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49000000003

第3章 先秦文学(2)

·国语

《国语》成于战国初期,是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的一部历史著作。与《左传》偏重记事不同,《国语》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旧传《国语》与《左传》出于一人之手,其实无论体裁、文风及内容,两书都不同。就是《国语》本身各篇文风也不甚统一,清人崔述《洙泗考信录》认为:“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即《国语》非一人之所为也。”

邵公谏厉王弭谤〔1〕

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2〕。”王怒,得卫巫〔3〕,使监谤者。以告〔4〕,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5〕。

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邵公曰:“是障之也〔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7〕,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8〕,为民者宣之使言〔9〕。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0〕,瞽献曲〔11〕,史献书〔12〕,师箴〔13〕,瞍赋〔14〕,矇诵〔15〕,百工谏〔16〕,庶人传语〔17〕。近臣尽规〔18〕,亲戚补察〔19〕,瞽、史教诲〔20〕,耆、艾修之〔21〕,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2〕。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3〕,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24〕,善败于是乎兴〔25〕。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26〕。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27〕,胡可壅也!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28〕?”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29〕。

【注释】

〔1〕邵公:即邵穆公,名虎,周厉王的卿士。邵:一作“召”。厉王:西周的第十代国君,姓姬,名胡,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三十七年。弭(mǐ):阻止,消除。谤:议论指责他人过失。〔2〕命:指厉王暴虐的政令。〔3〕卫巫:卫国的巫者。〔4〕以告:以谤者告诉王,意即“检举”。〔5〕道路以目:在路上相遇,彼此只能用眼色示意。〔6〕障:防水堤,这里用作动词,堵塞的意思。〔7〕壅:堵塞。〔8〕为川者:治水的人。决:排除障碍。导:疏通。〔9〕宣:开导。〔10〕公卿:三公九卿,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列士:指上士、中士、下士。士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个阶层。献诗:进献讽谏的诗。〔11〕瞽(gǔ):盲人,这里指乐师,古代乐师多由盲人充任。曲:乐曲。〔12〕史:史官。书:指历史典籍。〔13〕师:少师,是次于太师的乐官。箴(zhēn):一种寓有劝诫意义的文辞。〔14〕瞍(sǒu):没有瞳仁的盲人。赋:朗诵,有一定的音节腔调。〔15〕朦(méng):有瞳仁而看不见东西的盲人。诵:指不配合乐曲的诵读。〔16〕百工:百官。一说从事各种工艺的人。〔17〕庶人:泛指平民。传语:指庶人的意见可以通过官吏间接传达给周王。〔18〕近臣:周王左右的臣子。尽:同“进”,进献。〔19〕亲戚:指与国王同宗的大臣。补:弥补。察:监察。〔20〕瞽、史教诲:乐师、史官用歌曲、史籍对周王进行教诲。〔21〕耆(qí)、艾(ài):年高有德的人。六十岁的人叫“耆”,五十岁的人叫“艾”。修:修饬,整理。〔22〕悖:违背。〔23〕其:指土地。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24〕宣言:发表言论。〔25〕善败:指政治的优劣得失。兴:体现,显露。〔26〕阜:丰富,增多。〔27〕成:成熟。行:有自然流露的意思。〔28〕与:这里指亲附的人。〔29〕流:流放,放逐。彘(zhì):晋地,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阅读提示】

本篇选自《国语·周语上》,记载邵穆公劝诫周厉王弭谤的主张。周厉王是西周末期的暴君,他的横征暴敛,激起国人的极度不满,终于在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文章记叙了周厉王不听劝谏、自取灭亡的经过,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点。叙事简明,说理周详。特别是邵公规劝厉王一段,逻辑性强,论证有力,以“防川”作喻,自然贴切,生动形象。文章以邵公的谏辞为主,首尾略有记事,前后照应,体现了《国语》记言为主的特点。

·战国策

《战国策》,简称《国策》,其初又有《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名称。

作者无考。西汉刘向将其整理编校,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十二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及有关的谋议和说辞。文章长于说事,喜欢夸张渲染。文辞宏丽恣肆,铺张扬厉。善用大量的比喻、寓言,增强说服力。

苏秦始将连横〔1〕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2〕:“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3〕,北有胡貉、代马之用〔4〕,南有巫山、黔中之限〔5〕,东有肴、函之固〔6〕。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7〕,奋击百万〔8〕,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9〕,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10〕。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11〕。”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12〕,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13〕;政教不顺者,不可以大臣〔14〕。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15〕,愿以异日〔16〕。”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17〕,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18〕,尧伐驩兜〔19〕,舜伐三苗〔20〕,禹伐共工〔21〕,汤伐有夏〔22〕,文王伐崇〔23〕,武王伐纣〔24〕,齐桓任战而伯天下〔25〕。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26〕?古者使车毂击驰〔27〕,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饰〔28〕,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29〕,民多伪态〔30〕,书策稠浊〔31〕,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32〕。明言章理〔33〕,兵甲愈起〔34〕,辩言伟服〔35〕,战攻不息。繁称文辞〔36〕,天下不治;舌弊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37〕,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38〕,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39〕,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橦〔40〕,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41〕,诎敌国〔42〕,制海内,子元元〔43〕,臣诸侯〔44〕,非兵不可。今之嗣主〔45〕,忽于至道,皆惛于教〔46〕,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47〕。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48〕。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蹻〔49〕,负书担橐〔50〕,形容枯槁,面目犁黑〔51〕。状有归色〔52〕。归至家,妻不下纴〔53〕,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54〕,得太公阴符之谋〔55〕,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56〕。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57〕。

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58〕,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59〕,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60〕,抵掌而谈〔61〕。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62〕。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63〕,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64〕,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65〕。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66〕。不费斗粮,未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67〕。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68〕,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69〕,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70〕,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71〕,炫熿于道〔72〕,山东之国〔73〕,从风而服,使赵大重〔74〕。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75〕,伏轼撙衔〔76〕,横历天下〔77〕,廷说诸侯之王〔78〕,杜左右之口〔79〕,天下莫之能伉〔80〕。

将说楚王〔81〕,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82〕,张乐设饮〔83〕,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84〕,倾耳而听;嫂虵行匍伏〔85〕,四拜自跪而谢〔86〕。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87〕?”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88〕!”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89〕!”

【注释】

〔1〕选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前284):字季子,东周洛阳人。战国时著名纵横家。初主“连横”,后改主“合纵”,约赵、齐、燕、魏、韩五国联合攻秦。赵王封他为武安君。他为燕昭王作反间,到齐国去破坏齐、赵的关系,使齐国与燕国交好。后燕将乐毅率师伐齐,苏秦为燕反间暴露,被齐车裂而死。〔2〕说(shuì):劝说。秦惠王:姓嬴,名驷,即惠文王(前337—前311在位)。秦自惠王始称王。〔3〕巴: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蜀:今四川中、西部。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上述三地区于惠王时先后并入秦国。〔4〕胡貉(hé):匈奴地区产的貉,形似狐,毛皮可制裘。代马:代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其地产良马。〔5〕巫山:山名,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黔中:地名,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限:屏障、险要。〔6〕肴:同“殽(yáo)”,山名,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固:险固,易守难攻。〔7〕万乘( sheng):万辆。〔8〕奋击:能奋力作战的武士。〔9〕天府:天然的府库。〔10〕称帝而治:战国时代,各国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诸王之强者自称帝号,表示有统一的企图。秦昭王与齐湣王曾相约称东帝、西帝。〔11〕效:成效,功效。〔12〕文章:这里指“法令制度”。〔13〕使民:指使用百姓出战。〔14〕:差遣。〔15〕俨然:端庄正经的样子。庭教:在大庭广众下指教。〔16〕愿以异日:请待将来。〔17〕神农:即炎帝,传说为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补遂:古国名。〔18〕黄帝:姓公孙氏,名轩辕。是传说中华夏族的始祖。涿鹿: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南。禽:通“擒”。蚩尤:传说为东方九黎族之首领。〔19〕驩兜(huandōu):人名,传说为尧的司徒官。〔20〕三苗:古族名,亦称苗、有苗,在今湖北武昌、湖南岳阳和江西九江一带。〔21〕共工:古代部族。〔22〕汤:又称成汤,商朝的建立者,原为夏朝诸侯。夏桀无道,汤兴兵灭夏,建立了商朝。有:语助词,无义。夏:夏朝。〔23〕崇:殷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户县东。〔24〕纣(zhòu):商代最后的君主,暴虐残忍,为周武王所灭。〔25〕任:用。伯:同“霸”。〔26〕恶(wū):如何,哪里。〔27〕使车毂(gǔ)击驰:使臣的车毂相互碰撞。这里指各诸侯国的使者往来频繁。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以插车轴。〔28〕文士:辩士。饰:指修饰文辞,进行游说的工作。〔29〕科条:规章制度。〔30〕伪态:作假。〔31〕书策稠浊:文书政令繁多而混乱。〔32〕聊:依赖。〔33〕章理:显明的道理。章:同“彰”。〔34〕兵甲:这里指战争。〔35〕伟服:奇伟的服饰。〔36〕繁称文辞:称引繁富,言辞巧丽。〔37〕缀甲:用金属片连缀成铠甲。厉兵:磨利兵器。厉:同“砺”,磨刀石。〔38〕徒处:无所事事地坐着。〔39〕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禹、汤和文王、武王。五伯:春秋时代诸侯的五个霸主,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40〕杖戟:拿着戟。戟,一种将戈、矛合为一体的武器。橦(chōng):冲刺。〔41〕凌万乘:凌驾于大国之上。万乘:指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42〕诎(qū):同“屈”,使……屈服。〔43〕子元元:以百姓为子,即统治百姓。元元:指百姓。〔44〕臣诸侯:以诸侯为臣。〔45〕嗣主:新君。〔46〕惛(hūn):不明。〔47〕沈于辩两句:沉溺于巧辩的言辞之中。沈,同“沉”。〔48〕行:接受。〔49〕羸(léi):同“缧”,缠绕。縢(téng):绑腿布。蹻(jué):麻鞋,草鞋。〔50〕橐(tuó):包囊。〔51〕犁:通作“黧”(lí),黑色。〔52〕归:当作“愧”。〔53〕纴:纺织,这里代指织机。〔54〕陈:摆开。箧(qiè):指书箱。〔55〕太公:姜姓,吕氏,名望,又称吕尚,周代封于齐,为齐国的始祖。俗称姜大公、姜子牙。传说太公著有兵法《阴符经》。〔56〕简:选择。练:熟习。揣摩:反复研求。〔57〕血流至足:一作“血流至踵”。踵:脚后跟。〔58〕期(激)年:满一年。〔59〕摩:接近。阙:宫室前两边的楼台。燕乌集:宫阙名。〔60〕华屋:华丽的殿堂。〔61〕抵掌:击掌。抵:当作“扺(zhǐ)”。

同类推荐
  • 思想者的盛宴

    思想者的盛宴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诗以载道

    诗以载道

    《诗以载道》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写的古诗体诗和自由体诗共337首,其中古诗体诗107首,分为明心篇、故乡篇、纵览篇等三个部分;自由体诗230首,分为启示篇、陶冶篇、梦回篇、触发篇等四个部分。
  • 追梦倒计时——衡水中学426班百日冲刺日记

    追梦倒计时——衡水中学426班百日冲刺日记

    临近高考时,426班同学们的冲刺日记,记录着他们在追梦路上的辛酸,却也美好、感动!多年后他们肯定会感谢曾经拼命的自己。
  • 悦读MOOK(第二十卷)

    悦读MOOK(第二十卷)

    世上之书,数不胜数,每天还以成千上万的数字增长。这浩瀚的书海,谁能穷尽?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书,为何还要添上这一本——《悦读MOOK》呢?当你阅读《悦读MOOK》,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是一本有关书的书,是会激起你阅读兴趣的书。《悦读MOOK》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不仅有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还有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
  •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可以作为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的一个窗口。
热门推荐
  • 女子修仙传奇录

    女子修仙传奇录

    重生在修仙的世界,不为别人,只为自己,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修道世界,活出一段不一样的传奇!
  • 神幻碎梦

    神幻碎梦

    神幻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存在,碎梦天地,无形与纵横之间。当梦初醒的时候,早安;微笑;清新。当夜晚带着疲惫与不安进入了神幻的梦里,是爱情,是灾难,还是痛楚。在元世界里的毫不知情;在灵世界里的奋力拼搏。两者的爱情因为两个世界的时空裂缝而裂开。神幻的世界与现实的存在,碎梦的预言,是灾难,是无尽黑暗的开始。原本世界,宁静,安详,和平;如今世界,灾难,苟活,战争。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一个人的梦而起。
  • 玉落南柯

    玉落南柯

    这世界浩瀚无垠,有仙有魔,有神亦有鬼,更有虚无一般的生灵,人间万派林立,百家争鸣,极尽辉煌,天地间更蕴藏无尽玄妙,可谓每一个生灵都有万千可能的未来…可孩时的梦,长大后,还能找到么?我愿经受诸般苦难,只为再见你一面…
  • 极品师弟

    极品师弟

    遭逢大变的他,只想要好好修炼,登上巅峰。无奈……“师弟,来帮师姐洗个澡吧!有极品法宝送你哦!”“师弟,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本双修功法,炼成绝世神功一起逍遥修炼界吧~”“师弟,真的不骗你,这次的丹药绝对不是春药,是极品灵丹!”“师弟……”啊,这个修炼界好可怕……
  • 无相仙途

    无相仙途

    “见过穷人修仙,见过凡人修仙!现如今我叶络也要修仙!”叶络手握无上神功《无相神功》,豪情万丈!且看一都市青年以十元买到一本修真功法《无相神功》,从此开启了奇幻之旅!古武横行的古武界、神秘莫测的修真界、以及那虚无缥缈的仙界、还有那茫茫无际浩大的六界……一段传奇有血、有泪、有恶、有爱……叶络该何去何从……当然是嗜血、抹泪、惩恶、护爱……叶络是否能够以己之力,征得那无上修仙之道?一切尽在《无相仙途》!——————————————新书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逆天小毒妃殿下太腹黑

    逆天小毒妃殿下太腹黑

    夜灵,一个来自异世界的杀手,沉睡五年,这一世她不会效忠任何人,只会为自己而活,她不要傲视苍穹也不要凌驾九州,只求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身边的所有人。谁料半路杀出个邪帝,霸道宣誓了占有权,看着他难看的脸色,她嫣然浅笑:“王爷,我警告过你别碰我的,可你偏偏不听,既然你这么作死,我要是不成全你,就太没有良心了~”“而且我告诉你,现在我不要你做我的男朋友了,动不动就想上了我。没想到你是这种人。”夜灵双手都指着拓拨千羽的穴位,一脚抵着他脆弱的地方在昏暗的光线下,充满暧昧以及旖旎的涟漪气息。夜灵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可那笑却不达眼底。“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好呢,嗯?”
  • 古武天主

    古武天主

    经过远古,上古,中古,下古,后古等多个时代后,少年秦恒再度寻找那巅峰之路。所有的武学,异能,古武,法师等都在这新世界。
  • 材料学家在异世

    材料学家在异世

    华夏国天才材料学家张清源带着现代化的实验室穿越到异界。用科学手段炼丹炼器。用机关枪捍卫生命。用飞机大炮抢劫资源。用导弹远程攻击。若是敌人实力太强大,撂下一个原子弹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弱小时,以武器为伴,在异界横行。强大后,将材料与身体融合,打造不灭之体!且看张清源如何在异界横行,尽在此书之中。
  • 无语的温柔(残心缘之一)

    无语的温柔(残心缘之一)

    尹心语聪敏清灵,脆弱得像搪瓷娃娃。她的温柔娴静,深深吸引着宋擎。宋擎爱了她好久好久,希望今生与她长相厮守。但两人之间的距离那么大,他该如何证明真心?他是铁了心爱她!心语深深明了他的心意。她要的幸福很简单,只想与他一生一世……
  • 迷茫:初夏

    迷茫:初夏

    我不知道喜欢与爱的区别是什么....我只知道,喜欢上了...就必须得到...或许有一天,你明白天塌下来,要你一人来撑时你才会安心的时候,你在长大吗?叛逆期的你与他们对峙,当她们用药物来支撑的时候,你会不会在黑暗中抽自己一嘴巴子,骂自己当初得不孝?她们渐渐老去的时候,在想自己为什么不是个男孩来为他们撑起一片天下,为她们撑起她们所期望的伞,让她们安心,你的青春,不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