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求人帮助时,都会这样说,等有朝一日,我发达了,将会如何如何。这种诺言最后真正兑现得很少,什么原因呢?因为第一,说这话的人将来不一定就能有很大的成功;第二,就算将来成功了,能够记住自己当初说的话的人也很少。
另外一点,就算你记得当初许下的诺言,那个帮助你的人也不一定是为了你的回报才来伸出援助之手的。他帮助你,只是想看到你成功,这就是他最大的快乐。时势易迁,谁又能想到以后事情会是怎么样呢?
当初韩信跟着刘邦打天下时,刘邦曾许诺,到时会分一半天下给韩信。结果事后,刘邦果然得了天下,韩信被封,不过是个淮阴侯,连王也不是。韩信担心刘邦到时会杀掉自己,因为“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刘邦为了让韩信放心,曾向韩信承诺,他不会杀韩信,韩信无论犯下什么样的错,都可以免死。
当时刘邦曾对韩信说“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刃不死”。后来刘邦因为怀疑韩信谋反,就把韩信抓住关了起来。后来刘邦出外征战,萧何和吕后还是担心韩信谋反。因为韩信虽然被关着,但是韩信的军事才能太高了,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中的猛虎,要是让他逃出来那可不得了。于是萧何和吕后设计杀死了韩信:叫人把韩信弄到长乐宫的钟楼,用布袋子蒙上,然后用竹签戳死。刘邦倒是守信了,但是这样的守信,比失信更让人寒心。
当然,我们无法对刘邦的这件事作出道德上的评价,自古政治斗争中,道德观念就是一种虚设。但这并不是让那些帮助人的贵人,从此再也不要帮助别人。这里说的意思是,事前不需要作出过多的承诺,真正的行动要胜过承诺一千倍。
真正肯一直帮助你对你好的人会一直帮你。因为他们帮助你是无条件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母亲,对她的儿子非常好。可是这个儿子却不孝,后来这儿子娶了个妻子。他妻子和婆婆关系不好,就假装心痛,对丈夫说,要吃人心才能好。做儿子的就去把自己的母亲杀死,掏出心来去给自己的老婆吃。走着走着,做儿子的摔了一跤,把母亲的心也摔到了地上。这时地上的心说话了:“儿啊,摔痛了没有?”
做父母的就是子女的贵人,父母养育子女,千辛万苦,但是并不是希求得到什么回报。任何时候他们总是希望子女能够生活得好,子女的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所以,做好自己,就是对帮助你的贵人最大的回报。当初跟着刘邦起事的一些将佐,他们跟着刘邦起事,想要的就是刘邦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自己也好封妻荫子。刘邦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领着这些人打下了天下,跟着他的人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愿望。至于后来刘邦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除掉功臣,或者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而谋反,这些又另当别论了。至少他们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完成了自己最初的人生理想。
另外有一个故事,也许对那些寻找贵人的人有些启示。
“二战”时期,希特勒开始在德国杀害犹太人。很多犹太人开始想办法逃离德国。德国有一位富有的木材商,他有两个儿子。这位木材商和儿子商量怎样才能逃离德国。因为他们的财产已被冻结,要想离开德国,必须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行。这位富商要儿子们去找一位很有名望的乔纳斯爵士,当初他刚到德国时,就是乔纳斯爵士帮助他开始生意的。可是他的二儿子说:“这样不好吧,这么多年,我们对乔纳斯爵士没有任何回报。现在有难处了,又去找他。我看我们不如去找罗尔夫,这些年来他和我们做生意,从我们这里得到不少好处。现在去找他,他应该会帮助我们的。”
但是,富商坚持让两位儿子去找乔纳斯爵士。于是,两个儿子从家中出发了。出来后,二儿子对哥哥说,他还是想去找罗尔夫,但是哥哥却认为父亲让他们去找乔纳斯爵士自有他的道理。于是兄弟俩分头去找乔纳斯爵士和罗尔夫。
哥哥找到乔纳斯爵士后,告诉了他自己需要帮助。于是在爵士的安排下,他很快离开了德国。
逃离德国的哥哥却一直没有得到弟弟的消息。等战争结束,他回到德国寻找弟弟,最后,在一批被处决的犹太人名单中发现了弟弟的名字。原来罗尔夫出卖了他弟弟。
做哥哥的这时候明白了父亲要他们去找乔纳斯爵士时说的一句话:“帮助过你的人永远会帮助你,得到你好处的人未必会感恩图报。”
人生中常常会遇到这种需要抉择的时候,请记住,帮助你的人永远会帮助你。这样的人,就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他们需要的不是你对他们的回报。他们想要的只是你能够做好你自己,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怎样打动你生命中的贵人
有些人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那些能够帮助自己人,却无法让人相信自己,从而得到对方的帮助。我们来看藤田是怎样得到他生命中的贵人的帮助的?
藤田是日本所有麦当劳店的主人,是日本麦当劳社的名誉会长,拥有50亿美元的资产。但是,他的50亿美元却是从5万美元开始的。
当时藤田刚刚从学校出来,他想要自己创业,他把目光放在了麦当劳上。可是藤田只有5万美元,而麦当劳是世界闻名的快餐连锁店,要取得经营权最少要有75万美元。这个数字对藤田来说太大了,他想尽一切办法弄齐这笔钱,但是一直没有结果。就在藤田为难之时,他想到了去银行贷款。
75万美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银行职员没有这个权力贷给这位既无担保,又无抵押,也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
最后,藤田找到了住友银行总裁。他向总裁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希望能得到帮助。
银行总裁问他:“你有什么资产可作抵押吗?”
腾田回答:“没有。”
“那你有什么担保人吗?”
“也没有。”
“你现在手上有多少现金?”
“5万美元。”
“对不起,藤田先生,按照银行的规定,我们没法向你提供这笔贷款。”银行总裁拒绝了藤田。
“总裁先生,您可以听听我那5万美元是怎样来的吗?我想您听完后再作决定不迟。”藤田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说。
总裁同意了。
藤田说:“这几年来,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无论经济条件怎样差,我都会把每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存起来,很多次,即使面临非常难的困境,我都没改变我这个习惯。这些钱是我为了作出一番事业攒下来的,比50万美元的价值还要大。”
银行总裁听了藤田的话,对他所说的有了兴趣,他向藤田要了他存款银行的地址。
银行总裁通过藤田所给的地址去调查,那个经常接待藤田的银行职员证实了藤田所说的一切。
紧接着,藤田接到银行总裁的电话,告诉他住友银行可以提供贷款支持他经营麦当劳。
藤田在银行的支持下,开始经营起他的第一家麦当劳店,最终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富豪。
银行总裁就是藤田生命中的贵人之一,当初他同意贷款给藤田,就是被藤田那份对事业执著和坚持的决心所打动的。
一个人要想得到贵人的帮助,必须得让别人找到帮你的理由。很多时候,那些有能力帮助我们的人,也许并不是我们熟识的。这样就要借助一些方式来向他们传递信息,告诉他们,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让他们去相信,这样那些贵人才能够在适当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也许就是这些贵人,会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门,让你的生命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的世界。找出你生命中的贵人,并把握住机会,会让你离自己的人生理想更上一层楼。
在底线之内无条件信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做大事者,既要有识人之才,又要有用人之量。用人不疑,既表明为人主者的度量,又给了人才充分发挥的机会。而被用者,感激于知遇之恩,自然会全力以报。“士为知己者死”,充分的信任,自然能赢得别人的效力。这句话用到管理上,并不是一种人力分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激励机制。能让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当然,用人不疑的前提是要有识人之智,如果不顾一切地去相信人,去用人,最终的结果也许是得不偿失。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也是最为豁达大度的皇帝。很多人认为刘邦是个混混,称他只会靠别人来打江山,自己没什么真本事。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能够管理别人也是一种本领。虽然勇武不如项羽,计谋不如张良韩信,但是刘邦会用人。作为带着一帮人打江山的头头,管理好那些追随他的人才是他要做的正事。
刘邦用人,从来不任人唯亲。据史载,刘邦兄弟四人,也就是说,除了他自己,还有三个兄弟,但是历史上并没有写刘邦用他的兄弟做什么管事的大官。倒是后来刘公弄了个太上皇,那是因为别人让刘公给刘邦行礼,刘邦过意不去,就封了父亲为太上皇。这是孝道,不算任人唯亲。另外还有刘邦的兄弟有封王的,但是那不算是用他们,只能算是成功以后分一些家产给兄弟们。刘邦不是问过他父亲吗:“现在我和刘仲谁置办的家产多?”封建时代,是家天下,帝王把国家当成自己的。当皇帝了,刘邦分些好处给兄弟,如果在现在看,是以权谋私,但是那个时候是理所当然的事。
管理之道,其实就是用人之道。懂得用人,就算是懂得管理的真谛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会用人者,能力再强,也做不了大事。所谓管理,就是对很多人的力量作一种组合。一个人能力再强,总会有所偏颇的,只有有效地把大家的力量协调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以说是雄才大略,人称千古以来第一相。但是他事无巨细,总是自己亲自来做,结果在最后积劳成疾,过早谢世。随着诸葛亮的死,蜀国也后继无人,终于被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