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1400000017

第17章 厉以宁:“一生治学当如此” (4)

投身改革、积极参与改革进程的同时,厉以宁敏锐地意识到人才——特别是经济、金融和管理方面的现代化人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植根于北大沃土的他,非常重视本领域内人才的培养。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谈一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8.风雨光华掌舵人

说到北大,就不能不提到光华管理学院,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光华就是北大的一块金字招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以及管理科学中心。1993年,在上述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后来北大工商管理学院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台商尹衍梁在1996年出资1 000万美元,资助兴建光华管理学院。而这所饮誉海内外,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商学院的掌舵人就是厉以宁。

光华建院之初,厉以宁团队确立了要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商学院的目标。为了学院建设,厉以宁一方面承担核心课程的讲授,指导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生,一方面笔耕不辍,深入钻研,结合光华的人才优势,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研究视野放大,丰富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在厉以宁的主持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同世界各个顶级商学院——哈佛商学院、耶鲁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中欧商学院等——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同国内的企业展开战略合作,为广大企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光华管理学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商学院,为祖国的经济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有的已经成为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耀眼新星,有的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决策者,有的则成为著名企业的掌门人。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厉以宁身上的担子一直都是沉甸甸的。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曾历任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兼环境经济专家组组长,中日关系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等社会职务。

同时,在校内,他又是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学报》副主编等。

尽管如此,厉以宁一直谨记一个教师所肩负的职责,每个学期不管他怎样忙碌,都会在北大开设经济学讲座。这些课程有些是本科生的课,有些是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还有企业家培训班的课程。

他是北京大学讲坛上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更难能可贵的是,已经年过七旬时,他还经常带领研究生团队远走边远地区,支援当地教育工作。他们通过讲学、调研等活动促进各地区之间教育的交流。到目前为止厉以宁和他的团队在贵州毕节地区、湖南莜县等地,做过的报告有几百场之多。

在MBA中国网,记者问及厉以宁教育管理体会时,他仍然谦逊地说:“我感到自豪的不是我个人做了些什么,而是我们形成了一个团队。对光华管理学院的新班子我是满意的,新任院长张维迎教授开拓性强,肯动脑筋想问题,想光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新任党委书记、副院长陆正飞教授很年轻,课讲得好,能团结人。还有武常岐、徐信忠两位副院长,这两个人工作踏实、认真,一个管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一个管EDP(高级经理人发展课程)。”

作为光华的创始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厉以宁完全有资格去肯定自己,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去肯定一个团队,这也正是他能率领北大光华团队将光华管理学院打造成全国最杰出的商学院的原因。

所谓“师恩难忘,师恩难报”。厉以宁80大寿时,他的100多名学生结合自己求学时的感受,写作出版了《我们的老师厉以宁》一书,为其几十年来的艰辛历程作出了最好的注解和证明。即便如此,厉以宁依旧自谦地说:“在北大,我首先是一名老师。”

9.从“厉股份”到 “厉民生”

俗话说,人为名声所累。一旦个人名誉日隆,很可能成为被名声支配的傀儡。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让人们看不清头衔下面的真实面孔。于是,这个时代就在浮躁喧嚣中,越走越远了。

在学界,厉以宁因倡议推进股份制改革闻名,被称为“厉股份”。然而,这称谓虽然响亮,却不能概括厉以宁的全部学术生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深,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厉以宁的视角也从股改上升到更为高远、庞杂的社会民生问题,不惜冒犯舆论,屡屡对热点问题发言,时有惊人之语。

1980年,在“解决就业问题座谈会”上,厉以宁强调“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第一目标”,引起热议。实际上,研究经济体制改革期间,厉以宁就关注就业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基于解决广大下乡返城青年就业问题,厉以宁提出股份制改革。当时,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厉以宁提出消除“零就业家庭”(指的是父母、子女均待业)——政府有责任采取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帮助此类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要加大就业培训、再培训,鼓励人们去各类企业工作。

在厉以宁看来,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教育,而教育不仅与就业直接相关,更关乎国运民生。

1986年,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课题报告中,厉以宁提出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观点:教育不平等引起就业不平等,就业不平等引起收入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引起生活不平等,导致下一代又不平等。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的不平等,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厉以宁甚至建议教育经费应该占到国家财政支出的4%以上。

厉以宁的这些观点十分激进而大胆,但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而是基于近10年来的现实考察得出的。

伴随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对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务工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由于教育水平所限成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数从事着技能水平要求低、报酬和福利差的低端工作,而技术型人才极度缺乏,造成了企业在人才上的瓶颈。厉以宁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教育投入与分配不均衡。于是,在媒体面前,他一直呼吁教育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成为厉以宁的习惯。2008年,在一次访谈节目中,当被问及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不足时,厉以宁坦言:“改革开放30年最遗憾的事情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得极慢。一定要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比如说教育的保障,比如基本医疗的保障,比如说养老的保障,还有生活最低标准的保障,包括廉租房的保障。”这些话实际上道出了广大民众的心声,一时应者如潮。

与此同时,社会上备受关注的小摊贩和市容整治的问题也进入了厉以宁的视野。2009年两会上,他表示:“城市应该放宽对小摊贩的管制。在当前情况下,就业问题这么重要,给人家开条路,给小摊贩留条路,不要让他们整天躲来躲去的。”“通过增加环卫工人和交通协管员,可以解决小贩带来的卫生与交通问题”。这一论调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是非功过,时间最终会给我们一个答案。不过,这也从侧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高居象牙塔顶端的教授的民生思想。

21世纪第一个10年,厉以宁研究重点开始华丽转身,他的视角从解决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逐渐转向了关于就业、教育、医疗、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等关系民生的热点领域。

在广泛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关于民生问题的《中国住宅市场的发展与政策分析》,《中国城镇就业研究》,《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CCICED环境经济工作组研究成果概要》等作品相继出版。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及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是厉以宁的夙愿,因为这将涉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实际问题。例如: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就业日益困难、农民工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等。

目睹种种怪现状,厉以宁屡屡大声疾呼:“贫富差距扩大是不利于我们建设一个和谐社会的,一定要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如果说用“厉股份”来概括改革开放头20年的厉以宁,那么,现在我们称他一句“厉民生”又何妨呢?

在诗书与经济间穿梭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性,就像一个魔方,每个选择背后都牵系着一种排列组合,所不同的是,拼魔方可以重来,而人生却不能——一旦上路,就不能回头。

蓦然回首,厉以宁的一生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年少的他,志存高远,本来是个慷慨激昂的热血青年,文笔飞扬,书生意气,虽有以文救国之志,却因祖国遭日寇铁蹄,梦想在辗转奔波中成为泡影。

正当国家驱除鞑虏、百废待兴之时,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虽然国家最终一统,新中国重新屹立东方,但人们命运的轨迹被打乱、重组,厉以宁的学工之梦也随之破灭。

奥斯特洛夫斯基用激昂的笔调写道: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对于厉以宁来说,不甘腐朽的冲动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想,在现实的碰撞下,文学梦和化工梦最终破灭,一片孤寂之中,经世治国思想露出微光,承载起前者使命。

在国势面前,个人命运如蝼蚁一般不值一提,就在厉以宁为前途冥思苦想时,时局转换,给他带去一丝希望。

1977年末,恢复高考重燃了人们内心的火焰,厉以宁也不例外。朋友的审慎抉择、自身的刻苦勤奋,终于成就了他的北大之梦。4年的孜孜以求,本想投身科研,大显身手,然而政治纷争却又让一颗明珠暂时遮掩光华,20年光阴在批判、下放中度过。

纵然风雨如晦,也不能折去思想对腾飞的渴望,在北大经济系资料室,厉以宁编织着对未来的希望。

改革开放,卸下千斤重担,厉以宁重获事业的春天。在价格改革与所有制改革的抉择上,他力推股份制,因此被人们誉为“厉股份”;在就业均衡上,他敏锐地意识到教育对就业的影响,大力呼吁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不惜引人侧目。

为改革开放皓首穷经的厉以宁,也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发声,不断倡导教育改革、呼吁建立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出路。

时间匆匆流逝,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厉以宁,用30载光阴见证改革轨迹。而今民生日盛,他感到丝丝欣慰,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所引起的社会问题,也给他留下了些许遗憾。

曾有人问及厉以宁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他用一首词作出回应。

《破阵子·七十感怀》

往日悲歌非梦,平生执著追寻。

纵说琼楼难有路,盼到来年又胜今,好诗莫自吟。

纸上应留墨迹,书山总有知音。

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

也许在灵魂深处,这个身披经济学家外衣的老人,始终未曾放下少年时的书生大梦。

同类推荐
  •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一个文人的地产江湖

    本书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脉络,以及业界竞争的实例和技法,对万科、珠江、富力、顺驰等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等进行剖析和反思,其中还披露了任志强、潘石屹、冯仑、张宝全、曾伟、孙宏斌等业界名人、友人的轶事。
  •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本书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惠及世界30亿人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构想后,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关基本情况和已有地研究成果,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本集子。旨在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着力破解甘肃省的“两大难题”,抓好“三个提升”,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新突破。
  •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一本书读懂商业常识

    商场如战场,不论何种创业项目,但只要你准备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一些商业知识与经营之道都是必须要提前具备的。否则,很多时候为失败所支付的“学费”会让你承担不起。那么,为什么我们不从成功中得到教益,让“教育成本”更低一些呢?
  •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中国高层经济智囊

    吴敬琏、周其仁、厉以宁等十二位处于政府与民间的夹层地带的经济学家,不仅面临公众舆论和官方压力,同时也需要面对内心良知的拷问。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他们是如何成为中国高层经济智囊的?在高层决策和人民利益之间他们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凭什么我们这么穷

    凭什么我们这么穷

    本书是《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一书精编版。在原书基础上,本书从通胀的本质入手,用生动的小故事和鲜明的比喻,为读者分析了房产、教育、医改、政府等关键词背后的联系,诠释通货膨胀的前因后果,告诉们为什么会感觉自己越来越“穷”。
热门推荐
  • 废材小姐霸看天下

    废材小姐霸看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执行任务时被同伴背叛而丧命。她,一个异世大陆上大将军家的大小姐,从小被叫废材。当她是她时,废材变天才,召唤师、灵力、炼丹师通通不在话下。他,一国王爷,冷酷,神秘,当他遇到她时,眼里尽是温柔和宠溺……
  • 重生之军工强国

    重生之军工强国

    叶军是21世纪顶级军工专家,却因为意外重生回到了1977年,79式狙击枪,81式突击步枪,枪挂榴弹发射器等,安南猴子你怕不怕?美苏冷战期间,叶军带领着中国军工人们挥洒汗水,成为军事强国!
  • 鬼咒:我的诡异高校

    鬼咒:我的诡异高校

    前世的爱人,今世的救命恩人。他与她仿佛是命运注定一般,前世今生的她都爱着他。命运一般的注定,她失去记忆,他不再是他,相爱的两人彼此的伤害……
  • 情债

    情债

    文章通过母女之间日积月累的隔阂,矛盾的发展这条线索来写,由于没有沟通导致代沟的产生。道出子不孝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 道法漫天

    道法漫天

    一块古怪的CPU,一个有仙人的世界,一位郁闷的骚青年。有了这块超级CPU,一念之间,漫天道法。打不死你,也要吓死你。【仙有五等。鬼仙不可取,人仙不必论,地仙住世长年。有入无隐显莫测,身外有身,能二其身者,是谓神仙。天仙者,列于神仙之上。】
  • 星河灾厄

    星河灾厄

    无边虚空,深邃宇宙。俯瞰星河,日月相聚。战将止戈,百战不辞。十方结阵,誓不倒戈。“如今天下大乱,风起云涌。千军万马即将入关,我乃区区夜香郎,死不足惜。愿着戎马守城慑敌。请将军脱下战袍!”王帅封兵,万里赴死。天地恸鸣,沙场点兵。“我荣科·危尔夫本就是一个肺痨之人,命不久矣,一心算计怎么灭国。眼见国家将要覆灭,他们居然要我留下阻击敌国追兵。真是讽刺啊,哈哈哈,这把祖传战刀也该见见血了。”
  • 修真邪医在学院

    修真邪医在学院

    【免费热门】名为楚峰的一名大学生,因为一次车祸获《封神决》,最终改变了自己命运泡上校花、女警、总裁。并且走上强者之路。
  • 栖于安然

    栖于安然

    为了完美解决组织下达的那个难题,即时任务在凶险她也没有拒绝的余地,这个任务于她其实无关,却被小人用极毒恶的巫术将她的灵魂枷锁在那样东西上。在把任务目标护送到无望海域途中,突遇大风暴,海面翻涌,电闪雷鸣。最终她所乘坐的轮船沉于海底,随同的二十个人一并与船淹没在波涛汹涌的海水里。不知是幸运与否,她和那东西被裂开的时空裂缝吸了进去,她的肉身在时空交替中被撕成碎片,而灵魂居然附在了正在降生的婴儿体内。直至最后,叶栖终究还是没能逃过爱之一字,没能冷漠到底。终究是在意他的,原来她也是能爱的......当一个人有了牵挂,那么,以前觉得无所谓的事也变得沉重珍贵起来。
  •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初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别笑,我是高分创意作文(初中生越写越聪明的作文宝典)

    创意多: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帮助你理解、开阔思路,提升作文立意,让你下笔如有神!
  • 御君

    御君

    遗世古轿,误入异界他乡,红线一缕,牵出隔世姻缘。他发红似火,冲冠一怒,放眼处尸横遍野,她柔情似水,浅笑凝眸,挥手间化尽萧杀戾气。她言:“你若不离,我必不弃。”他道:“为何要我不离,你方不弃,不如携手游江湖,望尽天涯路。”他狂放不羁,杀人嗜血,任世人胆颤心惊她只暗中坏笑,任你雄霸天下,指点江山,怎抵我千缕青丝绕指柔,一笑倾人城精彩内容,请看《御君》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