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76000000038

第38章 扶桑之旅(18)

夜深了,他的未婚妻走了,郁达夫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滋味,那是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他的心中有些茫茫然,说不出是忧愁还是苦恼。这就是婚恋么?他不敢想象,刚才他们分别时已两情依依了,然而这以后呢?他心中没有敢继续想下去……

第二天,郁达夫与他的母亲乘坐小轿从宵井返回富阳,而兰坡一直送他好远,如果可以的话,她会一直把他送到十里长亭。而郁达夫心中十分抱憾,他从分别的那一刻,分明看到了她的眼泪。

又是一个梁祝的故事吗?

月亮圆了,月亮又走向残缺。在上元节的第二天,郁达夫再次离别故乡,准备跨海东征。坐小火轮,郁达夫再一次领略了富春江的瑰丽与宽广的胸怀。两岸高耸的芦苇,一江秋水,郁达夫心中又有一阵空落落的感觉。又是五年,自己将如何打发这五年的光阴呢?郁达夫情知心情难托,祖母那样爱他,她老了!他的母亲、兄弟也是爱他吧,但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是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觉。既不能光宗耀祖,有何脸面重见江东父老?郁达夫感伤极了,虽然母亲对他十分关心,可他总有一种气不顺的感觉,功业未就你何苦叫我跨海回国订婚?让我平添几分烦恼?可他一想到兰坡那双忧郁的眼睛,晶莹的泪水,他心中难受极了,想不到自己一个男儿,竟无力如此!男儿当自强。

下午郁达夫到达杭州,住到江滨的一处客栈。立即到杭州城站去买车票,得知后天方有去上海的车票,买了一张,有些劳累,倒头睡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竞没有一点睡意,想着宵井的孙兰坡与自己的命运,又想起自己未婚妻的索诗,拿出信笺,信手写了五首诗:

许侬赤手拜云英,

未嫁罗敷别有情。

解识将离无限情,

阳关只唱第三声。

梦隔蓬山路已通,

不须惆帐怨东风。

他年来领湖州牧,

会向君王说小红。(小红出姜白石诗)

杨柳梢头月正圆,

摇鞭重写定情篇。

此身未许缘亲老,

请守清闺再五年。(母老矣,不能为弟养妻子也。媒妁承女家意再四来来言,固却之)

立马江浔泪不干,

长亭诀别本来难。

怜君亦是多情种,

瘦似南朝李易安。

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此语感人深。

天边鸿雁池中鲤,

切莫临风惜尔音。

郁达夫自然是想得很多很多,对于这未婚妻他想得更多。他把自己心中所想到的都告诉她,从杭州将信寄到宵井去,在他的心目中,她有点像李清照了。他想与她畅谈一回。可是如今他们又要分手,而且是一衣带水的海角天涯。在他们之间确实隔了一条水,但不是小小的河,而是一望无边的东洋大海!后来他又把这几首诗寄给他的长兄与担风先生。

白天,他到这盆景似的西湖又游览了一通,百无聊赖地走过几个旧书铺,信步走过江干与湖滨,到了傍晚才回到旅馆,客里思亲,思前想后,满腹牢落,他信手又写下一首诗来:

走马重来浙水滨,

征衫未倏去年尘。

可怜一片西江月,

照煞金闺梦里人。

郁达夫在第二天就出了杭州城,到达上海,一路顺风,到了开学之时,赶到了名古屋。

依旧是刻板的功课,课后是无穷的遐思,有时真是到了见月伤心、触景生情的地步。他总是觉得寂寞得很,与那些同学、同乡几乎没有什么交往。他抑制住自己,把自己封闭在孤独中。每天是三点一线,学校、寄宿处、原野,他的同学总以为他太清高,显得落落难合,殊不知道,他是孤独寂寞得太厉害。他除了读书外,便是与古书为伍,写写诗和摸索着写自己的小说,他有时对长兄非常不满。有一天,他翻阅《宋史》,读到赵氏兄弟一节,忧郁的心更加忧郁了,他抱怨长兄书信也无,可他却极少想到自己的疏懒,好久没有写信给兄嫂了,他却写诗抱怨长兄:

贫贱论交古不多,

弟兄同室尚操戈。

来生缘分如能结,

烛影刀声又若何?

他的神经太纤细了!

一天,他偶然读到屈原的《离骚》,想起自己的未婚妻兰坡,美人香草,他觉得应该给未婚妻起个名字,代替她现在的小名。他决定给未婚妻改名,现在的名改成字,而这名字么,便是一个“荃”字。那正由“九歌”而来。他给未婚妻写了一信,附上了这一首诗:

赠君名号报君知,

两字兰荃出楚辞。

别有伤心深意在,

离人芳草最相思。

他把诗誊在诗笺上,随手又拿了一张早几天去照相馆拍摄的照片,那是被日本人称为写真的东西,一张夜间读书的黑自照,郁达夫称它为《阴符夜读图》,颇为满意,在它的后面题了三首诗:

十年风雪阻关河,

未办晨妆半斛螺。

今日爱才非昔日,

欲归无计奈卿何!

故里逢君月正弯,

别来夜夜梦青山。

相思倘化夫妻石,

汝在江南我玉关。

屠狗椎牛计总愚,

青春潦倒在江湖。

欲教人识儒冠误,

写出阴符夜读图。

他把他的诗与信一古脑儿寄给了未婚妻,慢慢地他知道自己心中已’经有了她的位置了,他不能不爱她。那是天边的鸿雁,传递了自己对她的爱心。

在大海的那一边,在海西的天空下,孙兰坡的心境竞也失去了往日的沉静。自从郁达夫离开了宵井,她的心不再平静了。她的心早已飞到了他的身边。平白中那颗孤独的心翻江倒海起了无限的波浪。难道她不思念他吗?“悔教夫婿觅封侯”,的确是她此时的心境。然而她毕竟是一个端庄的女孩子,知道夫家的难处。她无限担心,只是暗地里洒着泪水。她是个贤慧的女子,可也充满相思之苦啊!

她已经收到他的几封信了,那些火烫的诗句引起她强烈的共鸣。

她深知自己的夫君是天上的鸿雁,不是地上的土拨鼠,是万里扶摇直上的鹏鸟,不是檐间的麻雀,然而大姑娘难做,难煞了她!忽然有一天,她接到达夫海外寄来的那一张小照,那后面写着他的《除夜有怀》一律:

又是一年将尽时,

不知青发几痕丝。

人来海外名初贱,

梦返江南岁已迟。

多病所需惟药物,

此生难了是相思。

明朝欲向空山遁,

为恐东皇笑我痴。

她的心都要碎了,恨不得立即飞到他的身边。从他的来信中,她觉得他与她命运完全联系在一起了!她也从那一次惟一的会面中得知他并不快乐。他从小没有了父亲,只有年长的祖母与母亲,两个兄长,长空万里,身在异乡,孤苦伶仃。她写信给海外的他,给他宽慰,给他力量。她还给他寄去了他所钟情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风霜牢落有谁亲。

纵然欲试心中事,

其奈阳关无故人。

独坐窗前夜_已深,

愁怀孤冷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

滴碎离人万里心。

年光十九去难留,

怜尔杨花逐水流。

海上仙槎消息断,

雪花满眼不胜愁。

他们的心越来越接近了!只是长天万里,如何能亲?只能是彼此通通信,抱怨不公平的命运。那种欲说还休的故事,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事情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孙荃——兰坡从在自己诗中把自己的关心。相思、愁苦、哀怨都凝聚在笔端,寄给她的心上人。

春节一过,郁达夫就收到他的荃君的三首诗,他恨不得痛哭一场。

那正是戊午岁初,学校正在放寒假,天气有点冷。寄宿生中的日本同学早已回家去了,无影无踪。死守旅馆不过他一人而已。在灯下,更形孤苦。读了荃君的来信,他心中不觉感动,知我者,荃君也!

他的心愉快极了,虽然有愁苦,但他得到一闺中诗友,他喜欢未婚妻的诗境、诗韵,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忽然他眼中又滴下眼泪来,饱蘸墨水,在素笺上步了原韵四首:

谙尽天涯飘泊处,

寒灯永夜独相亲。

看来要在他乡老,

落落中原有几人。

未有文章惊海内,

更无奇策显双亲。

论才不让相如步,

恨煞黄金解弄人。

十年海外苦羁留,

不为无家更泪流。

鬼域乘轩公碌碌,

杜陵诗句只牢愁。

何堪岁晏更羁留,

塞上河冰水不流。

一曲阳关多少恨,

梅花馆阁动清愁。

自古才人多薄命!郁达夫深知这一点。杜少陵、李义山、黄仲则莫不如此!家道中落,母亲年老,无力支持;兄嫂资助有限,大日本开支过大,经济来源全赖勤奋苦读换取一点有限的官费。他又生来有点风雅,喜欢买几本书,加上身体不太好要治病。时常觉得命运捉弄人,内心非常痛苦,苦不堪言。

他也向兄嫂写信,可他觉得长兄太严厉,对他的要求太严,几乎无话可说。他有时抽空写信给服部先生,先生倒来过几封信,但那汉学家年事已高,平日里又是清心寡欲,其间也去过一二回,先生非常客气,可他毕竟有距离,不能事事相通啊!

他太敏感,愈来愈觉得日本人咄咄逼人了!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人参战,对德宣战,德国人战败;又发生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到了民国四年’,日本的大隈内阁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得到袁氏的默认以来,日本政府是愈来愈凶悍了,对着弱国中国张开了血盆大口。袁世凯氏在一片唾骂声中归天之后,中国的大好河山,更是破碎的金瓯,一发不可收集了。为此他写信给长兄,恨不得投笔从戎,然而长兄不能理解他,长兄劝他以学业为重,莘莘学子,不必过问他事。

郁达夫对他长兄也是一肚子气,恨不得写一封信与他断交了事,他是日益注视起国家命运来了。祖国的弱小关系到海外赤子的一颗心,关系到他们的命运。他对日本的军政府是日益的厌恶起来。日本的经济、军事、政治都日益膨胀起来,而且它在割走我中华的澎湖、台湾之后,贪婪地虎视着我中国的福建省、东三省、胶州湾,郁达夫自然心中气愤得了不得,但他无与人言。在他周围是一片狂热的“友邦”国民,视中国人为弱国子民。他在内心中诅咒着日本军国政权。他在一九一八年初给从未谋面的诗友富长蝶如的信中有下面一诗:

羞向旁人谈出处,

玉皇殿前掌书仙。

功名未就期将满,

窃含东风廿二番。

羞向旁人谈出处,那是多么的痛苦!一句话,他希望祖国的强大。

他诅咒日本内阁。

一九一七年,这也许是郁达夫心中变化最大的。一年,何止他呢?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国,有一群人起来摇旗呐喊了!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读到了来自北京的《新青年》,他读到过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读到过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那些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贵族文学,提倡革命文学的文章一经发表,钱玄同、刘半农、鲁迅、陈独秀他们的文章一发表,是怎样轰击着郁达夫那活跃的心,引起他的共鸣。

世界也在变,三月,郁达夫从日本报纸上详细地获悉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沙皇的****政体,建立了临时政府;七月辫子军在北京拥护复辟,可丑剧才开场,封建余孽就退出北京;十一月i俄罗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猛烈的东风往东方劲吹——

郁达夫还没有看到希望,他看到的北洋政府还是一片腐败,他陷入绝望中。他想战斗,但在一九二七年,他还是单枪匹马,他还是陷入孤独之中。他在寻找着合力,开始寻找着战友,但他还是一个人在暗中摸索,像当时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一样,他渴望光明。他还是居住在半封建主义半殖民主义的铁屋子中。

总之,他尚未从沉闷中摆脱出来。

他的身体非常不好,忧国忧家。中国进入了最黑暗的岁月;家庭,远在异乡为异客,有家难归。他的身体本来就显得单薄,经济拮据,营养不良;游子思亲,再加上家国弱小,备受暴发户日本庸俗的国民的轻辱与欺凌,思亲怀乡爱国之情不可遏止。他想写信给胡适、李大钊、周作人他们,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教导,结果未成。他多次去温泉治疗自己的病痛,然而温泉虽好却无法治好他心灵上的创伤。他依旧做着他的古体诗,但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为了解除无穷的愁思,他游了伊势湾头,观看大海,登日和山,尽兴而来尽兴而返。过几天他又无端地觉得烦恼。他再次出游。恰好这天他接到熊本五高的一封来信,那信是张资平寄来的,他在那里学开矿,邀请他去京都游玩——赏樱。

春光真好!一个周日,郁达夫乘坐从名古屋到京都去的火车,刚一下车,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与寒酸的郁达夫相反,那人西装革履,满面笑容,迎了上来。郁达夫不用细看,不是张资平是谁?孤独的他一见到往日的同学,心里一阵欢悦,快步走了上去,张资平也是一步走了过来,彼此寒暄着:

“老郁,这几年你都躲到哪里去了?好久不见了。同学之间常说起你,怎么连信也都不通啊!”

“啊,你不知道我有多孤独!在名古屋的旷野中,除了农田、野草、书本什么也没有,成天只有和山水做伴。日本人又是那样势利,一看到我们支那人,简直认为我们猪狗不如!”

“哦,真的,日本的姑娘也是这样,对我们留学生态度可不一样呢!

你知道吗?郭开贞已经娶妻了,娶了个日本女子。”

“真的?就是一高与我同班的那个郭君吗?他不是在冈山六高吗?

不是听说他家里有个原配的妻子吗?”

“是的是的,可那是包办婚姻啊!他不满意也不愿意。如今新婚已经一年多了,他的夫人听说姓佐藤,叫佐藤富子。开贞老郭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安娜,原来是个看护妇,浪漫着哩!”

“真的?”

“听说还有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去年三月送夫人去东京读女医学校,因为怀孕了,又退学了。老郭很喜欢看书,并且很喜欢写上一点什么,你呢?”

“我?”郁达夫愉快地说,“我无聊的时候,也写一点,写一点古体诗什么的。爱知县的《新爱知新闻》里倒经常有我的一些东西哩!”

“我听老郭说,你真会写点东西哩。今天我们去游岚山,能不能写一首见识见识?”

“当然当然。”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

    《在民国遇见鲁迅》的宗旨:回到民国现场找回最真实的鲁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鲁迅通常以七种姿态出现: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的翻译匠,自我流放的精神导师。这七个鲁迅要么被涂上了意识形态的涂料,被捧上政治斗争的神坛;要么就被污化为刻薄、不近人情、冷落冰霜的批评家、刀笔吏。但这些都不是真实的鲁迅,真实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最终竟成了谜!《在民国遇见鲁迅》把鲁迅放回他生存的年代和“语境”中,去掉意识形态,去掉遮蔽,全面真实地还原了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的鲁迅。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最伟大的推销员传

    本书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介绍成功的销售大师的经历,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并致力于阐释商品之外的他们推销的“思想、理念”、甚至他们缔造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神话”。
  •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作为刘家老三的刘邦,从小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但历史证明,这位有着“流氓”称呼的则老三,最终却荣登天子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身份登上帝位的帝王。刘老三的一生充满太多的传奇,他的事迹即使在今天也能给予人们以启迪。像其他志得意满的人物一般,功成名就的刘老三衣锦还乡之时,以一曲《大风歌》,显露了自己的得意与感慨,正如歌中所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热门推荐
  • 甲申杂记

    甲申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豪强

    豪强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汉末风云际会,群雄竞起,刘阿笟适逢其会,蝇营狗苟,钻营下了刘家江山。
  • 逗逼依能成道

    逗逼依能成道

    一个洪荒的世界,有着群魔乱舞,有着人神纷争,还有末世洪荒,还有敌我差距,还有无怪青天..........只想待我成道成佛前,以我左手逆天下........
  • 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

    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

    穿越神马的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人见人厌的丧门星。新婚之夜丈夫和寡妇私奔,公公闯进新房要代替洞房,被婆婆逮个正着。她成了饥渴的骚货,被休弃出门,竟怀上了野种。都说她活该浸猪笼,可谁来告诉她孩子的爹是哪个?怀里揣个娃,没钱没米没高富帅,三姑六婆天天使坏,这日子咋过?茯苓觉得鸭梨山大,只好撸起袖管,赚大钱、发大财。踩渣虐婊、斗极品,没事做做美食,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人一有钱是非多,一个两个争着给她儿子当爹。某日,正牌亲爹终于憋不住跳出来:“想让我儿子喊别人爹,没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陆芷与严旦

    陆芷与严旦

    陆芷原以为,自己和严旦会携手共度一生。严旦亦是如此想的。直到那件事打破了那份美好……
  • 佛说四谛经

    佛说四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宠一世:雅儿,乖

    独宠一世:雅儿,乖

    她不仅是万灵界的嫡出小姐,还是神域少域主含在口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的心肝宝贝。当气质高贵,身价无限的她,在出生那年被他早早定下,便注定了她将要被宠爱一生。「此文不虐,甜宠,溺宠,女主高贵可爱,男主强大溺宠。欢迎随时入坑,群号码:572340650」
  • 华簪

    华簪

    身为公主,她从出生就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六岁那年,她亲眼看着母亲被人毒害;八岁,她被迫远走阳州。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与灾难下,她步步成长。九年的时间,她从无知软弱的女孩成长为运筹帷幄,羽翼丰满的华阳公主。她一归来,便将动荡不安的王朝搅的天翻地覆。她说,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他说,无论如何,他都在。待盛世繁华,君临天下后,她唯一庆幸的就是他依旧在她的身边,这样就够了。
  • 西游神话录

    西游神话录

    游历三界处,神武露锋芒。白马饰金羁,醉生梦死强。他潇洒倜傥,风度不凡。他一身正气,人如其名。出身平民之家,自小苦练剑术。以一柄长剑和一壶清酒行走于江湖之中。是一个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少年英雄!他英俊潇洒,率情任性,狂放不羁。一生淡泊名利,嗜武如痴,儿女情,英雄意,独闯江湖半生醉,举杯邀月最销魂。敢问此侠哪里人,大唐官府剑侠神!
  • 评鉴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评鉴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本书的目的在于对评鉴中心测评的当前发展水平进行一个最新的总结,而这些评鉴中心测评无论在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组织中都正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本书中,我尝试着向三个目标努力:描述、分析和给出解决方案。在每一个章节中,我们都对评鉴中心近期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同时还给出了评估这些应用的研究结果。接着,我们对一些颇受争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涉及了评鉴中心测评的各个环节,如需要测评的个人特征、使用的演练的类型、结果观测和整合的方法等。在每一章的开头,我们列出了两个以上的关键内容,接着我们将讨论不同的组织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各种解决方法的不同效力。