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4600000024

第24章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和钱德洪的后天诚意(3)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由于忽略后天功夫,“无净秽之择”,对私欲的省察克治没有像程朱和王阳明那样摆在突出地位,这就给自然人性论的掺入以可乘之机。更主要的是,良知虽然“知善知恶”,但这种知是一种主体的活动,善恶没有客观标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理欲之辨一定会突破原来的格式,原认为人欲的东西,会逐渐被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念所接受。何心隐、李贽等就是在明末整个社会思潮愈益向肯定人的自然欲望发展的背景下,大胆冲破“儒先道理格式”。明末出现的“破块启蒙”的新的时代思潮,如果从思想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看,王龙溪的学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从哲学理论本身说,王龙溪“亲承阳明末命”,他的先天正心之学着重讨论了先天与后天、正心与诚意、中与和、戒惧与自然等问题,使王学理论得到了更深的挖掘。同时,由王龙溪特别突出的“纯任自然”之风,也为攻讦、纠正王学造下了契机。黄宗羲说:“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以为学术之盛衰因之。”(《明儒学案》第240页)可谓一语中的。

三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

与王龙溪先天正心之学正相反对的是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钱德洪(1496—1574)字洪甫,号绪山,浙江余姚人。嘉靖进士,官刑部陕西司员外郎。因郭勋案忤嘉靖帝,被下诏狱。勋死始得出狱。穆宗朝,进阶朝列大夫,致仕。讲学林下三十余年,周流江浙楚广等地,年七十,作《颐闲疏》告四方,始不出游。编有《阳明年谱》三卷,《濠园记》一卷,其著作大多散佚,讲学语录和书信、诗文等今编为《钱德洪语录诗文辑佚》,收入《徐爱钱德洪董澐集》中。

钱德洪禀学在王阳明平濠归越之后,故习闻阳明晚年致良知之语。但钱德洪资性笃实,功夫路向与王龙溪不同。钱德洪主后天意念上为善去恶,以此回复先天之性。王龙溪则主不起念,以保任先天至善在心中流行。龙溪功夫静,德洪功夫动;龙溪重先天,德洪重后天;龙溪以心意知物为一事,德洪分心与意知物为二,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诚意正心。二人功夫路向正相反。

王阳明在世时,钱德洪与王龙溪学术上的分歧已经十分明显,阳明殁后,王龙溪之学影响日隆,从其学者渐有流入空疏之弊。钱德洪有见于此,力辟王龙溪之说,以图恢复阳明体用兼赅、高明而又笃实的全貌,故对王龙溪屡屡加以切责:

日来论本体处,说得十分清脱。及征之行事,疏略处甚多,此便是学问落空处。(《复王龙溪》,《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0页)

这是批评王龙溪之学径任先天本体,疏于后天实事上省察克治。他还说:

龙溪之见,伶俐直截。泥功夫于生灭者,闻其言自当省发。但渠于见上觉有着处,开口论说,千转百折不出己意。便觉与人言尚有漏落耳。(《与季彭山》,《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2页)

对王龙溪简易直接、直趋本体这个方面,钱德洪亦给予肯定,但对王龙溪笃于自信、以己意解说师旨处,却颇不满意。对王龙溪的直悟本体,以悟本体代实地做功夫,钱德洪也直陈其弊端:

除却应酬,更无本体;失却本体,便非应酬。苟于应酬之中,随事随地不失此体,眼前大地何处非黄金?若厌却应酬,必欲去觅山中,养成一个枯寂,恐以黄金反混作顽铁矣。(《复龙溪》,《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0页)

钱德洪的思想,是王阳明“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的援用。体不离用,功夫所至,即是本体。此已开黄宗羲“心无体,功夫所至即是本体”的先河了。不过现成良知派的弊病,此时尚不十分严重,到明末,此风炽然煽起,故黄宗羲对于此派的批评远比钱德洪激烈。

在阳明弟子中,钱德洪信从一种既承认先天良知,又加格致诚正后天功夫的中道。他反对两种弊病:一是有见于功夫而无见于本体,其弊在禁锢本体,窒塞其流行。功夫本身亦不自然,劳而无功。二是有见于本体而无见于功夫,其弊在养成虚狂之见。所以他对王龙溪笃信良知本体这个方面是赞许的,但对王龙溪脱略功夫这个方面则痛加锥扎。他自己的功夫路向,是既承认心之本体在整个功夫体系中的重要性,又着重后天克治私欲习气,以格致诚正功夫回复本体之善。他说:

心之本体,纯粹无杂,至善也。良知者,至善之着察也,良知即至善也。……性体流行,自然无息,通昼夜之道而知也。君子之学,必事于无欲,无欲,则不必言止而心不动。(《语录》,《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24页)

钱德洪之学,以后天诚意为主,他认为后天诚意是王阳明全部学术的重点所在。他的后天诚意之学,得王阳明真传,他说:

昔者吾师之立教也,揭诚意为《大学》之要,指致知格物为诚意之功。门弟子闻言之下,皆得入门用力之地。用功勤者,究极此知之体,使天则流行,纤翳无作,千感万应,而真体常寂。此诚意之极也。故诚意之功,自初学用之即得入手,自圣人用之精诣无尽。吾师既殁,吾党病学者善恶之机生灭不已,乃于本体提揭过重,闻者遂谓诚意不足以尽道,必先有悟而意自不生;格物非所以言功,必先归寂而物自化。遂相与虚臆以求悟,而不切乎民彝物则之常;执体以求寂,而无有乎圆神活泼之机。希高凌节,影响谬戾,而吾师平易切实之旨,壅而弗宣。师云:“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是止至善也者,未尝离诚意而得也。言止则不必言寂,而寂在其中;言至善则不必言悟,而悟在其中,然皆必本于诚意焉。何也?盖心无体,心之上不可以言功也。应感起物而好恶形焉,于是乎有精察克治之功。诚意之功极,则体自寂而应自顺,初学以至成德,彻始彻终无二功也。是故不事诚意而求寂与悟,是不入门而思见宗庙百官也;知寂与悟而不示人以诚意之功,是欲人见宗庙百官而闭之门也。皆非融释于道者也。(《语录》,《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23页)

钱德洪这一长段话,是他的后天诚意之学的详尽解释。他认为后天诚意,自初学以至圣人,皆是此功夫。后天诚意非专为中下根人而设,这实际上已经否定了王阳明所说后天诚意之学是为中下根人立教的说法。钱德洪对于王龙溪先天正心之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造成的弊病,也有痛切的指陈,他指出,格物与诚意,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先天为重心,必然忽略后天格物功夫。这与王阳明“格物就是致良知”、“致知在于格物”之义背离。更重要的,心作为认识主体,应感无方,活泼健动。王龙溪的有无不立、善恶双泯是强禁绝本自健动活泼的心,窒塞人最宝贵、最具活力的东西。在心所起意念上省察克治,到功夫圆熟时,心体自能寂,性体自能显。此即阳明所谓“诚意至极,止至善而已”之义。

值得注意的是,钱德洪有一封信,自言他与王龙溪在经变故后,学术上都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为历来研究王龙溪者所忽视。钱德洪说:

龙溪学日平实,每于毁誉纷冗中,益见奋惕。弟向与意见不同。虽承先师遗命,相取为益,终与入处异路,未见能浑接一体。归来屡经多故,不肖始能纯信本心,王龙溪亦于事上肯自磨涤,自此正相当。(《与张浮峰》,《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3页)

这封信中所说与钱德洪前论王龙溪者不同。前论多指斥王龙溪高明虚玄,不肯做平实为善去恶功夫。这封信赞王龙溪能于实事上磨炼洗涤。前论中斥王龙溪笃于自信,这封信中说自己也变为纯信本心。追究其中的原因,大概因为钱德洪开罪于郭勋被下诏狱,于狱中体验有得。钱德洪尝在锦衣卫狱中与王龙溪一封信,这封信颇能说明他学术发生变化的内心根源:

亲蹈生死真境,身世尽空,独留一念荧魂。耿耿中夜,豁然若省,乃知上天为我设此法象,示我以本来真性,不容丝发挂带。平时一种姑容因循之念,常自以为不足害道,由今观之,一尘可以蒙目,一指可以障天,诚可惧也。噫!古人处动忍而获增益,吾不知增益者何物,减削则已尽矣。(《狱中寄龙溪》,《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2页)

这是说,处于生死关头,尘世之念尽抛,心体澄明,平日瞒过良知的,至此毫发晶莹。乃悟外物皆是心的派生物,天地法象是我真性情的象征。孟子所谓“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如说是减损了欲望对本心的蒙蔽之后,心之本体愈加显现。这与王阳明在龙场悟“圣人之道,圣性自足”有一致的地方。钱德洪的纯信本心与王龙溪的“事上肯自磨涤”,说明他们都从各自的立场上有所退让,互相有所取益。也说明王阳明天泉证道时告诫“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发生了效果。

钱德洪与王龙溪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他们都认为良知先天完足,良知本身着不得功夫。他们都对江右学派在先天心体上归寂主静的学说进行批评。钱德洪曾致书聂豹,辩论这个问题:

吾心之斑垢驳杂,由人情事物之感而后有也。既由人情事物之感而后有,而今之致知也,则将于未涉人情事物之感之前,而先加致之之功,则夫所谓致之之功者,又将何所施耶?(《答聂双江》,《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3页)

钱德洪对聂豹的批评,与王龙溪稍有不同,王龙溪认为先天本足,着不得功夫。功夫惟在保任先天。钱德洪认为先天虽然完足,后天意念上有恶之杂入,须加为善去恶之功回复心体。故功夫不离后天。聂豹所认为的主静功夫可离已发,是割裂先天与后天、寂与感。钱德洪指出:

先师曰:“无善无恶心之体”,双江即谓:“良知本无善恶,未发寂然之体也。养此,则物自格矣。今随其感物之际,而后加格物之功,是迷其体以索用,浊其源以澄流,功夫已落第二义。”论则善矣,殊不知未发寂然之体,未尝离家国天下之感,而别有一物在其中也。即家国天下之感之中,而未发寂然者在焉耳。此格物为致知之实功,通寂感体用而无间,尽性之学也。(《复周罗山》,《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4页)

德洪主张体用寂感一如,但功夫须在感上用,在后天诚意上用。感时的诚意,就是寂时的澄明,此即“通寂感体用而无间”。他并且指出江右学派在未发寂然上用功可能造成的弊端:

未发之中竟从何处觅耶?离已发而求未发,必不可得。久之则养成一种枯寂之病,认虚景为实得,拟知见为性真,诚可慨也。故学者初入手时,良知不能无间,善恶念头杂发难制,或防之于未发之前,或制之于临发之际,或悔改于既发之后,皆实功也。(《复何吉阳》,《徐爱钱德洪董澐集》第155页)

这里不仅批评了江右学派专在未发上归寂主静的错误,而且申明了他的诚意之学:只要以良知为指导去用为善去恶之功,则未发、将发、已发皆为实地。我们可以说,王龙溪是阳明后学中的狂者,江右学派是狷者,钱德洪则得中道。其学既抑龙溪又抑江右,庶几阳明真传。可惜他留传于世的文字太少,不足以见其大。阳明弟子中惟浙中王门顾应祥学术与之相近。

同类推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鬼谷子》原文生涩难懂,该书配合《鬼谷子》的原文、译文及白话经典故事来诠释当今社会你必学的谋略。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阅读就可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享受,领悟古典文化的精髓所在。所谓人事无边际,计谋无穷尽。在时下这个社会结构更为复杂,人际关系更为多样的人事中,运用现代计谋来为人处事,选择恰当巧妙的方法来给自己选一条通往成功的大路。
热门推荐
  • 阴差

    阴差

    我在农村邮政所做了十年的邮政员,讲一讲那些年我收到的一些奇怪的信。你听过灵信吗?那是来自地狱的信,据说收到的人都没有好的下场!
  • 侠侣奇缘传

    侠侣奇缘传

    有江湖的地方不一定有武侠!但是,有武侠的地方必定有江湖!看我如何在传统武侠的基础上去拓展,去创新,去诠释爱情,侠义,还有情义的真谛!会让你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武侠新视觉!这!就是我的武侠盛宴!我是昊臻!我在《侠侣奇缘传》等你!让我们一起去看那不一样的新武侠!
  • 如梦非梦

    如梦非梦

    红楼梦里有一句话--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细品却发现我的知识层面太肤浅,解不到这句话的精髓,但是我却还是不得不跟大家说说,我的梦,似梦非梦的人生已经让我分不清梦和现实,社会太多的真真假假,我却愿意活在自己的梦里。不以任何物质为转移的我,坚信梦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每次的梦都会有它的存在必要,也许梦才是真的,现在反而是假的也说不定啊。
  • 农门冲喜小娘子

    农门冲喜小娘子

    ***穿越!冲喜!病夫君?!还有比这更狗血的么?陌千雪坐在家徒四壁的房子里,苦逼的望了望屋后那荒草比人长的地,又探了探如水洗过的米缸……好吧,这也没什么,可——可这家里只有一张被子,难道她白天伺候了他吃吃喝喝,晚上还得再将他喂饱?!“娘子,夜深了,该就寝了。”关门,熄灯,就寝!你要敢动,我便踢你下床。喂喂喂!某女的抗议无人理,被单一包,哪里逃。腹黑病夫身份好似不简单啊!***勤劳致富最可靠,建作坊,开工厂,领着相公奔小康。正在庆幸没有极品亲戚骚扰,极品村民来敲门。某族老:宁娘子,你相公是私塾先生,你这样抛头露面的做生意,实在有损先生形象,还是把作坊交到村里来管吧。某脑残:一个冲喜的货色,还把自己当根葱?等我一进门,赐你个妾的身份,你就等着跪地敬茶吧。…想要她的财?想要她的人?当她是纸糊的么!给她一个枣,还人十寸金。让她没脸?来来来……赐~一丈红!***片段:某女见某男武功厉害,大为仰慕,求教!某男垂眼默了片刻,像是在认真的思考,“嗯,有一套掌法倒是很适合你。”某女兴奋,“什么掌法?”某男意味不明的一笑,“这掌法还没想好名字,是我自创的。”才自创的,一定不是很厉害。某女撇了撇嘴,勉为其难,“既然如此,那我便勉强学上一学。”某男一本正经指示道,“首先深吸气,提丹田真气……”某女深吸气,目中却是茫然,“丹田在哪……”某人像是被自己的口水给呛住,顺了顺气,“这一步先略过,现在摊开你的右掌心。”某女很认真的照做。“并拢四指,使拇指与四指自成角度。”又照做。某男伸出手掌,“现将你的右掌掌心对上我的左手掌心。”她边对准他的掌心边问,“是否要先输点真气给我?”某女一本正经看来,某男却是憋笑回望。某男蓦地手掌一翻,紧紧扣住某女的手。某女不解地望着他,某男终于再也憋不住那笑,笑得像偷腥的猫,“饭估计快好了,出去吃饭吧。”走了房门口,她望着他上扬的嘴角,晃一晃他们交握的手,醒过神来,正色道:“这套掌法果然厉害,不如就叫浓情蜜意掌好了。”
  • 九印决

    九印决

    青梅煮酒,举手投足间看破苍穹。沧海茫茫,红尘争香时却未猜透。夜来何妨?却有神伤。听南邙仙音三清,看牌匾写满仇怨。纨绔只为一时张狂,世间沉沉恶恶,且融与我一席置身。醉又何妨?震破四方!
  • 77次告白:王爷爱吃醋

    77次告白:王爷爱吃醋

    拜好友所赐,洛梓柠穿越异世。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在这呆着,这什么王爷怎么回事?公主?我不是公主啊?你们在搞什么?【片段:某男:不许叫他包包。某女;为什么?某男:包包(宝宝),我会吃醋。某女:(仰天长啸,拜托,人家的名字叫包包啊,你让我叫他什么?)】
  • 天幻逍遥传

    天幻逍遥传

    天幻大陆有与世无争的羽族,然而三十年前一支异族大军的出现打破了世间的安宁,羽族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树也日渐萎靡,三十年后,羽族最为杰出的年轻一辈身负使命,前往寻找可以拯救生命之树的宝物,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一场血雨腥风....另一边,少年楚离自由深山中长大,机缘巧合下目睹江湖大派剑巍山七名弟子惨死神秘人手下,临危受命...拿着一支怪异的笛子前去剑巍山逃命...然而...
  • 蓝星:淹没大地

    蓝星:淹没大地

    蓝星,故事发生在一颗名为蓝星的架空星球上。受温室效应等因素影响,蓝星新历3070年,蓝星的温室效应已经愈演愈烈,南极和北极的冰封大陆在持续融化,引起世界海洋水位上涨,淹没了蓝星上很大一部分陆地,人类失去了非常多的陆地版图,临海国家更是饱受摧残。随后,温室带来的自然灾害,为了抢夺栖息之地的国家之战,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资源而展开的内战、民族纷争接踵而来,人类因此灭亡了一半。新人类,幸存下来的人类基因突变过后产下的后代,新生代自出生就拥有各种匪夷所思的异能力,可以做出超脱现实的事情。军装技术,为了应对新人类的反扑,歼灭、讨伐,尖兵”三大尖端科技应世界之所需而生。异能与科技的碰撞,就是故事的主题。
  • 咒圣

    咒圣

    符能通天,咒可达地!这是一个符咒横行的世界!黄符,赤符,紫符,金符,玉符……噬心咒,蚀魂咒,赤身咒,燃血咒,万鬼缠身咒……符咒之道,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符圣赐我千秋笔,千秋万世书华章。点符画咒笔底起,笔走龙蛇圣名扬。“天啊,真是白瞎了这么个好爹!”这是穿越后的封子修的第一句话。(收藏,点击,推荐,那些都是什么?谁能给我点看看?)
  • 万价:王爷要贵妃

    万价:王爷要贵妃

    她被看了全身,她要求负责。“如果我的妻我的娘同意,我没意见。”七王爷要娶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子,有一个极其厉害的师父,皇帝都忌惮几分。庞乐乐说“我不嫁,我在这儿好好地,干嘛要嫁人呢,谁知道这七王爷长的什么样子,要嫁你们自个嫁去。”师父盯着圣旨上面的万字:“爱你一万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