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7200000139

第139章 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经验与启示(2)

二、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经验

(一)政府积极作为,以立法方式促进大学发展

美国宪法并未赋予联邦政府任何教育责任或义务,然而,联邦政府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却从未中断过。从州立大学的学科建设至赠地学院的创建,联邦政府均采取积极行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设置了联邦教育部,负责分配和发放联邦教育经费、开展教育研究、提供一个州不能独立承担的教育服务等,还通过发放学生助学金、调整税收等政策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联邦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诸多举措中,最主要、最有力的手段是教育立法。如前所述,1862年美国通过了《莫雷尔法案》,资助农业院校的创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1890年美国颁布了《第二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向赠地学院拨款,并要求得到政府拨款的院校必须向政府如实汇报拨款的使用情况;1944年的《军人权利法案》,联邦政府通过资助退役军人进入高校学习,使高等教育明确地成为国家实现目标的工具。1958年,为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美国政府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头等大事,颁布了《国防教育法》,采取了全面而具体的措施以确保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在该法案及后来美国国会通过的一系列有关大学立法推动下,联邦政府对大学的影响和干预空前加强,以至出现了“大学的‘联邦时期’”。《国防教育法》以后,美国联邦政府把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到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频繁立法,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控制。据统计,该时期美国高等教育立法达50余项,如:1963年的《高等教育实施法案》;1965年的《高等教育法》;1984年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潜力》;1987年的《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院》;1993年的《学生贷款改革法》和《全国服务信托法》;1994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学生贷款拖欠免除扩大法》等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形成了高等教育领域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强化实用改革,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实用主义是美国文化教育的核心,也是长期以来指导美国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核心理念。美国州立大学创办伊始,就确立了服务世俗社会需要的办学宗旨。莫雷尔法案、威斯康星思想、康奈尔计划等办学理念均反复强调:“大学的目标是要把知识的光亮和发展的机会带给全国各地的人民,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短期大学、社区学院和成人大学更体现了这一思想。这些学校灵活机动,社会需要什么,就开设什么课程,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中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改革中,大学与企业的联系更为直接。其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大学科技人员个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散点式、灵活性的联系和接触,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强了高校科技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信心;二是在大学中创办工程学系。19世纪末,美国为了应对国际竞争和发展工程技术学科的需要,在大学中创办了一些工程技术系,对加强大学与工业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三是创办新型技术学院。为消除“象牙塔”、“纯学术”型大学与工业联系的障碍,美国在传统大学基础上创办技术学院,促进传统大学的改革,以加强大学与工业的联姻与合作。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政府—产业界相互合作的三螺旋模式应运而生,使学校与其所在地区企业界、公众以及政界领导之间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互动双赢的伙伴关系,承担起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战略性和策略性选择的重任。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公立大学因地制宜地与各州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技开发、合作与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促进了高校与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三)多种形式办学,创建科学合理的高教体系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经济体制的国家。为适应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形式办学:有公立的、私立的;有教会的、非教会的;有高层次的、中等层次的、低层次的。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高校目标各异、定位明确。19世纪美国大学以古典学科见长,但1868年成立的康奈尔大学,其办学宗旨却是“使科学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他生产行业”。从目前看,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研究型大学。它以基础性、学术性研究著称,设有研究生院,能授予博士学位。在这些大学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个集教学、科研、开发和新兴工业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进一步密切了教学与生产的联系;第二类为本科大学。它是以4年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及学院,多为州立大学,培养目标为中级科技、学术及专业人才,修满4年授予学士学位;第三类为社区学院。它包括2年制的普及学院和技术专科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中成绩较低和同等学力的学生,毕业时授予协士(副学士)学位。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呈金字塔形,在3500所高等院校中,不授学位、只发文凭的为2193所,占61%;仅授学士学位的大学为637所,占15%;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为236所,占6%;其中有125所被称为研究型大学。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完善,形成了社区学院、四年制学院和研究型大学三级体系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主席博耶指出,“我们崇尚多样性,承认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享誉世界。确实,恰恰因为避免了一元化的模式,美国的学院和大学网络才如此强大。在未来的日子了里,我们的目标必须是亟须促进高等教育优质化和多样性”。

(四)强化质量建设,创设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

美国联邦宪法禁止教育部等政府机构直接管理或控制本国的高等院校。政府对教育的管辖权归各州所有,联邦政府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没有“任何直接”的质量标准与规定。然而,这并不说明联邦政府不注重高等教育质量,而是采取其他方式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监控:一是加强立法。如前所述,通过颁布《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案,对高校拨付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教育质量监控,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二是成立了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调查和评估美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质量,并完成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 Reform)的报告;1984年10月推出了题为《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提出了改进本科生教育的27条建议。三是大力发展“非官方”或“民间”的认证机构。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是由“非官方”或“民间”的认证机构负责的,但却被广泛认可。这些非政府认证机构得到联邦政府教育部或高等教育认证理事会的承认后,通过其认证指标的建立与执行,使得认证结果对教育质量起到监督与保障的作用。

三、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启示

(一)加强法规建设,依法推进高等教育发展

与美国相比较,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建设历史较短。1950年,我国颁布了《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和《专科学校暂行规程》,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法律依托。1978改革开放以后,《高等学校管理职责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10余项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依法办学、科学发展的进程,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与美国健全的高教法律体系相比较,我国高教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和成熟,一些高等教育立法条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如《高等教育法》第六章的“高等学校的学生”,条款笼统,操作性不强,对高校学生的权利缺乏系统的确切的法律解释;而美国却明确规定了学生所拥有的自由表达权、避免体罚权乃至怀孕、做父母、结婚方面的权利等八项内容。此外,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尚需明确。遵循“到位而不越位,支持而不干预”的原则,政府应切实站在高校立场上为高校提供一切可能发展的机会,解决高校发展的实际问题,以完善法律手段推动高校发展,避免对高校自主权的干预和影响,以免冲击《高等教育法》的地位和尊严。比较美中两国高等教育立法的异同,我国高等教育立法还有较多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分析和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的经验和趋势,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二)融入国家发展,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主要是指大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在这方面,美国一些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并践行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即大学必须为社会服务、为本州人民服务。在该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案例和加州硅谷迅速发展的奇迹。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存在明显不足,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持久性不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4%左右,大致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为此,学习美国的经验,我国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高校走“开门办学”之路,支持高校研究人员承接各类研发项目,加强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校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为高校引进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等;另一方面,各高校也要转变观念,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集聚优秀的研究团队;高校研究人员要主动与企业“联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同时要注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等。

(三)明晰目标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

美国各类大学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办学定位,政府对公立大学一般也都有明确的定位要求,甚至通过立法来加以规定。大学一旦明确定位之后,就成为教职工、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大学在定位目标下,追求办学特色,追求学校、学科、专业及培养人才的个性,努力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公信力,从而在不同学校之间,形成分工明确、竞争有序、合作共赢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仍有部分高校自身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明显,盲目“贪大求全”,渴求向重点院校升级;多数高校不是立足本校实际和所在层级实际,打造本层次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反而不顾自身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相互攀比,不切实际的拔高,造成了大学发展模式的千篇一律、人才培养的市场脱节,以及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窘况。根据美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经验,我们理应加强科学合理的“一流高等体系”的建立,形成由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构成的金字塔形高等教育系统。位于塔顶的为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高深学问的探索和高新科技的研发,以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为主;而位于塔底的是教学型高校,则主要从事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帮助学生掌握谋生本领、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不同层级和类型高校间的纵横贯通,形成上下。通、横向互认的“有机”塔形系统。

(四)强化质量评估,狠抓质量工程建设

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受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起步较晚的影响,我国高校评估主体和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封闭性和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了我国妨碍高等教育评估事业向纵深发展。借鉴和吸纳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成功做法,我国亟须建立多重评估主体并存、开放性和多向度兼顾的评估系统。其着力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社会中介性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半官方的中介性评估机构,这是评估制度化发展的必然,是逐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加强社会参与评估的良好发展趋势。这一类评估由于其评估的独立性,可以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并且作为多元评估主体之一,可以弥补单一政府评估的不足。但需要指出的是,教育评估中介性机构应处理好与政府、高校之间的关系,明确责任,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监督,建立自身的评估公信力。

二是高校应建立健全自我评估的机制。美国把高校的自我评估非政府的认证体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自我管理手段,以此保证学校和专业的健全、有效及对社会的责任心。自评促使学校或专业具有明确和适当的发展目标。但我国高校由于对政府组织的外部评估的权威性的高度重视,往往忽视了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这是应予改进的。

参考文献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王英杰,等.美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6]姚云.美国教育立法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7]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同类推荐
  •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

    《教师职业素养阅读丛书:教育政策与法规》中穿插了相关的案例分析以及延伸性思考和阅读,对于教师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很有帮助。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时代与使命

    时代与使命

    本书《时代与使命》可分为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等章节。
  •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研究

    进入200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可以看到的电视娱乐节目越来越多,欧美、日韩、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自然也包括我国几十家电视台的众多节目。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节目的论坛,会员数量惊人,帖子数量更加惊人,有些评论一针见血,有些观后感悟则令人不由得怦然心动。于是,传播学毕业的自己也渐渐萌生了写点儿什么的愿望。这一想法几经沉淀,到2009年底开设了“电视娱乐节目赏析”这门选修课后才终于动笔。
  •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中,最突出的仍然是“三农”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又是农民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生活的改善,而且越来越影响到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村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热门推荐
  • 圣之天痕

    圣之天痕

    不愿被尘世束缚,再次被感动,担负起本该属于自己责任,万年平和的打破,七之圣者再临
  • 绝世执情:倾莲念

    绝世执情:倾莲念

    她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在放弃生命的时候觉的这样便是解脱,可奈何她却穿越千年成为了一位沉睡十六年的公主,他是她的夫君,与前世的她有着相似的情景,他总是单纯的对她好,可她却无法回报!穿越异世,初见灵力,是过着平凡惬意的生活,还是利用那健康的身体活的绚丽精彩?
  • 哪个少女不怀春

    哪个少女不怀春

    你是否在情窦初开的年纪恰巧遇见了你心中最完美的男生。你是否也曾默默地喜欢一个人,不管他是否知晓,你都心甘情愿的守护他心随他动。这种初恋般的青涩总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你是否也会经常想起那时的你和他文中的江辰,是校园里为数不多的校草级别的大帅哥一枚。林艾,则是放在人群中瞥几眼都看不出来的普通妹子。偏偏这个普通妹子对帅哥江辰一见钟情。究竟这个普通妹子会对江辰做出怎样的举动呢?就请欣赏哪个少女不怀春吧~
  • hp之你的人生我做主

    hp之你的人生我做主

    欧阳震天,欧阳家族族长,精通小提琴,素描,太极,推理及暗杀,面瘫毒舌攻。西斯勒夫·斯内普,伟大白巫师与二代黑魔王的魔药大师,精通魔药与间谍之道,人型冷气机,傲娇毒舌受。
  • 玉龙惊天:龙腾九万里

    玉龙惊天:龙腾九万里

    本文由花雨授权峨嵋派年轻高手,银龙剑客龙中宇奉师门之命赶赴武当,参加武林中五大剑派每二十年举行一次的剑盟大会。龙中宇居于中原新崛起的四大神剑手之首位,实力超群,比之于昆仑、点苍、华山各派选手,极有希望获得本届剑主之席。就在他踌躇满志,极欲为本门争得无上荣誉时,黄鹤楼上那场豪华的“鸿门宴”,却几乎击碎了他美好的梦想,给予他深深的重创……由此,龙中宇陷入了江湖上一个神秘教派的巨大阴谋中。面对着铜墙铁壁般的囚室,龙中宇能安然脱险按期参加剑会吗?山雨欲来风满楼,江湖情势岌岌可危,而各大门派尚处于恍然未觉,毫无防备之中,这怎不教龙中宇心急如焚!那么,他将采取哪些毅然果敢的行动予以反击呢?为了扼止邪恶势力发动江湖劫难,龙中宇孤胆深入,历尽艰险查寻铁心孤客的下落。就在他为毫无线索而一筹莫展时,被黑白摩勒请去相见罗刹夫人。罗刹夫人乃是金蜈天尊的妻子,凶名早著,心狠手辣,对待龙中宇却表现出慈母般的柔肠。她告诉龙中宇一个绝大的秘密:铁心孤客就是二十年前名扬天下的剑神袁君达,也是龙中宇的生身父亲!
  • 审讯官与战俘的秘密事情

    审讯官与战俘的秘密事情

    女主:苏将军,听闻你贵为联盟第一铁血战将,是一块谁都啃不下的硬骨头,在下身为帝国第一审讯官,对苏将军久仰大名,愿来一试!男主:哭唧唧……
  • 一品农家妻

    一品农家妻

    茅草屋两间,杂草丛生的田几亩,只会宠儿子的婆婆一枚!外加无能妖孽相公一位!好吧!寒初蓝的穿越现状可堪!先来种田,总得混个肚子不饿了!日子才好过!却又摇身一变到了摄政王府?啥米,画风变了,变宅斗!哼!没门,自己的老公自己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梵路仙瑶

    梵路仙瑶

    只想成仙,只为一仙。不问艰险,不畏困乏。萧萧梵路,一曲仙瑶,爱恨离歌,曲折回肠,尽在瞳中。《梵路仙瑶》通鉴:西佛北儒通剑坛,南道东墨抵凤海,中若兰禅介其间,九天真仙莫等闲。
  • 世界上的三种人

    世界上的三种人

    罗伟章,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拥抱黑暗吧

    拥抱黑暗吧

    本文只是讲述一个死后才发现自己很屌的杀手在次元中穿梭,之后不断找回记忆,重回自我并将无数妹纸收入水晶宫中的轻松故事(某神:这算不算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