奏书是关键所在,汉武帝说为李陵安排后援,应当等李陵出塞后,再下令路博德负责去接应李陵就可以。当初就是因为预先下令,所以才让路博德这个老将有机会耍奸诈!

但是后悔根本无济于事,汉武帝的多疑和果于诛杀,使这个悲剧愈演愈烈,终于使李陵流落北地,永远当不成汉人了。而后悔之前,汉武帝已经在同一件事情上制造了另一个悲剧人物——司马迁。

同类推荐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跋涉

    跋涉

    《跋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坚持正确思想政治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当正确路线占主导地位时,他的工作就比较顺利,容易取得成绩;当“左”的思潮和错误路线占上风时,他即使付出很大的努力,工作也难免受阻,难有作为。个人如此,党和国家亦如此。“文革”时的极“左”思潮将社会引上歧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使国家民族重新焕发青春,欣欣向荣。我们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 货币王朝(上)

    货币王朝(上)

    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花旗银行,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犹太家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金融集团,并且曾经一度统治欧洲金融界。据说。到185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积累了价值60亿美元的财富。因此有人大胆测算,今天的罗氏家族资产应该超过了50万亿美元。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上。究竟谁是罗斯柴尔德·如果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历程,书中有小马克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敢想敢为的意志,也有他对人生卓尔不群的看法和对日渐庞大的脸谱网的管理谋略和经营理念。
热门推荐
  • 魔天一剑

    魔天一剑

    魔很久以前便注入人心,恨亦是可以让人遁入魔道江湖从来都是纷争之地,恩怨谁来了主人公携剑走江湖,一把魔剑,一段恩怨情花已开他是否依旧??????
  • 玄门至尊

    玄门至尊

    少年苏然,披荆斩棘,挥洒汗水,一步步踏上世界的巅峰,成就一代至尊!以青春为名,热血为证,捍卫少年的荣耀,让我们跟随着苏然的脚步,去寻找曾经的热血,激情以及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野望!
  • 月苒王城之倾世恋

    月苒王城之倾世恋

    两个互相暗恋的人,在一天之间变成了情侣!刹那间,他们万众瞩目,是公认的郎才女貌!一场误会,两人面临感情危机,互不道歉,互不原谅!很好,那么,请你等着,绯闻的滋味,可不好受!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我在异界当剑客

    我在异界当剑客

    别人到异界,重生个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要么天才要么人才要么废材变成人才,在多个二,变成天才我怎么就是被踩这个踩完,那个踩我不服啊!
  • 金魂龙枪手

    金魂龙枪手

    手持龙枪,勇闯天下,打破天地牢笼,杀上神界,杀神杀魔,无人可档。
  • 花开了你也不回来了

    花开了你也不回来了

    现在,会在空闲时想起当年那个,傻傻的自己。于是就笑着笑着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都过了这么久了还会想起现在,会在空闲时想起当年那个,傻傻的自己。于是就笑着笑着就哭了。不知道为什么,都过了这么久了还会想起他。整整五年了,却还是忘不了他,原以为会很快的忘了这个人的存在,原来只是自己以为,只是以为。没想到他已成烙印,已成习惯,习惯哪儿有那么好改,烙印怎么会那么容易消失……他。整整五年了,却还是忘不了他,原以为会很快的忘了这个人的存在,原来只是自己以为,只是以为。没想到他已成烙印,已成习惯,习惯哪儿有那么好改,烙印怎么会那么容易消失……
  •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本书内容真实鲜活,围绕用餐、住宿、聊天、逛街、学习、理财、娱乐、爱情和情感等9个主题,提炼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61个话题,每个话题下又包含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5个部分,内容丰富生动,旨在使读者开心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口语。
  • 站在巨人肩上-从神匠鲁班谈仿生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神匠鲁班谈仿生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一起微笑,可好

    一起微笑,可好

    我们的青春也许是迷茫的,也许是幸福的,也许有过心酸,有过泪水,有着那句简单,可又迟迟不敢说出的话,这…就是我们青春年少的时代…可是不管怎样,在离别的时候,请把微笑留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