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9500000115

第115章 酒与酒民

一、喝酒

上海的大饭店,叫“酒店”,在山东往往称“饭庄”;上海人请你上酒店吃饭,山东人请你上饭店喝酒;上海人吃酒水,往往无酒,山东人吃酒席,可以无饭。山东人醉了,是够朋友的英雄,有道是:“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何况还是酒/不是敌敌畏/要喝一定要到位。”上海人醉了,就成了“酒水糊涂”一个。同样见面问候,上海人:“吃了吗?”山东人:“喝了吗?”近十年上海发展,见面语变了:“生意好口伐?”山东也是大发展,但问候依然如故:“喝了吗?”山东人是忘不了酒的。

喝酒,应该躲到山东去,在那里,“天不管、地不管,只有酒管;碗也罢、杯也罢,大胆喝罢”。喝得无拘无束、原形毕露,真是男人们的极乐世界。

山东的酒,不像贵州的酒,有股酱油坊的腐味,又称酱香型。山东酒,浓香型,开坛三里香,浓烈火爆,好一派山东大汉的冲霄豪侠气,直逼人来。小酒馆里,香气袭人。酒过三巡,几桌人不分生熟,此起彼落抱拳招呼,气氛渐渐地热烈起来。这时,店老板必来一桌桌前,敬请大家一盅,以示客主两忘,不分亲疏贵贱,一时大同世界。那种浓浓的人情味,简直就是古道侠肠透心暖。在上海是绝对享受不到的。

到了山东,你口才再好,意志再坚强,也推不了这一桌桌人情宴席。那种小酒盅小拇指宽度,浅浅的半截深,仅容一掬泪水,山东人喜欢低头嘬口汲,“吱吱吱”的尖叫,一扬脖,一杯,南方人以为不过尔尔,放下警惕。朝门坐的主人站起先敬酒,话很软地套住你:“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有感情赏个脸”,“赏个脸”近乎乞求,你纵有项羽举鼎之力也推辞不了。可是一旦破戒,就刹不住车了,一桌子都会来攀亲道旧,扯出个“一表三千里”的关系,缠得你谁也轻视不得,真以为“一杯二杯不算酒/三杯四杯漱漱口”到后来,“七杯八杯扶墙走/九杯十杯墙走我不走”这就是小酒盅的厉害: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现在看到小酒盅就想到阴谋。出得门来,月移西檐、满院霜白,人影泻地,摇摇欲坠不倒,甩腿交叉而行,真的就踏进了《水浒》的境界去了,演一出形神兼备的武松醉拳的地上皮影戏,再唱上一口西皮散板:“有酒不知天地小/任他肉眼看英豪。”锵锵锵,回转了家去,高举双拳擂门。

20世纪80年代末,我在泰山脚下设柜台开饭店,90年代初,是肥城县酒厂的上海经营部经理,山东是我的第二故乡。到山东,“凤(逢)酒必喝,喝酒必凤(疯)”,看多了,归纳出山东人喝酒六层境界:“甜言蜜语(劝酒)/斜风细雨(斟酒)/豪言壮语(快了)/胡言乱语(醉了)不言不语(睡了)/倾盆大雨(吐了)”四川人吃菜: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山东人喝酒:醉不怕,不怕醉,怕不醉。看醉是酒后一道点心。

这些年杀回上海做市面,曾经斤酒豪饮不过茶一杯的我,如今喝了白酒就反胃,所以轻易不碰三点水了。但是在我的书房里,面窗的墙上,常常挂出一副对联:“世上几百年旧物,无非喝酒/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我是很缅怀书生本色:诗酒人生的快意;书橱里,供奉些好酒,以象征男人应有的勇气与侠气。总有一瓶启盖,必是浓香的山东酒,弥漫些浓酒香味。有部电影《闻香识女人》,我呢,闻香忆故人,它让我时时沉浸于曾经的酒场岁月,常常想起猜拳吆喝的山东朋友们。

酒,曾经是男人最鲜明的特征,离我们不远,已成为我们追慕的图腾,一尊尊从未殉葬马王堆里的酒具,还散发着一缕缕人情的醇香。

二、人生如酒

我不太喝酒,如果真喝,估计一二两酒是醉不倒我的。除非情况特殊,一般都以茶代酒。最多喝点啤酒。

遇上微雨天气,碰巧晚上弄了几个好菜,一家人聚在晚餐的灯光下,母亲就会说:“今天菜好,喝点酒吧?”先生总是头一个响应,兴冲冲地搬出母亲泡药酒的大瓶。一瓶酒里枸杞和大枣之类的药就占了半瓶。一人斟上一小杯,酒里有冰糖,甜甜的。有时我斟半杯,有时候就着先生的杯子抿几口,主要是吃菜。这样的酒喝得最温馨。就算白天在单位遇到什么不快,这会儿也被酒温化开来,想生活还是值得留念的。

最激情的酒,要数老公邀三五个哥们到家里喝啤酒看球赛。电视上黄健翔韩乔生的嘴不停地翻动着,沙发上坐着的几个屁股,一会儿弹起,一会儿落下。茶几频繁地遭受拳击,在大呼小叫中,啤酒瓶倒了一地。我喜欢这种肝胆相照,激情四射的气氛。只是待这一伙人呼啸而去之后,要把那些空酒瓶,碎杯子收拾清楚,让客厅恢复原状,是很需要花些工夫的。而这时候我家的先生不是在卫生间呕吐就是在床上昏睡。在朋友离去和他还没来得及昏睡之前,他会把手臂环在我肩上大着舌头说:“还,还是老婆好……”把酒臭近距离地喷在我脸上,而我就像得了奖一样乖乖地去打扫他们丢弃的战场。

最有情调的是在酒吧喝酒。手里握一精致的酒杯,不知名的洋酒在杯里缓缓旋转。听萨克斯在昏暗的烛光里如泣如诉地呜咽。意不在酒,在那种静静相对的氛围。

最反感的是应酬时候的酒,菜还没夹上,又得站起来敬酒,和一面之交的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脸上堆满着功利的假笑。一杯酒就像一笔买卖,喝下去的人总试图换回点什么,结果往往亏本。我不过偶然为之已是不胜其烦,想那些官场商场行走的人,天天都以此为生,做官赚钱的快乐也因了这样的酒局至少抵消了一半。

最阳春白雪的要算唐诗宋词里的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古人借着一杯薄酒把人生的悲欢离合,渲染得淋漓尽致。人生若无酒,怎遗这佳句名篇传世?说酒是文化不无道理。

我与酒只能算浅交。更多的时候是看人喝酒,听人说酒。

酒也有很喜剧幽默的时候,我们单位里有个主任,平时不苟言笑,非常正统也最有眼色的那种,深得一把手的赏识。在单位是一人之下几十人之上的人物。有天中午家里来了客,不知道怎么就喝多了。下午是职工大会,他笑得一脸灿烂,恨不能见人都给个拥抱。头儿在上面读文件,他“浑身是胆雄赳赳”,不时有惊人之言脱口而出,视全体与会人员为知音。局长碍着平时的情面不好发作。本来很沉闷的一下午,变成了相声晚会。他笑起来牙齿雪白,有点像转播世界杯的张路,觉得这主任从来没有这样可爱过。弄不清喝醉的他是真的他,还是醒着的他是真的他。幸好他不天天喝,否则说不定我就喜欢上他,闹出点办公室的罗曼史来了。

最伤感的一次与酒有关的经历,是去看望我的一个老同学。有天突然接到一位久未联系的同学电话。她在电话中说,一个老同学得了肝癌,可能活不了几天了。他从小学二年级转学来我们班,以后初中、高中我们同学近九年,突然听说他快死了,我简直难以相信。才三十多岁啊,几个月前还听同学说起他正做饮料生意,生意很火,怎么突然就要死了呢?老同学的妈妈在医院的走道里哭着告诉我们,他还不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这几年做生意他几乎天天都在外面喝酒应酬,肝从去年起就不好了,先还以为是肝炎,谁知道……我们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妈。心里堵得慌。接下来的同学聚会,酒桌上话题总离不开老同学的死以及他遗体告别的情景。这酒也喝得悲情起来。叹人生无常,酒味人生,百人百味,苦乐自知。

三、葡萄美酒

申城六月末,热浪还未卷起,人们早已尝到了西瓜的甜美,待到七八月份,汁多的西瓜解得了口渴,恐怕也未必解得了心渴。然而那时却有晶莹剔透、甜嫩多汁的葡萄上市,其品种众多,巨峰、无核白鸡心、扎马特、京亚、黑峰、马****等等;形状也不单一,从圆向椭圆延伸;色彩艳丽更是各异,紫红、紫黑、黄绿……

申城的夏夜薰风徐徐,尽显妩媚的繁星眨巴着慧眼,俯视着尘世的花园舞会。伴着柔情蜜意的舒伯特的《小夜曲》,品尝着如宝石般的葡萄,高举着精美的酒杯,这是夏季里我爱做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梦。其实生活是平淡的,夏夜,偶尔仰望天空,黑暗中闪烁的星星远不如儿时记忆中那么多那么亮了。家里爱吃葡萄的习惯一直未改,父母喜爱吃又大又紫又黑,果粒均匀,着色一致,味甜汁多,还带着一股酒香的巨峰葡萄;我的祖母对葡萄的品种色彩倒是一点也不计较,只要是新鲜的、甜的、多汁的,自然就爱吃;我则偏向于马****葡萄,它比巨峰葡萄结构松散些,洗起来有一点点烦,但味道清淡些,黄绿色的色彩现出几分可爱和青春。

一日,朋友来访,送来一串葡萄,放在一个精致的袋子里,着实美丽,如美人修长的指甲,纤细柔媚,紫红的表皮光泽透亮,使人垂涎欲滴,加上上面贴着进口水果的标志,更让人舍不得吃了,怎么说也得三五个好友相聚Party时,拿出来品尝才显出它的价值,便把它藏在冰箱里,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忘了这回事。过年办年货清理冰箱时,才发现这袋已不成形的“美人”,除了大叹惋惜,也无可奈何。突然想起书架上的那瓶红葡萄酒,也不知是哪年买的,是好酒,也是舍不得喝,过年时才拿出来饮用,其颜色固然深沉并有沉淀物,但提在手中摇晃杯中酒,酒味夹着葡萄果香便涌了出来。葡萄酒大约起源于波斯,古代的埃及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比较喜欢浓而且酒精度较高的葡萄酒,通常添加了很多香料之后再加水去稀释。葡萄酒一直在重要场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宗教仪式中,在庆典上,葡萄酒往往用于定住心神或净化身心,它甚至可以治伤疗病。《圣经》中提及葡萄酒次数非常多。亲朋好友频繁敬酒碰杯,这让我想起了葡萄、酒和“精神”的关系。肉体好比是葡萄,葡萄总是会消失的——它们会腐烂,你虽然不能长久地保存葡萄,但你可以用葡萄来酿酒。而酒的另一种写法是SPIRIT,“精神”是SPIRIT的另一个义项。人们可以在肉体的存在中创造精神,像酿酒一样。葡萄不能被长期储藏,但变成酒就能,甚至保存得越久就越有价值。在葡萄和葡萄酒里面,我看出了人生的意义。

四、酒喝多的时候

亲朋相聚,以酒会友,是一件赏心乐事,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会喝酒的人,喝到恰到好处,那种感觉就是神仙了。也有事出有因,喝过劲的,那就难免不发生些意外了。

早先,我就有一个朋友,是那种江湖上人的性格。有一次,在酒桌上,有人蓄意要灌我,他就挺身而出,将那酒杯拦下,替我喝了。别人就颂扬他,他受用不起,一杯又一杯地喝了。后来不要别人敬酒,他自己倒来喝。舌头就有些大,说:“你们,有什么事,我,随到随叫。”桌上的人就笑。他摇摇晃晃地离开酒桌,我将他搀着。他说:“我没醉,你是了解我的,我们这一代人,想做的事情……”说到这里,长叹一声,就嘤嘤地哭起来,将头靠着,像个婴儿,很无助的。我知道,他是很想做事情的,只是事与愿违。喝酒喝到痛处,是有些伤了身子的。

也有借着酒劲,胆大无边的。同事周兄是一位摩托车好手,有天晚上,他和朋友酒逢知己千杯少,一直喝到月上树梢头,才跨上摩托车往家骑。头晕晕乎乎的,眼皮有些撑不起,一阵凉风吹来,酒的燥热散了些,有点爽。这边就紧了紧把手,将车开出速度来。路上人车稀少,畅通无阻。待周兄往前那么一瞅,前面就是家了。潜意识里,他即命令自己,要转弯!车却未减速,臀部便脱出车座,人就往前飞去,重重地贴在迎面的一堵墙壁上,酒被撞醒了,便问自己:“我怎么会在墙壁上的?”一点不感觉到痛,想要走路,却已抬不了腿了。周兄在家歇了些日子,幸亏没伤到大处。

酒喝多的时候,也会打扰别人。我有一位同事,想当年,妹妹为了不让他下乡,偷了户口簿报名上山去。他一直歉疚于妹妹,想把妹妹调回来。多年以后,妹妹终于可以返沪了,喜讯传来,他奔走相告,仍觉意犹未尽,便拖了朋友去喝酒。多年心愿一朝了,会须一饮三百杯。直喝到深更半夜方才休。朋友送他回家,公交车上,就三五名乘客,我的这位同事坐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大喝一声:“现在要查票了!”就走到一位乘客面前说:“侬有票子口伐,告诉侬,阿拉阿妹调上来了,侬讲,侬开心口伐!”一股酒气冲着人家,还将一只手指点在人家眼睛前面,晃来晃去。那位乘客正在莫名其妙之中,同事的朋友飞快地冲过去,两只手拱作一团,一边作揖,一边连连赔不是道:“爷叔,谢谢侬,帮帮忙,让他开心点,侬就讲开心的。谢谢噢谢谢。”

酒一时喝得太猛,也会失态的。有一军垦农场,逢到秋收,隔壁农业社的人,乘着夜色,带着麻袋来偷麦子,还乱踩,糟蹋不少粮食。农场这边就派人去联络感情,具体的形式就是先送礼,再喝酒。那一年,农场去了个参谋长。这位参谋长不到40岁,个头一米八,魁伟英武,狡猾能咋呼,善喝酒,一般外交上的事务,都由他出面打点,从未打过退堂鼓,败下阵来的。

对方出场的是一位农业社的妇女主任,30来岁,剪着短发,两眼神采飞扬,着深藏青带白色碎花的小袄,拾掇得清清爽爽,很干练的样子。参谋长见了,急忙私下里传下话来,说:“咱们可千万不能让女的给熊住了,宁可喝趴下了,也不能甘拜下风的!”

农业社的饭桌上,有好几个绿色的军用水壶,里面盛着他们自己酿造的高粱土烧,起码有65度。妇女主任沿着圆桌码上小酒盅,打开壶盖,满上,就举起酒杯,对着参谋长说:“解放军是咱最亲的人,喝一杯。”仰起脖子,送入肚中。这参谋长见势,也急忙送入口中。妇女主任又满上,还是对着参谋长说:“咱军民团结一家人,喝一杯。”又送入肚中。参谋长不敢懈怠,速速送入口中。未待喘息,妇女主任再次满上,说:“抓革命,促生产,保证让你们收好麦子,再一杯。”连喝三杯后,妇女主任又问:“你看咱妇女能顶半边天?”参谋长说:“那是那是。”妇女主任就笑了:“咋样,那还得喝一杯。”就有人站出来想替参谋长喝了,被妇女主任一手弹了回去说:“这酒喝好了,咱们就说麦子的事。”参谋长瞪了那人一眼,“咕咚”一声将酒入肚了。妇女主任才说:“吃菜,吃菜。”参谋长的脸就跟那猪的肝子似的,再瞧那妇女主任,小脸儿越喝越俏白,眼睛贼亮贼亮的。

后来司机总觉着参谋长哪里有点不利索,事后才传出,那晚参谋长喝猛了,又被妇女主任的小白脸儿一激一急,尿裤裆了。

酒这玩意儿,成也是它,败也是它。话说到这个份上,还请各位爱好酒的朋友,将酒喝好了,那才是利人利己,皆大欢喜的。

同类推荐
  •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本书从微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单家集回族农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阐释了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兴衰与国家体制和区域性社会历史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创新与民族优良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乡村民族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热门推荐
  • 我成了曹操

    我成了曹操

    一次惊奇穿越旅程,重新回到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流离失所,程简穿越过去,改变并创造历史,一统九州,中兴华夏,败匈奴,征乌桓,击高丽,收东夷,五千年风雨华夏,数古英雄看今朝,英雄豪强争霸,舍我其谁?
  • 二宝姑娘

    二宝姑娘

    家族的仇恨个人的恩怨几千年的轮回今生的恩怨情仇最终她将情归何处千年的心结千年的亏欠今生的重逢他是否能解开心结最终抱得美人归
  • 我是玉帝小舅子

    我是玉帝小舅子

    活在社会底层,什么样的金手指最能够改变一个屌丝的命运?有人说异能,有人说穿越,有人说秘笈……但真正的答案是,关系!
  • 流年告诉我们

    流年告诉我们

    一个人,一座城,一个回忆,一场梦!卸下伪装,有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是,戴上面具,却又变成了其他人!在这个绚丽的染缸里,要不就是被剥夺自由,要不就是为了自由而努力挣扎!不管哪样,也许都近如人意……
  • 难说我爱你

    难说我爱你

    三个男人的家庭,生活,事业,爱情,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本书设有宏观大势、国家治理、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透过“克强指数”看中国经济、从白皮书看中国司法改革的未来改革路线图、中国区域经济体发展报告等。
  • 精彩的语言艺术:词海拾贝

    精彩的语言艺术:词海拾贝

    字、词、句,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无论是华美的诗歌,还是浩渺的历史,都要通过字、词、句来记录;无论是济世救人的医学,还是浩瀚无边的天文学,都要通过字、词、句来传承;而至于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乃至劳动、饮食、社交等等,无一不与字、词、句息息相关。《精彩的语言艺术:词海拾贝》囊括汉语语汇中最精华的俗语、成语、典故等,涉及中外历史、文学、政治、哲学、教育、风俗、饮食、服饰、称谓、地名、官职、艺术等,将奇思,妙语,精彩段,一网打尽。语言就是在进行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进行一种美好的对话,在阅读中领悟,在借鉴中进步,潜移默化,笔端生花。
  • 紫牵浊舞情

    紫牵浊舞情

    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好运,居然看个日出也能看到古代去。既然有一次免费的古代之旅,那可要好好的把握才行啊。可是为什么,她都还没来及到好好地玩一玩,就被紫水晶卷入了武林纷争中什么,在他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她居然要走。这可不行,如果她走了,他的情感向谁去诉说啊,那只好跟随她一起去旅游了。
  • 感恩(下)

    感恩(下)

    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想想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为了你含辛茹苦,无怨无悔,你又为他们做过些什么?对于工作,你是否总在抱怨,总是不满,你是否意识到企业给了你梦想起飞的舞台,使你成长,成功?懂得感恩父母,才有不断奋斗的动力;懂得感恩企业,才能以最佳的心态去应对职场的压力和挑战。人类因为感恩而伟大,世界因为感恩而美丽,感恩是爱的延续,而爱才是一切生命的动力!如何让生命充满活力?如何对工作永葆激情?让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去寻找和触摸自己那颗感恩的心……
  • 薇王国之战

    薇王国之战

    五官、五藏大学士、六府、四支边军管治的薇王国,是位于女魔身躯所化成的山川土地,面临着复仇的魔族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