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3200000001

第1章 总序(1)

胡智锋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现代传播》30年的发展历程

《现代传播》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这就是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1979—1990年)、以面向社会文化为主导的时期(1991—1997年)、以引领传媒学术为主导的时期(1998年至今)。

1.以反映教学成果为主导的时期(1979—1990年)

1979年10月,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激荡着北广校园。刚刚从****中走出来的教师们满怀创业的激情,提出了创办一份学报的倡议,很快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由袁方、李冲、李焕生同志组成了编辑部,康荫、田本相、时煜华、刘寿昕四位专家作为特邀编辑参与了学报的创建。四年后的1983年,学报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

这一时期,学报的办刊宗旨主要是体现学校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涉及到广播电视界的部分研究内容。围绕学校的主干专业,在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报道、播音主持、广播电视文艺以及摄影、外语等方面刊发了大量文章,在广播电视学界和业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广播新闻编采”、“电视新闻编采”、“广播文艺”、“电视文艺”、“讲播艺术”、“教学研究”、“国外广播电视”、“书评”及“外事往来”等。刊物围绕着学校的教学,依托学校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反映着学校教学的整体风貌,这与当时大多数学报的情形是十分一致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康荫、王珏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赵玉明等对广播史的研究,田本相等对电视文化的研究,齐越、张颂等对播音业务的研究,曹璐等对广播业务的研究,朱羽君、任远、叶子(叶凤英)、王纪言等对电视业务的研究,张凤铸等对广播电视文艺的研究,高鑫、宋家玲等对电视剧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体现了当时的最新教学成果。

2.以面向社会文化为主导的时期(1991—1997年)

1991年,学报与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合并组建了新的学报,由此进入了学报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学报在外在形象上经历了较大的变革。1991年,由16开本改为32开本,1992年获批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94年又恢复为16开本。由于1994年创建了学报的自然科学版,同年学报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1994年8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刊物正式更名为《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这一时期的学报受到了当时社会上活跃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图通过一个个改革,让学报从围绕学校教学成果的展示,转而面向对广阔的社会文化领域的关注。这一时期是学报历史上从内容到样式、形式变动幅度最大、变动频率最高,也最为活跃的时期。从作者队伍看,学报约请了一批知名的科学文化大家如钱学森、汤一介、张光斗、李慎之、朱德生、刘吉等,并刊发了他们的大作。从内容来看,大量体现社会文化新思潮的命题被设置出来,并引发了广泛的争鸣,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中,如“我们将化为泡沫”(关于信息高速公路对大众传播业的影响)、“文化就是力量”(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论争)、“现代文化批判与新现代化道路”及电视声画关系讨论等。本时期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学院论坛”、“传播文化”、“专题研究”、“共舞者说”、“绿色海盗”、“时间隧道”、“他山风景”等。从文体形式来看,除常规学术论文外还包括了访谈、文摘、报告、随笔、札记等。这一时期通过大胆的改革探索,学报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在当时也出现了对于学报办刊方向的激烈争论,但在今天看来,这一时期的探索对于开拓学报的视野,形成学报的特色与个性,提升学报的社会影响力等都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3.以引领传媒学术为主导的时期(1998年至今)

1998年起,学报的栏目设置做了新的调整,此后主干栏目稳定延续至今。2002年,刊物由16开本变成大16开本,增加了彩页内容,同年由自办发行改为国内外公开邮发。由于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起,学报正式更名为《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跃升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也伴随着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日趋活跃,尤其是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逐渐深入,在教育部“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计划”,尤其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的推动下,学报获得了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这一时期,编辑部自身的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制定了更加严格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在组稿、发稿、编稿、审稿和校稿及发行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了管理办法,实施了栏目责编负责制、三审制、统筹制和编前会制,建立了编委会,推进了编辑学者化,加强了编辑手段的现代化。刊物从外在形象到内部运行,进入了稳定、规范的发展阶段。

本时期学报设置的主要栏目有:“传媒观察”、“传播文化”、“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传媒教育”、“新视界”、“新媒体研究”等,明确了“一个定位”、“两个参照系”,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一个定位”就是刊物定位为引领传媒学术,尤其是以广播电视为主体内容的传媒学术。“两个参照系”就是办刊主要参照高校学报体系和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体系,在高校学报体系中打“传媒”牌和“实践”牌,在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中打“学院”牌和“学术”牌,从而在两个参照系中形成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三个台阶”是指刊物以入高校学报主流,创行业学术期刊一流,彰显个性与特色为目标,实现了三个台阶的跨越。第一个台阶是以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标志(1998年),第二个台阶是以成为“广播电视优秀期刊”(2000年)和“全国百强学报”(2004年)为标志,第三个台阶是以成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2006年)、进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2006年)为标志。

30年来,学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以及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上级主管领导的关心和提携,离不开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北京社科学报研究会的鼓励与引导,离不开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读者的热忱帮助和积极参与。在此,我们要向多年来关心、支持、提携我们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此,我们要向30年来为学报发展付出辛苦劳动的历任编辑和工作人员李凤英、龚凤山、王求、桑秀林、朱松华、张晓晶、杨田村、张勇、姜依文、肖峰、魏丽丽、魏杏然、刘敬东、徐海涛、王强、张惠云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特别要向30年来为学报做出突出贡献的历任主编、副主编袁方、李枫、郑宣沐、姜树琪、孙以森、黄勇、朱光烈、李焕生等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还要向已经过世的袁方、刘寿昕、李枫、郑宣沐同志表示深切怀念!他们为学报事业而留下的工作印迹将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同类推荐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
  • 发展的思考

    发展的思考

    本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山西省柳林县在推进发展改革、转型跨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

    谭慧编著的《公文写作模板与常用语汇》分为基本行政公文、规章制度、通用文书、会议文书、传播文书、专用书信、法律文书、经贸文书、社交文书等九个类别,以“实用”为出版理念,内容涉及各类公文的概述、写作模板和常用语汇。基本涵盖了常用的公文种类,可以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公文写作方面的帮助。本书集实用性、可操作性、规范性、通俗性为一体,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俗易懂、体例新颖,一册在手,必能帮助您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文体写作!
热门推荐
  • 这朵青莲出淤泥

    这朵青莲出淤泥

    一朵莲花修炼成妖,!一个捉妖师家族的嫡系捉妖师!冷寂的青莲,遗世而绽放,燃烧了黑暗无光的眼睛,却选择用泪水换来最奢侈你温度。(不是虐的哦!!)
  • 锦衣之下

    锦衣之下

    朝廷十万两修河银款不翼而飞,六扇门奉命协助锦衣卫一同追查。女捕快今夏不乐意了,前脚被锦衣卫抢功,后脚还要受其差遣。锦衣卫大人陆绎什么来历——当今锦衣卫最高指挥使之子,与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当朝首辅严嵩相交日久。顾及私心,亦为辨清敌友,她无意间成了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弃她于深林,陷她于不义,追她入惶恐惊梦中,陆绎对她,究竟是惜才,是愧疚,还是情难自已?
  • 傲世苍穹:嫡女风华

    傲世苍穹:嫡女风华

    丞相府的嫡小姐,一夕间丹田气脉被废,遭人耻笑,在自己的新婚夜,看着自己最爱的男人迎娶了自己最疼的妹妹,最后惨遭毒害……再睁眼,她已不是她,神秘莫测的异大陆的灵魂,实力强大,潜力无尽,这样脱胎换骨的她,在这大陆又会掀起怎样的狂澜呢?
  • 校花的贴身僵尸

    校花的贴身僵尸

    僵尸,集天地怨气,晦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蒋辰,杀手界一代传奇,代号殭王。却不知他是一个真正的僵尸,而且是僵尸之祖将臣的后代。当蒋辰金盆洗手后,却又接到了一个任务,没错,又接到一个任务,那就是充当保镖,而且给一个任性的大小姐当保镖。堂堂的世界杀手之王,居然会给一个普通人当保镖,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看蒋辰如何纵横都市,碾压世俗强者,成为真正的一代新的僵尸之祖!!!
  • 恶魔校草停一下,宝贝我宠你

    恶魔校草停一下,宝贝我宠你

    《恶魔校草停一下,宝贝我宠你》是我的处女座,“我喜欢你啊,贺兰”“你不就是校花?你只要把你的初吻给我,我就和你在一起”这,,,唔,,,“
  • 高冷少爷的霸道甜心

    高冷少爷的霸道甜心

    她无意间惹到了他,却被他报复,夺走了她的初吻……她竟真正的夺走了这个花心少爷的心。他们结局会怎样呢?
  •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

    单向街002:先锋已死

    《单向街》第二期仍然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邀请中国最好的记者、作家,关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写最好看的故事,带给读者沉静、愉悦的阅读体验。林兆华、孟京辉、田沁鑫、牟森,这四位被称为中国当代先锋话剧的代表。……今天,小剧场话剧遍地开花,商业上获得成功,却失去了当年的实验精神……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茶花女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茶花女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洛蝶梦璃菲

    洛蝶梦璃菲

    她经过一世又一世的轮回,而他却为了她带着记忆进入轮回。终于在她第十世找到了她,与她经历了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恋,但终究还是一段难忘的回忆。“梦蝶,无论你轮回多少世,变过多少名字,我的心永不变。”他回到神界,许下誓言,等待着她历劫成功归来。“洛熙,无论我再轮回多少世,与多少人相爱,我的心永不变。”她再次轮回,经历自己的劫,许下誓言。等待着自己历劫成功。百世轮回后她历劫成功回归神界,在千年后的神界又会发生谢什么……淡漠的她和温柔的他之间又会发生些什么……
  • 惊天民盗团

    惊天民盗团

    五千年来,中华大地埋藏了无数宝藏,谁能挖走一二,就会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一个古老的村庄内,因为灾难和疾病的降临,这些传承自乾隆年间的官盗后裔,无奈之下重拾旧业,组团挖宝。活人掘墓死人开棺,魂魄取宝神仙花钱。百年古树开山结骨,千年宝剑踏血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