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0300000012

第12章 天水古树与传统文化之关系研究(4)

玉兰树所在的甘泉寺,据考为宋代以前所建,其在唐时,名太平寺。公元759年,杜甫流寓秦州时,曾游历并赋《太平寺泉眼诗》:“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如丝气或上,烂漫为云雨。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北风起寒纹,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花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甘泉寺因此而闻名,“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足见当时附近寺庙之多。杜甫诗中无有关乎玉兰树之语,那么,玉兰树植于晚唐是可信的,至于确切的年代和植树的原委,尚需来者进一步探究。

双玉兰与甘泉寺的关系虽虚无缥缈,但它却与天水的近代志士学者有着人木奇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树缘佳话。冯国瑞先生是天水近代历史上的文化巨擘,被梁启超誉为“西州髦俊”、甘凉“奇才”,其一生致力于文史研究,在家乡史地文化建设上用力最勤,尤其是对麦积山石窟的发现保护功勋尤著,可谓麦积文化的奠基人。双玉兰树就是先生于1952年在考察麦积山时,正式鉴别测定告之于世的“奇树名花”。此后,他又殚精竭虑,与当时的甘肃省省长邓宝珊一同提出保护玉兰树和太平古寺的设想,他向邓建议,改变财神殿为杜甫纪念堂,挂杜甫像,财神院改称玉兰堂。冯认为:我国地域辽阔,南北风情各异,气候差别很大。玉兰树在江南也属稀有,原有扬州蕃厘观有两株,为宋朝遗物,人称“宋玉兰”,那个寺观也就称为“双树庵”或“双玉兰堂”。有清嘉道之际,阮元台制军政余后常邀江南名士在树下作文酒之会,颇有名气。自从蕃厘观宋树、琼花凋枯之后,扬州群芳虽多,却都让位于宋玉兰,清末宋玉兰又枯死,从此群花无主,深以为憾!今甘泉寺的玉兰树为唐玉兰,比宋玉兰要早三四百年,却养在深闺,未识罗绮。这样的名花,应该努力宣传,使其扬名全国,以增强天水的知名度。后来由美术大师齐白石题写了“双玉兰堂”匾额,至今保存。邓宝珊先生亦有《双玉兰堂》诗:“诗圣光芒笔有神,少陵一老百酸辛。幸逢此日非当日,不薄今人厚古人。南郭东柯记流寓,麻鞋草笠誉写真。林泉绚丽新歌颂,双玉兰开到处春。”末句一笔传神,道出了沧桑巨变、老树著花、欣逢盛世的事实。双玉兰古树历千年之风雨,悄然生息于荒土萧寺,是待人乎?此不可言矣。其馨香浮动于天地,有净化空气之功;其枝干傲然孑立,无屈膝谄媚之容,圣洁而独立,扎根于渭滨山野,寄予着一代文宗的高雅品格和雄壮心志,注视着日新月异的天河热土。

天水古树在佛刹寺院最多,树龄较高者更甚。麦积区中滩乡四合村演营寺就有树龄为1200年、600年、500年、450年的侧柏4株,时间跨度较为连续,历史价值高。渗金寺有古柏7株,其中一株为850年,据此可知,其建寺久远;秦州区铁炉乡云台寺国槐亦已有500年;甘谷六峰镇觉皇寺有1000年国槐一株;秦安王尹乡普渡寺有白皮松一株,树龄在200年以上,为“秦安一宝”。寺院多古树,全赖“神灵依附,伐折不祥”的观念。古树不仅是寺庙的点缀,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宗教面纱,是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2.天水古树与石窟佛教文化

自东汉初,佛教由印度传人中国,经过长期与中国本土儒、玄、道诸思想的交融,至魏晋六朝时期正式形成土著化的宗教。佛教文化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开始利用佛教服务其政治,客观上促进了佛教文化的长足发展。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各类佛经的大量翻译,出现了三论宗、唯识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等本土化的宗派,信徒广布,影响广泛。明清的政治环境和兼容并蓄的文化思想,使佛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以宣传佛教教义为主的佛教文化社会里,有关佛教思想的文学、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代传奇小说、民间说唱文学已经渗透到以佛教为题材的石窟艺术中,其雕塑、绘画、建筑水平都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南北朝隋唐时期,以艺术石窟造像来宣传普及佛教文化是一大特色,佛教文化与传说艺术相辅相成,形成了典型的石窟佛教文化。它以鲜活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壁立千载,成为中国文化中不朽的历史丰碑和珍贵的文化宝库。

我国有世界闻名的四大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均是佛教文化与雕刻、绘画艺术的合璧。

天水麦积山石窟严格地讲应是一个群系,它包括甘谷大象山(距甘谷县城约3公里,山势雄奇,祠殿楼阁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有23米高的大佛一尊,雄踞石窟绝壁,俯瞰清河川道与县城,确为一方灵山胜景。有人题联云:“此是神工弄斧,劈就灵岩千寻,丁香拢翠,烟锁楼台,汤汤兮西魏胜境;传说牧竖摇鞭,闪出大佛一尊,白皮吐岚,云封窟洞,巍巍乎北国名山。”)、华盖寺(该寺创建于元代,距甘谷县城10公里)、武山水帘洞(位于武山县城东北约25公里的钟楼山峡谷内。谷中“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谷间溪水潺潺,古树参天,景色幽静宜人,有诗曰笤帚树“树珍千叶怪,花秀一蓬青”)、拉梢寺、木梯寺(位于武山县马力乡境内,相传在峭壁上缘梯才能人寺而得名。有诗曰“山树含烟淡,野花径雨肥”)、禅殿寺、陇南西和县法镜寺等,而以麦积山石窟最具代表,故以冠名。

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后秦,繁盛于隋唐,是天水佛教文化中的瑰宝。今麦积山石窟风景名胜区包括麦积山、仙人崖(位于天水市东南45公里。相传曾有仙人出没于天然石洞密林之处,故而得名。仙人崖由三崖、六寺、五莲山组成,这里山巍,水秀,崖峻,树奇。其中“仙人送灯”传说为“秦州八景”之一)、石门(位于天水市东南约50公里的小陇山林区。山上有多处依山而建的殿宇庙观,素有雄如泰山,险若华山,秀比峨眉,幽似青城,奇压黄山之说,峻岭飞泉,古树奇花,美不胜收,其中“石门夜月”为“秦州八景”之首)、曲溪景内林木茂盛,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76%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内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达四十多株。。麦积山石窟周围林原莽莽,100—200年的松柏为多。苍松翠柏拥簇着慈眉善目的摩崖大佛,守护着超凡脱俗的空灵境界,面对此景,驻足于古柏之下,心中涌出只能是虔诚崇敬。幽幽松林,蔽日参天,引导我们向古佛走近。古树默然屹立,毫不寂寞,也不倦怠,迎送着芸芸众生。毋庸置疑,它们就是虚怀若谷,奔放而达观的佛。

闻名遐迩的“净土松涛”,以松映寺,圣洁高风与古刹佛光交相辉映,莽莽松林环抱着“西方”净土,置身其间,真有超凡脱俗之感。净土寺位于天水市东南约48公里处,四周群峰相拥,松涛阵阵,“净土松涛”为秦州八景之一。清代进士吴西川有诗:“净土何年寺,松涛泻半空。直从天上落,不与世间同。胜概闻云久,幽根恨未通。登高望何极,惆怅夕阳红。”此地山奇,水秀,树茂,兼具北雄南修之风格。

古树与佛教文化向来有着极其深切的关联。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静修成佛的。菩提,梵文BOCHI的音译,佛教用语,指觉悟的境界。唐南宗禅法经典《坛经》:“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菩提树(Ficus.religiosa)在我国是随佛教传人而落足的域外树种,桑科,无花果属。《水经注》中有载,在佛教发展初期,菩提树作为特有的佛教树木,有严格专一的宗教文化意义。在早期佛教石窟文化,造像、雕塑只是佛足、佛发、佛座,象征佛,而且菩提树代表佛说法的场面,只是到了后来,随着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菩提树的宗教含义也有了演变,与佛有关的其它树种也就被当作菩提树了。今麦积山石窟群之仙人崖有一古柏被誉为菩提树,相传唐代某位高僧就是在此树下修禅成正果的。今天把菩提树定名为暴马丁香,是植物学家研究树种的需要和成果,远远不能代表佛教文化中的菩提树。在佛教中菩提树更多的是喻指成佛修行的过程。唐代禅宗中的神秀与惠能两位禅师曾围绕这一主题有过一段有趣的论战,由此导致了南北二宗的分离。神秀是弘忍禅师的得意弟子,后世称其禅法特点为“拂尘看净,方便通经”(中唐:亲密《圆觉经大疏钞》),主张修行应有次第地进行。据《坛经》传说,神秀在弘忍门下时,弘忍曾让学有心得之徒呈偈(佛经唱词)给他看,神秀呈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看后,反写了一偈批判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惠能更能理会他的思想,于是给他密传了《金刚经》。惠能自此开创了南宗禅法,神秀一系则以“方便”作为标帜独立门户。这一传说实质是禅宗“渐修”与“顿悟”的成佛经。神秀的主张是要修持渐进,逐渐断尽烦恼,身体力行,如菩提树一样有一个完整的生长过程,心境要保持平和,“安心”向佛,经常反省,保持内心澄明,方能成佛。而惠能却打破了这种天国和人间的神秘界限,他认为“心”就是佛,只要认识本心,即可成佛。顿悟成佛的方法简便易行,深得下层民众的回应。菩提只是一种境界,并不需要像菩提树一样经年长修。所以“菩提树”作为佛教精神的指归。

如按照唯物论审视,南北两派的观点都属唯心主义,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但肯定地说,他们均属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菩提树”作为佛法的象征和成佛的代称,是有它深刻的文化意义的:人们心所向往的佛,都可以以心灵默认的方式,用某一棵树来代指。

麦积山瑞应寺门前有一棵古槐,树高16米,树围6.50米,冠幅南北13米,东西19米,树段2.5米处分三枝,各枝权处生长着短梗忍冬、盐肤木、蛇葡萄等多种树木,枯枝上附生着苔藓蕨类和其它草木植物,异常奇特,被誉为“菩提神树”,又称“孝子槐”,相传为今麦积山石窟第四十三号窟中魏后乙弗氏的供养神树。《北史.后妃列传》记载:北朝西魏文帝娶乙弗氏为文皇后,并对她宠爱有加。子元戊被封为秦州刺史(即今天水地方长官)、武都王。后文帝与柔然国和亲,娶其王女为悼后,废乙弗氏。乙弗氏削发为尼,赴秦州投奔其子。公元504年,柔然国因乙弗氏而兴兵伐魏,文帝遂令其自尽,年仅31岁。武都王戊“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号寂陵”。相传他广修麦积佛事,栽种了大片的树木,美化其母的葬地。今存古槐,人们称日“孝子槐”。皇后失宠皈依佛门,作为儿子在封建礼教纲常束缚下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只有以厚葬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情思,栽种槐树,取含愧带恨之意,却未曾料到“孝子槐”的美称使之蒙上佛教彰表孝道的殊荣。而按照佛教广义“菩提树即佛”的概念,“孝子槐”也就是秦州刺史、武都王戊这一魏石窟供养人之菩提活佛。

位于武山县东北20公里鲁班峡中的水帘洞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下止元代屡有修建,是天水石窟佛教文化的又一胜地。其周围层林苍翠,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渭河以北干旱的黄土梁峁,实属罕见。景区内亭榭楼阁,规模庞大,建筑精美,尤以菩萨楼最为华丽精巧,殿内塑有“麻线娘娘”的泥塑,楼外有2株树,1株称为火棍树,另一株称条刷树。麻线娘娘为民间女神,其来历却与两株古树有密切的关系。

相传在隋文帝仁寿年间(公元601—604年),渭河边上的李家村,有一名叫李真秀的女子,美丽聪明,心灵手巧,她纺的麻线织成布匹赛过锦缎,一时名声远扬。人们都叫她“麻线女”。麻线女早年失去双亲,与兄嫂一起度日,到十八岁这年,其嫂为图钱财,把她嫁给龙泉地方的一个纨绔子弟。麻线女不为金钱所动,在迎亲的前一天晚上,拿着亲手纺的麻线团外逃。不小心线团掉在地上,她只抓着线头沿渭河跑,麻线被长长地越拉越远。当她跑进鲁班峡时,呈现眼前的是一片繁茂的树林,林后山崖上,飞瀑清泉,溪水潺潺,洞窟幽深。在迎亲日的早上,其嫂发现麻线女出逃后,气急之下抓起厨房刷锅的条刷,顺着麻线铺伸的方向去追。麻线女眼见嫂子就要赶过来了,便拼命地跑进了树林,突然间纵身跃起飞穿过倾注直下的水帘瀑布钻进了洞窟之中。嫂子一见又急又气,不顾一切地将手中的条刷向麻线女掷去,正当此时,麻线女的哥哥也赶来了,她怕妹妹被打伤,急忙将手中的火棍向条刷打去,只听一声雷响,电光闪闪,一时间条刷和火棍都从空中震落下来,变成了两株大树。再看麻线女时,已变成了一尊石像,端坐洞中。麻线女的悲惨遭遇和大胆的反抗精神,深得后世人们的同情与敬仰,于是后人尊称她为“麻线娘娘”,这个洞窟也便叫“麻线仙洞”,后来才叫“水帘洞”。不明真相者,若以花果山美猴王所居帘洞视上,显然会犯思维定势的错误。

水帘洞“麻线娘娘”及火棍、条刷、古树是民间谣祀上升演化出的佛教文化遗产。隋唐时期、佛教、道教众多宗教非常兴盛,同时民间信仰也很发达。民间祭祀对象相当丰富、复杂,谣祠广布,具仃深厚的社会基础。所谓谣祠即“若妖神谣祠,无名而设。……虽岳海镇读,名山大川,帝王先贤,不当所立之处,不在典籍,则谣祠也,昔之为人,生无功德可称,死无节行可奖,则谣祠也。”谣,多、杂、滥之意也。《太平广礼》收录大量的野史小说,其中唐代即有“豫辛树”、“画琵琶”、“壁小神”等。水帘洞的火棍树和条刷树,严格地说就是谣祠。麻线娘娘成为菩萨也是由谣祠上升为佛祭祀。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科普读物,它熔古铸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新疆传统饮食文化,从冰封雪域到沙漠绿洲,从千里草原到山区田园,书中以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新疆7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饮食风情,并展示了当代清真美食,绘就了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发展画卷。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孤独大多数

    孤独大多数

    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本书为著名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关于当下中国文化反思的结集,话题兼及文化、文学、电影、建筑、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热门推荐
  • 完美校草的甜蜜初恋

    完美校草的甜蜜初恋

    堂堂校草也会被人讨厌?长相清纯甜美哒妹子,成绩永远年纪第一,家境排名全亚洲第一,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忍术、钢琴……样样精通。校花校草第一次见面就开口大骂。校草的初恋很难哦
  • 凡逆仙魔录

    凡逆仙魔录

    来自地球的普通小子无意去了修仙者的世界,御剑飞行?骑着白鹤远遁万里?又或是神秘的机关傀儡?千奇百怪的世界等着汤璨去探索,让我们看这个平凡的地球小子如何在修仙者的世界中成长,打败各个地方的天才神话,寻找回到地球的路。
  • 网游之幸运痞尊

    网游之幸运痞尊

    一个渴望正常人生活的流氓杀手,被消除记忆,抹杀实力,从头开始,无意中中奖,得了一个游戏仓,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孤零零的他与一个冷清的家,逐渐的不再孤独。
  • 冷面邪王VS穿越毒妃

    冷面邪王VS穿越毒妃

    穿成地位不如侍婢的皇子妃,夫君相弃,嫡姐狠毒,王府步步杀机。要她死?她偏要活得精彩!联手神秘的戴面具男人,她灭毒姐,整渣夫,炸平王府,阴谋算计环环相扣,狂颜轻笑间,皇权更替,血雨腥风。烽火战场,她化身女将军,召来百兽相助,艳惊天下,引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上一世,她死于亲人算计,这一世她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亲手掌握自己的命运!
  • 我是虫族之心

    我是虫族之心

    林枫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虫族主宰,看林枫如何带领虫族扫荡宇宙,建立不朽帝国(书友群:455086277
  •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月残歌

    日月残歌

    我不知道,前世你我有多少次的回眸相望,但我知道今生今世只一眼,便已沦陷……我总以为今生与爱无缘,直到遇见了你……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S.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你知道我吗

    你知道我吗

    一个开朗的女孩当遇到他时耍赖·撒娇······但遭到无视后却自卑起来,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后来慢慢改变自己站在了他的身边
  • 末路狂飙

    末路狂飙

    彭鑫是s中的一名学生,他性格随和为人友善,在他的圈子里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