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2100000022

第22章 国情下的思考:利益主体作用与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生成(7)

1、来自实体经济衰退的冲击。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平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关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观点,可以归为“悲观”与“乐观”两派,争论纷纭。笔者认为,尽管美日欧等国经济衰退的溢出效应可能影响我国出口,并因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得以传递,但我国经济也存在一些特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前述效应的冲击。首先,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我国企业的治理模式是以利益相关者模式(亚洲模式)而非股权模式为主。一般说来,在这一模式下,企业更重视雇员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较少受制于股利(回报)的影响。即在萧条时期,回报下降的负面效应是小于股权模式的。其次,我国经济仍然是政府主导的。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期,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银行)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政府对信贷和国企运作的调控能力很高。换言之,政府在经济的重要地位,可以缓和我国经济受市场冲击的力度。第三,我国近3万亿外汇储备和政府信用支持(以国债形式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面对冲击的后盾。第四,我国经济仍然是内需驱动的。在我国还有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尚未完成,如社保、医保和教育改革等。这些领域若进一步市场化,意味着我国内需的扩大,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因此,本文认为,就目前而言,我国实体经济衰退冲击的可能性不大。

2、本行业周期的作用。

目前,关于房地产业是否进入调整的讨论尘嚣日上,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各方对我国房地产周期的看法并不一致,甚至于开发商内部对此都有不同的声音。这些争议的背后实际涉及了各方的当前特征与利益诉求。从理论上讲,任何市场都受制于供求双方的力量,因此,要拨清迷雾,我们不妨以供求分析为基础进行剖析。如前所述,就我国不断城市化过程中的居民住房愿望而言,房地产供给存在瓶颈。但购房意愿转为有效需求的关键在于购买力的支持,当居民财富的增长低于房价的增幅时,其购买力必然随之下降,到达一定极值时,愿望就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那么,从这个视角看,我国目前是否有供大于求的周期下调可能呢?

下面就此做一个简单分析,鉴于投资型需求仍然是以消费型需求为基础的,投资型买家的目的是为了租赁或再出售给消费型需求者。故下文所有的分析均排除了投资型购房者。

第一,过去十年,中国住房市场以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城镇化(或者说农民进城)对城镇房屋有效需求形成的贡献很少,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大幅增加。这很容易理解。首先,大部分进城的农民都属于低端劳动力,供给充足且作为弱势群体缺乏实质性的社会保障,劳动力定价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收入(购买力)不足,也不具备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条件。其次,农民作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体现为土地的使用权),在被政府征地的过程中,大部分是以实物补偿或货币补偿形式被就地安置的。如前文所引邹晓云等(2006)的调查可见,农村土地定价长期过低,失地农民很少分享到土地商业化的利益。这样一来,农民利益为政府所侵占自然削弱了农民作为城镇商品房购房者的购买力。而即使2008年以《****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为标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之后,制度的演进与完善有个过程,短期内也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以及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因此,城乡二元制所带来的城乡分配不均,农村土地与农村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得农民人均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所带来的这部分需求是被高估的。

第二,就城镇居民有效需求的实现而言,其购房资金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二是按揭贷款支持。就按揭贷款而言,其还款基础仍然是居民未来的可支配收入。因此,这二者都与房价收入比指标息息相关。在我国,对房价收入比测算的结果很多,并不完全一致,与国际的对比也广受诟病,质疑的意见有四:第一,国外的房地产价格是全部住房的价格,包括存量房和增量房,而我国房价仅指价格相对较高的增量房,房价自然高出一块;第二,国外的房价、收入都用了中位数,而我国没有收入中位数的统计,只能采用平均数,房价收入比的可比性又受到进一步影响;第三,房价收入比中的收入不包括隐形收入和灰色收入,实际收入被低估,房价收入比就高;第四,我国住房需求中,很大一部分是拆迁带来的被动需求,这部分需求与居民的收入水平无关,与当地的房价收入比无关,只与拆迁补偿费用标准的提高相关。

鉴于此,本文以全国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个中心城市为例,重新估算了房价收入比数据。其中,采用的房价是1998—2010年每户居民购房实际支出(假设房屋面积90平方米)而非商品房成交均价。但限于统计数据来源,还是只能以1998—2010年各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而非中位数)来计算收入。即使如此,本文仍然得到我国房价收入比偏高的结论。一般说来,房价收入比在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而即使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也一般在10以下。通过估算可见,我国居民的房价收入比长期在8倍左右。而在一些大城市,这一比率均超过10倍,北京和上海的房价收入比更高于20倍。

如前所述,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实质上有赖于居民前期积累财富的释放。我国经济还处于转轨期,非市场价格(如福利房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使得我国居民获得一批隐性财富。但随着这批财富的逐渐释放,更多的购房者必将转向依赖住房按揭贷款(未来的可支配收入)。这样一来,即使做最保守的估算,假设银行提供30年3成的首付金额,按照这一比例计算按揭贷款月付款,全国城镇居民中实际有条件购房的仅限占比20%的高收入和最高收入户。

简言之,自2003年以来,我国房价的上涨幅度很大,而居民收入涨幅平稳,房价的过快上涨透支了居民的购买力,随着前期财富存量的逐渐释放,居民受制于过高的房价不能形成有效需求,是可能出现周期波动的。

(3)政策作用

首先,不言而喻,我国房地产业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和控制行业的发展是常态,土地市场的非市场化和信贷市场的半市场化决定了政府对房地产有很强的操控能力。如此一来,政策变动对我国房地产风险的冲击就不可忽略。以房地产信贷政策为例,由于我国房地产资金大量源于银行,政府一旦收紧信贷,对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就可能造成冲击。也就是说,尽管如我们前文的分析,利息的调整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较小,但紧缩政策下商业银行的逼债和惜贷则可能给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带来压力。

其次,在我国理解政策作用对房地产行业冲击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开发商、地方政府与银行形成利益同盟对监管层政策产生压力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利益主体力量不均衡使得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有偏向于供给方之虞。这种特殊性必然会影响监管层对房地产泡沫的判断和调控效果。如2008年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各项救市措施表面上是意图提高居民的购买力,维护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实质上却很难避免地方政府作为市场参与者利益诉求的作用。显然,按照经济规律,房价是不可能无限上涨的,由此滋生的房地产泡沫也不可能无限存在,必然有一个度的限制。所有市场的房价在上涨到一定幅度的时候,就有可能进入一种泡沫破裂的状态。一旦房地产泡沫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控,乃至于持续增高。在高位破裂比低位破裂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4)心理预期的作用

预期的影响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首先,就自主型需求者而言,即使是有效需求,也不一定将立刻实现。在任何时点,都存在持币观望的群体,其大小与大众对房价的预期紧密相关。一旦持币观望者比例增大,就意味着短期内有效需求的进一步减少,对房地产周期(房价)而言是一种向下的推力。其次,就房地产的投资需求而言,毋需多言,房地产作为投资品,必然存在预期的自我实现。

在我国,就目前而言是存在住房价格下降预期的。这基于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正如前文的分析,在前期较高的房价增速之下,短期内可能因有效需求不足带来房价调整。2010年,全国重点城市居住用地地价增长率比房价增长率高出3.65%,各种数据与媒体报道可能使房价未来的短期调整显性化,支撑社会形成对房价下行的预期。

同类推荐
  • X光下看腾讯

    X光下看腾讯

    一场3Q大战把一度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因此掀起了关于互联网行业生存业态的讨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互联网处于变革前夜,名为“诊断腾讯”的论坛邀请了来自互联网、政法、新闻、学界等70多位专家和意见领袖,望闻切问,从公众责任难题——“公众美誉度”、行业责任难题——“垄断与开放”、领袖责任难题——“山寨与创新”三个角度,通过给互联网领军者腾讯的把脉,分析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或者即将遇到的问题。《X光下看腾讯》【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和谐团队

    和谐团队

    宇宙的发展,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有限到无限、从简单到复杂;人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无限到有限、从复杂到简单。这是一个对称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介于上述对称的两极之间,本身也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超经济强制(暴力、战争、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经法治到法制。和谐社会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的社会,和谐经济就是公平与效益对称的经济,和谐经济学就是在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
  •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全案(上)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全案(上)

    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色:1.实用性与有效性。本丛书力求实用,从书目选择到具体的培训内容,紧扣中国企业管理工作实际,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十分注重培训效果,为管理者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案,快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2.系统性与工具性。本丛书紧扣经理人日常管理工作的九大方面,内容广泛,体系全面,同时集知识、技能、案例、工具于一体,可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参考手册,更是职业经理人自我提升的实用培训教材。3.资深实战专家编写。本丛书编委和作者不仅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还有理论水平卓著的国内管理学界知名专家教授。
  • 浙商商道

    浙商商道

    浙商草根本性:群狼还是独兽浙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商帮”,被台湾商界誉为“大陆之狼”,享有“中国犹太人”的美称。无庸质疑,浙商已经成为继晋商、徽商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时代性的大商帮。浙商是群狼,一旦发现猎物,便群起而攻之。这就是浙商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也是浙商最具竞争能力的一个方面。浙江商人作为商人的一个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财富,而且为全国商人提供了一套可学可操作的经商哲学。本书为读者揭示了浙商的成功秘诀,经商之道。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热门推荐
  • 凤翔天下:惊世狂妃

    凤翔天下:惊世狂妃

    七年沉睡,世人欺之、辱之、谤之、欲除之……当她强势回归,呵!很好!她不记仇,只报仇!“你若动我世界分毫,我必毁你整个世界!”这就是她!如此霸气,如此不可一世!她要强,她要站在世界顶峰,睥睨天下,俯瞰众生!他为她,手染鲜血,踏万人骸骨亦无怨无悔!护卿之所爱,予她盛世繁华!她是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
  • 天部

    天部

    一块记忆金属,成就青云九天。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十二魂卡

    十二魂卡

    与神袛共用灵魂就能获得无上伟力!一直在刀尖上跳舞的宅男李成能否坚持自己的原则放弃魂卡的诱惑?命运的线已经牵扯而出,且看李成是否能跳出线外,主宰自己的命运!(本文引用北欧神话中的部分典故,但基本世界观为作者自建,观看请勿自行联系、、)
  • 倾世前妻

    倾世前妻

    她为了他,放弃了自我;她为了他,放弃了高官厚禄;她为了他,甘心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平凡女人。可无论他做了多少,他都只一句:“洛梓凝,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不会爱上你!”当他为了伪善的青梅竹马打打她一巴掌时,她冷笑,潇洒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蓦然回首,当他发现生活已经再也离不开她时,她已不再是她!她,嗜血如魔!她,冷冽如冰!她,风华倾世!她,如同繁星,璀璨到让人仰望!(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旋风少女:我并不后悔

    旋风少女:我并不后悔

    爱上一个人,是对是错?讨厌一个人,是真是假?伤害一个人,是爱是恨?原谅一个人,是难是易?而我经历过这一切,才明白这一切无非只是上天的一个玩笑,我们最开始的缘是遇见,最开始的情是相爱,最开始的恨是误解,而对于这个开始,我并不后悔……
  • 琁君传

    琁君传

    一个人的一生会牵引出多少爱恨情仇?一个人的爱又能包容多少仇恨心酸?在这场情感的交锋中,没有赢家与输家,有的只是一段段过往,一次次辛酸。
  • 职业收尸人

    职业收尸人

    荀珏,是黑道帮派中最低层的收尸人,因为遗传而拥有一双鬼眼。一次偶然,被小弟强拉入了盗墓行动之中。机缘巧合认识了茅山术传人柴小仙,一起撞破夜总会大楼地下的坐尸风水棺。不料小弟意外失踪,神秘的助理遭枪毙,多重身份的间谍案,一场收尸人与四大派的百年恩怨再次上演!
  • 辰痕荒古

    辰痕荒古

    这是一片叫做荒古的大陆,有着三个帝国和一片不受管辖的土地,它们分别是东荒。西月。北漠。和自由之地。修炼着不一样的名称却有殊途同归,本来一直相安无事,直到有一天。两个不在一国的少年,各自背负着宿命,是兄弟还是宿敌。七个来自复仇的王者,掀起这宿命的起点。每个人都妄想逃离这命运的束缚,殊不知,这条痕迹始终都无法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