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19200000167

第167章 警惕身边的小人

(1)识破小人的谎言

通常情况下,说谎之人不仅仅只体现在语言上,而且还会辅之动作。通常的假动作有:

①掩嘴: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这是一种明显未成熟、还带孩子气的动作。也许说谎者大脑潜意识使自己不想说那些骗人的话,而导致了掩嘴这一动作。也有人假装咳嗽来掩饰其捂嘴的动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有时,这种掩嘴的动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用指尖轻轻触摸一下嘴唇;将手握成拳状,将嘴遮住。

②触摸鼻子:当一个人说谎后,时常会有一种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于是会下意识地指示手去遮捂嘴。但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又害怕别人看出他们在说谎。因此,只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马上把手放下来。当一个人不是在说谎时,那么,他触摸鼻子时,一般会用手在鼻子上摩擦一会儿,或搔抓一下,而不是只轻轻触一下。

③摩擦眼睛:人们在说谎时,往往会去摩擦眼睛以避免与人的目光接触。男人摩擦眼睛通常较用力。如果是说大谎时,他常常转移视线,如用眼睛看着地板。女人摩擦眼睛时一般都是在眼的下方轻轻地揉。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动作粗鲁,二是怕弄坏了自己化的妆。为了避开对方注视,她们常常眼看天花板。

④拉衣领:专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谎时,往往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因而就必须用手来揉或搔抓。说谎的人感到对方怀疑自己时,脖子似乎都会冒汗,这时他们会有意识地扯一下衣领。

⑤搓耳朵:搓耳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这种手势常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

⑥挠脖子:说谎者讲话时常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挠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这种手势通常要挠上五次左右。

说谎者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如:

平时沉默寡言,突然变得口若悬河;不自觉地流露出惊恐的神态,但仍故作镇定;言词模棱两可,音调较高,似是而非;答非所问,或夸大其词;故意闪烁其词,口误较多;对别人所怀疑的问题,过多地一味辩解,并装出很诚实的样子;精神恍惚不定,座位距你较远,目光与你接触较少,强作笑脸;对于你的讲话,点头同意的次数较少,如此等等。

在工作生活中,能够辨认对方的假动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掌握这一技巧,可有效助你识破对方的谎言。

那么,怎样才能辨别人才之真伪呢?识人固难,但识别人才的真伪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①是要不露声色地旁观

俗话说的“旁观者清”,这句话有两层的含义:其一是说识人者须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可以平心静气,比较客观,比较准确,能超脱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被观察者只有在缺少戒备心理,不以取悦的心态进行“乔装打扮”时,呈现出来的才是比较淳朴的“真容”。

②是要面对面地直观

旁观法识人主要是在旁观,而面对面地直察却要做正面接触,通过直接“交锋”而获取对一个人的认识。

如果知人识人只停留在人的表面上,一些本质的东西也就无法准确把握。

隋朝的杨广,知道父皇母后不喜欢太子杨勇,便设法矫饰,只纳姬妾几人,与肖妃住在一起,注食均很朴素。一次,其父杨坚到杨广住处,看见乐器弓弦大多断了,又都蒙着尘埃,如同久未用过一般,就以为他不好声色,大为称“善”。于是父皇母后愈加称赞杨广德行。杨广则处处表现其仁孝:有一次观猎遇雨,侍从给他拿来油衣,他说:“士卒皆沾湿,我哪能独穿此衣!”令拿去。每次来朝,车马侍从,都很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其声名日隆,超过诸王。临回扬州时,入内辞母,故作留恋,洒泪依依。杨广知其母意已属他后,便开始构设夺嗣之计。由于杨广善于矫装,上下都称为仁孝,夺嗣之计终于得逞。但是即位不久,却因其残忍、骄奢、淫乐而亡国。他正是以洁身达到****的目的,以虚直掩盖其奸佞之行为。

(2)看破小人的欺人之术

欺人之术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沉默。沉默能够使别人无法得到探悉秘密的机会。第二种是消极地掩饰。这就是说,只暴露事情中真实的某一方面,目的却是掩盖真相中更重要的那些部分。第三种是积极地掩饰。即故意设置假象,掩盖真相。经验表明,善于沉默者,常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因为沉默者肯定有机会听到最多的坦诚,因为没有哪个人会愿意对一个长舌人披露内心隐秘的。

生活中,善于沉默的人,常显得有尊严。所以说,善于沉默是一种修养。我们可以发现,那些饶舌者往往是属于空虚的人。他们不但议论知道的事情,而且还议论他们所不了解的事情。还应当注意,在观察人的时候,最微妙的莫过于注视对方的嘴部线条,表情是内心的显露,其引人注意的程度和取得信任的力量甚至超过语言。

装假在生活中有时是必要的。尤其在一个人对某事知情,却又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时候。因为对一个可能了解内情者,关心的人一定会提出各种问题,设法诱使他开口。许多人之所以说假话,有时正是为了保持必要的沉默,而不得不穿上的一件罩衣。

经常做伪者绝不是高明的人而是邪恶的人。一个人起初也许只是为了掩饰事情的某一点而做一点伪,但后来他就不得不做更多的伪装,以便掩盖与那一点相关联的一切。做伪的需要来自以下几点:第一是为了迷惑对手;第二是为了给自己准备退路;第三是以谎言为诱饵,探悉对手的意图。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说一个假的意向,以便了解一个真情。

但做伪有三种害处。第一,说谎者永远是虚弱的,因为他不得不随时提防被揭露。第二,说谎使人失去合作者。第三,这也是最根本的害处:说谎将使人失去人格——毁掉人们对自己的信任。

因此,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努力保持正直诚实的名誉,培养善于保持沉默的作风,又掌握掩饰真情的适当分寸。

(3)识破所谓的“白马王子”

年仅28岁的公司白领晓莉在网上认识了一位所谓的“白马王子”,深陷情网。为讨好心上人,痴情的晓莉毫不犹豫地挪用了公司资金近46万元。经丰台检察院提起公诉,丰台法院以挪用资金罪一审判处晓莉有期徒刑六年,晓莉当庭没有提出上诉。直到落入法网,晓莉才知道心上人原来只是一个无业游民,与自己交往就是为了钱。

2002年,老板把北京的业务全权委托给了晓莉,公司的货款也全部由她经手。2002年9月28日,她在网站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个自称是“广州小唐”的网友,同是广东老乡,晓莉备感亲切。两人从网上甜言蜜语,很快发展为电话诉衷肠。2002年10月份,张强乘飞机到北京专程来看晓莉,给了晓莉一个大大的惊喜。当天,张强就住进了晓莉家里。

过了两天恩爱的日子,张强称广东有事要打理,便回广州了。回味着幸福的滋味,晓莉一直不能自拔,她又主动汇了1500元给张强。没过几天,张强打电话说他要学车,向晓莉要了3000元,没过几天,又说他母亲病了向晓莉借15000元。晓莉都答应了,并为此挪用公司结回的现金货款。

10月底,张强再次来到北京,晓莉喜出望外,陪他尽情地游玩、娱乐。这一切当然都是晓莉用公司的钱买单,两人的感情也进一步升温。张强临走时,与晓莉依依惜别,但也没忘了告诉她,自己要跟一个朋友合伙开一家建材公司,需要资金,让她帮着从公司账上划些贷款给自己用。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晓莉,一点都没有多想,当时就同意了。

沉浸在温柔乡里的晓莉没有想到,她的美梦已到了尽头。2003年1月21日,晓莉的老板回京办事,发现了公司财务中的漏洞,马上向公安机关报了案,警方抓捕了晓莉。后在广东警厅的配合下,很快将公款使用人张强抓获。据张强供述,他今年28岁,无业,终日在街头游荡,沉迷于赌博,并欠下大笔赌债,被债主逼得无处躲藏。正当一筹莫展之际,他在网上认识了晓莉,没想到这个女人对自己一见倾心,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看人心经

小人们经常会不择手段地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所以,认清这类人的真面目,是最关键的一步,另外,如果你对某人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千万不要把陌生人当成贴心的人。

同类推荐
  •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这世界上,最难的理解,恐怕还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也就是说,最困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地去触摸重重表象下的心理暗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充满了危险的,但也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而叫人欲罢不能的。
  •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生活中的博弈心理学

    弗洛伊德说:“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显然,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迹可循的,不管他掩盖得多么严实,只要用心观察,总能发现蛛丝马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懂得运用一点心理学,那么你不仅能读懂他人内心,更能洞悉人性、利用人性,在人际交往、职场博弈、商务谈判、情绪控制等方面做到事半功倍。本书通过分享大量鲜活、真实案例,将日常行为与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有机结合,提炼出一系列独特、实用的心理操纵术,帮助读者活学活用心理学智慧。
  •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当前,心理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害怕你就输了:不自信是一种恐惧症

    不自信是造成失败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深受恐惧、不自信等消极心理之害,不甘心就这样被它毁掉,想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赢回自信,就必须超越自己、克服害怕。本书为你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案,让你从认知上全面了解不自信和恐惧产生的深层原因,抓住错误思维的要害,一举攻克恐惧的壁垒,本书还为你提出了很多克服害怕、自卑等情结的有效建议,使你突破心理学的重重迷雾,在探求人类精神障碍本源的同时,能依靠积极有利的行动建立起强大的自尊和自信,让自我心灵由怯懦变得更为强大。
  •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通过讲解和生动的举例,对记忆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记忆的种类,判断出自己的记忆类型、记忆等级,本书中,作者抛开繁杂深奥的理论,利用生活小故事层层激活你的大脑,带你突破记忆力极限,检测记忆训练效果,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热门推荐
  • 饮膳随缘

    饮膳随缘

    这本饮食漫记取名为《饮膳随缘》,多少道出了写述者对饮食的淡静情缘和绵长的思考。作者用轻松、幽默但古朴、考究的语言笔调写述其几十年游历中外的美食心得。诸如,从大陆到台湾,作者借以食物表达乡味;从福冈到黑森林,作者在实践中体悟传统饮食工艺。整本饮食漫记侧重于东西食物内容的比较和食谱的讨论,而作者偶尔也会在其中用他擅长的历史视角去考证饮食源流,并探讨政治、社会、经济变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 洛都

    洛都

    向风一样飘过……当隆隆的战鼓之声传来,万人铁甲骑,也缓缓走下山来,向左前方移动……天空中乌云收拢了阳光,云鹰翱翔高空,没入了烟尘,自由女神已经在九万米的高空中应诸神的沉默,吟唱起了阔耳嘹亮的战歌。为下界的上百万人的战场厮杀作最后的祝福。“咚……咚……咚……”两军开始逐渐靠拢,弓箭手开始优雅的齐射,“嗖……嗖嗖……”的箭只如雨般横空而来……双方开始相互冲锋……
  • 纨绔太子妃:逆天废材不好惹

    纨绔太子妃:逆天废材不好惹

    【一定要先看最后一章!作者暴躁,不许唧唧歪歪提要求。此书免费,保证完结不保证更新,欢迎踊跃讨论剧情】懦弱无能的落魄千金被庶妹迫害致死,再睁眼时,却变成了腹黑懒散狡诈绝情的…她?!!魔法是虾米?——不知道,先修着再说;武道是什么?——管它呢,先练着再问;魔宠是什么?——鬼晓得,先弄只再议;神兵利器是什么?——哼哼,本小姐我天生自带!莫名穿来异大陆,她本想云淡风轻的混吃等死,谁知麻烦居然自动找上了门——人欺,揍之;人辱,骂之;人杀,诛之!既然不能风流一世,干脆就让她站在九重宫阙之巅,翻手为云,睥睨天下!
  • 鬼出坟

    鬼出坟

    一个家族突然人间蒸发。一个充满了怨灵的宅子。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危机重重的机关,千年的恶鬼,神秘的墓主人·······这次经历并没有什么收获,反而把每个人都牵扯进入重重的迷雾之中。
  • 无法触及的恋人!

    无法触及的恋人!

    此文根据韩剧W引发的创作类型女主角季小白是畅销小说排行第一名的大神,有点迷糊有些宅的她某天进入到了自己的小说世界里面,故事的走向不再如预期的那样发展,季小白还能脱身回来么?
  •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记载)。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 跨越千年的传奇

    跨越千年的传奇

    他天纵之才,仗剑江湖,斩妖除魔,拯救神州大地与水火中,只为了那传说中的境界。他废柴无能,浑浑噩噩,虚度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却又奇遇连连,最终拯救世界与危机之中。这是人魔妖三族鼎力的古老传说,也是华夏大地战火纷飞的往事。
  • 暖男学霸的高能女学神

    暖男学霸的高能女学神

    【本文校园,不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精彩,带你进入不一样的青春,欢迎入坑!】初遇时“我喜欢的是她!”他不过随手一指,却偏巧挑中了路过的若雪,天降良缘,从此无辜中枪的她,再也低调不起来。中期“这题怎么做?”她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呦!能为学霸解题,是在下荣幸。”他吊儿郎当,逮着机会拼命调侃。最后的最后“淮风,缘分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是她让我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你,让我此后能免于奔波,四处飘零。”“傻丫头,我又何尝不感谢岁月让我遇上了你!”其实这就是学霸与学霸间的碰撞交锋,是一个敏感多变,患得患失的傻丫头与一个狡诈腹黑,霸道无边的心机男故事。她们的故事,源于校园,自她遇上他,生活开始变得缤纷;自他遇见她,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猎仙之路

    猎仙之路

    为了亲手报仇,秦猎成为村中最厉害的猎人……亲手报了仇之后,秦猎才发现自己的人生似乎无聊而没有目标就在此时,一名结着朝天髻的男子,踏着巨剑从天上坠落下来目标似乎有了从猎兽到猎仙上古修者的隐秘仙界的阴谋…………
  • 花千骨之刻画心骨

    花千骨之刻画心骨

    东方说:骨头,就算你真的做错了,毁天灭地,欺师灭祖,他也宁愿不违背自己的原则。这白子画替花千骨受消魂钉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