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39900000014

第14章 危险的旅程(3)

柴尔兹关于人质所说的一切都是确定无疑的:他们没有受到虐待,这次事件跟一年以前成功解决的类似绑架事件十分相似。目前的人质组——称为G4,因为有4个西方政府涉及这一事件——没有理由相信这次事件会有何不同。印度安全部门一直在与阿尔法兰进行稳定的对话,G4小组也在继续向巴基斯坦人施压,要求干预HUA。(巴基斯坦官员坚持说,事件是印度人导演的,目的是让巴基斯坦人形象大损。)如果采取营救,可能会风险太大,哪怕印度军队的巡逻人员也接到警告,要远离有可能出现民兵的地方。最后,包括人质在内的所有人都担心,突然的见面有可能引发交火。

成功逃脱两天后,柴尔兹飞往德里,他在机场对记者发表讲话,但官员们却强行将他推进大使馆的小车里。几天之后,他从康涅狄格州的布拉德雷费尔德机场的一架飞机中走出来,新闻工作者记录了他将两个小女儿一把抱在怀里的场景。在一个星期的时间跨度内,他从克什米尔的山区到了哈特福德,这给了他极大的震动。“假如情形稍有不同,我一定早已经死掉了,”他说,“你本来指望按照正常的寿命活下去的,但人的生命可能在任何一秒钟结束。当时我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孩子们了。现在我呼吸的任何一丝空气都是自己没有预料到的。”

柴尔兹在家乡面对新闻记者的摄影机,而简·谢莉却还在斯林纳加,为了她丈夫的获释而疯狂工作。“请放了唐纳德吧,”她在新闻发布会上泣不成声,紧紧抓住凯斯·曼甘的妻子朱莉,“以上帝的名义,请放了我们的亲人。”阿尔法兰的反应是,他们是故意放走柴尔兹的,但是,如果印度并不释放HUA的叛党,他们将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他们还递出了5名人质坐在石屋的松枝上的照片,他们的手都被反绑在背后,眼睛都朝下看着。在随附的录音带上,唐·哈金斯说:“简,我希望你知道,我情况很好。但我不知道今天还是明天死。我请求美国和印度政府给予帮助。”

G4小组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将德国妇女和谢莉以及两名英国妇女送回英国使馆设在德里的宾馆里。谈判仍然陷在僵局中,一个星期过后,极坏的消息传来了:据推测,民兵在帕哈加姆附近遇到了印度陆军的巡逻兵,在接下来的枪战中,两名人质受了伤。印度政府否认发生过这样的对抗,因此,阿尔法兰传出来一些照片,显示哈金斯躺在一个房子的地上,腹部绑着血糊糊的绷带。不过,他的裤子上没有血,他看来也在拒绝看照相机,也许是拒绝与欺骗活动合作。美国大使馆的一致意见是,照片是假扮出来的,谢莉也认为是这样的。

在跟照片一起传出来的录音带里,汉斯·克里斯迪安·奥斯特洛请印度政府向阿尔法兰的要求让步,指出是德里的旅游官员误导他,让他觉得克什米尔是安全的。“我甚至都去找过斯林纳加的旅游办公室主任,他给了我一张名片,说如果有任何事情发生,我可以给他打电话。”奥斯特洛在录音带的最后说,“嗯,纳塞尔先生,我现在就是在给您打电话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谈判仍然没有任何突破。英国的特种航空部队和德国的精英反恐部队GSG-9,现在已经与美国陆军的德尔塔部队在克什米尔集结起来,哪怕恩德培式的营救行动不太可能发生。权威人士不知道阿尔法兰在什么地方,而且还跟印度有极微妙的主权问题要商谈。G4谈判者的感觉是,跟上次发生的绑架事件一样,阿尔法兰最终可能会放弃。

他们没有。

1995年8月14日,“我们在德国大使馆的住处,跟其他几家人一起进午餐,”谢莉回忆说,“午餐期间,几名使馆人员接到电话出了房间,之后,有更多的人到房间外面去了,我当时一点也没有在意。德国大使就在餐后甜点之前也被叫了出去。我们当时在吃樱桃,等我再看过去的时候,他的冰淇淋都融化得到处都是了。之后我就开始奇怪了。”

几家人餐后撤到客厅里喝咖啡,一群大使馆官员在一个角落里神情严肃地交谈。最后,其中一个人走了过来,说在斯林纳加郊外的塞尔村发现一具高加索人的尸体,但他们不清楚那是否是人质之一。

事实上他们知道,但他们没有说。有汽车来接各家人员了,接奥斯特洛家人的汽车第一个到达。他们开走后,德国大使用手臂搂住谢莉说:“不是你丈夫。”直到那一刻,简·谢莉才终于接受了这样一个可能性:她有可能永远见不到丈夫了。

尸体是汉斯·克里斯迪安·奥斯特洛的。游击队割断了他的头,在他的胸脯上刻上了“阿尔法兰”的乌尔都语字样,将他的尸体扔进了一个灌溉水渠边。他的头在40码之外的矮树丛中找到,他口袋里的一张字条警告说,如果HUA囚犯在48小时内得不到释放,其他人质也将面临同样命运。剩余人质的家人被告知,奥斯特洛的胸脯是在他死后刻上字的,他死的时候比较安详,他不是当着其他人质的面被杀死的——不过,官员们如何得知这些情况,却是一个不解之谜。但是,不管奥斯特洛死得多么安详,他也许早已经知道自己必有一死了:验尸官在他的内衣里发现藏有一张告别纸条。

G4小组现在削减成为G3小组了,该小组对此事的反应是要求出示其他人质仍然活着的证据。民兵传递出一张照片,上面是4个人拿着一张标有日期的报纸,还安排唐纳德·哈金斯与印度官方进行了一次无线电对话。8月21日早晨10点45分,一名谈判者将游击队员的声音用军用无线电传出来,哈金斯的声音也传出来了:

“唐·哈金斯,这里是108。如果你准备好了的话,请……告诉我‘1,2,3,4,5’。”

“1,2,3,4,5。”

“第一条信息是你家人的。原话:‘我们大家都在德里,我们都在寄达我们的爱和祈祷。我们在彼此帮助。一定要像我们一样坚强。’原话完毕。”

“好,我听清楚了。”

“现在,唐·哈金斯,这里有一串问题要问你。你必须要回答我的问题,因为我不认识他们……我的话说得清楚吗?”

“清楚。”

“你养的宠物叫什么名字?我重复,你养的宠物叫什么名字?”

“我的宠物的名字叫博迪,B-O-D-I-E,还有荷马。”

哈金斯的存在得到了确认。谈判者继续问其他人质一些私人问题,之后挂断了,告诉哈金斯要“保持对上帝的信心,保持对自身力量的信心”。无线电采访几天后,阿尔法兰开始再次放出杀害人质的威胁,他们的口气充满了敌意,G3成员私下里承认,他们觉得人质存活的可能性为50对50。9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之后是10月,克什米尔地区已经开始下冬雪了。人质中发生霜冻和疾病的消息不断开始传出。之后,12月4日,不可避免的事情终于发生:阿尔法兰遭遇印度政府军。

一天早晨,游击队正经过莫明纳巴德村,突然,一队印度巡逻士兵共十多人在市场上发现了他们,有人就开了枪。根据印度军方官员的说法,他们身边并没有人质,人质可能藏在附近的什么地方,但这一点不可能确认。民兵翻过铁丝网,从浅水河里逃开,之后钻进了一大片低矮的柳林。他们跑过一片干枯的稻田,机关枪朝身后哒哒直扫,村民钻进自己的泥屋,紧紧关上大门。民兵越过稻田,在更上游的地方,一个叫杜布林的小村庄附近驻扎起来,印度巡逻队请求增援。不久之后,数十名军人赶到,开始朝叛乱分子开枪。叛乱分子与印度军队对抗了6个小时,直到天黑为止,之后,他们留下死者逃走了。

特基被打死了,另外还有4名阿尔法兰分子也死了。交火事件3天后,英国驻德里的大使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声称赞同阿尔法兰的人打来的,并且提出了释放人质的新条件:120万美元赎金和安全抵达巴基斯坦的方案。“你知道,你知道,在过去5个多月里,我们一直对人质不错,拿他们当客人,”他抱怨说,“你可以猜想,我们已经花去很多钱。”大使要求证明人质仍然活着的证据,但那人再也没有打电话来了。

事情就是这样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牧人不断报告看见有人质在山上,但那些报告让人产生怀疑,是因为后来发现,牧人作为警方的付薪线人在赚钱,同时也作为绑架者的信使和供应者赚钱。1996年4月,一名被捕的HUA民兵声称,人质约在杜布林交火之后的一个星期后被处死,这是为了替特基复仇,而且称,尸体埋在一个叫马甘姆的村庄里。印度军队在马甘姆附近的林子和稻田里搜索了几个星期,根本没有找到任何东西。

“你想乐观一些,你的心说应该乐观,但是,你的头脑在说,‘傻瓜,你以前也有过希望,’”谢莉说,“就在伊杜尔费特拉(斋月最后的斋戒日)之前,我们有一个圆满的月亮,而唐的一个朋友说,这是唐回来之前最后的一次满月。我极相信他们会因为伊杜尔费特拉而释放他,因此我打好了包裹,剪好了头发。有一个时候,我下班后得把车开到回家的路边,之后呕吐。我已经精疲力竭了。”

伊杜尔费特拉到来了又过去了,正如绑架事件的周年纪念日一样,没有来自阿尔法兰的任何一句话。报告继续从牧人那里传来,但不能够确证任何东西。1996年夏天,谢莉回到克什米尔,想见见HUA的领导人,几个月后,她回到那里,开始一项奖励活动。当地报纸、无线电节目和甚至纸板火柴的背面都印有宣传资料,任何提供信息的人都将获得奖金。美国政府也拿出了一笔奖金,印度也照办。

“很难说这个活动是否会成功,”******南亚事务局的伦·森斯尼说,“在过去一年里,我们与人质没有任何可资检验的接触,对他们目前的安康状态一无所知。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高级官员之间持续不断的一个谈论话题。”

这期间,约翰·柴尔兹重新开始了他在美国的生活:工作,跑步,与女儿们相聚。认识柴尔兹的人都戏称他为“兰博”,这使他很不愉快,还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帮助其他的人逃走。这是一个至今让他难受的问题。“我把事情想清楚了,我不可能以别的任何办法处理此事,”他说,“我总在问自己:‘我应该以不同方式行事吗?’我在这里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是一回事,但当我实际做出逃跑决定时,我是精疲力竭的一个人,我受了伤,我当时的样子真是可怜,我怕得要死。这里面显示出我个性中的某些成份,而且我自己也不清楚是否应该引以为自豪。”

简·谢莉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了。虽然她在1996年秋季促进那个奖励计划,但是,她决定去塞尔村看看,奥斯特洛的无头尸体就是在那里发现的。她通过翻译与村民谈话,之后沿着一条土路走到那条沟边,一年以前,在一大片稻田中间,两名妇女最先在那里发现了尸体。“看上去极不调和,”谢莉说,“村庄处在一个小山口上,当我站在那里的时候,人人都在割稻子。田野里有一束束的稻草,远处还有高高的山峰。那也许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美丽的地方。”

如果唐·哈金斯仍然在世,他也许也在以差不多相同的眼光看着同一片风景:铁灰色的山,一大片泥棚屋,还有十来个村民天黑时分还在稻田里割稻子。其中一个无疑知道哈金斯就在那里;其中一个无疑正在思考,告诉军队是否会让他的家人处在危险之中。他还是决定什么也不要说。而唐·哈金斯从墙上的裂缝看出去,看到黑夜再一次降临他所在的山谷。

同类推荐
  • 经典的散文

    经典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热门推荐
  • 与青春同行的日子

    与青春同行的日子

    那些与青春同行的日子青春,不一样的故事,同样的精彩!作者小帅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青春。那些与青春同行的日子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精品的回忆。青春是一部大书,写不出来,确实如此。这里,只是想记录下自己记忆里青春的年华。就当是为已逝的青春做一个追忆。青春之时,我们被学习所压迫,被一个谎言所引诱,然后我们拼命向前奔跑,只为逃出那该死的牢笼。再回首,才发现,我们奋力挣脱牢笼的那段时光才是我们所钟爱的生活。曾经有一句话:一群人因为一场考试,所以聚在了一起,也因为这场考试,考散了所有人。原来,我不信这句话。也不知道这句话有多么的感伤,如今想起来意味深长。多少无奈,多少惋惜。
  • 拽妃,算你狠

    拽妃,算你狠

    二十一世纪王牌女杀手,居然穿越了?还正在被两个男人凌辱?丫的,一掌拍飞!堂堂三小姐,却被退婚,还要受气?哼,既然穿来了,现在就由她做主!遇上妖孽王爷,成为他的王妃,两人比腹黑,比才智,看看谁更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玄奘传

    小玄奘传

    金蝉子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这本小说要说的便是一个小和尚成长为金蝉子的故事。且看那小和尚合纵连横,智计百出!且看这五师徒闯遍三界,大杀八方!“我是谁?”小和尚笑道:“我就是玄奘啊!”......新人,新书,抱着满腔热情来创作,只求给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西游。欢迎书友们加QQ群306172595。
  • 洪荒之娘娘本纪

    洪荒之娘娘本纪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烟。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洪荒娲皇传——我是女娲我最牛!
  • 三国魔王传

    三国魔王传

    这是一个属于梦想的时代。看别人编织的梦想多了,于是就开始自己做梦。
  • 大闹仙墓

    大闹仙墓

    古有十大神器:东皇钟、轩辕剑、开天斧、昊天塔、崆峒印、炼妖壶、神农鼎、伏羲琴、女娲石、昆仑镜。经过历史的沉淀,十大神器不知下落,据传,集齐十大神器,可召唤天神,穿越时空。
  • 翻译家周作人论

    翻译家周作人论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在他60余年的文学翻译生涯中,曾与其兄鲁迅一起提出并倡导过先进的翻译理论和思想,且躬行译业,成就卓然。本书运用文本分析与点线结合等多视角研究方法,对周作人的译事和译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 阴胎之地狱重生

    阴胎之地狱重生

    “叮铃铃”一声电话铃声在偌大的房间里响起。林菀,跟平常一样接起了电话。“喂。”“你的孩子有危险!”电话里传来了一阵陌生男人的声音。林菀,心中一惊,看了看摇篮里正在熟悉的小孩,松了口气。便挂了这个无稽之谈的电话。第二天,林菀一想到那个电话,心中依然十分的不安。当她去查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时,结果却让她了冷汗之下,因为那个电话的归属地——正是她家。那么,昨天那个陌生男人到底是谁......
  • 清水易浊

    清水易浊

    他们的关系,写在身体上。在黑暗与寂寞中,他们彼此相爱。他在她身体里嬉戏,灵活的手指在她的皮肤上敲下字句,在她的身体里敲下意义。她不知道,原来,顾浊有一双可以阅读的手,他早已把她翻译成自己的书。他说,“让我躺在你的身边,看着云朵,直到泥土将我们覆盖,直到我们死去。”可是,有一天,他又说“把孩子打掉吧。”陈清水明白,他的反复无常,他的淡漠冰冷,一向与季节无关。“好啊。”她这样答道。泪珠子在眼里打转,似盛满的两汪清水般。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 太上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

    太上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诰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