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95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总体上说,从公众表达的角度,国外网络研究的一个基本立场是。网络为促进公众表达、加强市民和政治精英的对话从技术上提供了可能性,但对其在实践层面产生的影响则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言论自由的原则有可能在网络传播中被滥用,小群体意见趋同和走向极端化,从而增加社会分裂的风险。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也很少有直接证据表明网络传播对现实的政治行为产生明显影响。学者们一个普遍的担心是,网络可能给已经高度专业化的政治选举提供了更为强大的信息控制和意见操纵能力。但是,从更为生活化更为日常的层面,网络传播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影响和变化,而这些影响和变化积攒起来,会在一个比较宏观的层面产生什么结果?这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有待观察的事情。

不过,国外网络研究的这些结论需要放到一个具体的社会、政治和学术背景上来看待。简单来说,一是代议民主制,一是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代表的言论自由原则,这是不少国外网络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他们对网络传播影响的谨慎态度也与两个因素分不开,一是对历史上多次出现的技术乐观主义的警惕和反思;二是对代议民主制度和大众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因此,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理论上的启迪,但并不直接适用于我们的环境和现状。

二、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

(一)概述

国内的网络研究,可以从期刊论文和著作出版两个方面来考察。对于网络这一从无到有的传播形态,期刊论文反应及时灵活,而著作出版则有一个滞后期,期刊论文往往针对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直接切入,而很多时候,著作需要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就网络研究来说,两者之间有联系,但还是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先看期刊论文方面的研究情况。

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大致始于1994年。当时的背景大体如下:1994年,我国建立起最高域名CN服务器,同时建立了Mail服务器、News服务器、FTP服务器、WWW服务器、Gopher服务器等,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因特网的国家。而在西方。这一年被称为因特网的商业化年,许多公司都开始了因特网上的商业服务,网络走出教育与科研的小天地。1994年10月,网景公司发布了第一个可靠的互联网浏览器网景领航者(Netscape Navigator),使互联网信息的获得更为方便和直观,网络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开来。同年,美国正式启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这一举措也使网络建设的意义被上升到国家发展的高度,并引起其他国家纷纷重视。这年夏天,一个主题为“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多元性”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泰国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的传播学者参加。

最初吸引我国学者注意的是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学者朱光烈在(现代传播》第2期发表论文《我们将化为“泡沫”》,对网络时代的新闻业作出比较激进的预测。《新闻大学》在是年冬季号发表谢静《信息高速公路的冲击》,预测网络给新闻传播带来的变革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在当年第4期也曾推出一组有关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发展的文章。不过,总体来看,这些文章多为介绍和描述性内容,尚谈不上深入的学术研究。网络传播研究的这种状况大约一直持续到1997年,期间发表的论文以介绍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网络新闻业为主,少数文章讨论因特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多少带有玄想的色彩。

随着国内传媒纷纷上网以及商业网站的发展,为研究提供了经验的基础。1998年后的国内网络传播研究有了实质性进展。笔者依据对《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四种期刊相关论文的梳理,发现研究的主题可以分为几类:(1)网络新闻学研究,包括网络媒体(新闻网站)业务和发展研究、新闻从业人员利用网络的研究、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和竞争研究。(2)网络工具性研究,将网络当作行为平台,研究利用网络进行某类活动的方法、技巧或现存问题,如网络广告、网络教育和网络调查研究。(3)网络传播学研究,大体上围绕拉斯韦尔五w框架展开,但是往往采取与传统媒介相比较的策略,包括规范研究(伦理法规、自由与控制等)、把关研究、符号研究、受众研究、扩散与使用研究、影响研究等。(4)网络传播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的研究。严格来说,这也属于网络传播学研究。将其独立出来,是笔者以为这一类研究更注重从网络传播自身的特性和过程出发,探索其背后潜在的规律和可能的影响,少一些参照的意识,也就少一些看待新技术的惊异之心,更注重从现实和常态的角度考察网络传播的影响。如电子论坛研究、网络聊天的研究、网络虚拟性的研究等。在上述四类研究中,又以第一类为最大量,因为实践指向性强,也比较受人关注。从传播学角度展开研究的论文数量也比较多,但除了扩散与使用等少数类型的研究采取实证的态度,大多数论文都是从逻辑推演的角度来阐释现实。第四类研究相对来说比较重实证、重个案,但数量较少。

从著作出版方面来说,对网络的关注大约是从1997年始。据闵大洪先生的观察,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因特网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的著作是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当时的背景是:1996年国内网络热潮掀起,在这股热潮带动下,西方不少以网络为主题的著作被翻译,包括广为人知的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和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不过,这些大都属于普及性著作,乌托邦式的期待大于严谨的辨析。从1997年起,几套由国内哲学、文学方面的学者撰写的网络文化丛书陆续出版。后来被征引得比较多的有李河的《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陆俊的(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北京出版社。1999年)等。这些书大都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视野宽阔,论述全面。但也有不足,即漫谈式、随想式,故事性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李河在《得乐园·失乐园》后记中曾说:“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那一个个话题,而不是我的解答。”方兴东在1999年的一篇文章则做出更尖锐但不无道理的评价:“大多有关网络的书籍与其说是‘著作’,不如说是‘编著’,或更直接说是‘编译’。”“共性多于个性,资料稀释了内容,面面俱到都想变成‘大全’,涉及面太广,冲淡了才华。”

新闻传播学界关于网络研究的较早的一本著作是明安香主编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作为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的重点研究课题,限于当时的条件和需求,这本著作以介绍技术和描述国外发展状况为主。2001年和2002年是新闻传播学界著作出版比较集中的年份。闵大洪整理的截止2003年1月的《中国网络媒体研究著作书目》,收录了22种(套)书目,其中20种(套)共47本著作是出版于这两年,据笔者的实际接触,这尚不是全部。不过,出版数量虽多,研究的进展其实下大。概论类教材类著作占了不小比重,在闵大洪的书单中,仅以概论为名的就有5本,有些著作中纯技术介绍要占到1/3甚至1/2的篇幅。目录框架一般都做得比较全面,鲜见就专题深入研究者。在笔者个人的阅读经验中,比较有特色的著作是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和陈绚《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新华出版社,2002年)。前者以作者对媒介技术和网络发展多年的关注为基础,虽为概论,但每能抓住关键问题,要言不烦,廓清认识。后者结合网络传播的一些新进展,在关于网络传播特点和网络传播的自由和权利等问题的探讨上比较深入。相比之下,更有特色的可能是论文汇编类的著作,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一套四本的《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的《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鲍宗豪主编),虽然没有完备的体系,但在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能深入。

(二)公众表达的相关研究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公众是和民主精神、民主权利互为依存。这里,笔者将公众表达简单限定为:一、有关公共利益、公共目标或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表达;二、民间性、主体性的表达,即这种表达代表的是个人立场,而非以组织、机构、团体身份发言,如政府及其他机构通过媒介渠道发布的声明、公告等不在研究之列。

国内直接从公众表达角度切入网络传播研究的论述不多,但是很多专题的研究都与公众表达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我把这些领域的研究作为相关于公众表达的研究:网络上的民主、自由与控制(含伦理道德)研究、电子论坛和虚拟社会研究、重大事件的网络传播的个案研究。以下是《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四种期刊的主要相关篇目(四种期刊依次分别简作:新大、新传、国新、现传):

民主、自由、控制研究:《网络传播与立法控制》(现传97/3)、《国际互联网: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现传98/3)、《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现传99/1)、《试析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传99/3)、《网络内容评级举步维艰》(国新99/6)、《虚拟空间的真实侵害》(国新00/1)《论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制建设》(新传00/4)、《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新传00/4)、《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传00/6)、《自由:网络传播的神话》(现传01/6)、《“小道消息”的大众化》(新传02/1)

电子论坛和虚拟社会研究:《新闻媒体网站论坛刍议》(新传98/3)、《互联网络:一个虚拟的传播社会》(国新99/3/4)、(互联网:虚拟的传播社会?》(国新99/5)、《《强国论坛》新的平台及其前景》(新大00/3)、《关于网络聊天的主体性分析》(现传01/5)、《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新传02/1)、《网络媒体与文化价值观》(新大02/3)、《网络社区还是网络殖民地》(现传03/1)

个案研究:(网络传播的杀伤力》(国新98/3)、(第四媒体的全球传播意义》(国新99/6)、《关注台海》(新传00/4)、《谁在设置中国今天的议程?》(新传01/3)、《法轮功与互联网》(新传02/1)、《Internet对中国新闻传播的意义》(现传02/3)、《“强国论坛”:9·11恐怖袭击后的24小时》(新传02/4)、《9·11与美国网络传播》(新大02/4)

同类推荐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
  •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对话:中国网络电视

    前言在中国,做电视本来是广电系统的独家盛宴。近几年,各方力量都开始进入视频领域,这个领域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短短几年内,我们见证了在这个原本属于广电的视频领域,逐渐融入更多的行业,汇聚成一个“热闹江湖”的过程。我们花费一年时间,对进入视频领域的各方力量的“掌门人”进行了采访。他们的探索、实践、思考,体现了这个行业从萌芽、野蛮生长、混战到逐渐规律发展的过程,是“网络视频”或“网络电视”领域的宝贵财富。我们将这些思想汇集成册,希望能够成为这个行业发展到此阶段的一个见证。在本书的书名中,我们提到“网络电视”这个概念。目前在行业中,出现了很多……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热门推荐
  • 这是,我们的校园

    这是,我们的校园

    《这是,我们的校园》,很简单,只是单纯的怀念那个懵懂年代的青涩。可能我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情,因此,不需要穿越;也许我不想称霸校园,走向世界,所以,没有得道修仙;又或许我本就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因此,不知道“霸道总裁”那种霍霍小女生是个什么感觉。既然这样,我只想怀念那时的你们,我的朋友,无论你们身在何方,请记得,我们肩并肩一起走过的时光。读者会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欣赏一部电影,或是品读一本小说?希望《这是,我们的校园》带给您的是快乐,而不是教科书般,死板的孤独。
  • 血脉超神

    血脉超神

    传说人间每个人类体内都拥有着太古强者的血脉,而空气中,存在一种叫做血脉之力的东西,当血脉之力浓郁到一定程度,就会崛起体内的太古强者血脉,成为一代强。古龙大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觉醒血脉,能成为一代强者,可惜这世间血脉之力匮乏。能觉醒血脉之人,寥寥无几。修炼等级:灵穴、灵力者、灵师、大灵师、灵王、大灵王、灵皇、灵尊、灵圣、灵神。欢迎加入血脉超神[书友群],群号码:499579821
  • 红尘痴情

    红尘痴情

    前世孤苦,和有情人有缘无分,今生为庶女,本想平安度日,可那回眸的一瞥,早已注定了今生的不凡。
  •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药补不如食补。《美食天下(第2辑):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选用最常见易得的食材药材,用最简单易做的烹饪方法,教您制作近200道经典药膳食谱,帮您轻松对症食疗。
  • 冬病夏治与调养

    冬病夏治与调养

    所谓冬病夏治,是对一些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适当的调治和补养,以预防或减少发作,乃至根治的特殊疗法。该法属自然疗法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天人合一”的中医理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寒冷还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冬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性关节疾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
  • 日向家的叛逆

    日向家的叛逆

    向往着光,却无法享受到哪近在咫尺的明媚阳光,恐怕这就是身陷于黑暗之中家伙的悲哀。PS:这是一本火影同人。
  • 24夜:与花季女儿谈写作

    24夜:与花季女儿谈写作

    我给女儿讲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还是在那遥远的古代,丝绸之路的东线,靠近腾格里沙漠的边缘,曾经有过一个美丽富饶的部落王国。威武英俊的王子,为了确保王国的安宁,从少年时代起就从军征战,驰骋疆场。等到国力强盛、边境太平、继承王位娶妻成家时,他已经到了中年。他迎娶了邻近部族一位年轻貌美、聪慧贤淑的姑娘当王后,他很钟爱自己的妻子,唯一的遗憾是自己和妻子的年龄差距过大……
  • 爱是一种信仰

    爱是一种信仰

    本书从各个方面,说明了真爱的力量。内容包括:有的人,有的事,错过了就不再;甜蜜的往事,多少往事上心头;是你忽视了我,还是我错过了你等。
  • 佳期误3:豆蔻公主

    佳期误3:豆蔻公主

    她是逃婚公主,他是皇裔公子,他们的故事从一见倾心开始。她是天朝最小的公主,却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长大,但依然活得自信,乐观。然而,一道和亲的圣旨降下来,逼的她不得不逃……直到在江南遇到他,一颗心从此沉陷……可不论她如何付出,他始终若即若离。究竟他温润如玉的面容之下,隐藏了什么?
  • EXO之冰山女王的甜蜜爱恋

    EXO之冰山女王的甜蜜爱恋

    这个世界有着这么七大家族,而且其中两大家族有着悠久历史,那就是羽殇家族和EXO家族,而他们的家族也很神秘,其中还有五大家族莹夏家族、梦氏家族、夜辰家族、冰氏家族和云氏家族,其中羽殇家族的大小姐羽殇诺晗很神秘,因为她很少用真正的容貌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而且她同时跟EXO家族的鹿晗是未婚夫妻的关系,当冰山晗遇到呆萌晗而且还是腹黑晗他们能擦出什么的化学效应,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