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事故现场会,是“要严肃处理”的调子。很快有人被拘捕,被“追究法律责任”。但惨祸发生之前,业主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哪里去了?主管部门和领导干什么去了?这次塌楼事故的前几天,就有人向厚街镇有关部门报告:楼层墙体出现裂缝。“有关部门”接报后只派人到现场看了看,并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那些死于非命的普通百姓,那一个个伤残的躯体,一家家悲痛欲绝的亲属,他们的损失和伤痛是能够用几万块钱来称量来打发来愈合的么?
古语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必须尊重他人的生命、遵守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不能伤天害理。超越了这个“度”,迟早会酿成大祸、闹出人命。做生意经商,不仅要以钱财为本,更应该以信用为本、以道义为本、以责任感为本。那些接连出现的惨祸,其祸根和起因,就是不法奸商的不讲信用不讲道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为私利丧失责任感的恶果。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被抓了。”在此,将《红楼梦》里《好了歌》中的四句话略作改动,送给那些无耻的奸商和贪官。
鲁迅的“遗产”
日前读报,读到新闻一则:说是绍兴某风景区投资2亿多元的鲁镇工程已动工建造,将通过仿古、搬迁等建筑手段,以鲁迅对鲁镇描写的文学作品、有关文献资料和绍兴地域民俗文化著述为蓝本,充分体现鲁迅笔下诸多历史场景、民俗风情,给游客以真切的体验。那个生活着“祥林嫂”、“孔乙己”等尽人皆知的文学人物的鲁镇,不久将再现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
想不到鲁迅先生的如椽巨笔,不仅能使“祥林嫂孔乙己”们名扬天下,还能为家乡招徕看客,让他们到那些仿真的场景中追思怀“古”,为家乡的旅游事业经济建设发挥余热。比起前些时的被骂作“老石头”和“戳不住脚”,鲁迅先生似乎也算交了一点好运。但我颇为鲁镇工程的投资者担心,对于喜热闹图吉利的游客来说,先生塑造的“尽人皆知的文学人物祥林嫂和孔乙己”能有多少号召力呢?一个虽然勤劳善良,却“命薄克夫”。一个虽然爱读书,却好喝懒做潦倒终生。以这些“事迹”,又能重建哪些“历史场景”呢?数来数去,仿佛只有鲁四老爷和鲁四太太体面些,只可惜他们的知名度太低。
想到这里,不免对鲁迅先生产生了一点意见。虽说先生期望以文章“疗救国民的精神”,却对自己今后的影响不够自信,说什么打算让那些文章速朽。但以先生当时的影响,早就应该为后人多留下一些发展空间,至少写一两个斩蛇起义黄袍加身的英雄人物,把经济连同精神一起疗救了,免得家乡的后人如此尴尬,要靠白虎星和窃书贼来“文化搭台”。
至于绍兴的土特产,先生也只写了咸亨酒店的黄酒和茴香豆。绍兴的霉干菜倒是提过一次,却抱怨说那是带到寒带去吃的东西,怎么能有广告效应?
不管怎么样,能发掘这类“遗产”的人,经济头脑都是一流的。咸亨酒店开张了好多年,“鲁镇”也即将亮相,现在只剩下一个未庄还乏人问津。但等“鲁镇”旗开得胜,“未庄”的冠名权大概也会成为抢手货。至于以“九斤老太”为品牌的长寿保健品,以“七斤”为旗号的大力养生丸,想来也会很快面世的罢。
足球的功德
据说今年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也有人说明年才是),各行各业似乎都得大有斩获,尤其是体育界,尤其是中国的男子足球(下文的中国足球均指男子足球)。于是乎,“冲出亚洲”啦、“终结逢韩不胜的历史”啦、“该赢了”啦,诸如此类,不绝于耳。前不久,中国球迷还异常欣喜地听到了国际足联高级讲师霍老师的肯定:“亚洲的足球中国第一、韩国第二、日本第三”,“中国国奥队现在考虑的不是战胜韩国,而是到悉尼去拿奖牌”,着实让屡受打击的中国球迷惊喜了一把。结果呢?洋帅成了“涮羊”,原来舶来品不仅能够壮胆,还可以做做替罪羊,这大概也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一大胜利吧。
这两天大大小小的媒体,对于中国足球,可谓人神共愤口诛笔伐。“该干什么干什么”啦、“中国男人集体的精神阳痿”啦、“足球顶个球”啦,就差没有破口大骂、骂出粗口了。
公平一点说,不管中国足球多么的窝囊多么的不争气,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值得感念的地方。
首先,它养活了许许多多体育类尤其是足球类的报纸,使它们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每逢或大或小、不痛不痒的赛事,比赛之前,预测的、算卦的、打气的、壮胆的,热闹非凡。比赛之后,庆功的、安慰的、挖苦的、喊冤的、骂娘的,也好看得紧。报上那些且悲且壮、壮怀激烈的文章,还能时不时地激发起大众的爱国热情,可谓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其次,诸多专业的“坐家”、业余的作者,也应该感谢中国足球。没有他们认认真真辛辛苦苦地“在家里玩”、在窝里斗,没有层出不穷的假球风波黑哨嫌疑,没有帅哥哥们泡吧的逸闻打架的谣传,你们能写出这么多文采斐然幽默轻松的妙文么?能隔三差五地在专栏上露脸么?能让从来就不读小说不念散文不看文学评论的广大球迷记住阁下的大名么?
第三个要感谢中国足球的,当是广大的球迷朋友。尽管你们是足球大餐中付出最多、得到最少、人数最多的一群。要是不看“亚洲二流”的中国足球,闲着的时候干什么呢?醒着的时候说什么呢?恋爱不能谈一辈子,上司太严、同事太精、老婆太烦、孩子太吵,唯一能够让你们痛快地骂、尽情地喊的对象,也就是足球了。你们可以为它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你们可以为它排兵布阵指点江山,虽然谁也不会听你们的。所以说,中国足球为我国的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在是功不可没。
中国足球第四个、也是最大的受惠者,当是商家。君不见球场四周总是挂满了广告牌,球员的前胸后背小腿肚子也印满了广告。我就是从某张足球报上,知道了“某某喉宝”的显著疗效,知道了某种专治泌尿科痼疾的“良药”。中国足球的其他功能,比如促进交通和旅游的发展、启动消费、繁荣经济等等,囿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俗话说饮水思源,我们吃着足球的喝着足球的,就得由衷地感谢它。别再骂它焉不叽叽的上不得高台,也不要对足协咬牙切齿,更不要嘲笑咱们的年轻球员不会射门,都不容易。我倒觉得,媒体、作家(包括作者)、球迷以及商家应该团结起来,合资修它一座足球庙,宝殿里就供奉一只硕大无朋的足球。这样一来,教练的、球员的、俱乐部老板的、还有足球记者的种种迷信和禁忌,都能堂而皇之地公开发布、令行禁止。说不定中国足球从此就有了起色,变得既阳刚又威猛,谁也不怕,横扫千军了呢。
鲜花、炭、石头
中国素有成语王国之称,有成语必有典故。比如“锦上添花”,语出宋代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比如“雪中送炭”,语出宋朝诗人范成大《大雪送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可见雪中送炭本来就很难得。再比如“落井下石”,出自唐代韩愈为柳宗元撰写的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之所以同时想起这三个成语,实在是受了米卢先生的启发。前些天世界杯预选赛外围小组赛,中国队主场迎战马尔代夫队。这个平均身高不足1米70、没有一个职业球员的马尔代夫队,却让老米紧张了好一阵子。又是“一个也不能少”,又是尽遣主力上场,末了还被对手灌进一球。一丑遮百俊,老米还是露出了软肋。球迷高兴之余,不免心里嘀咕:“打个马尔代夫还失球,打伊朗沙特呢?”
也难怪米帅紧张过度,据可靠消息,他已在中国足协立下军令状,中国队冲不出亚洲,他就走人。事关饭碗,焉能不急? 在此,我愿向米帅进一言,把这三个成语告诉他,让他有个思想准备。米帅,您得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若是披锦袍受鲜花,切不可忘了足协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假如被推下深井挨石头,也要勇于承担责任。
亲爱的米卢先生,说句实在话,即便您治不好中国队的恐伊症恐沙症,也不必过分伤心。不就解除合同么丢了饭碗么?您的解职,只会赢得球迷的尊敬。谁是中国足球真正的罪人,大家都很清楚。只不过是出于工作需要、出于大局、出于……要您做一回替罪羊罢了。《隋唐演义》里,秦叔宝拒绝做官府的捕头(相当于今天的探长),对朋友说:“拿得贼是他功,起来赃是他的钱。”古人一千多年前就明白的道理,您怎么会不明白呢?再说您在这儿挣的钱已经不少了,一时半会儿肯定饿不着。您看桑特拉奇,不就因为在中国呆过(还不是国家队呢),就被别国礼聘而去,当了秘密武器。估计下一届世界杯预选赛,您所掌握的中国队的信息和资料,也不大会过时。到时候,说不定真有企图出线的亚洲国家为您雪中送炭。
听说您来华之后,汉语水平大有长进,不妨再学点成语。将来跟新东家谈价钱的时候,也透着您是个地道的中国通。第一课就学这三个: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