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八运会开幕式,出动了一万八千人的团体操果然不同凡响。从高高的看台上望下去,简直不敢相信那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面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
在气势恢弘的团体操中,个人显得十分渺小。正是这许许多多渺小的人,经过许多次的集合、训练、站位,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才成为恢宏场面中一个移动的符号、一点小小的色彩
由此想到,集体既是伟大的,又是可怕的。集体利益有一个美妙而高尚的名字──大局。
与“大”相比,“小”自然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大”却是由无数个“小”集结而成的。在没有民主没有法制的国度里,“大”无视“小”的权利和自由,要求“小”绝对服从无私奉献,“小”只能对“大”俯首帖耳唯命是从。谁能成为“大”的代言人,谁就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凌驾于无数温顺驯良的“小”之上。这时候的大局,实际上就是驾驭大局的那个小集团的利益。
日本发动“大东亚圣战”时,为稳定军心、奖励勇士,成立了随军慰安妇机构。除了在中国、韩国大量强征青年妇女,还号召本国妇女踊跃报名。不少热血的日本女子抱着为国献身的理想投身军中,成为一名受尽摧残的慰安妇。五十多年后,她们当中竟仍有人说:“不后悔,为了国家是值得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袁术对峙于寿春界口时,兵多粮少。操令仓官王垕“小斛散之”,王垕问,兵士怨怒怎么办?操言:“吾自有策解之”。士兵们吃不饱饭,无不嗟怨。曹操把脸一翻,割了王垕的脑袋示众,诬他克扣军粮,以安抚饥肠辘辘的军士。他的成竹在胸的“策”,原来就是拿一个小仓官的性命帮他度过难关。曹操的人生哲学“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正是封建独裁者战无不胜的法宝。
以此类推,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朱元璋杀尽开国功臣、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全都是为了顾全大局。有宋以来,封建帝王竭力推崇程朱理学,实行愚民政策。在他们眼里,草民百姓如同牛羊猪狗,牧之役之、割之宰之、逆来顺受的才是好百姓。有思想就会有反骨、就会生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念头。孟子号称亚圣,他居然说“民为贵、君为轻”,自然进不了庙堂、享不成祭祀。
像孟子这样“会思想的芦苇”,在脆弱的草民百姓中并不鲜见。每当帝王们以美丽的神话驱使臣民为之卖力卖命、以崇高的信念号召百姓替他们实现文治武功,举国上下一片狂热之际,总有那么几根“芦苇”在默默地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犹如海边的礁石、沙中的黄金,历尽磨难之后,总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傲然屹立、闪闪发光。因为有了这些宝贵的“芦苇”,才会有越来越多身处大局的人们懂得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这一真理。他们才不会永远都糊里糊涂心甘情愿地化做一滴鲜血,去染红帝王手中那块名叫“大局”的抹布。
1997年10月 改于200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