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4200000009

第9章 评述赵瓯北论汉武帝

吴荣曾

赵翼字耘松,号瓯北,清乾隆时人。他的《廿二史札记》是一部有名的论史之作。不少人将其和顾炎武的《日知录》相提并论。他一生为官的时间不算长,做过地方官,还参与过军事活动。由于他具有从政和武事的经验,对于古代历史自然会有比别人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书中有好几处谈到汉武帝,现在就来看看他是如何评价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的。

作为中国古代伟大人物的汉武帝,其性格会有不同的层面,既有功也有过,其作为也有得有失。

卷三“武帝时刑罚之滥”、“两帝捕盗法不同”两条,他批评武帝信用酷吏,造成刑狱之滥。在对待盗贼的滋起,武帝用刑严急,致使小吏因惧诛,有盗亦不敢发,故“盗贼益多”。相形之下,光武帝“法稍疏而盗易散”。两人做法稍异,而效果大为不同。但在赵氏看来,武帝的长处要比其缺点为多。如卷二“上书召见”条,他把武帝和高帝相比,以为两人都有非凡的器度。特别指出如主父偃上书,“朝奏入,暮即召见”。徐乐、严安二人上书言伐匈奴之弊,当时言此实有逆鳞之嫌,但使人没有预料到的是,武帝反倒说相见恨晚。至于东方朔上书,赵云“其狂肆自举如此,便在后世,岂不因妄诞而得罪”,而“帝反伟之”。赵认为这和武帝刻察形成对比,所以他盛赞武帝时“禁纲疏阔,怀才者皆得自达”。确实,武帝的弘人之度在古代帝王中并不多见。

用人不拘一格,这是武帝的一大特点。赵氏称:“武帝长驾远驭,所用皆跅弛之士,不计流品也。”事实确实如此,《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云:公孙弘、卜式、兒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不少出身微下之人,经过武帝选拔,都能跻身公卿之位,这在古代也是少见的。《汉书》说“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武帝既长于知人,又能善任,赵氏特别指出这一点。他说尽管严于驭下,但又有灵活性。如对于有缺点或毛病的人,他先科以重罚,但又“激之令赎,复求使”。对于有些人,“其才尚可用者,亦终不刑戮,使得再自效”,他举张骞、李广为例,虽然两人都有过失,但都“许赎为庶人,后皆重诏起用,使之立功”。对于有些“恃功稍骄蹇者,则又挫折而用之”,称其“驾驭豪杰如此”(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汉武用将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武帝在用人艺术上确实非常之高明。

武帝能完成他的伟大功业,主要是依靠各种有用的人才。故赵氏云:“史称武帝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宜乎兴文治,建武功,为千古英主也。”这和东汉时应劭称武帝“冠于百王”的用意相同,一点也不算过分。

武帝在文治、武功这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可是《汉书》的赞中则只表彰其文治。赵氏在“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条中指出:《汉书·武帝纪赞》,谓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举封禅,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有三代之风。以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虽《诗》、《书》所称,何以加焉。”是专赞武帝之文事而武功则不置一词。

武帝之武功,彪炳于史册,而班固在赞中竟讳言其事,这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赵氏就此提出疑问是有道理的。因为对武帝的武功,有褒有贬,由来已久。早在宣帝时夏侯胜就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汉书》卷七五《夏侯胜传》。)

其实这并非一人的想法,应该说在武帝谢世不久就出现这类的说法,而且相当的普遍,最明显的无过于《盐铁论》一书,书中有大夫和贤良文学双方激烈的争辩。贤良文学对武帝的武功予以猛烈的抨击,兹举下面两例:《国疾》:建元之始,崇文修德,天下安。其后,邪臣各以伎艺,亏乱至治。外障山海,内兴诸利,杨可告缗,江充禁服,张大夫革令,杜周治狱,罚赎科適……《西域》:乃大兴师伐宛,历数期而后克之。夫万里而攻人之国,兵未战而物故过半,虽破宛得宝马,非计也。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奸伪萌生,盗贼并起,守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后遣上大夫衣绣衣以兴击之。

贤良文学以为,武帝虽立大功,但所付代价太大,使政府和社会承受重荷,几乎要接近于崩溃的程度。意思是武帝过大于功,如果能崇文修德,天下就可以太平无事,具体地说,对待匈奴应采取以德服人的策略,甚至以为可通过和亲政策来缓解和匈奴的矛盾。并责怪王恢谋伐匈奴而挑起祸端。

这种看法迂腐而带有书生气。因为根据历史的教训,和亲并非万能良药,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起些作用。而且当时谁都明白,匈奴人并不因和亲而满足,反而是得寸进尺。大夫在驳斥文学时就提到这点:《结和》:汉兴以来,修好结和亲,所聘遗单于者甚厚;然不纪重质厚赂之故改节,而暴害滋甚。先帝睹其可以武折,而不可以德怀,故广将帅、招奋击、以诛厥罪,功勋粲然,著于海内,藏于记府。何命“亡十获一”乎?可见武帝深知和亲之路走不通,迫于客观形式,只有诉诸武力。文学反对动武的原因是,怕“失”是“得”的十倍。大夫则讥刺文学是“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故君子笃仁以行,然必筑城以自守,设诫以自备,为不仁者之害己也”(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八,《和亲第四十八》,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大夫特别强调,武帝“用兵非徒奋怒也”,而是为了“匡难辟害”,以为“黎民远虑”(《盐铁论》卷八,《结和》。)

这话乃是对文学的短视观点的讥刺。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何班固贬低武帝的武功?他在《武帝纪》的赞里回避了对武帝武功的看法,但在《汉书·匈奴传》的赞语中明白地表达了他的论点:“当孝武时,虽征伐克获,而士马物故亦略相当。”其实这和文学的意见如出一辙,即得不偿失。而且他还解释,在对武帝武功的看法上,“总其要归,两科而已。缙绅之儒则守和亲,介胄之士则言征伐,皆偏见一时之利害”。他说的也不完全对,一是支持武帝动武的并不局限于武人,二是儒生也并非都是主张要和亲的。当然,班固受到历史上儒生的影响可以肯定,但现实对他的影响还是不小的。东汉和西汉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是国力强弱的不同。史称光武帝“久厌武事”,当时“天下疲耗”,偃武修文亦时势之必然。朝中公卿大臣皆主张对匈奴采用缓和的策略。如章帝时尚书宋意上书云:

光武皇帝躬擐金革之难,深明天地之界,故因其来降,宠立以为单于,羁縻畜养,边民得以休息。(袁宏撰,张烈校:《后汉纪》卷一二《孝章皇帝纪下》章和元年条,北京,中华书局,2002。

《后汉书·班固传》言班固曾云建武、永平以羁縻为国策。后来窦宪要大举进攻北匈奴,司徒袁安就以“兵,凶器,圣王之所重”(《后汉纪》卷一二《孝章皇帝纪下》章和二年条。)为由坚决反对。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圣王之制夷狄,羁縻不绝而已。”(《后汉纪》卷一二《孝章皇帝纪下》章和二年条。)东汉早期,因国力不足,所以群臣皆主张以羁縻的办法来对付匈奴,这和西汉时不少儒生的意见相符。值得注意的是,西汉时在儒生中也并非只有一种腔调,如哀帝时议武帝庙毁不毁的问题,刘歆之议曰:孝武皇帝愍中国罢劳无安宁之时,乃遣大将军、骠骑、伏波、楼船之属,南灭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万之众,置五属国,起朔方,以夺其肥饶之地;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国,结乌孙,起敦煌、酒泉、张掖,以鬲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单于孤特,远遁于幕北。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功业既定,乃封丞相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实百姓,其规模可见。(《汉书》卷七三《韦玄成传》。)

读了这段话之后,汉武帝所创建的丰功伟业,跃然纸上,令人感到振奋。这和目光短浅的贤良文学那种理不直气不壮的畏缩态度大异其趣。《汉书·韦玄成传》的赞语全引班彪之话,赞赏刘歆的意见,以为“刘歆博而笃矣”。可见在汉代的儒者中,对武帝武功的评价并不是一种调子,乃不乏真知灼见之人,刘歆和班彪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

赵氏对班固“专赞武帝之文事”,于其武功则“不置一词”,深表不满,他以为武帝正和班固所说的相反,“抑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而武功所带来的果实是大启疆土。他列举武帝开境于西、北、极南、东境、西南、极西。他还和秦做了比较:其中有秦所本有,已沦入外国而武帝恢复之者,如朔方、朝鲜、南越、闽越,秦时虽已内属,然不过羁縻附隶。至武帝始郡县其地也。并有秦所本无而新辟之者,西北则酒泉、敦煌等郡,南则九真、日南等郡,西南则益州等郡,而西域三十六国,又秦时所未尝闻也。(《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条。)

这说明汉武帝毕生所作的努力,其成就的有些方面已超过于秦皇。他最后对武帝在历史上贡献的评价是:统计武帝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西域之通尚无与中国重轻,其余所增地,永为中国四至,千万年皆食其利。(《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条。)当然,从武帝到清代,中国版图大小方面有些变化,说“永为四至”不完全确切,但如认为疆域的基本架构确立于武帝时是无可非议的。这也是武帝对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他遗留给子孙后代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两汉时或后世有的学者往往谴责武帝用兵不已,给财政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此就掩没了武帝的巨大历史功绩,赵氏能独具只眼,从疆土这一角度来肯定武帝的重要历史地位。这也说明了赵氏善于读史。清代钱大昕很赞赏赵氏能“通达古今”(钱大昕:《廿二史札记序》,见《廿二史札记校证》附录。),佩服他见识宏远,赵氏正是具备这些特点,否则就难于在史学上做出如此的成就。

同类推荐
  • 鸿鹄传

    鸿鹄传

    夜狼烁,血月残,浊酒难醉云山断。五千貂裘胡江过,铁骨银将几人回?灯如豆,露似珠,寒风一曲春闺苦,乱世家郎平天下,几曲轮回几人回?公元482年,景旭帝驾崩,遗昭未留,太子年幼即将登记,却为奸人所害,溺死于戏鱼台前。一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各路诸侯分分黄袍加身,问鼎中原。主人公烛审言便生于此乱世,自幼习武学文于其父,乱世中暂得一片安宁。无奈其父因病而死,家中数亩良田又为官府所劫,迫于生计,不得不于乱世中闯荡,一场江湖恩怨,宏图霸业,就此展开……
  • 探骊

    探骊

    唐代天宝末年,天下将乱,蜀中却在上演一场争夺战,少年萧探骊与枭雄郭特对唐门、军队的争夺究竟谁胜谁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明皇的幸蜀和介入又会催生怎样的化学反应?面对唐明皇与唐肃宗的父子之争,萧探骊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被封为“大唐黑骊校尉”之后,他又怎样在藩镇割据中周旋,为大唐续命?暴雨梨花针,死士令,萧颖士书室。。。。。沈逆心,鱼小水,徐容容,陶溪儿。。。。。探骊得珠。得大利者,必冒大险!
  • 大秦第一学渣

    大秦第一学渣

    被俘又如何,受虐又如何,待到本源之力觉醒,我就是保卫大秦的战神!剧毒又如何,虫蛊又如何,喝我一滴精血,包你药到病除,吃嘛嘛香!没有资源又如何、没钱泡妞又如何,超神兑换一秒搞定。古剑换AK,美玉换香水,只要你有,我就敢换!手指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以我学渣之身,还你一个永恒的大秦,可否?*****************************************(新书不易,每天认真更新,求收藏支持!)
  • 变革1854

    变革1854

    “我们是帝国主义接班人,继承殖民先烈的光荣传统……”在高度发达的学园都市疗养院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两个老人听着外面传来清脆的童歌声忍不住泪流满面。林海洋对老友说:“看来我们没有白来。”宋海平眼前闪过一个个已经逝去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忍不住流泪答道:“是啊,没有白来这一趟。”
  • 当庆此生

    当庆此生

    恶搞一把历史,诉说一段穿越。看宅男侦探迷,如何穿越古代破奇案。看官场纷争乱,怎样演绎一场传奇事。看女子半边天,究竟各色红颜爱哪般。本来兴致勃勃,要写个几百章再发。不过想来也没人看,我就边写边发,不攒稿子了。
热门推荐
  • 天逍遥行

    天逍遥行

    别人得到的是外星系统,林天得到的是地球原创系统,别人得到系统后都是发家致富国家撑腰踩人打脸无所不为,我得到了还有个绑定的终极任务,林天,保卫地球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生命岛,科技岛,和平岛,天堂岛,四岛在手,天下我有
  • 虚幻在时光里的影

    虚幻在时光里的影

    你我在黑夜中拥吻我看你走向黎明静默的虚幻在时光里其实我们又何必不甘心你我都懂的我们很难拥有一个家
  • 入道,修佛,欲成魔

    入道,修佛,欲成魔

    新生在世,抛却前程往事。欲为纨绔,却遭灭门。有先天之势后天之力,直指天问道!是道,是佛,还是魔?
  • 你的多情,我的追寻

    你的多情,我的追寻

    千年之前,她来到了那个世界,打乱了所有的安排,却在最后因为误会惨死。千年之后,他追寻而来,因着眼角的泪痣找到了那个牵绊自己千年的人。可是,时空的穿越,带来了他们共同的磨难,各种圈套,各种误会,却是各种信任,各种合作……到底这一世,他们可否共待余生?
  • 世界文明奇迹

    世界文明奇迹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
  • 怒龙噬天

    怒龙噬天

    龙虎山弟子李显,身具龙子血脉,饕餮之体,在意外来到异界,从此开始了他的强者之路以及探索未知的旅途。面对万年一启的众神之门,强大绝伦的时空守护者,李显将何去何从?
  • 武起苍茫

    武起苍茫

    现代青年异界练武记!
  • 冥界公主养成记

    冥界公主养成记

    虾米?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怎么成了什么公主了?还有,冥界是什么?鬼呆的地方?无奈之下,被他带回所谓的冥界,却又不想处处暗藏杀机。纷纷扰扰之间,她才明白,自己最终还是爱上了他。墨子寒,就算冥界的所有一切都背叛了我,唯独你却不可以!不然,哼,你等着瞧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雨刚停

    雨刚停

    也许是命运的阴差阳错让两个毫无关联的女孩遇见,然后各自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想要抹掉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唤起,曾经生命中的那些人开始逐渐靠近,想要守护的心愈加坚定,真相却慢慢浮出水面......那场关于青春的泪水和伤痛,在未来的陪伴下渐渐淡去,只留下那些浅浅的岁月的痕迹。
  • 缓解生活压力

    缓解生活压力

    很多人在面临压力时,往往无法加妥善解决。其决定性的原因在于精神及感悟上抗拒它,而不是衷心地接纳和科学地处理它。其实大家感觉幸福的人,与你我无论在哪一点都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能够随心所欲的调剂生活压力,而我们却不能,当你真正学会了缓解压力的方法,你会觉得它比吃饭与行走难不了多少。本书介绍了很多人面临压力时往往无法加以妥善解决,其决定性的原因在于精神及感情上抗拒它,而不是衷心地接纳和科学地处理它。其实大家感觉幸福的人,与你我无论在那一点都没有什么两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