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4200000010

第10章 茶艺(1)

1.饮茶风俗

我国人民饮茶的历史悠久,各地饮茶的风俗各有异趣。

湖南省宁乡县盛产茶叶,城乡人民素来讲究饮茶,此地的“擂茶”别具风味,令饮之人感到茶味无穷,兴趣盎然。其做法是将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等炒熟,加细茶适量,置于擂钵中擂磨研细,加水以猛火煮成糊汤状即成。喝茶时,请客人于灶塘边矮凳上就座,主人执一小竹勺,在茶碗内冲上开水,端给客人饮用。然后,主人站于客后,陪客人说话,添茶以杯满而不溢为敬。

在四川省,城乡人民爱在茶亭茶肆饮茶。那里的茶亭茶肆多建在依山临水的交通弯道,空气清新,风景宜人。茶亭里还贴着别有风味的对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喝一盏各自东西。”他们对茶叶并不十分讲究,但茶亭里的设备却还雅致,小巧玲珑的竹榻椅还可以任茶客自己搬动摆设,边饮边怡然自得地欣赏风景。清茶一杯,大摆“龙门阵”,十分畅快。

江西安福县农村,妇女们历来沿袭着一种饮春茶的习惯。元宵过后,村里的妇女们(没结婚的姑娘不能参加)吃过早饭就自带茶碗上门,一天喝一家,从村头喝到村尾收场。轮到请茶的东道主,清早就要起来烧好几锅开水,在茶客们带来的茶碗里放上茶叶、兰条、盐姜、韧皮豆之类的“点茶”和一根约三四寸长的篾棒。喝茶时边喝边用篾棒在茶碗里搅动,以调其味。如果茶客们喝到用篾棒将茶碗里的“点茶”全部扒出来嚼光,那就表示她喝够了,不要再添水了。

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饮茶,则有所谓“山泉、缸锅、热瓯、响炭、烧盅、红缸”之说。沙锅中的水烧开以后,要从一尺高处倒进茶壶,叫做“高冲”;茶壶里泡出汤色后,便贴着小茶杯筛出来,叫做“低斟”;筛茶时要巡着所有的茶杯来回倾注,不能此满彼浅,要反复筛平,这叫做“关公巡城”。当茶壶里的茶汤筛完了,也还要巡着杯均匀地滴上几滴,这又叫做“韩信点兵”。

广东湛江饮茶,只兴早茶,午茶、晚茶没有。早茶也真“早”,才打响五点,茶楼已灯火辉煌,济济一堂。厅堂陈设堂皇。白色桌布、沙发座椅。每客一杯,每桌一壶,壶的大小视同桌人数多少而定。提壶斟茶者,须将同桌客人的茶杯斟齐,不管彼此相识否,而受斟者就用手指在杯旁微叩桌面,以示谢意。章 排骨烧?粉卷、大包、糯米鸡之类,均由服务员捧出蒸笼,供客人选取,吃后按碟计款付账。在早茶中也有喝酒的,在许多桌子上,可见到有人摆上一瓶,或仅擎一杯,面对着一盘白切鸡或一小碟排骨陶然一番,这在它省是罕见的。

琴鱼茶是安徽省泾县琴溪桥一带的特产。琴鱼为长不过寸许的小型鱼类,栖息在山涧溪流之中,每年到了清明节后,当地群众就下水捕捞,通过晒、熏、烤精制而成,客人来了必以琴鱼泡茶待客为敬。琴鱼茶味醇和,浓香四溢。琴鱼在茶杯里嘴微张、眼圆睁、鳍窄尾曲,犹如活鱼在水中戏耍,一边饮用,一边欣赏,真是茶中之奇。

福建厦门农村则有喝“功夫茶”的传统。喝“功夫茶”的茶客围小圆桌而坐。每个茶客一只托盘,一把紫砂壶和一只田螺大的茶盏。每把茶壶里要放上半两茶叶冲上开水。第一壶水是不喝的,泡一会儿就筛掉,叫“带路水”;冲上第二壶水后,要使茶水变成墨黑泛赭的浓汤,才能筛出来喝的。何以谓喝“功夫茶”呢?一是不能心急,要慢慢泡、慢慢饮;二是茶叶放得多,茶水又浓又苦又涩,就像喝中药一样,功夫差的人是喝不得的。

“竹筒茶”是滇西南部拉祜族的饮料,拉祜语叫“瓦结那”。当你进入拉祜族的竹楼时,好客的主人忙从盛物架上取下一根圆柱子,弄下一小块给你泡茶。这种茶水色澄清,既有茶香,又有竹香,别具风味,制作这种茶的方法是将嫩茶炒揉好后,砍来新嫩毛竹,取其一节,将荷叶塞入竹筒内严严压实,渗去水,封好口,放在火塘边慢慢烤干,劈去竹筒即成。

回族的“盖碗茶”又有别于四川成都盖碗茶。“金茶银茶甘露茶,顶不上回族的盖碗茶”,有人章 糖等原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再喝。夏天多以茉莉花茶为主,冬天多以陕青茶和砖茶为主。喝盖碗茶有很多讲究,能驱寒和胃。喝红糖砖茶,消积化食;喝白糖清茶,清热泻火;喝“八宝茶”能提气补虚,强身健胃。杯里除了放茶叶外,还放红糖、白糖、芝麻、柿饼、红枣、核桃仁、葡萄干、桂圆肉等佐料,揭开碗盖香气扑鼻,喝一口清甜爽心。山区的回族老人还爱喝“罐罐茶”,用砖茶熬成浓黑色茶水,喝后能益脾胃,爽精神。传说回族盖碗茶从元朝就有了,至今西北的回族穆斯林除了平时喝以外,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要拿最好的糖茶来赠送亲邻,用盖碗茶招待客人,以示最高的礼节。

2.古今名人与饮茶

“名茶出中华”,我国是“世界茶祖”之国,饮茶历史悠久,名人与茶、茶与诗、诗与酒都可谓是莫逆之交。

唐代是诗的盛世,又是茶叶兴盛发展的时期。唐代陆羽,被后人尊为“茶神”。他在江西上饶北居山植茶树,自号茶山御史,山上有一泉,名陆羽泉。他精于茶道,历时10个春秋,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伟大的茶叶专著《茶经》。

诗仙李白是一个评茶行家。相传,他常独坐安徽敬亭山饮茶作诗,曾经写下章 药用功能、制作方法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宋代的诗人中,陆游更是嗜茶成癖。他外出常常是“茶灶笔床犹自随”。在他的诗集中,写到茶的诗就有200多首。

清代的蒲松龄在家乡蒲家庄大路口摆茶摊,以供行人驻脚、聊天,他以茶换故事,终于写成了不朽的著作《聊斋志异》。

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与茶更有一段缘。乾隆活了88岁,据说,那是得益于茶。他一生爱饮茶,特别是晚年更视茶如命。他 85岁快退位时,有位老医生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茶。”一语点破了茶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他一生品尝过许多名茶,而且亲自扶植名茶,如在福建他尝到一种茶,觉得甘醇爽口,色泽褐绿,凝重如铁,香美赛过观音,就赐名为“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声名鹊起,声誉日隆。

鲁迅先生也是一位茶迷,早在20世纪20年代寄居广州时,他有两个嗜好,一是爱吃翠绿的杨桃,一是喜欢品茶。在鲁迅的书房里,常有这样的情景:先生左手握着烟斗,茶壶伴在身旁,右手不停地挥笔疾书。茶成了鲁迅的生活伴侣,在他倦困之际,茶确起了不少的作用。

郭沫若生前爱饮茶,也可算是一位品茶专家。他通古博今,对我国各地名茶特征了如指掌,竭力支持名茶的开发和创新。 1964年,郭老在湖南品尝了当地新创的“银针”名茶,高度称赞这一绿茶极品,并作《初饮高桥银峰》诗庆贺。他生前不时品茗作诗,抒发情怀。

老舍先生对饮茶也颇有研究。曾经说过:“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生前极爱喝茶,文思如涌,勤奋耕耘,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代表之一的《茶馆》闻名中外。

张大千也十分嗜茶,20世纪30年代与兄善子寄寓苏州师园,茶占了开门七件大事中的一大支出。每日晨、午、下午、晚必饮原泡茶,东山碧螺春,每次只饮两开,即泼出重沏;有时饮狮峰龙井,可以多冲一开。

******生前最喜欢饮用西湖龙井茶,并常以龙井茶款待宾客。龙井茶著名产地之一是杭州西湖区的梅家坞,周总理曾先后五次去那里视察过。他与茶农一起上山采茶,同采茶能手亲切交谈,有时还拉着他们合影留念。

朱德生前也十分爱饮茶,晚年尤甚。每次外出时,凡遇茶园、茶场必去参观,即兴赋诗。有一次去庐山,在植物园品尝了云雾茶后题诗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生前爱饮茶,他不仅精于品茶,而且十分关怀我国茶叶生产。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款待国内外客人,总是先沏茶相待。与周总理一样,他每次冲泡的茶较浓。******一生廉洁奉公,经常用自家的烟、茶款待客人。

(1)古人泡茶如何用水

古人对泡茶用水十分讲究,他们的选择,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水要甘而洁;二是水要活而清鲜;三是贮水要得法。

陆羽《茶经》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所指山水即是泉水。水为茶之母,影响茶口感最主要的原因是水的选择。好茶配好水,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谈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品质。历史上就有“龙井茶,虎跑水”、“梦蒙山顶上茶,扬子江心水”之说。名泉伴名茶,美上加美。

泡茶用水,当属泉水为佳。在天然水中,泉水比较清爽,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溪水、江水与河水等常年流动之水,用来沏茶也并不逊色。井水属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井水,水质甘美,是泡茶好水。深层地下水有耐水层的保护,污染少,水质洁净,而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水质较差,所以深井比浅井好。城市里的井水,受污染多,多有咸味;农村井水,受污染少,水质好。

雨水和雪水,古人誉为“天泉”,但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污染日趋恶劣,所以大都市、大城市的雨水和雪水也不宜作为泡茶用水。自来水,一般都是经过人工净化、消毒处理过的江水或湖水。凡达到我国卫生部制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都适于泡茶。但有时自来水中用过量氧化物消毒,气味重,用之泡茶,影响品质。为了消除氯气,可将自来水贮存在缸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逸失,可用来煮沸泡茶,效果就大不一样。

选择泡茶用水时,还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天然水分可分硬水和软水两种,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水的硬度会影响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茶味浓;而硬水泡茶茶汤有的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层“锈油”。在日常生活中,有条件的可选择矿泉水泡茶。经过处理过的自来水也是比较理想的泡茶用水。

(2)唐代人们如何饮茶

同类推荐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 中华起名全典

    中华起名全典

    本书通俗系统地介绍了姓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起名的标准、构思、原则、方法、禁忌等,重点则落在起一个好名字的具体方法上,并专门编写了起名参考,通过欣赏古今佳名、分析男女好名实例,参阅男女起名常用字,在酝酿名字、选音择字寓意时,提供较为实用的参考。本书广搜博纳,融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谓美名之列锦,文化之汇流,知识之集萃,数典论事,包罗宏富,雅俗并兴,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适合城乡广大起名者和姓名学爱好者阅读和使用。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热门推荐
  • ROBINSON CRUSOE

    ROBINSON CRUSO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台记

    都台记

    肩负着复国使命的方迟乐卷入天下政武纠纷当中,在不断挫败强大对手的同时,又与几名女子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于是在峥嵘一生过后,都台暮记出现在他眼前...
  • 三十三天仙路

    三十三天仙路

    上古混沌时期,仙魔争斗纷乱,”仙“战胜了“魔”,从而制定了天地规则。为保规则永恒,亿万生灵陷入无限的生死轮回之中,永生不得超脱,而其本身却超脱轮回,得享永生,成为天地传说。然,一名山间少年却因无名封印而亦然踏上了传说中的三十三天仙路,只为与天相争,搏得一命。
  • 女神族的崛起

    女神族的崛起

    远古时代,上帝创造了一种人,赋予他们力量,仁慈和智慧,她们是造物者的骄傲,他们被称女神族,预言师预言,女神族后裔将取代泰坦族,泰坦族首领灭世担心预言的发生,决定先发制人,无尽的战火吞噬了女神的家园,战争过后,女神族损失殆尽,最后女神们依靠圣恩之剑逃到圣芙艾尔大陆,但在这大陆上邪恶势力在不断蔓延,女神们为了家园一战再战,黑暗之王的到来,他们能否安定,敬请期待
  • 擎天大帝

    擎天大帝

    我本世间一妙小,练武不成器,实势坚难,生存都成问题。一次机缘巧遇,让我步入玄门,得道修真。就此开始了我的辉惶。杀妖斩怪,巧运连连,纵横大陆。要看我如何成为擎天大帝,且点击小说祥看。
  • 荣耀主宰

    荣耀主宰

    以圣骑士参加《地下城与勇士》世界总决赛的罗格,在比赛中猝死魂穿奥多姆大陆,随身带着DNF圣职者系统的他会在奥多姆谱写怎样的史诗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 神心魔念

    神心魔念

    天风大陆,以武为尊,丛林法则每时每刻,都在这上演着血腥而残酷的杀戮,武道修者可以藐视法律,无视一切规则,更有甚者践踏着皇权的威严,指染神权的禁区,道德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你如若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生在这里就是你的一种错误。秦天本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学生,但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里,且看一个木讷且善良的秦天,是怎么变得内心阴暗邪恶的,他的眼中世界是什么样的?
  •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余事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余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蜗婚:距离爱情一平米

    蜗婚:距离爱情一平米

    80后夫妻季素和温安年跑了三趟民政局,最终离了婚。离婚不离家,他们依然住在同一屋檐下。温安年带着现任女友回家,深深刺痛了季素的神经。她开始机器一般地工作,她要买房,她要离开这所房子!受尽折磨的季素这才相信,总会有一个男人是为受她的“折磨”而来到这世上的…
  • 永恒剑祖

    永恒剑祖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六成状元,梦中欲封王!驾前需谨慎,头落血为霜。一枕黄粱醒,屠夫正拔刀!弃我贤道笔,青锋心中藏。十九入宗门,此生要成神!修剑不为仙,长生只等闲。斩破百家兵,鲜血满乾坤!侵我不周路,诛你化微尘。谁为天下尊,唯我剑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